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拿起针线继续做未完成的屏风,想到那双固执的眼睛,心却怎么也静不下来……
腊月十二,大吉,宜嫁娶。
这天是铁头成亲的日子,吴家的大门早早的打开了,迎接前来道贺的村民。
虽然吴家没有亲戚,但是跟村里交好的人家却是不少,有这些人过来观礼道贺,也是热热闹闹,丝毫不显冷清,
大棚蔬菜大卖,让村里大多数人家受益,在人情往来方面出手的就大方了许多。这次吴家办喜事,单是礼金就收了将近十两银子,放在以前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就这些银子,足够吴家办二十桌上等的席面了。
随礼也是有讲究的,这些村民同吴家的关系差不多,通常随礼也是随一样的,若是有人充大方,故意多送了许多坏了规矩,是要遭人骂的。当然,关系亲近,像是莫家跟吴家的关系,多送一些就没有什么了。
莫颜也没有多送太多,村民们送三百文钱,她就送了六百六十六文图个吉利,再另外给铁头柳清清这对新人准备了一对价值不菲的玉质同心环,寓意永结同心。
在一阵阵热闹的爆竹声中,身着大红色喜服的铁头骑着从莫家借来的高头大马,把新娘子接了回来,经过庄重的拜堂仪式,这对新人就被一众爱闹的年轻人簇拥着送入了新房。
这不是莫颜第一次参加这种传统的婚礼,前几天王胖头成亲,她也前去道贺观礼,但是依然觉得新奇的很。只是这样的婚礼好归好,就是太折腾人了,她甚至暗搓搓的想过,白天那么累,晚上还有力气洞房么?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完全是杞人忧天。在她成亲那会儿,某人白天忙活了一天,晚上又忙活了一夜,她本以为能逃过“一劫”,不用跟某人坦诚相对,结果在第二天一早醒来,就被某人吃干抹净,一整天没能下床。
拜堂过后,就是吃喜宴。铁头在新房里陪了妻子一会儿,就被吴氏催促着出来给客人们敬酒。
铁头性子憨直,敬酒的时候,根本接不住那些打趣他的话。诸如“有没有力气洞房,一夜能来几次”“要怎么样才能让媳妇儿怀孩子”等这种限制级的问题,他也老老实实的回答了,虽然有些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正因为如此,闹了不少笑话,惹得众人哈哈哈大笑,把这场婚礼的气氛,推向了另一个**。
然而,谁也没有想过,这场热闹的婚礼会招来一桩晦气的事。
喜宴刚结束,莫永福竟然穿着一身白麻衣上门了,虽然没有进吴家的院子,但是依然让人皱起了眉头。
有村民看着不好,连忙跑进吴家喊人。除了刚过门的柳清清,吴家人全部出来了,他们身上崭新的红衣裳,跟莫永福身上的白麻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着一脸疏离的吴氏铁头等人,莫永福灰暗的脸上闪过一抹悔意,连要说的话也说不出口了。
吴氏早就把莫永福当成了路人,可是这种路人在她家大喜的日子里,一身丧服的跑上门来,她就是再好的脾气也想骂人了。
此时见莫永福呆愣的站在那里什么也不说,语气不耐烦的说道:“你要是有事就赶紧说,没事就快些离开这儿,我吴家不欢迎你!”
莫永福一听,一时难堪极了,眼里的那丝悔意瞬间消散了。他看着眼前的一家五口,只觉得刺眼的很,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铁头兄妹几个的身上,嘶哑的声音竟是透着一抹快意:“你们爷爷刚刚去了,身为孙子孙女,你们不该去磕个头?”
这话一出,不止吴家人惊到了,就连道贺的村民们也齐齐看向了莫永福,想看看他是不是在说错了。
其实他们在看到莫永福身上的衣裳后,就知道老莫家有人去了,本以为是瘫痪了一年多,只剩下一口气的莫洪氏,谁也没想到会是身子还算硬朗的老莫头。
事实上,自秋收后,老莫头就没怎么出现在人前了,村民们只当他不好意思出门,现在想想怕是那个时候身子就不好了吧。
村民们的猜测没有错,老莫头对莫家连番的算计没有得逞,家里又频频出事,先是吴家几口脱离了他的掌控,随后就是莫永喜和莫洪氏接连出事,再后来莫永禄一家分家搬了出去,今年原本以为靠大棚种植可以翻身,结果他们一家又被排除在外,家里的境况一日不如一日,重重打击和重忧之下,身子很快就垮下去了。
听着外面热闹非凡的爆竹唢呐声,老莫头突然就倒地不起了。等莫永福从山上砍柴回来,老莫头的身子都凉了。
直接导致老莫头死亡的原因,村民们自然不知道。只是死者为大,老莫头又确确实实是吴家几个孩子的亲爷爷,以往两家的恩恩怨怨再计较起来就没意思了,于情于理该去磕个头。
不过,这到底是别人的家事,就是吴家的几个孩子不去,他们也没有立场说什么。因此惊讶过后,他们就从旁看着,谁也没有开口。
吴氏回过神来,对大妮儿、三妮儿和石头说道:“你们三个去磕个头,磕完了就回来。”说着又对情绪有些低落的铁头道:“你刚刚成亲,要是去磕头怕是会冲撞了生魂,就不要去了。”
众人一听,纷纷在心里为吴氏竖起了大拇指。至于不让铁头去的理由,也十分在理,毕竟这边婚事已经成了,要是再去跪丧,两厢皆会有冲撞。谁都知道吴氏铁头会被冲撞不吉利,但是站的角度却是老莫头那边,这个谁也挑不出错来。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莫永福也不敢硬拉着铁头去给老莫头磕头,于是默许了吴氏的话,带着大妮儿几个走了。
------题外话------
亲们,这两天字数有点少,这跟我状态不好有关系,我尽量调整哈,后期不会比之前少,已经在奔着大结局去了~
☆、第352章 雪灾
村里人大多善良厚道,虽然老莫家的名声臭不可闻,老莫头也不受人待见,但是死者为大,见莫永福连给老莫头置办棺木和寿衣的银子都拿不出来,打算用张破草席把人一卷就抬到后山埋掉,到底有些不忍心。
得到消息急匆匆额赶回来给老莫头送葬的莫永禄,日子过的比之前还要差,连买寿衣的银钱还是跟相熟的人借来的。村民们看不过眼,你十文我二十的凑了点银钱,虽然银钱不多,好歹给老莫头买了一副普通的棺木,不至于死后尸骨还要被糟蹋。
村民们能有这样的善举,身为村长的杨保很高兴,心善的人比作恶的人多,邻里才会安宁和谐。而自从今年弄了大棚,挣到了银钱,村里鸡毛蒜皮的纷争确实少了许多,就算有些小矛盾,最多只是斗斗嘴皮子,比拼一下刚置办的新物件罢了。
老莫头的葬礼办的极为寒酸,老莫家没有亲戚,跟邻里又不亲厚,老莫头在家停灵七日,竟是连吊唁祭拜的人也没有几个,不可谓不凄凉。
莫颜知晓后,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没有故作大度跑去老莫家祭拜,就当不知道这件事。她也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这事告诉莫清泽,直到莫清泽休沐回家,才知道老莫头去了,却同样没有去祭拜,只是情绪有些不对,晚饭也没有吃多少,显然是想到了以前的旧事。
对此,村里人倒是不觉得莫家不近人情,连死人还要计较,要是老莫家对他们做下种种恶事,他们没有落井下石就算好的,怎么可能登门祭拜自找晦气?
老莫头死时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下葬那天,除了莫永福莫永禄,以及莫牛氏跟她的两个儿子,更是没有一个人在路上为他焚香烧纸。一个人活到这个份儿上,算是极为失败了。
倒是老莫头的丧事办完后,莫永禄一家就留在了柳杨村。一来要给老莫头守孝,二来城里的日子实在难过,回到村里至少还能种地,只要不偷懒,总不至于饿肚子。要是再勤快些,每日去山里打些柴火卖,也能挣到一些银钱,不像城里处处要钱,日常的开销太大了。
至于神智已经不怎么清醒的莫洪氏,许是明白老莫头去了,意外的安静了下来,倒是不再像平时那般歪着嘴巴日日夜夜的大喊大叫,扰的四邻不安。只是身子依然不见好转,背上长了大片大片的褥疮,还是莫永禄回来后,不顾脏臭日日照顾才干净了些……
老莫家的这些事情,断断续续的传到莫颜耳中,莫颜听完就丢到了一边,在她眼里,她们一家跟老莫家早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老莫头一死,更是将两家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一笔勾销,至于莫洪氏莫永禄等人,只不过是曾经有过交集的陌生人罢了。
时间走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小年。
“爹,这天气似乎不太对劲,该不会又像前年那样闹雪灾吧?”看着屋外纷纷扬扬,已经一整天不见停止的雪花,莫颜拢了拢身上的狐皮大衣,忧心忡忡的问父亲。
早在十天前,就陆陆续续的下雪了,只是一开始下的不大,气温也低的很,薄薄的雪层愣是几日不化。
后来,雪越下越大,渐渐堆积到了脚脖子深,及至如今,已经有一尺厚了,且丝毫没有停下的迹象,已经有好些人家的屋子被积雪压坏了。没有被压坏的人家,每天也会,忙着清理屋顶上的积雪,就怕屋子塌了一大家子挤到别人家的房子里。
大过年的,谁愿意在别人家过年呢!
“应该不大可能……若是像前年那样,钦天监应该早早提醒了。”莫清泽看了看黑沉沉的天色,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希望这雪早些停下,不然又有许多人无家可归了。”想到前年雪灾冻死、饿死的那些人,莫颜就担心的很。
这时,空间里的雪团子插嘴道:“要是真发生了雪灾,你不正好可以实行你之前制定的积累功德的计划么?”
莫颜翻了个白眼:“我是希望计划早日实行,可是一旦发生雪灾,波及的范围肯定很广,咱们现在实行能帮到的人太有限了,而且我还没准备好,所以雪灾什么的,还是不要了。”
“哼哼,这个可由不得你,我劝你还是早日把计划交给姓萧的小子,让他跟姓楚的小子商量去,反正功德少不了你的,你也落个轻松。”雪团子提醒道,言语间已是确定雪灾一定会发生。
莫颜听出雪团子的言外之意,心里愈发担心:“那就只能把这消息告诉萧大哥,让他们早做准备了!唉,今年这年怕是不好过了。”
雪团子也跟着叹了一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能避免,天灾就别想了,就算事先知道,能做的事情也有限。”
作为一个被天道限制的器灵,雪团子无法提前预知灾难,只有在灾难即将发生的时候感知一二。之所以笃定这次会发生雪灾,还是根据莫颜的第一世推算出来的。
第一世的这个时候,莫颜已经跟着杜老大夫学医了,因着雪灾冻死冻病了不少人,朝廷安排大夫给那些人治病,莫颜也出了很大的力,得到了一大笔功德。
当然,那一世莫颜没有空间,得到功德没有多少用途,但是后来投胎却是越投越好,最终改变了自己的孤寡之命。及至这一次灵魂一分为二,本来没有融合的可能,在两个世界皆会早亡,结果天道给开了个“后门”,让她终于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还顺利改变了这一世悲惨的命运。
事不宜迟,莫颜顾不得冷钻到书房给萧睿渊写了一封信,从空间里唤出不太怕冷的小麻雀,让它把信送了去。
“颜颜姐,昨晚积雪压坏了四五个大棚,里面的菜也全被压住了,这雪再下下去,大棚怕是全要坏了,里头的蔬菜也全要冻死。”唐心忧心的说着,想在莫颜这里讨个主意。
莫颜这里却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这雪太大连茅草屋也能压坏,更别提大棚了。要不是村民们勤快,每天冒着大雪寒冷清理大棚上的积雪,那些大棚早就塌完了。
但是就这样等着大棚被全部压塌也是不行的,莫颜想了想说道:“大棚里备用的柴火可够?要是足够,每日就多烧一些,只要大棚里的温度上去了,落在上面的雪花应该会融化,就是晚上得有人守着一直烧火才行。”
最近温度低的厉害,晚上更是泼水就能成冰。油布做的大棚,保暖性到底比塑料差了许多,若是不增温,稀释的灵泉水也不能让那些蔬菜摆脱被冻死的命运。
唐心连忙说道:“我这就跟村长说,让他尽快安排值夜的人。”
莫颜点了点头,嘱咐唐心套上兔皮袄才让她出门了。
唐心到杨保家说了莫颜的意思,杨保没过多久就把参与大棚种植的村民们集中起来,将夜里烧火增温的事情说了,也是在征询那些需要值夜的劳力的意见。
事关明年能不能住上砖瓦房子,就算这两个月挣了不少,村民们也不希望大棚被积雪毁掉,让里头的蔬菜冻死。是以,被叫来的人没有一个反对,一个个还争抢着要值夜。
因为谁都知道,冒着严寒值夜,一晚上不能合眼,还要不停的烧火,这工分肯定给的不低。工分就是银子,谁都希望能够多挣一些,苦点累点都不是事儿。
唐心回来就把这事告诉了莫颜,莫颜听完倒是理解的很。
不是庄户人家多么爱钱,他们一辈子跟土地打交道,可以说是把土地当亲爹伺候,把地里出产的东西当儿女疼爱,有这么一份特殊的感情在里头,哪里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长势良好的蔬菜就这么死去。
原本热闹温馨的小年夜,就在一片忙碌和担忧中度过。不止柳杨村没有过好小年,就是惠安帝、楚衡以及被临时急召入宫的钦天监大臣,也不得安生。
萧睿渊看完莫颜的来信,十分重视上面提到的雪灾。莫颜在信上自然不会说出她有个知晓未来之事的雪团子,只是把村里压坏了几处房子,大棚也塌了几个的事情写在了上面,又提到了前年雪灾,冻死、饿死了不少人的事,言辞间恰到好处的流露出对这场大雪的担忧。
萧睿渊每日有处理不完的公务,哪怕已经放假了也不得空闲,虽然觉得这场大雪下的有些长,但是往年不是没有这样下过,就没有往雪灾方面想。现在见柳杨村的房子压塌了,顿时警惕起来,站在房檐下仔细的观察天色。
行军打仗之人,对天象方面多少懂一些。见天边云层低而厚密,头顶的天空更是灰暗看不到一丝光亮,就知道这雪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若是再下个三五天,地上的积雪就要到膝盖之上了。就算城里的房屋结实不会塌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