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继妻-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嘴上虽然埋怨着,可显嫔脸上的笑却显露出她的自豪。

也是啊,儿子受皇帝器重,作为宫妃,她当然高兴。

常润之心里暗叹一声,余光看到常沐之微微垂头。

常沐之轻声道:“母妃,王爷还没回来……”

“什么?”显嫔微微睁大眼,常沐之重复了一遍:“王爷还没回来。”

“怎么会没回来?”显嫔顿时急了,说话的语速也不由加快:“不是来了信说,能赶在腊月二十八的时候到京吗?”

常沐之抿抿唇,道:“就是因为王爷说了腊月二十八会到京,而到今日还没见着他人,所以……”

显嫔豁然站了起来:“那定是路上出什么事了呀!可有派人去找?不行,得同陛下说一声……”

显嫔着急忙慌地唤身边宫女,常沐之忙劝住她,道:“母妃,王爷那儿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今日大年,可不能因为王爷的事兴师动众的……九弟昨日就已经出京沿途去找了,媳妇也派人去了,一有消息立马就会知道的,母妃不用太担心。”

显嫔听说刘桐去找了,又见常沐之神情镇定,安排也妥当,理智便稍微回来了一些。

她深吸了口气,不由点点头道:“没错没错,是怎么回事儿还不清楚呢……今儿大年,要是因为小五的事而闹得过不了一个好年,人人都不愉快,陛下想必也会对小五有意见……”

常沐之松了口气,颔首道:“媳妇进宫时,就和润之一起写了告假条,将王爷和小九不能来参加今日宫宴的事情仔细说明了。父皇那边这会儿应当已经知道了。”

显嫔便朝常润之看过去,常润之轻轻点头,柔声安慰道:“娘娘不用心慌,王爷一定没事的。”

“你说的对,小五不会有事的。”显嫔点头,说:“先把今个儿对付过去再说……”

显嫔转过身又去和三个孙子说话,常沐之在一边看着,时不时也说上两句。

可常润之瞧着,她们都有些心不在焉。

其实常润之有些不明白,瑞王若是没出什么大事,尽可以编一个理由回来告诉显嫔和瑞王妃,就说有事耽误暂时回来不了。这样安她们的心,也好过音讯不明啊。

瑞王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而如今他宁愿让显嫔和瑞王妃得不到他的消息焦急,多半是不能让她们知道他的情况,就是要让她们认为他下落不明。

可为什么?

常润之只觉得这件事可能会有些复杂,说不定其中还有什么阴谋也未可知……

一夜未睡好,又要思考这种费脑子的问题,常润之只觉得整颗头都晕乎乎的。

不知不觉的,她竟然托着腮睡着了。

常沐之扭头看到,轻轻唤醒她道:“润之,去一边榻上眯一会儿吧。”

常润之点点头,由姚黄扶着转移到了榻上,侧躺下去没一会儿就又睡着了。

再次醒来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

常沐之见她醒了,忙道:“正说要叫你,快洗漱收拾一下,咱们要去麟德殿了。”

常润之依言净面漱口,醒了醒神,又去显嫔那儿告了个罪。

显嫔有些心疼道:“昨个儿是担心小九所以没睡好吧?委屈你了。”

毕竟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刘桐才会出京去的,显嫔面对常润之时,便有些愧疚。

“娘娘折煞媳妇了,媳妇没有委屈。”常润之笑道:“只不过是昨个儿知道要进宫,激动得睡不着呢。”

显嫔顿时被逗笑了:“胡说八道。”

“真的。”常润之故做一本正经道:“媳妇这是第三回进宫呢!都说一回生二回熟,这第三回总该轻车熟路了吧?可媳妇就是紧张,可愁坏我了。”

显嫔当然是不信她这话的,但见常润之这般转移话题活跃气氛,显嫔心里也领她的情。

“时辰差不多了,咱们去麟德殿吧。去早了不好,去晚了也不好,这时候差不多正是去的人最多的时候,也免得引人注意了。”显嫔道。

第一百三十章 赐菜(30月票加更)

麟德殿内,正张灯结彩,丝竹声不绝于耳。

殿内的香气也是各种各样,缠绕鼻尖。

常润之捂住口鼻,在宫人的引导下,走到给她的位置上坐下。

好在这位置后面便有个高轩窗,能透点儿风。

常润之盘腿坐了下来。

她面前桌案上摆放着精致的菜肴糕点,还有浓郁的香茶。

可常润之往四处看了看,除了见有人喝茶外,菜肴点心他们都没动。

常润之也随大流,并没有动这些东西。

坐了大概有那么两柱香的时间,歌舞渐渐停歇了。

随着寺人一句“皇上驾到”,元武帝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身边跟着妆容雍容、服饰华丽考究的贵妃。再后面,恭恭敬敬的太子低头,落后元武帝几步走着,太子妃由宫女搀扶左右,也跟在后面。

殿内众人顿时都站起身,弓腰施礼:“参见陛下。”

今日大年,按理说元武帝的心情应当很好,可他现在却面沉如水,眼中似有薄怒。

常润之心里微沉,朝常沐之看去。

正巧常沐之也朝她看了过来。

姐妹俩心里想的是同一件事。

圣上这般脸色,会不会是因为她们写的那告假条的缘故?

常润之眼观鼻,鼻观心,收回视线继续弓着腰保持施礼的姿势。

半晌后,才听到元武帝的一声叫起。

众人都看得出元武帝的心情似乎并不怎么好,殿中的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元武帝坐上首座后,赐了众人入座,匆匆让寺人开始了宴会,竟是连往年惯常会说的几句话都省了。

殿内又响起了丝竹管乐之声,歌舞司里身姿柔美,腰段妖娆的舞姬在殿内翩翩起舞。

常润之余光注意着元武帝,只见他叉开双腿端坐在御座上,微微侧头正和贵妃说着什么。

贵妃斜身倾听,不时点头皱眉。

再看太子,正坐在元武帝左手的第一尊位上,面含微笑,正和着管乐的拍子,欣赏着舞姬优美的舞姿。

太子妃临盆在即,坐在太子身边,微微后仰着腰,一手扶腰,一手抚肚,面上也挂着两分面具式的微笑。

常润之收回视线。

宫宴进行到一半,元武帝便开始令人赐下宫廷菜肴,令寺人送往各府。

下达圣令时,元武帝顿了顿,扫了一眼玉阶下的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们,道:“今日大年,也就瑞王和九皇子没到了吧?”

被点到自家夫婿的名儿,常沐之和常润之顿时都站起了身,躬身福礼。

常沐之道:“回父皇,王爷月前便出京办事了,今日大年也未能赶回,还望父皇恕罪。”

常沐之的解释合情合理,轮到常润之这儿,便有些说不出口了。

常润之硬着头皮道:“回父皇,瑞王爷曾来信说会赶在大年前回,九殿下因见瑞王爷未能如期到京,心中焦急,便亲自前往迎接,许是路上有什么事耽误了,还请父皇恕罪。”

元武帝倒是没有要斥责这兄弟俩的意思,听了两个儿媳的解释后便点了点头,神情还算温和地道:“瑞王替朕办事辛苦了,瑞王妃操劳王府家事,抚育三位小殿下有功,今日赐年菜,瑞王府多得一道。”

常沐之忙福礼谢恩,元武帝转而看向常润之,神情顿了顿,道:“九皇子未得朕意便擅自出京,但念在他顾念兄弟,关心则乱,朕也就不罚他了。”

常润之暗松了口气,也躬身福礼道:“多谢父皇。”

“子时快到了,差不多时候你们都回府团年去吧。”元武帝有些疲倦地揉了揉眉角,站了起来。

众人忙也跟着站起身,恭送了元武帝。

等元武帝走了,常润之方才挪到了常沐之身边,轻声道:“大姐姐现在要出宫回府吗?”

“嗯。”常沐之脸色有些不好,虽然是得了元武帝多赐一道菜的君恩,可多的这道菜的意思……

常沐之甩甩头,道:“我去与母妃说两句便出宫,你随我一起。”

“好。”

常润之自然没有异议。

两人到了显嫔宫里,显嫔面色还好,反过来还安慰常沐之道:“过两日说不准小五和小九就一道回来了,倒是不用心急。”

常沐之笑着应了一声,又让三个儿子同显嫔道别,方才带了孩子和常润之离了显嫔宫中。

走得有些远了,却听到寺人挥静鞭的声音传来。

姐妹俩回头望去,隐隐约约能瞧见显嫔宫中的灯光亮了许多。

常沐之轻声道:“许是圣驾到了。”

“圣上去显嫔娘娘宫里了?”常润之轻声问了一句。

“应当是吧。”常沐之颔首,脸上有些忧虑:“父皇离开麟德殿的时候,贵妃娘娘是一直跟着的。今个儿是大年,按理来说父皇要么自己歇着,要么去贵妃宫里。可若是父皇去了母妃宫中……”

常沐之微微垂头,几不可闻地叹了一声。

常润之抿了抿唇,收回视线,道:“大姐姐也别多想,再怎么说,圣上若真的在今日歇在了显嫔娘娘宫中,也是显嫔娘娘的运道不是?显嫔娘娘许也盼着圣上留宿呢。”

“说的也是。”常沐之点了点头,道:“这些事儿总归也不是我们小辈能管的……走吧。”

姐妹俩出了宫,常沐之让妹妹回九皇子府去,不用和她到瑞王府守夜。常润之应了下来。

铨大已经安排了家宴,面对一桌美味佳肴,上桌坐的却只有常润之一个人。

她不由叹了口气。

刘桐不过走了一天,她就已经有些茶不思,饭不想了。

匆匆用了一点饭菜,勉强撑过了子时中,常润之便睡下了。

第二日起来已是日上三竿。

常润之询问铨大可有瑞王和刘桐的消息,铨大摇了摇头。

叹了口气,常润之道:“罢了,这也是只能等消息的事。还是先把初五要献给圣上的寿礼给准备好吧。”

铨大颔首,道:“不知道殿下有什么吩咐?”

常润之道:“往常爷都是送的字画,今年他说要有新意些,我想着,中规中矩地送一个古玉雕件就好。”

铨大微微皱眉:“殿下,古玉雕件怕是要花费一些……”

“不选大的,选个小巧精致的就好。”常润之道:“咱们也不图拿这个东西在圣上面前露脸,送点儿贵重的以表重视就行了。”

铨大应了声,听了常润之的吩咐,便去选有好寓意的古玉雕件的。

常润之准备了年礼,回了娘家一趟,说话做事都挺正常的,也安安小韩氏和岳氏的心。

转眼便到了大年初四。

第一百三十一章 晋位

刘桐一走便走了六天,也没个消息传回来。

常润之派去瑞王信中所写的那个小村子的人,也没有任何回音。

常润之表面上仍旧如常,可心里却已经急疯了。

瑞王到底有没有出事?刘桐去兖州是否会有危险?那些派出去的人怎么会没有回音?

常润之反复想来想去,终究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她甚至都有些不敢面对常沐之。

毕竟她手上还有瑞王让良朋写来的那封信瞒着她呢。

好几次,常润之都想直接将此信交给常沐之算了。

可眼见现在情况越发复杂,她就怕这其实是瑞王有意的安排和计划,若是因为自己稍有不慎,毁了瑞王的计划,那她可真的无颜面对刘桐了。

常润之想了好几天,还是稳住了没有将信交给常沐之看。

就在这个时候,宫中出了一件喜事。

元武帝在他大寿当前的日子里,封了显嫔为贤妃。

后宫里的变动,往往映射着前朝。

元武帝的后宫人数众多,但妃位毕竟是恒定了数量的,位置只有那么几个,并不是谁都能被人称一句某妃娘娘的。

五位王爷中,只有瑞王和岑王的生母不在妃位。这也是由于他们的生母出身较低的缘故。

而另外三位,祁王生母德妃,礼王生母淑妃,祝王生母静妃,已占了四妃中的两个位置。

贵德贤淑四妃位,还有一个无子的贵妃站在最前头。

只剩下一个贤妃的位置空缺。

前贤妃已经病逝了,贤妃的位置空了有几年了,元武帝一直没有再封贤妃。

原本静妃是最有机会往上再走一步的,可没想到,冷不丁的,元武帝却将显嫔封为了贤妃。

显嫔晋升妃位,按理常沐之和常润之都应该进宫道贺。

常润之寻到了瑞王府,问常沐之道:“今日是否要进宫为显……为贤妃娘娘贺喜?”

常沐之脸上并没有太多喜色,相反却很是忧虑。

她拉了常润之的手,迟疑道:“润之,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常润之顿了顿。

先是大年三十晚上多赐一道年菜,再是连升瑞王生母的位份两级,和祁王、礼王的母妃平起平坐……若是瑞王好端端在她面前倒也罢了,可瑞王还下落不明,这样从未有过的封赏让常沐之心里忐忑,也是人之常情。

“大姐姐担心什么?”常润之笑着对常沐之道:“贤妃娘娘能得封妃位,不是好事儿吗?”

“可是……”常沐之锁着眉,道:“王爷还没个音信,父皇这般厚赏,总觉得这会不会是一种补偿?”

常沐之这般明白地问出来,常润之倒是不好答了。

姐妹俩一阵沉默,半晌后还是常沐之长吐了口气,道:“算了,不管是什么原因……总要等王爷回来才知道。”

常润之便也将话题转开:“那今日要进宫吗?”

“不用。”常沐之摇了摇头:“母妃之前让人出宫来递了话,说不用特意进宫去道贺什么的。毕竟明日便是圣上寿诞,还是不要引人侧目的好。”

常润之点了点头,道:“娘娘顾虑的有道理,万事还是低调为好。”

常润之辞别了常沐之回府,招来铨大道:“那古玉雕件明日要送进宫去,毕竟是重物,不比往年的字画轻省。你亲自看着,让人将其收拾妥当些,可不要磕着碰着了。”

铨大忙应道:“殿下放心,绝对不会出差错。”

“总管办事我还是放心的。”常润之点点头,又道:“明日抬古玉雕件到宫门口的人也要仔细斟酌了,粗心大意的可不能要。”

“是。”铨大颔首,常润之也没旁的事,便让他下去了。

等人走后,常润之叹了口气。

这一个年过得可真让她郁闷非常。

事儿多不说,最该陪在她身边的人还不在。

摇了摇头,常润之想了一番,吩咐姚黄道:“你准备两个大点儿的红包,包给闲落院那两位。”

姚黄顿了下,问道:“姑娘,包多少合适?”

“包五十两吧,从我的嫁妆里出。”

姚黄点头应下,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