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嬷嬷正想给元氏开脱几句,就听谢瑾道:“阿父你问这么多做什么啊!阿母不就是吃了点儿爱吃的东西吗,咱们家又不是吃不起,有什么大不了的!”
谢葭正烦着呢,被谢瑾这么一打岔,当即沉了脸色,“有没有规矩?退下!”
谢瑾从小只有逢年过节能见着父亲,可谢葭却是她从小到大训斥她最多次的人了。谢瑾自诩天之骄女,连父亲谢葭都不放在眼里,被骂了也不害怕,反倒气呼呼的说:“阿父你就会向着外人!我说的不对吗,阿母身份尊贵,想吃点儿什么不行?多大点儿事儿啊!倒是她——”她手指向谢瑶,没好气的说:“她今晚闯了这么大的祸,阿父你打算怎么罚她?”
被点名的谢瑶没有害怕,反而暗暗摇头。这位谢家的大小姐,读空气的能力还是那么差劲。
谢家是名门大族,祖上虽多为名将,近年来却往的方向发展了起来。毕竟现在时代不同了,南齐北辽已对峙多年,谁都不敢轻举妄动。眼下比起打仗更重要的,是治理这个尚不稳固的国家。谢葭从小耳濡目染,学习的是圣人之道。他学问一般,但打小就生活在礼仪之家,大家族里就算偶有争斗也是暗中悄没声儿的角逐,哪有几个像谢瑾这样粗蛮无礼的?谢葭也意识到谢瑾是疏于管教了,自然不会再忍着她。
多费口舌无益,他干脆叫人把谢瑾带回了房,回头再请人教她规矩。谢瑾气的跳了脚,用力想要挣开嬷嬷们的手。可她毕竟尚且年幼,脾气虽爆却没多少力气,最后还是狼狈的叫人拖回房关了起来。
谢瑾刚出门,谢葭请来的大夫就到了。原本谢葭给元氏请大夫是出于礼貌,但这时候他哪里记得当时是怎么想的,心里难免为自己感到不平。他本是担心元氏,才一并给元氏请了府外的大夫瞧瞧她怎么一直不见好。谁知道元氏这病却很有可能是装出来的。如果真的是那样,谢葭觉着他可就真是白费了一番苦心。
刘嬷嬷一见谢葭竟然从府外请来了大夫,还是前院的赵斯直接领回来的,当即红了眼睛,跪倒在元氏床前拦住,恳切道:“大人一番好心,太太想必感激不尽。只是太太身份尊贵,乃是千金之躯,又岂是外男可以随意接近的……”
谢葭愈发觉得有鬼,也不理这老奴,对大夫使了个眼色,大夫便上前道:“这位嬷嬷请放心,小的只需将红线系于太太手上,便可为太太诊脉。”
刘嬷嬷才不听,直冲着谢葭磕头,哀声道:“大人三思啊!宫里的太医若是知道了,还当大人瞧不起他们宫里的人,难免为谢家招祸……”
床上的元氏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良人,妾身养养便是了,用不着再请大夫瞧!”
元氏的声音中气十足,一听就不像病重之人。刘嬷嬷急的直跺脚!这个主子未免太扶不上墙了!
谢葭见刘嬷嬷挡着那里不肯动,瞧了赵斯一眼,后者便带人将刘嬷嬷拖到一边。刘嬷嬷不敢挣扎,只是声嘶力竭的喊叫,一片拳拳之心,倒像是个忠仆。她心中暗道,事已至此,只能看元氏机不机灵、能否随机应变了。
帐子一拉开,元氏就闭上眼睛装死。谢葭透过床帐子的缝隙瞧了一眼,轻轻冷笑一声。看元氏养的白白胖胖的样子,脸上还有两坨淡淡的红晕,哪里像是有病?果然,大夫诊了脉,很快便起身笑道:“恭喜大人,太太的风寒已然痊愈了。只是瞧着像是有些积食,小的开个健肠胃的方子,喝两幅药便无大碍了。”
说的元氏脸上一红,当即斥道:“你这满口胡话的蒙古大夫!我夜夜咳嗽的睡不着,哪里见好?”说罢重重咳嗽了两声,像要把肺咳出来似的。
大夫被她骂懵了,却听谢葭道:“赵斯,给大夫包上二钱银子送回去。”
大夫战战兢兢的谢过了,赶投胎似的跟着赵斯出府。他再老实,也看出这屋子里的气氛不对,生怕殃及自己,连诊金都不打算要了。还是赵斯硬塞给了他,又用一盒精致的糕点堵上了大夫的嘴。
赵斯回来复命的时候,就见谢葭站在元氏床前,冷冷的望着元氏。其余下人个个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刘嬷嬷跪在那里不停的磕头,见元氏傻愣着,就把祸都往自己身上揽,说是她撺掇着元氏装病,但是主子也没什么坏心,就是太过思念大人了云云。
谢葭只是冷笑着盯着元氏,看的元氏后脊发寒,不舒服的说:“良人看我做什么?我是生病之人,莫不是还是我做错了?”
谢葭嘲道:“可不是生病?呵,积食……”
这话太扎人,刺的元氏也红了脸,一气之下竟跳脚道:“谢葭我告诉你,你别跟我这儿阴阳怪气的!我叫你回京来是帮你!你总搁南蛮子那儿混能有什么出息?回平城来多好,天子脚下,我也能帮你谋个一官半职的。你不感激我也就罢了,还跟这儿拿刀子捅我的心!”
“好、好、好!”谢葭连道三个好字,气的胀红了脸,指着元氏道:“合着都是我不对,倒是你这个欺上瞒下的倒成了有理的了!元婴,你不要欺人太甚!你是公主,我不能把你怎么样。但你也别指望我千里迢迢的被你骗过来,还会继续被你玩弄于鼓掌之间!”
元氏看着谢葭,只觉得肺都要气炸了,后悔自己当初怎么瞎了双眼睛,非要嫁给谢葭不可。先帝的公主多,抚了匈奴和南朝的有十几个。到了她这里,已经不需要再往外面送了。和她排行接近的姐妹大多嫁了京城的权贵,偏生她心气高,看不上那些小门小户出身的,非要嫁个贵族世家出来的子弟。因缘巧合之下她见到了谢葭,见他生的格外俊美,又是出身于陈郡谢氏嫡系,当即便动了心,求了太皇太后好些日子这才嫁了进来。
她大婚之前就听说谢葭有一美妾,也就是常氏,但她并不在意,认为常氏不过是一个卑贱的汉人,成不了什么气候。成婚第一年,元氏就有了身孕,争气的生了个儿子。元氏正扬眉吐气呢,结果常氏突然怀孕了。元氏当然容不得这个孩子,常氏的孩子怀了三个月便不明不白的没了。谁知又过了一年,常氏又有了。谢葭为了保住常氏的孩子,只好往元氏屋里去。过了几个月,元氏怀上了,她自顾不暇,便让常氏生下了谢葭的次子谢琅。之后不久,谢瑾又落了地。
元氏生下长子长女之后,谢葭以为元氏该知足了,便很少去她屋里过夜,谁知元氏的心反倒大了起来,硬要回京城去。谢葭不肯,她一气之下便抱着长子长女离开了阳夏,还带走了当时正怀孕的妾室吐奚氏,这一走就是四年。
四年时间,足够让一个骄傲的公主低下头来面对现实。她是女子,在这个时代就算再强势,也不可能犟得过夫君。她把谢葭骗过来,其实就是想服软了,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而已。结果就这么被谢葭揭穿了去,她当然是又气又恨。
“那你想怎么样?”元氏咬牙道。
谢葭道:“既然你喜欢平城,那你就留在这里罢。可是孩子们,我全都要带回陈郡!”
第012章 小胜
012 小胜
元氏一惊,瞪大了眼睛,像是看见仇人一样跳了起来,“你想夺走我的孩子?!你做梦,你休想!阿珩和阿瑾都是我的孩子,他们是不会跟你走的!”
谢葭坚定道:“孩子们跟着你,一点规矩都没有,将来大了出门去,丢的是我谢家的人,我不能坐视不管。”
元氏开始慌了。谢葭是家主,占着天然的地位优势。他若硬要把孩子带走,她怎么也拦不住。她只好让了一步,抓住谢葭的袖子道:“别,别带走他们!我这就从宫里找人教他们规矩,绝对不会出一点岔子!”她若留不住谢葭便不强求了,大不了继续过着以前虽然无聊但很安闲的日子。但是要失去一双儿女,她受不了!
谢葭虽气,但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他甩开元氏的手,冷哼一声,转身大步离开。装死了老半天的赵斯等人赶紧跟上。
谢葭走后,元氏便嚎啕大哭起来。刘嬷嬷赶紧上前捂住元氏的嘴,怕传出去了不好听。元氏一瞧刘嬷嬷一脸的血,哭的更加伤心,却不再鬼哭狼嚎的了。“嬷嬷,你说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刘嬷嬷心道还不是你不中用,但见元氏哭的这样难过,只好安慰道:“主子放心吧,看大人最后的意思,两位小主子是不会被带走的。”
“唉……”元氏长叹一声,心力憔悴的喃喃道:“我叫他回来,还不是为了阿珩和阿瑾的前程。没有阿父在身边,他们总归是矮了旁人一头。他在阳夏那种小地方,能混出什么出息来啊!平白耽误了孩子。”
刘嬷嬷劝道:“主子的苦心奴婢明白,只是这种惹大人不快的话,以后可万万说不得了。闹了这么一回,大人只怕气坏了。”
刘嬷嬷说的没错,谢葭真的是气炸了。刚才在元氏屋里,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拼了命才忍住掐死元氏的冲动。他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那么倒霉,摊上这么一个泼妇。当初他说的明明白白,他胸无大志,自知身份低微,无尚公主之意。可圣旨就那么砸了下来,他能怎么办?抗旨?
谢葭越想越气,走的飞快。这公主府空旷的很,让他感觉阴气十足,他真是一刻都不想多呆了。谢葭打定主意,明天就去给父亲请安,过几天等常氏的病好些了,他们就搬到谢家的宅子里去。父亲那里虽然窄了点,但容得下他们几个。
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常氏还病着,脚步一顿,叫人带路去了常氏屋里。
谢葭进屋一瞧,谢瑶正坐在常氏榻前,母女两个小声的说着话。听到动静,谢瑶便站起身行礼,常氏也挣扎着要起来,被谢葭给拦了。
“你我之间,不必见外。”谢葭怕吓到常氏,尽量把一身烦恼都抛到一边,温声询道:“你可觉着好些了?”
常氏靠在一个绛色软垫上,更衬得她肤白如纸,柔柔道:“多亏良人请来了大夫,刚喝了退烧的药,已经好多了……”
谢瑶见父母说上了话,悄悄的告了退。
从常氏的屋子出来后,谢瑶长长的吐出口气。外头虽冷了些,却叫她精神一振。谢瑶抬头望着夜空,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明亮的月光映在她的脸上,衬得她白如美玉,整个人都在淡淡发光一般。
映雪忍不住赞道:“姑娘可真美。”
谢瑶笑着瞪了她一眼。主仆二人回屋后不久,元氏屋里的阿宛就悄悄的跑了过来,细细的把刚才发生在元氏屋子里的事儿给说了出来。从大夫进屋起,谢瑶便悄悄地告退了。虽然她并不意外后来会发生什么,但这会儿亲耳听到,还是十分高兴,叫映雪厚赏了阿宛。
阿宛走后,映雪急道:“姑娘,您倒是大方了,咱们带来的银钱可所剩无几了。”
谢瑶毫不在意,“不过是一点小钱。等回了阳夏,咱们还缺这点儿银子?”
映雪惊喜道:“咱们要回阳夏了?!”
谢瑶含笑点头,“不过还要等上几日吧,娘亲还病着呢……”
映雪才不在意这几天,开心不已的去帮谢瑶收拾起行李了。谢瑶拦不住她,索性由着映雪折腾。她坐在一旁出神,开始想以后的事情。虽然她成功揭穿了元氏,暂时摆脱了元氏的控制,但这还不够。如果他们一家真的回了阳夏,她的命运就会改变了。那么以后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吗?她还会不会和姐妹们一起进宫,会不会再遇到……元谦?
老实说,谢瑶还是想进宫。她既然托生到了这副好皮囊里,要放出宫去难。而且她想给母亲和兄弟们谋个好前程,还是进宫最靠谱了。有了上辈子的经验,她相信自己能少走些弯路,不至于再受那么多的苦。
拿定了主意的谢瑶便在谋划,还没进宫的这几年,她都需要做些什么。
就在她沉思的时候,映雪忽然凑过来道:“姑娘,奴婢有件事想不明白。”
见谢瑶看了她一眼,没有发怒,映雪便道:“刚才那个阿宛是不是傻啊?太太那里刚出了事,她就跑到我们这里来,拿了那么多的赏钱……背主这种事儿,一旦被发现了,那可就是一个死……”说完那个“死”字儿,映雪自觉失言,咬住舌尖缩了缩脖子,生怕谢瑶打她似的。
谢瑶倒很平静的笑了笑,“她来咱们这儿,无非两种可能。其一,奉元氏之命打听咱们的口风。其二,见财眼开。”
映雪摇摇头,否认了第一种可能,“太太瞧着不像……”她没敢把话说全了,简单的说就是,元氏现在根本就看不上谢瑶这个小丫头。而且以元氏的个性,并不像是那种会叫丫头来打探消息的人。元氏没那个心眼。要是阿宛是主院特意派来的,那也顶多是刘嬷嬷的主意。
可现在主院正乱成一团呢,她们自身难保,哪有闲心再来探谢瑶这边的情况?
八成就是后一种可能了。
映雪想明白后,心有戚戚然,叹道:“这个丫头,只怕活不长了。”
谢瑶见她物伤其类,温柔的安慰了一句,“你怕什么呢。只要不背主,便不会惹上这等麻烦。”
她的语气轻柔和缓,却叫映雪一震!四姑娘她竟然早就知道会连累阿宛!甚至就连今晚隐晦的帮了她们的徐姑姑和阿梅,恐怕也会被回过神后的元氏整治。
映雪张口想劝谢瑶两句,姑娘的手段太过毒辣了。可这时,她脑中忽然飞快的闪过了什么——谢瑶刚才安慰她的话,又何尝不是在警告她?身为奴才,就必须跟主子一条心,不管主子对了还是错了,她必须与主子完全一致,这样的奴才才是忠仆!
映雪回过味儿来,吓出了一身冷汗。
谢瑶托腮看着映雪脸上的表情变化,好笑道:“好啦,别担心了。说不定那个阿宛就是元氏派来的人呢?”
映雪白着一张脸点了点头。
“你放心,只要你好好的跟着我,我是不会亏待你的。”谢瑶握住映雪的手,柔声道:“今晚帮了我们的徐姑姑和阿梅也是。等咱们回了陈郡,我会想办法带她们一起离开。”
映雪眼睛一亮,这才放心了些。她们家的四姑娘,好歹不是那般狠绝的人。
第013章 脱身
013 脱身
自打那晚大闹一场之后,谢葭便不再外出跑官。每日不是教教几个儿子读书,就是去看望生病的常氏。过了三日,谢葭带着府里的孩子们去给谢老太爷请安。除了谢瑾,她还被关在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