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他一直觉得,他五哥比太子强太多了。
如今太子倒台,他五哥取得绝对性的优势,可他心里的喜悦却并没有那么强烈。
原来处于那样的高位,饶是他五哥这样聪慧之人,也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地守护着胜场,不得有片刻的放松。
难怪他五哥要带着一张看不见的面具应对众人,渐渐喜怒不形于色。
这都是要登上那个至高之位,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刘桐低了低头,半晌后轻声道:“五哥,旁的人我不知道,但你可以绝对信任我。”
刘桐抬起头看向瑞王:“你需要我做什么,只管开口便是。弟弟无所不从。”
瑞王默默看了刘桐一会儿,方才手肘撑着岔开的双腿,两手相叉,低沉而有力地道:“小九,你知道我的抱负吧?我若为皇,必定要亲手打造一个悍不可侵的铁桶江山,一个国富民强的传奇王朝。对外御敌上,我手里有将,可对内治国上,我却分身乏术。贪婪二字,总是不可捉摸。我,能百分百信得过的人,几乎没有,而你,却是其中一个。”
刘桐点头,目露激动:“五哥能信得过我,我很高兴。”
“我当然信得过你,这一路走来,若说谁会对我不离不弃,也唯有你了小九。”瑞王做了个深呼吸,站起身道:“你问我,需要你做什么,那我就明白说了吧。我需要,当我登基为皇之后,你,做我手里的一把刀,一把可以查尽天下欺辱百姓之不平事,杀尽天下鱼肉百姓之兽心人的利刀。”
刘桐听得心潮澎湃,瑞王紧跟着道:“若你愿意,这江东侵地案,便是你这把利刀的试手之案。”
刘桐握紧拳头,猛地站起身道:“五哥,我听你的。”
瑞王定定看了他一会儿,方才重重抱住他,手狠狠在他背上拍了拍:“你想清楚了小九,若你做了这把刀,将来你想必会是所有官员心生惧怕的对象。每办一个案子,你的仇家就会多一个。针对我的建议你做出的这个决定,会把你的生死架在悬崖上,稍不注意,或许就会丢掉性命……”
刘桐低低笑了笑:“可是五哥你需要这把刀,而能够资格成为这把刀的人,也只有我,不是吗?”
刘桐回抱住瑞王,同样伸手在他后背上重重拍了几下:“五哥,这些危险,我替你承担。你不要辜负你的抱负,我等着看你打造出一个盛世江山。”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大案
刘桐这日回府,没有和常润之提及与瑞王的一段对话。
虽然后来他自己仔细想想,前半段的瑞王对他表示疲累,可能也有些做戏的成分在当中也说不一定?
决心坐上皇位的五哥,整个人已经变得有些捉摸不透了。
若是将这段对话说给润之听,润之应该能分析出一些不同寻常的意味来吧?
可他不愿意听。
哪怕是假设,他也不愿意往自己怀疑的方向深想。
他宁愿固执地相信,今天面对着他时的五哥,就是最真实的五哥。
不管怎么样,今后帮五哥坐稳皇位,做他手中专门用来铲除朝中蛀虫的利刀,他的确是心甘情愿的。
刘桐接手了江东侵地案,开始审查入京待审的官员,每日早出晚归。
新宅邸已经赐下来了,刘桐也没有空闲的时间去看。
常润之倒是去瞧过一次,的确比九皇子府要大,要豪华,甚至宅子里面还有几个能望远的挑高阁楼,环境很不错。
见刘桐忙着,没布置新居的空闲时间,常润之只能把乔迁之事,都包揽在身上。
再过两年,阳阳就得住到外院去了,整个宅子的规划,还得区分区分。
刘桐忙得脚不沾地,常润之也来往于新宅邸和九皇子府之间,忙得热火朝天。
贵妃娘娘大概也听了一耳朵,赐了几个食宫中俸禄的工匠给她,帮着她改造宅邸格局。
新宅子空得很,贵妃又赐下了许多布置装潢之物,给她装饰新宅。
常润之对贵妃感到由衷感激,特意将新宅的布局绘图,送到宫中,由贵妃先挑选一个将来养老之地。
贵妃对此当然感到万分满意,也不推辞,挑了一个有那挑高阁楼的院落。
常润之便将那个院子给空了出来,洒扫干净后简单装饰了一番,只等到将来贵妃要出宫,再按照她的喜好布置。
这一忙碌,很快便是一个月过去。
刘桐查案似乎也到了一个临界点,这几天他更忙了,时常焦头烂额,盯着卷宗似乎要把卷宗看出一个洞来,还时常一个人叽叽咕咕的。
常润之知道他在忙一个案子,但案子的具体情况刘桐却没说。
从前刘桐要办案,都会主动和常润之嘀咕几句。这次办案他不说,常润之以为这案子需要保密,便也没有多嘴问。
只是看着他奔波忙碌的样子,常润之难免有些忧心。毕竟除了在生活上给他补身体之外,旁的常润之也帮不了他什么。
突然有一天,刘桐兴奋地对常润之道:“我找到了漏洞!”
“什么漏洞?”常润之忙问,然而刘桐却已经急匆匆出门去了。
常润之想,刘桐所说的漏洞,估计是指案子里的破案关键点?
如常润之所猜想的那样,这天之后,刘桐脸上的表情开始变得明朗起来,不再如之前一般阴郁。
市井上已经有沸沸扬扬的传言,说某某大人被秘密带走了,他家里已经乱成一锅粥。
过得几天,这样的传言更是甚嚣尘上。
但刘桐脸上的笑意却越来越大,不过或许是因为案子查得越深,他眸子里的冷色也越来越重。
这天刘桐回来,身上衣服却有剑伤的痕迹。
常润之大吃一惊,忙问刘桐有没有受伤。
刘桐脸色铁青,嘴上道:“别担心,我没受伤。”
常润之当然不可能不担心,亲自上前检查了一番,见的确没有伤口,只是衣裳被划破了,略微松了口气,蹙眉问道:“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对你行凶?”
刘桐点了点头,道:“案子快要结了,有些人狗急跳墙……润之,我会调侍卫来府里,近期你不要出门。”
常润之见他说得慎重,忙不迭点头。
“对你行凶的人抓到了吗?”常润之又问道。
刘桐道:“大概是行动败露,未免被拷问,所以他自己服毒死了。”
常润之顿时道:“你这查的什么案子,怎么那么危险?能换人吗?”
刘桐面上一顿。
这案子的确凶险,可这不是他退却的理由。
曾几何时,五哥也去兖州查过案子。比起他这一桩案子来,五哥那一次,怕是更加凶险吧?
五哥那时第一次出京办差,都能全身而退,还将事情查个清楚明白,他堂堂一个办差多年的皇子,还能将这桩差事给办砸了?
他如今就在京城,难道在这天下脚下,他堂堂郡王,要因为那些阴诡手段而打退堂鼓吗?
不能!
五哥同他说得明白,这桩案子,是给他的立威之案。
五哥明明白白地告诉过他,答应办这桩案子,就是把他自己的生死,架在悬崖边上。
他既然答应了,就不能反悔。
他不能让五哥对他失望!
案子已办到最关键的时候,最大的大鱼就要咬钩了,拉下这条大鱼来,所有的一切都能尘埃落定,一起清算。
他绝对不能半途而废。
刘桐咬了咬牙,摇头道:“办案子哪有不危险的,只不过这次幕后之人势力太大,所以极为嚣张罢了。”
顿了顿,刘桐止住常润之的还待再劝,道:“好了,你别多担心我,经此一次,我不会让人再有对我下手的机会的。”
常润之心说别人要对你下手,你怎么拦得住,但见刘桐一脸不容反驳,只能歇了劝说的念头。
几日后,一桩惊天大案被布告天下。
江东侵地案,因一家十三口人命服毒自杀而案发,案情持续发酵。瑞王将卷宗移交荣郡王,荣郡王耗时一个月,将这个利益链深入京城,涉及好几家京城豪族,十几名朝廷重臣的大案,查了个水落石出。
京兆衙门贴出了案情布告,所有涉事人,皆押解大牢,隔日将移交大理寺,下诏狱,由陛下亲下圣旨处置。
这桩案子,算是暂告一段落。
刘桐得以回府,不再早出晚归。
常润之总算是松了口气,不用再过提心吊胆整日忧心的日子。
那一次暗杀,刘桐虽然没有见血,却还是给常润之留下了阴影。
她自认为自己不是这么杞人忧天的性格,但耐不住就是担心,简直不受自己控制,搞得自己吃不下睡不着的。
当知道一切尘埃落定后,常润之一直提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然后,她毫无预兆地晕厥了过去。
这一段时间的忙碌和担心,让常润之忽略了自己身体的变化。
第三百一十二章 双义
再次醒来时,已经是月上中天了。
秋霖守在一旁,察觉到她有动静,忙凑过来看。
见常润之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秋霖顿时激动欣喜地道:“郡王妃,您可醒了!”
常润之慢悠悠撑了床榻,秋霖忙指挥小丫鬟扶她起来。
“我怎么了……”常润之背靠着引枕,按着额头问道。
“您晕倒了,吓了奴婢们一大跳。”秋霖松了口气,轻声问道:“您饿吗?奴婢让人盛碗粥来,给您垫垫肚子?”
常润之仍旧有些头昏脑涨,倒也感觉到了些许饥饿,便颔首道:“端来吧。”
小丫鬟忙去通知厨房,秋霖捧了装温水的茶盅给常润之,伺候她清了清口。
常润之看了眼天色,问道:“什么时辰了?”
“亥时中了。”秋霖轻声回道。
“郡王呢?”
“郡王之前一直在您身边儿陪着您呢,还有两位小公子。这会儿实在是晚了,郡王不许两位小公子在这儿熬夜守着,便亲自把两位小公子送回去了。”秋霖笑道:“两位小公子不缠着郡王的话,郡王一会儿就回来了。”
想到陵儿那缠人的性子,常润之无奈地摇了摇头。
一会儿后,厨房端了粥来,还有几样爽口的小菜。
秋霖扶着常润之起来坐到了桌边,常润之正要吃,便听到门口有动静。
抬头看去,一眼就瞧见了刘桐。
“醒了?”刘桐几步走过来,看了看常润之的脸色,吁了口气:“气色还行,就是脸色白了些。”
“我没事儿。”常润之赧然,问刘桐道:“这会儿很晚了,你饿了没?坐下来一块儿吃?”
刘桐也不客气,挨着常润之便落了座。秋霖忙让人添了副碗筷,又识趣地带着人退到了一边。
常润之舒舒服服地吃了顿饭,填饱了肚子,抬起头来,却见一旁的刘桐正侧着身,微微偏着头看着她,脸上带着些许笑意。
“怎么了?”常润之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装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刘桐摇头,伸手在她后脑勺处抚摸了一下,方才道:“润之,你有孕了。”
“哦。”
常润之点了点头,忽的瞪大眼睛:“有孕了?”
“是啊。”刘桐无奈地道:“该是我去秦天山之前怀上的,这都快三个月了,你就没发现自己身体有什么变化?”
常润之微微红了脸,道:“最近是有些忙……”
自打从中官胡同出来后,常润之就没闲过一天,先是忙着收拾整理重开九皇子府的事,然后忙于应酬,等刘桐从秦天山回来,她一边儿要顾着新宅邸那边的布置,一边儿又要忧心刘桐查案的事,的确是没有分出什么心神来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没想到……
常润之伸手轻轻盖在自己腹上,低头温柔笑了笑,问刘桐道:“大夫怎么说?”
“我去太医院请的太医,说是你最近忧思重,心情不畅快,忽然晕倒是因为心神突然松懈的缘故。”刘桐轻声道:“太医让你不要多思多想,接下来的时间,你得好好休养着。”
常润之点了点头,又问道:“胎儿怎么样?”
“脉象有些弱。”刘桐话是这么说,但脸上却挺轻松的:“所以让你好好养胎,把咱们孩子养得壮壮的。”
常润之倒也觉得自己的身体是挺容易感到疲惫的,遂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好在最近也没什么事可忙的,正好可以闭门谢客。”
常润之笑了笑,又道:“对了,新宅工程的进度还不错,估摸着最多还有一个月,就能住过去了。我们要算个吉日吉时搬家吗?”
刘桐想了想道:“你现在怀着身孕,这般劳累也不好,暂时不搬了,等孩子出生了再说。”
常润之是觉得无所谓的,笑道:“那行,反正咱们在这儿住着,也不觉得这儿窄仄。到了新府邸,估计地方太大,我还会不习惯呢。”
刘桐笑道:“以后慢慢就习惯了。”
夫妻俩说了会儿话,常润之觉得有些乏了,刘桐便说她之前老失眠,现在嗜睡正好把之前失眠的时间给补回来,也不等常润之出声,径自便将她拦腰抱起来,稳稳地将她送到床榻上。
等常润之睡熟了,刘桐方才出得屋来。
秋霖迎上来道:“王爷……”
“嘱咐这下头伺候的人,平素里多笑笑,等王妃把胎坐稳了,本王有赏。”
秋霖颔首,闻言面上却没有多少高兴的神色,迟疑了下问道:“王爷,王妃向来聪慧,若是她瞧出些什么,影响了心绪可怎么办……”
“王妃这胎不稳,兴许保不住的事儿,除了本王和问诊的太医,也就只有你和当时跟着你随侍王妃的两个小丫鬟知道了,你若是连那两个小丫鬟的嘴也管不了,要你何用?”
刘桐凌厉地盯了她一眼:“王妃养胎这段时间需得心情和顺,自然得万事如意才能心情和顺,你作为她身边一等大丫鬟,平时照顾王妃的时候,该怎么说怎么做,自己掂量。”
秋霖一时间噤若寒蝉,只能低着头硬着头皮应是。
天色已晚,刘桐唤人洗漱后,这才小心翼翼地躺在了常润之身边,侧了身看她的睡颜。
查案这一个来月,他多少有些忽视了妻子的感受。未免她更加担心,有关于案情的一切事情,他都对妻子三缄其口。
他本以为是好意,却没想到他这举动,更让妻子忧心。
刘桐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今后他还要办案子的,案子是否比这次还要险要,他也不知道。难道今后,他就只能让润之时时刻刻处在担心他的情绪之中吗?
虽然太医说了,润之心绪变化多是因为怀了身孕的缘故,可若不是太过担心,若不是因为那场暗杀……一向坚强的润之,恐怕也不会担心到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