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乡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强乡村-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这回柳毅心里清楚了,看来是柳毅卖菜的时候获得的收益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都急了,但又不好意思开口。柳毅看了一下大家都有点急切的眼神“这样吧,你们都认可这种蔬菜,想试种的话,我下午就去拿种子回来,大家现在可以讨论下,都种些什么品种,种多大面积”。

隔房小堂叔听见柳毅发话马上就急忙挤进人群“我看啦不忙讨论,柳毅娃子先去把种子弄回来再说,到时大家再根据种子多少分种就可以”。

“不行,这样很不好,还是先说断后不乱,到时事情没有办好,弄得大家还生分”稳重的大伯反对说。

“那要不这样,每家种一个品种,抽签决定,以后蔬菜收获以后卖多卖少不怨谁”堂叔柳焕元说出自己的看法。

“那也不行啊,要是你抽到的蔬菜价格不高你愿意啊,就是表面不说,心里面都别扭这吧”!柳昆华大堂哥说出大部分人的心声。

“我看抽签行,最多每次蔬菜收获以后都再抽一次”。

“那运气倒霉点的,不是看着大家发财”。

“我说蔬菜每家都种,全部一样这就没有话说了吧”。

“按人头算,一人分多少地种”

“。。。。。。”

最后大家都闹哄哄的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了,涉及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农村人虽然老实但不笨,都有小算盘。现在各抒己见都吵吵开了,没有等柳毅开口,年事已高很有威望的堂大伯柳焕德说话了“都不要说了,像什么话。每家都各说各的,都打小算盘,你们就不能冷静下来想下。柳毅娃子这些没有想到,叫你们发表下意见,你们就不得了了,那神气活现的样子,有什么好得意的。吃水还不忘打井人呢,就没有看见你们问问柳毅没有”?

“对、对,柳毅有想法就说,我们都接受”。大伙回过神都尴尬不已,惦着脸说。

柳毅心想还是多活些岁数的老人看得通透,真是人老成精,那话一点没有说错。经过堂大伯柳焕德一说,要是柳毅不说出好的意见,画出道道,一碗水端平的话那就还真不好下台。理了理思路“我也说一下看法,如果有什么照顾到的地方,大家不是外人都可以提出来,刚刚大家说的有些话,我还是很认同的,但我想既然大家都想要利益最大化,我看还是以家为单位。我统计了一下我们村里这边附近就22户人家,那就先从22户开始,那些离着远些的,现在我也照顾不过来,有多大能力办多少事。以后真说起来,还要大家都讲明白了。”

留下大家思考的空隙,柳毅又接着道“现在蔬菜的市场前景不错,但我们每家的土地有限,我看每家都出一亩土地,最好集中在一块,再每家出一个人,共同管理。这样平时施肥、除草、收获都很方便。除去种子,化肥以后盈利的大家平分,怎么样”?

柳毅话一说完,众人又开始议论这个说“办法不错,每个人都能照顾”。

也有人说“家里人多点的不划算”

还有人说“人少了我也不会不出人力吧”

“。。。。。。”

像马蜂一样,嗡嗡声不绝于耳。柳毅又开始开动脑筋“大伙停会,等会回家再说不迟,同意的就听我的,不同意的以后再说”。

这下,片刻周围立马就没了声息。是啊,全是柳毅找来的路子,大家还挑肥拣瘦的,人家柳毅让那么大利出来都没有吭声,凭什么得了便宜还揪着不放,算计那些蝇头小利。

看大家都陷入沉思,也不敢把大家得罪了,柳毅给个大棒又掏出红枣“这种菜啊,只是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赚钱的路子。等大伙每家每户经济条件都好起来了,还怕没有机会,家里人多的机会也就来了,到时候人少的家庭抽不出人手,还不都便宜人多的家庭吗?如果相信我的话,就不要多说了,中午我就不留大家吃饭,回去和家里面都商量一下,同意的话我趁早安排”。

这不,柳毅回家午饭还没有吃完,就陆续有人过来答复来了,柳毅搬出凳子叫他们都在院坝阴凉处坐着等一会。加快速度消灭碗里的饭菜,等他收拾好碗筷,人都差不多到齐了,无疑例外大家都同意柳毅的意见,最后就是落实种菜集中到那个位置。

又开始有人建议就在柳毅大棚边上,有的建议垭口下风口,也有人。。。。。。,这是堂大伯柳焕德用力的咳嗽了下,大家看向堂大伯,最后闭口不说了,堂大伯喝了一口山茶,“还是柳毅娃子拿主意吧”!

“以我看还是就在山垭口的下风处吧,那里大家每家都有田土,地势比较平坦,面积也足够大,是各方面都比较理想的地方。”

大伯柳焕富提出问题“那里你家堂哥柳昆明没有土地怎么办”?

“我看那里谁家有多的土地可以换给柳昆明大哥,你们说呢”?柳毅看看众人。

柳昆明大哥也当场表态“谁愿意换那里的土地给我,我用水田换都行”。水田在农村,地位比土地高多了。柳毅老家那边水田是不少,但山坡地更多,开垦水田比较困难。

当即另外一个隔房的柳昆友三哥换了一块地给他,双方都很满意。

说好这些,柳毅就准备进城买22亩地的蔬菜种子,跟村里的老少爷们们说是去拿新品种蔬菜种子,呵呵,这个不需要解释吧。吩咐好在家的村民,现在每家每户有时间都去测量土地,趁天气没有变冷之前再种上一季蔬菜,等以后有本钱了再建设大棚。

现在柳毅说话很管用,比他大伯村民小组组长强多了,人们也就是给穷怕了,有着好机会,看着柳毅卖蔬菜老板给的一捆捆钞票,给刺激了都跟打了鸡血似的。现在听柳毅的就是向钱看齐,还没有达到大伯在老家的威望。

兵分几路,每个人都斗志昂扬,精神抖擞。柳毅到农技站看了一下蔬菜种子,秋季能种植的也就那几样,小白菜、菠菜、莴笋、生菜种子每样都买了够种几亩地的,另外柳毅还买了些黄瓜、番茄、辣椒、茄子种子。这些柳毅打算自己种大棚里,暂时就自己种,别人还没有建好大棚,而且这些蔬菜种植时间周期长,就算种了在寒冬来临之际那蔬菜也得冻着枯萎。

手里有钱心不慌,这个时候是柳毅的真实写照。买完蔬菜种子就1个小时不到的功夫,趁空柳毅在街上闲逛起来,回农村老家都有1个月了,老家屋里还空空荡荡的,尽管准备修葺一番,但日子还得过吧,在习惯了有家电的日子,没有家用电气还真不好过。

来到珞石镇一家品牌的家电行,随着一圈逛下来,一台双开门冰箱,滚筒洗衣机,50寸led液晶电视,另外还买了一个冰柜,准备给蔬菜育种用,冰箱面积太少了。开始都不理会的家电老板都不理会柳毅,以为只是进来随便逛逛的人,后来看见柳毅二话不说的定下了这么多东西,才知道柳毅是个大客户,差点有眼不识金镶玉,看走眼了。又热情的过来想柳毅推荐这样那样,受不了那股子热情劲,柳毅在购买又增加一个压力电饭锅,一个电磁炉。就这样虽然柳毅在他的劝说下又买了两样东西,最后结算15868元,最后老板爽快的给柳毅便宜68元。柳毅也不还价,掏出银行卡15800元就随着密码输出而消逝。不过老板着实送了柳毅不少东西,像水果榨汁机、豆浆机、一个蒸锅和炒锅,知道柳毅家在农村没有闭路电视还赠送一个卫星接收器,叫来送货汽车,笑脸相迎的老板送走柳毅,一直看着汽车不见踪影才哼着小曲回到店里。

而回到老家的柳毅,看着堆在路边的大件家电器,有点欲哭无泪了,本想喊大伙帮忙搬回家,结果全部民众都集中到选建蔬菜大棚那里去了。不得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凭锻炼出来的身体硬是几个来回把东西顺利弄到家。

不着急安置家电,安置好了几年以前的电线肯定拖不起,很危险(容易跳闸或电路短路烧坏电器)。早有有所准备的柳毅买了些临时使用的花线,直接到电表接出来供几样家电专用。不会功夫,几样家电安置完毕,开着电视到屋外也给卫星接收器定好方向,看着清晰明亮的电视荧幕,仿佛又回到了都市的日常生活。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十七章忙碌中的期待

晚上,也在准备种植蔬菜的山垭口那里测量土地的母亲回到家里,看到家里面多出来的几样家电,也没有多说什么,儿子能挣钱还能带老家周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邻里挣钱,母亲也很高兴,为柳毅自豪。

解下做农活穿的旧衣服,穿上围腰就准备给柳毅做饭,柳毅也很心疼母亲“妈妈,让我来吧,你去歇歇。”

“一天就这些事,活动活动才好,做饭有什么辛苦的”母亲还是自己做自己的。

就两人的饭菜,简单之极,柳毅也没有在掺合。买回来的蔬菜种子还在包里呢,既然村民们都这么热情,干脆把种子都拿出来育种算了。做过几次育种,柳毅那是轻车熟路,要不了多少特种化肥,柳毅也有存留,分类弄好放冰柜保鲜室,调好温度,母亲饭菜也做好了。

晚饭过后,和母亲看了看电视。母亲突然说话了“二娃,你种的蔬菜现在都分给村里去了,那你还赚钱吗?种子、化肥和销路都是你找的,现在白白让村里面的占去了,你可以请他们给你种啊!”

“妈,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如果都叫大家给我种菜,怕他们都没有自己的上心,再说大家都赚钱了,村里人经济条件都好了,要是有个三灾两病才有能力支付巨额医药费,安稳的过日子。再者说了,我还是有赚的,中间我还是赚点差价的,到时候再跟大家都交个底。”

“这还差不多,我说你还在跟邓婷打电话没有,你都老大不小了,人生大事该认真考虑,别再晃了(就是心不定的意思)。”说着说着母亲又扯到柳毅的个人问题。

“晓得了,我自己会处理的”确实最近回农村忙着种菜,都近一月没有联系,邓婷她也没有打电话来过。

母亲也不想逼柳毅太急“我明天得回山城市沙坪区了,这几天有顾客要货,我还没有去厂里进货呢”。

“嗯,知道了,明天要回山城那就早点休息吧”。

一夜过去,有几天不跑步的柳毅清早有沿着山路慢跑这来,今天早晨又是浓雾,不说伸手不见五指,但你也看不出5米,跑过决定种菜的大片土地(以后叫蔬菜基地),里面雾气朦胧的有人影在晃动,村里面民众积极性也太高了吧,现在就起来翻土来了。因为雾太浓,也看不清具体是谁,柳毅也没有打招呼,继续边跑边练习无名功法。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兵在打理着带回山城的衣物,我跑到蔬菜大棚里,采摘了仅剩下的莴笋,里面120平米的莴笋现在都长到1。5斤左右,等两天空了以后叫吴总派人来拉走。给母亲装了10来斤,她下面有些老姐妹,多点可以分出去一些。以后想吃的话,下一批蔬菜也快上市了。

吃过早饭送走母亲,柳毅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忙活。首先肯定是特种化肥,原来柳毅大棚里面用的化肥都是在珞石镇家顶楼实验“特种化肥”的“1号”一级品,其次还有“2号”二等品和“3号”三等品。

现在虽然大家都认为是高科技才是蔬菜涨得快,但柳毅谨慎的性格还是认为不能太过于惊世骇俗,这次决定自己钢架大棚才用“化肥1号”,其他的包括他家在蔬菜基地种的蔬菜都用“2号化肥”,可能存在生长时间慢几天,但口感方面也比普通的好太多!

根据参照网上1亩地要用40-70公斤肥料,柳毅蔬菜基地和大棚总共在22。5亩土地,按需要化肥平均每亩55公斤计算再预算多些大概要就要1300公斤,以柳毅上次到遵义拉回来的矿石来看,可以重复耕种现在的蔬菜基地20次。算出结果的柳毅高兴坏了,最害怕长期拉矿石原材料回来引来大家的怀疑,一看现在开发的土地才用那么点“特殊肥料”,对柳毅来说减少别人关注度就是多一份保障啊,谁知道这种事情流传出去,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反正柳毅不敢尝试。

心里面有谱,柳毅心情是愉快的,1300公斤的矿石炼制半天都用不到,有空闲的柳毅开始自己实验矿石的炼制方法,有的打磨成粉再放进容器炼制,有的照原样炼制好在打磨成粉。别看只是颠倒顺序这无关紧要的炼制流程,但对于柳毅来说,每次都可以更节约时间,更省事,先打磨成粉后炼制比原来的一次炼制的矿石多一倍,原来矿石原材料每块都不大,每块之间都有空隙,而打磨成粉后,矿石之间的空隙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再炼制的话一次肯定多很多!而柳毅也心里想,古时候的炼丹师可能也会先把矿石捣烂成粉末,使用粉末炼丹更方便。

似乎想通了某个关节,柳毅在那路边小院一待就是一天,看着近3吨用两种方法炼制好的“特种化肥”,柳毅发现先打磨成粉在炼制的“特种化肥”成色很好,真有点像原本的化肥了,而找原来炼制的与正真的化肥还存在差异,肉眼就一目了然。

弄完这些还不算,柳毅觉得,这几吨“特种化肥”不能裸露放在院里,也不能就这样拿给村民使用吧。最后想了一个办法,到城里买来同等大小规格的编织口袋,再买一把台秤,进行分袋包装,也稍微像点样子,柳毅也好给村民做好解释。

离育种出苗还有一天时间,柳毅觉得好多事情都在等着他完成,其几次育种都是直接撒到菜圃里面,种子的稀密程度柳毅也掌控不好,再一个就是幼苗移植很容易伤到幼苗。避免这样的问题很容易解决,但就是更加麻烦,那就是到农技站点买足够的育苗盘,盘上有固定的种植凹槽,一般就是一个凹槽1-2棵种子,以后幼苗也种植一起。

这次的时间非常紧急,明天育种就好了,要用苗盘育苗的话时间怕赶不及。柳毅就叫上大伯,跟他说再请几个有空的村民过来帮忙,听说柳毅有请,有着急的村民也跟着过来帮忙,事实证明革命先辈的话,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还以为忙不过来的柳毅,现在弄完育苗盘之后,悠哉悠哉的躺到凉椅上,弄得凉椅吱嘎吱嘎的摇啊摇!

顺利育苗,也有3天时间,柳毅在蔬菜基地的土地还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