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将辣椒用粉碎机弄成辣椒碎。
但还是有一部分面馆还是在用手工制作,特别是很多小有名气的面馆,那也是很多食客一直认为人工制作的辣椒碎比机械做的香,柳妈面馆为迎合顾客的喜爱也是选择人工的方法。
柳毅先搬来一个简易石质舂,外形是大约长方体,上面略大正上方中间有一个舂槽,还有一个舂杆。
山城这边的舂杆大多也是石质的,而且这边大多数舂杆都不是人工磨制的,而是专门到长江边上捡那种细而长型的鹅卵石,因为它整个外层经过长时间水流冲刷,变得十分细腻光滑,而人工制作的反而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此在山城柳毅老家那片一般打舂的时候只打舂槽不打舂杆,但现在长江边上这样的舂杆也不太好找了。
把炕好的辣椒根据舂槽的大小放到里面,然后用舂杆人工捣药般的不停上下捣动,直到辣椒被捣成辣椒碎。这个辣椒碎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大块,也不能完全都是些细碎沫。
在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辣椒碎的多少,锅里面烧油。另一边将辣椒碎装入一个容器里面,再在里面加入适量的香料如:山奈、八角、香叶、大小茴香、草果、白寇。。。。。。,那时候国内的菜籽油差不多达到一定程度了,有经验的老师傅们一般伸出手在油面上方感知热油的温度,在油温达到六七成的时候,把热油缓慢的倒入装辣椒碎的容器里面,速度一定不能太快,另外容器内的辣椒碎还要不停的搅拌。
这些都是为了辣椒碎均匀受热,不然制作出来的辣椒油口味肯定不好,里面的辣椒碎有的焦糊变黑有的根本就没有被热油侵透体现不出油亮香辣的感觉。
好的辣椒油一旦制作出来,色泽洪亮,一股香辣刺鼻味道就会随之飘逸。有的人不明白怎么会是刺鼻的呢?辣椒油弄好的瞬间,不能承受辣椒油猛然喷发出的味道只有不断打喷嚏,你说能不能算刺鼻,呵呵。柳毅看着眼前摆放着的辣椒油,虽然不能和多年有经验的老师傅相比,也完成得中规中矩,也还算成功制作吧。
辣椒油制作好,柳毅又开始了花椒面的制作,其实跟干辣椒的炕制方法一样,将需要的花椒放热锅里面温火慢炕,炕到焦香四溢,单手拇指食指捏着整颗花椒能捏开就可以了,然后也是用小点石舂将花椒舂成很小的细末。
里面主要重点就是炕的时候火候问题了,炕得过焦花椒的麻味会转化为苦味,如果没有炕干花椒里面的水分的话,那你就麻烦了,不但花椒不容易舂成细末,还会花费更长的时间。
还算顺利,弄好了主要的面食佐料,还有其他的佐料的制作方法就不一一列举了,如还有芝麻酱,香油,花生碎,葱花,鸡精,味精,食盐,酱油,陈醋,白糖,咸菜粒(有的加酸菜丁),大多数面馆都是这样的,也有少数的略有区别,就这样佐料弄得差不多了。
送面房早就把今天面馆的面条按照先前说好的种类和数量送来了。在山城市,你看做面食的店铺数不胜数,简直是多如牛毛,但除少量的面馆自己用面粉直接做到熟面外,极大多数都是面房做好面后,分发到各自合作的面馆(只有少部分比如做拉面或者刀削面才自己进面粉自己和面)。
母亲这时候去菜市场把适合搭配面食的时令蔬菜买回来了,这个时节买回蔬菜的空心菜,赶紧叫母亲把菜摘好清洗干净。在忙碌了半个小时左右,煮面锅里面的满满一锅水也烧开了,现在只等着有顾客上门营业了。
呵呵,看官有看出来没有,除开佐料、蔬菜和面条之外,似乎还差点什么。
清早起来忙个不停的柳毅在魏师傅来了的时候,打了个招呼“魏叔,早啊”。随手指了指摆放作料的区域“你看现在还欠缺的没有,佐料制作可以吗”?
“看起来还不错”顺着柳毅指头的方向看着佐料的区域,然后又看了看烧开了的煮面锅,颇为不解的说“你还没有煮骨头汤”?
轰轰隆,头皮似被炸了一般。天啦,怎么会把这个事情搞忘了,对于一个面馆而言,受不受顾客欢迎和喜爱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就是每个面馆佐料调配的味道,还有就是碗里面面汤的味道。
怎么把骨头汤给忘记了呢?骨头汤只是俗称,它的正规叫法应该是高汤,大到五星级酒店小到街头巷尾的简陋食店几乎所有餐饮行业都要用到,不要小看这个高汤,只是每家的做法烹制手法不一样而已,不说中餐和山城市最为著名的火锅行业,就光说面馆这一行高汤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
面馆高汤的制作也各有不同,针对不同类型的面食添加的高汤也不尽相同,举个区别最大的例子;羊肉类的米线或面条就只能用加羊骨特制的高汤,加其他的不能体现羊肉的独特味道,反而会影响羊肉专有的味道。但也不能把羊骨调制的高汤加其他类型的面食中,就像牛肉吧,如果这样味道都会显得不伦不类。
一般我们做的高汤就是猪的腿骨、鸡架熬制而成,有的还会加入一些五花肉。做法就是锅内加入清水,将猪腿骨、五花肉及鸡架浸泡水中,除去血水洗净,老姜洗净拍裂不要太用力拍碎了,在锅内水还是凉的时候放入其中大火烧开,那时候可能还会出现一些血沫泡子,直接用勺子打掉,加入适量的胡椒粉,继续大火猛烧,持续半个小时左右,制作的高汤颜色将变得奶白香浓,然后大火改小火一直要保持着高汤温度。
制作高汤也不是随便就可以做好的,叫个不熟悉烹饪的人来做的话,很有可能做出来的汤很浑浊,不会是奶白色且汤里面可能还有没有压住的腥味。做好一锅香浓高汤还是很考师父手艺的。
赶紧拿出一个事前准备很好的铝桶,之所以用铝桶的原因是不生锈而且导热性好。一般白铁桶也可以,不过柳毅这个面馆这方面也没将就着来,都是奔精品去的。在一旁魏叔的细心指导下,又花去柳毅大半小时的功夫,在一个还跳动着小火苗的猛火灶上一大桶色泽奶白,汤味浓香的高汤就大功告成了。
再认真仔细的盘查了一遍,终于确定准备齐全,没有差缺之后。本来该七点整就能够正常营业柳妈面馆,在七点四十才投入运营,期间来了好几个食客,柳毅给人说明了情况还想争取一下,但清早对于上班族来说时间多么宝贵啊,最后也只有无奈放弃。既然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柳毅相信下一个顾客也是头一个顾客一定会很快到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五章面馆开门营业
清晨才八点,对于大城市来说,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柳妈面馆位置一般,但也不偏。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还是有好几个放缓了脚步,总有细心的人发现“咦,这新开了家面馆,走!进去尝尝味道。”
看着有顾客上门,那是满脸的笑容。柳毅赶紧上前“柳妈面馆全新开张,欢迎大家光临前来品尝。你放心,味道绝对巴适”。
“那行,老板。先来二两小面”
“给我也来二两小面,少辣椒多菜”
“我二两米线,清汤”
“老板,速度二两小面打包”
“呵呵,没有问题,很快上来”第一天是魏叔掌勺,柳毅就在旁边打下手,也在一边仔细的观察,看魏叔挑面的手法和打佐料各种调料的具体分量,虽然学过,但有人亲自带的话,上手还是要快得多。
山城市的小面价格是一两4块,二两五块,三两六块,早上来对大多数人来说二两素小面足以解决肚子问题,忙着端面,收拾吃完面的空碗,麻利的给小面打包,快速的跟吃完面的顾客结账。总的说来早晨的人还不是很多,打下手显得还是很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魏叔看着柳毅悠闲得很“现在还不是忙的时候,做这个行业最忙就属中午了,中午休息时间短,但下班出来吃饭的人很多,到时候十分拥挤,你可要做好准备。”
“魏叔,现在来的顾客不是很多,有些需要注意的给我说一下吧”。
“也没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做餐饮这一行就是要长期保证店内整洁,做出来的食物卫生。想要做好啊就得在味道上面钻研,形成自己的特色”。
“那魏叔你开餐馆的时候对这方面有什么研究没有”?
“呵呵,我啊开始做这个就只是为了能有点钱给我儿子读书,结果直到供他大学出来,人也逐渐老了,也就没啥想法了,也就一直维持着原来的样子。还真没啥研究的,不过就是长年做这个也算熟悉大众喜欢的口味,这个到是可以给你讲讲。现在趁没多少顾客,我们还是赶紧将牛肉、肥肠烧制出来,中午就会有很多人点这些了。我做的时候你看着跟你做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自己揣摩揣摩,不明白可以问。”
在魏叔烧牛肉肥肠的时候,偶尔几个食客柳毅也亲自上灶给做出来几碗小面米线,顾客也还觉得味道不错,看情况还是很满意面馆味道的。随后又请教了魏叔往常很多一知半解的关于餐饮的问题,他也给柳毅解答了很多,不是很明确的也给柳毅说了一下他的看法,和魏叔接触时间很短,但魏叔人呢真的很不错,现在柳毅也时常能想起他脸上经历过岁月沧桑的皱褶。
果不其然,临近中午十二点钟,柳妈面馆就已经开始忙碌了。不断的人来人往,甚至一次就来七八个人,而且吃的也不尽相同,有的小面,有的米线,有的清汤(就是不要辣椒),有的红汤(就是要辣椒)山城市人们吃面食都这样叫,也有加牛肉的,也有加肥肠的,里里外外,忙上忙下,那只有一个忙字了得。
不过看着增加了桌椅都满座的局面,柳毅的心里面也只能欢欣鼓舞,激动不已,现在的柳毅也就只能打下手,连收钱的美差都被柳毅母亲给占去了,看着越来越少的生面条和依旧人来如织的场景,也不免有些担忧起来,不要第一天就叫面馆断粮啊,没有原材料你叫柳毅他空手变魔术啊。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要足了的生面条和米粉够用一天,结果半天都挨不过去,那不是乐极生悲嘛!绝对要阻止我一切的发生。这边柳毅马上掏出电话联系生面条米线的供应商,那边也派老妈出门到市场买些零售的生面条米线救急。
就这样悄然不知的快到下午一点,终于人潮才慢慢稀疏起来,忙碌起来根本没有看时间的机会也没有感觉累,现在稍微缓下来后,才真的感觉以前真的太缺乏锻炼,浑身上下都说不出的酸胀,应付完最后一波顾客,魏叔从操作台转过头来调侃的说“怎么样,还可以吧,中午就这样,慢慢你就习惯了。晚上好点就是工作时间段稍微长点”
“这没有问题”男子汉熟人不输阵,柳毅表面坚强的说道。
“这就是生活,想要发家致富,总要吃得了苦才能有一番成绩”魏叔颇有感叹的说着。
顾客是心满意足的吃饱喝足走了,可柳毅他们还没有吃饭呢。电饭锅提前就做好了饭,一直保温着,顺便就拿些下面用的空心菜炒个小菜,舀些牛肉、肥肠下饭,算是一顿中午饭。平时的话只要有时间是不会吃那些卖着的牛肉和肥肠的,因为怕有时候自己吃了而顾客吃的时候没有了,本来做出来就是卖钱的,自己吃了叫怎么回事呢?今天嘛,列外一是没做好充分准备,二是魏叔在呢不能吃的太寒酸是吧。
简简单单吃过午饭以后,魏叔可以休息几个小时,那一小时完全可以说是高强度的工作了,还是要劳逸结合嘛。再说魏叔一开始就手把手带柳毅呢!下午只有少许不按饮食习惯吃饭的顾客还难得了他,趁下午不忙的时候他们还是有很多事情做的,检查下佐料是否齐备,不够的抓紧补上,再看看原材料做好预算,千万不要到晚上又遇到生面条米线不够的情况,还有就是蔬菜,看着明显不多的样子,还得去买些。
高汤也不多了,猪骨头都露出汤面了,赶紧的加水,看情况再加猪骨头继续大火熬制;听有些开过很长时间面馆的人说,熬制的骨头汤是不用换的,每次都是加水或加骨头,也不用把不要的骨头丢掉直到把整个骨头熬得化掉,长期熬制的高汤久了就成老汤,不但骨头被熬得点滴不剩而且汤还会更好,骨头里面可含有很多钙或其他对身体有益的元素。
其实柳毅还有更多的打算,眼看目前面馆的生意如此之好,一旦明天开始魏叔走了之后,他跟他妈妈根本就是忙不过来,急忙过去和正在清洗面碗的母亲说了一下这个事情,柳毅妈妈听柳毅说起人手紧缺这个事情以后,安排柳毅继续洗碗大业,马上电话联系关系很好的亲亲戚戚去了。顺便说一下面碗清洁,柳毅家面馆是在顾客吃碗面后把碗统一放置在一个大水盆里面,有些没有吃完的面条则倒入专门盛泔水的塑料桶,泔水有周围养猪的专门上门收取,还得给一点收取泔水的报酬。本来不想给但没有办法,那泔水也不能乱倒吧。
“二娃”不一会时间,母亲问的事情就有了结果,这不都这么大了也只有最亲的几个人才叫我二娃而已。“刚刚我问过了,现在能找人不怎么好找,一是时间很紧很多人都安排不过来,再者说现在面馆工作时间很长,就算包吃包住工资也不高啊,我看只有先叫你舅妈来顶几天,这边我们也贴个招工告示出去,你看怎样”?
“嗯,也只有这样了”柳毅轻轻叹了口气。
晚上果然没有中午时的拥挤不堪,陆续有人来,陆续有人走,晚上时间充裕了,人们也不忙着吃饭了,就是偶尔排一下队,也没有中午那么急切的敦促了。
经过中午时好似飞机排山倒海般的连续轰炸,柳毅精神还是很大条的,现在处理着这些业务还是有板有眼,跟他好几年的摩配销售工作过程比起来,有时候觉得做餐饮也蛮简单的,人们接触没有那么刁钻,虽然也有个别顾客性格怪异,习惯独特。
但是跟摩托车主机厂人员打交道以来,柳毅深深地觉得这全部都是小儿科,做摩配销售别看企业间都是写好配套合同的,但下面的人员眼睛根本不吊你,你做任何事情都似低人一等的,怪就怪你是供货商呗,做过这个的人应该也是深有感触,也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