。
前几次进镇要买的东西不少,莫颜买菜的菜钱几乎都搭进去了,也没银钱改善生活,这次赚了钱买了肉,终于让一家人沾了荤。
久不见荤腥的肠胃容易被刺激导致拉肚子,莫颜把瘦肉切了些下来,做了一锅番茄瘦肉汤。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尽管只有一个汤,味道算不上太好,一家人却吃的分外满足。
饭后,李燕主动收拾碗筷,跟莫家人相处的时间越久,她对莫家人的感激就越深,她和爷爷要去京城投亲,路上若是没有人帮衬,怕是会活活饿死,虽然知道莫家人心善不会抛下他们爷俩,但她也没脸白吃白喝却什么也不做。
李爷爷的病经过这些天的休养,已经好了七七八八,不过年纪在那里,为避免病情繁复,需等他彻底好了才能继续赶路。
而莫清泽却冒出了在龙石镇安家的念头,这里没有遭受旱灾,人们安居乐业,宁静祥和,跟战火连天的南方几乎是两个世界,他跟莫颜商量后,莫颜反复思量了几天,最后还是否决了。
龙石镇虽然只是个小镇,可是它地理位置极佳,处在官道上,是南来北往的商旅游客必经之地,这也导致龙石镇比周边其他城镇富有的多。若想绕过它去京城,就要多走好几天的路。所以,那些衙役才会在镇门口设卡,对外地来的人收取十文钱的过路费,十文钱看似不多,可是日积月累,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正因为如此,龙石镇十分排外,想要在龙石镇或周边村庄落脚,必须先用钱打通那些关节,能给龙石镇上下带来财富,否则,就别想在这里定居。
莫颜有空间,倒是可以种菜、种粮食积累资本,可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没有田地做遮掩,时间一久,她的秘密极有可能暴露,她不想冒险,这些顾虑她没有和父亲明说,只没有银子这一点,就足以打消他的念头。
之后几天,莫颜与香满楼的生意很顺利,每天五百多文钱的进账,让她的钱袋很快丰满起来,不过跟香满楼做生意这事她并没有告诉莫清泽,因为实在是说不清,有时候对上父亲担忧的目光,她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句抱歉。
七天之后,莫颜跟香满楼的合作就到期了,结最后一笔菜钱时,汪掌柜多给了她五百文,因为莫颜供应空间蔬菜的关系,香满楼的生意比先前还要好,多赚的远远不止这五百文。
莫颜推辞不过,只好接下,最后在汪掌柜万分遗憾的目光中,离开了香满楼。
将租的那间破房子退了后,莫颜去了给李爷爷看病的老大夫那里,把先前欠下的药钱结了。这是位有医德的好大夫,没钱时那是没办法,有钱了,她就不愿再欠着。
随后她又去了一趟集市,买了二十多只鸡仔和两只老母鸡,她在无人的地方把小鸡仔丢到空间后,就提着老母鸡找到阿婆,硬是塞给了她,报答她的相助之恩。
阿婆得知她要跟家人搬走,以后都不会回来,心里十分不舍,见老母鸡推不掉,只好把剩下的小半筐梨连筐都给了她,让她带着路上吃。
莫颜也没推辞,抱着筐与阿婆含泪告别。
回到破庙,莫颜就让莫清泽把老母鸡宰了炖成一锅鲜美的鸡汤,就着鸡汤,六人在破庙里饱饱的吃了最后一顿午餐。
经过半个月的风餐露宿,风尘仆仆的六人终于有惊无险的抵达京城……
------题外话------
终于到京城了……
京城里有啥?
一、有钱;二、有商机;三、有楠竹……
这章是过渡章,前面内容比较平淡,后面的……就不好说了
可能应该或许……离不开斗!
☆、第十二章 赚的钱不够花
巍峨高大的城墙约六丈,远远望去,城门上的“楚都”二字清晰可辨,厚重的墙体,凝重的色彩,无一不向世人透露出它不可侵犯的威严。
不自觉的仰头看了一会儿,莫颜只觉得脖子酸的慌,收回视线,发现连最小的臻儿也被城楼的气势给震住了。
“总算到了!”
莫清泽回过神来感叹道。
“真是太好了,再走下去,臻儿的脚都要走没了!”
臻儿看着来来往往的路人,异常兴奋,童声童气的话语却让人哭笑不得。
“哼,又在说蠢话,一路上还不是爹爹背着你的?”
馨儿最喜欢跟弟弟拌嘴,此时见他又犯蠢,忍不住出言笑话他。
臻儿被揭短,有心反驳,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一张小脸憋得通红,嘟着小嘴嘀咕:“二姐坏,二姐最坏。”
几人被姐弟俩逗得不行,不由得笑了。
天色已经不早了,进了城还要找地方歇脚,莫颜也不耽搁,从包袱里找出先前萧十一给的通行令,交给了莫清泽。
南方的旱灾和战乱波及到了北方,不少人从南方逃到北方避难,逃至京城的更有不少。为了不引起城内混乱,朝廷对难民进出京城管理的十分严格,四个城门每日都有成百的官兵把守,盘查来往的路人,除非亲友收留,或有通行令,否则就只能去北城门那里的难民营呆着。
李爷爷,也就是李忠见城门口有官兵把守,正愁着要怎么进城,就见莫颜拿出了一枚通行令,虽然十分好奇,却聪明的没有开口询问。
有了通行令,一行人很顺利的通过了盘查,踏进了帝都。
帝都不愧是帝都,街道干净整洁,两旁俱是鳞次栉比的房屋商铺,人潮如梭,车马如龙,一切井然有序,丝毫不见混乱,普通人身上穿的衣裳都少见补丁,繁荣程度可见一斑。李家祖孙俩还好,莫颜几人身上的衣服却是补丁压补丁,再加上连日赶路,衣衫上沾了不少灰尘,看起来格格不入,有不少路人朝着他们看。
莫颜倒觉得没什么,莫清泽有读书人的清高,也不觉得丢人,臻儿还小,也不明白那些目光,馨儿却有些不好意思,下意识的低着头,往莫颜身后躲。
一行人早些入城,中午连午饭都没做,此刻已是饥肠辘辘,于是在莫颜的强烈要求下,找了个干净的面摊,打算先填饱肚子。
京城物价贵,别处的一碗肉丝面只要三文钱,这里却翻了倍要六文。莫颜叫了六碗肉丝面,一下子花去了三十多文,她有些肉疼,毕竟她身上的银钱不多,初到京城,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李家祖孙俩很不好意思,这一路上吃的喝的全是莫家的,不然他们没钱没粮,根本走不到京城。
莫家的恩情,李忠一直记在心里,想到等会儿两家人就要分开,以后或许再也见不到面,也报不了恩,他忍不住说道:
“莫先生,京城落脚的地方不好找,你们若不嫌弃,就随我到女婿家住段时日,相互间也有个照应。”
李燕听了,眼睛一亮,也连连点头。这段日子,她都已经把莫家人当成除爷爷外最亲的人了。
莫清泽一听,连连摇头:“李叔的好意,晚辈心领了,只是这事恕晚辈不能答应!”
一旁的莫颜看出了李忠想报恩的心思,见他还要再劝,不由得说道:“李爷爷,当初我们帮您,也没想过要您报答,我们毕竟是外人,怎好贸然去打搅?何况我们有手有脚,进了城哪里会找不到落脚的地方?”
李忠见他们态度坚决,心里也很犹豫。女婿是个好的,他和孙女住到女婿家,别人说不出闲话,但带着莫家人去,女儿那个厉害的婆婆怕是不乐意,女儿女婿夹在中间也为难。况且恩情是他欠下的,他也不好意思让女婿一家还,最怕到时候恩情没报,让恩人受了气,真到那时候,他的一番好意也变成了坏心。
莫颜父女俩也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才坚决不答应,以免到时候李家人为难,更何况寄人篱下,总是不好。
这时,面好了被老板娘端了上来,几人暂停了这个话题。
吃碗面,两家人就要分开了,李忠又劝了一番,莫清泽还是没有答应。
李忠无奈,只好说道:“老朽曾经在京城待过一段时间,对这里还算熟悉,若是你们要找房子落脚,最好去西市,那边住的都是家境好一些的平民,也容易打交道,晚上还有捕快巡逻,住着也会安心些。”
莫颜父女俩感激的道谢,这个信息实在是太重要了,不然京城这么大,两眼一抹黑的情形下,他们还真不知道去哪里找合适的地方。
最后,李忠又把女婿住的地方告诉了莫清泽,只说找到落脚的地方,就告诉他一声,希望两家人能有往来,莫清泽笑着记下,双方依依惜别后,一东一西的朝着相反的方向分开了。
……
等莫颜他们来到西市,并找到歇脚的地方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送走租给他们房子的老夫妇,莫颜愉悦的打量着新家。新家的位置有些偏僻,处在街道的最里面,院门外是一条长长的巷子,若是晚上出来,还真有些吓人。
屋子是青砖瓦房,看起来有些破旧,面积也不大,只有小小的三间,一个堂屋,两个房间。其中一个房间被隔开,分成了房间和厨房。
让莫颜满意的是,这个屋子还有院子,虽然面积不大,只有二十坪左右,但是靠墙的地方有一块菜地,角落里有个鸡埘,用来养鸡再好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口水井,取水很是方便。
虽然租金不便宜,一个月要一两银子,但能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找到这么一处小巧的院落,莫颜已经很知足了。
一家人花了一个时辰,齐心协力的把屋子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莫颜发现要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房东留下的旧家具倒是可以凑合着用,但是棉被、锅碗瓢盆等还是要再买的。
算了算要买的东西,莫颜苦逼的发现,她身上剩下的那几两银子,根本就不够花……
☆、第十三章 疯狂购物
两个房间两张床,莫颜带着莫馨睡在了小一点的房间,莫清泽父子俩就睡另一房间。即使床上没有铺盖,也比先前席地而睡要好的多,在新家的第一晚,他们都睡得格外香甜。
莫颜醒来时,莫清泽已经把饭做好了。
吃过早饭,莫颜翻开自己的小包袱,把所有的银钱拿出来仔细的数了一遍,发现只剩下四两多一点,银子还真不禁花,光昨天房租和押金就用了二两。
钱的事她不担心,现下最要紧的是让空间升级,只要空间升上一级,不光面积扩大数倍,还会孕育出催生万物的灵泉,而她也可以做到意念取物,取物不用进空间,十分方便。
想要空间升级并不容易,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灵气充足,其二空间里那颗透明的珠子布满红纹。灵气还好说,只需不停地种植作物即可;红纹就难得了,先前帮了李家祖孙,珠子上出现了两条红纹,实际上,要填满整颗珠子,至少要帮助一百个人。
不过这事急不来,莫颜想了一会儿就抛开了。她揣着所有的家当,拖着父亲弟妹来到大街上,进行了异世第一次疯狂购物。
首先就是买被子。两张床需要四张棉被,莫颜以为一两银子绰绰有余,哪里想这里的棉花产量低,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陈棉轧的棉被就要三百五十文,新棉则要五百文。
莫清泽不知道女儿有多少钱,一听这么贵,下意识的说道:“颜儿,等爹赚到钱再买吧。”
莫颜也肉疼的慌,可是马上就要立秋,等过段时间天凉了,还是得买,于是她咬咬牙道:“还是买吧,馨儿、臻儿还小,晚上没被子会着凉的。”
一旁招呼他们的伙计也好心道:“现在买很划算,再过半个月天就会凉下来,到时候买价格更贵。”
听了女儿和伙计的话,莫清泽也说不出不买的话来,只是内心越发自责了,他身为父亲,却连买被子都要女儿辛苦赚来的钱。
莫颜没注意到父亲的脸色,她跟伙计讨价还价后,最终用一两银子并六百文钱,买了四张棉被:两张新棉,两张陈棉,新面当被子,陈棉铺床。
棉被太大不好拿,好在满一两银子,伙计会把东西送上门。莫颜没想到古人做生意居然这么周道,留下住址,一家人又去了布庄。
几人的衣服都少的可怜,每季只有两套换洗的,还都是补丁摞补丁。
莫颜不介意穿这样的衣服,但是穿的太差难免被人看低,尤其是两个小的,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正处在成长阶段,她不希望因为那些异样的目光,让他们心生自卑。
买了两种料子,一种是柔软透气的棉布,一种是耐穿的麻布。棉布她打算用来做里衣,麻布做外套。两种料子各买了一匹,花了八百文。原主是会女红的,做衣裳不在话下,她继承了原主的记忆,慢慢摸索着,做衣裳问题应该不大。
随后,他们又去了米店、杂货店,买了一些米面、锅碗瓢盆以及锄头,其他所需的零碎小件儿也买齐了,最后又去了菜市,打算买了肉就回家。
京城的物价的确不便宜,龙石镇上好的五花肉二十文一斤,在这里却要二十五文。
莫言咂了咂舌,计算了一下剩余的银钱,花了五十文买了两斤好肉打算红烧,又花五文钱买了几根便宜的大骨留着炖汤。
想到好喝的骨头汤,美味的红烧肉,口水忍不住泛滥开。
莫清泽拿着一大堆东西走在后面,看着女儿的背影,心里有些不安。女儿花钱跟流水似的,可他这个做父亲的却压根儿不知道这么多钱是哪里来的,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不会做坏事,但是心里总忍不住担心。
正拿着糖葫芦吃的欢快的莫颜,哪里知道父亲的纠结,她一边兴致勃勃的参观着古色古香的街市,一边照看着两个东看看,西瞅瞅的小家伙,以防他们走失。
回到家里,莫颜就忙开了,把买回来的东西归置好,就进了厨房开始做午饭。
前世的她家境优越,家里的公司有三个哥哥打理,不需要她劳心,走出校门后,她每天不是打理空间,就是专注慈善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剩余的时间,她机会都放在了研究菜谱上。
多年下来,大到传世的各大名菜,小到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她几乎都能做出来,厨艺不说比的上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师,但凡吃过她做的菜,没人说不好吃的。
逃难的路上条件有限,没有给她大展厨艺的机会,现在安定下来,不做些好吃的犒劳一下,怎么对得起自己?
莫颜做了三道菜,一道红烧肉,一道蒜蓉青菜,一道椒盐玉米,大骨汤还没炖好,只能留着晚上吃。本来还想从空间里抓一只鸡做道红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