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润之心里不免暗骂了魏紫一句,同孩子说的这是什么话。
“别听你魏紫姨瞎说。”常润之叮嘱刘景阳道:“你是懂事的孩子,待会儿进了宫,跟着娘就好,别说这些让人听了不高兴的话。”
刘景阳点点头:“娘,我知道的。”
儿子渐大后,一直沉稳内敛,常润之对他倒也放心。
一路无语到了宫门处,常润之母子三人换了宫里用的马车,路上又停下来换乘了轿辇。
刘景陵也醒了,兴奋地指着从未见过的皇宫问常润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小嘴儿叽叽喳喳的停不下来,让常润之头疼又好笑。
宫里常润之也是来过几次的,依稀有些印象,这已是进了后宫,应当是去贵妃寝宫的路。
常润之便舒了口气。
很快,轿辇停下,常润之带着两个儿子下了来。
贵妃寝宫门口的女官赶紧上前来迎,笑道:“皇子妃总算到了,娘娘一直盼着您和两位小公子呢。”
刘景陵眨巴眨巴眼睛:“姐姐你好漂漂。”
女官顿时笑得合不拢嘴。
第三百零四章 婆媳
常润之带着两个儿子进了贵妃寝宫。
刚入内殿,就见贵妃亲自迎了出来,视线落在刘景阳兄弟身上便挪不开。
常润之忙给贵妃行礼,刘景阳兄弟也似模似样地照做。
贵妃忙伸手来扶,脸上的笑意那般明显:“外头热,快进来。”
内殿里搁着冰盆,踏进去一阵凉爽之气便扑面而来。
刘景陵深吸一口气,笑眯眯道:“凉快,香香的!”
贵妃顿时高兴道:“陵儿喜欢祖母这儿的味道啊?那时常和你母亲来宫里陪祖母好不好啊?”
刘景陵迟疑了下,拉住常润之的手道:“我陪娘。”
贵妃有些失落,但还是道:“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贵妃又看向刘景阳,笑着道:“你叫阳阳吧?你还小的时候祖母见过你,还抱过你呢,你记得吗?”
“回祖母话,阳阳不记得了。”刘景阳恭敬地给贵妃行礼,答道:“母亲说,阳阳年幼,更小时候的事,阳阳不会记得住的。”
贵妃点点头:“来,祖母给你们兄弟准备了糕点,来吃吧,都是宫廷御膳房做的,好吃着呢。”
刘景阳便拉着弟弟动手,给贵妃道了谢,方才随着贵妃坐了下来。
贵妃又看向常润之,夸赞她教孩子教得好,懂礼貌却不失活泼。
好词儿从贵妃嘴里像是不要钱一样往外蹦,常润之一边恭敬听着,不时应着说“娘娘谬赞”,一边在心里不时擦擦冷汗。
面对贵妃的热情,常润之有些不习惯。
从前进宫,贵妃对她虽然并无恶意,但也不会过分亲近。如今刘桐成了贵妃养子,她也是贵妃名义上的儿媳妇儿了,面对着这个突然冒出来“婆婆”,常润之颇觉尴尬。
若是贵妃还如从前的态度一般,不冷不热的,她或许还能适应良好些。
贵妃大概也看出来了她的拘束不自在,便出声唤了宫人陪两位小公子玩耍,留了常润之陪她说些知心话。
问过常润之府里的情况后,贵妃言道:“等小九从秦天山回来,宫里会另赐府邸给他,原先的九皇子府,你们倒是不用修葺太过。”
常润之颔首道:“是,娘娘。”
贵妃顿了顿,道:“我既已是小九的养母了,今后你便唤我母妃吧。‘娘娘’这个称呼听起来,尊敬有余,亲近不足。”
常润之顿了顿,从善如流道:“是,母妃。”
贵妃便笑起来,细细看了看常润之,道:“虽说被关在中官胡同三年光景,但我瞧着你这气色,倒是挺好的。这三年里,可吃了苦受了罪?”
“回……母妃的话,媳妇儿不觉得有吃苦受罪。”常润之道:“虽说吃穿上不比从前精细,但日子倒是过得清闲许多。”
贵妃赞道:“你能这般看得开就行。说起来倒也多亏了你,小九有你照顾着,此番出来,瞧着不添阴郁,反倒是神清气爽的。你两个儿子也没有因为被关着长大,就生得眼界狭小。这都是你的功劳。”
常润之不妨贵妃给她戴了顶这么大的帽子,忙道:“母妃谬赞了,相夫教子乃是媳妇儿的分内之事。”
贵妃对常润之更加满意。
她拍了拍常润之的手,和煦笑道:“我们婆媳俩说话,不用这么诚惶诚恐的,咱们随意些就好。”
贵妃压低了声音:“说句大不敬的话,我以后依着你们夫妻过日子的时候还长着呢。”
常润之仔细品了品贵妃话里的意思,顿时福至心灵。
贵妃这话是说,等皇帝死了,她还要活好长时间呢……
倒也是,元武帝身体状况,似乎也让他撑不了多久了。
而贵妃,身康体健,再多活个十几二十年,完全不成问题。
常润之心里明白,面上却不可能真就照着贵妃说的,对她“随意些”。
常润之郑重地对贵妃道:“母妃,礼不可废。”
贵妃见她如此,果真对她更高看一眼。
说了会儿话,贵妃问了时辰,道:“该是用午膳的时候了,我得去陛下跟前伺候着。小九媳妇儿,你就带着两个孩子在我宫里用膳,等下晌咱们再说说话。”
贵妃既然都这样说了,常润之自然不好提想要出宫回府的事,只能答应下来。
宫里的菜肴精致,刘景阳和刘景陵吃着却有些不自在。
尤其是刘景陵,看着那么多好吃的,一样样装在盘子里,摆满了整张桌子,更是不知道从何下手。
因为身后有帮他们布菜的宫人,不比他们那时候在中官胡同里,吃饭没什么规矩。宫人布了菜他们才能吃,这吃饭的热情难免会受到些打击。
好不容易用完这顿午膳,看着一样样菜被端了下去,刘景阳道:“娘,我们吃剩下的菜会怎么样,倒掉吗?”
刘景陵一本正经道:“好吃。”
顿了顿又说:“浪会!”
“乖,是浪费。”刘景阳立刻纠正弟弟的发音。
一旁伺候的女官闻言笑道:“娘娘素来不喜浪费食粮,皇子妃和两位公子吃剩下的,会给厨房里下人加餐。”
常润之点点头,心里对贵妃的评价又高了一节。
虽说宫制规定了每餐的数量和质量,但贵妃能做到这点,就已经比一些性喜奢侈,讲究排场的宫妃好多了。
常润之又想,等将来接了贵妃出宫进府生活,她和刘桐也不怕贵妃生活太讲究而供养吃力。
用完午膳,常润之和两个儿子又玩了会儿,贵妃留在宫里的女官却上前来道:“皇子妃,娘娘派人传话,说陛下得知皇子妃带了小皇孙进宫,想要瞧瞧人,娘娘让人来请两位小公子过去陪陛下说会儿话。”
常润之一愣,揪住当中的细节:“陛下只宣了两位小公子吗?”
女官有些尴尬,但还是点头道:“是。”
常润之倒是不觉得意外,皇帝对她有意见她又不是不知道。
陛下宣召,两个儿子不能不去。
她叫来兄弟俩叮嘱了一番,方才放了人走。
要说心里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两个儿子都还小,想必陛下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更何况还有贵妃在。
估计着陛下的确也只是想见见小皇孙吧。
陵儿自出生后,他还一次都没见过呢。
常润之舒了口气,留在贵妃宫中,忐忑地等待着。
第三百零五章 祖孙(140月票加更)
元武帝寝宫里,刘景阳兄弟俩刚给元武帝见了礼请过安。
贵妃笑问他们:“用过午膳了吗?”
“回祖母,用过了。”刘景阳答道。
元武帝脸上笑容也慈蔼,问刘景阳:“多大了?”
刘景阳顿了顿,躬身道:“回陛下的话,六岁了。”
元武帝心里一下子就不得劲了。
唤贵妃“祖母”,唤他“陛下”?
贵妃和这兄弟俩没有血缘关系,反倒是他,可是他们嫡亲亲的祖父啊!这兄弟俩倒好,称呼上就给他差别待遇了。
贵妃眼瞧着元武帝脸色阴了下来,忙出声温柔地说道:“阳阳,这是你皇祖父。”
刘景阳微微抿了抿唇,方才低声道:“皇祖父。”
元武帝的脸立刻就转晴了,心想或许是因为甚少见他,所以对他陌生,方才这么拘谨。
元武帝扯嘴角对两个孙子笑了笑,目光在刘景阳的眼睛上停留了一会儿,又看向刘景陵,对贵妃道:“这小的,倒是,眼睛,不像,小九。”
贵妃点点头,道:“陵儿的眼睛像他母亲。”
刘景陵抬着小下巴,摸了摸自己的眼睛,抱住身边的哥哥望着他糯声道:“大哥,困觉觉。”
刘景阳伸手摸他的头,看向贵妃:“祖母,弟弟困了要睡午觉。”
“好好,祖母安排人带陵儿睡午觉去。”
贵妃忙起身抱了刘景陵,刘景陵犹豫了下没挣扎,靠在贵妃肩上就闭了眼睛,一点儿没有唤元武帝这个皇祖父的意思。
元武帝在一边儿只能干看着,等贵妃抱了刘景陵出了去,方才将目光又转回到刘景阳身上。
小孙子沉稳地站在他跟前,目光低垂,一副老神入定的模样。
元武帝心里顿时就有些憋闷。
儿子让人不痛快,生的孙子也让人不痛快!
元武帝便也不吭声,将刘景阳就晾在那儿。
何旦瞧着着急,几次给刘景阳使眼色,可惜刘景阳盯着地呢,压根儿就注意不到何旦的提醒。
真是个孩子脾气……
何旦无奈地想,又不免哂笑。
可不就是个孩子吗?
贵妃一会儿就回转了来,进得屋来发现屋里静谧得很,看向何旦又见何旦摇头,顿时也心生无奈。
“陛下,臣妾安排陵儿就在偏殿厢房里歇着,小孩子嘛,睡一会儿估计就醒了。”
元武帝“嗯”了一声,贵妃坐了下来,轻轻抚着刘景阳略有些僵硬的脊背,轻声问道:“阳阳和你皇祖父都说什么了?”
刘景阳道:“皇祖父没有问话。”意思是他没问话,他就没有回答。
这岂不是两人压根儿没说话嘛!
贵妃面上一顿,轻笑一声道:“阳阳别怕,你皇祖父因为是皇帝陛下,所以很威严,气势很足,但他其实很疼爱你们这些小辈的。”
听贵妃这么一说,元武帝心里自然熨帖很多。
刘景阳迟疑了下,看向贵妃道:“真的?”
“真的。”
刘景阳便看向元武帝,抿了抿唇道:“皇祖父很疼爱小辈吗?”
元武帝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轻声道:“你们乖,皇祖父,就疼。”
刘景阳便紧跟着问道:“那皇祖父把我爹娘关起来,是因为他们不乖吗?”
贵妃脸上和煦的笑顿时有些僵,元武帝也被刘景阳问得一愣。
半晌,元武帝冷冰冰地问刘景阳道:“谁,让你,说这,话的?”
刘景阳摇摇头:“没有人同我说,是我自己想的。皇祖父是皇上,是我爹爹的爹爹,除了皇上,谁能关我爹?既然是皇祖父让人放我爹出来的,那我爹被关,也肯定是皇祖父让人关的。”
刘景阳直视着元武帝,再次问道:“皇祖父为什么关我爹?是因为他不乖吗?”
元武帝回视着刘景阳的眼睛,片刻后就挪开。
他不肯承认,当他看着孙子那一双比儿子还要蓝得澄澈的眼睛时,整个人都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狼狈之感。
他硬着头皮,回答刘景阳道:“没错,因为,他不乖。”
刘景阳便又道:“我娘教我和弟弟的时候,如果我和弟弟不乖,我娘都会好好和我们讲道理。为什么我爹不乖,皇祖父不和我爹讲道理,要把他关起来呢?我娘从来不会关我和弟弟。”
刘景阳的眼中充斥着疑惑:“难道把我爹关起来,我爹就会变乖吗?可我娘不关我和弟弟,我和弟弟也不会不乖。”
元武帝只觉头疼。
他咬了咬后槽牙,方才道:“因为,你爹,不是,小孩子。”
刘景阳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
元武帝心放下一半。
可没等他把整颗心都放下,便又听刘景阳道:“那为什么我爹不是小孩子了,他还不乖呢?是因为他从小就不乖吗?可为什么他小时候不乖,皇祖父不同他讲道理,让他变乖呢?”
元武帝闭了眼睛。
贵妃在一边听着祖孙俩的对话,从最开始听到刘景阳问话的惊恐担心,到后来眼瞧着元武帝变得头疼隐忍的无奈好笑……
谁敢在陛下面前这么说话?哪怕是陛下的其他皇孙,见了陛下哪个不是恭恭敬敬规规矩矩的?
阳阳瞧着稳重,但到底不是由古板夫子教导出来的孩子,所思所想,也不与那些孩子相同。
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孩子,能够让陛下产生这种无可奈何的无奈情绪吧?
贵妃轻轻拉了拉刘景阳的小手,道:“皇祖父累了呢,让他休息,阳阳和祖母去瞧弟弟好不好?”
刘景阳扁了扁嘴,心里也有些委屈。
娘让他好好和皇祖父说话,皇祖父问话要礼貌回答,不能在皇祖父跟前闹脾气……他都照做了。
可他不喜欢皇祖父。
每当他问爹娘问题的时候,哪怕爹娘不知道问题的答案,或者认为他问的问题不是他知道答案的时候,但也会认认真真同他说他们不知道或者现在不能回答他。
爹娘从来不会像皇祖父这样敷衍他。
当他看不出来吗?皇祖父才没困没累呢,他闭眼睛,不就是懒得搭理他了吗?
礼貌应该是相互的,皇祖父这样对他,太失礼了。
刘景阳默默地任由贵妃牵着他出了寝殿,因为心情不佳,话也不想说了。
守了刘景陵一会儿,他也困了,就脱了鞋子挨着弟弟睡了下去。
闭着眼睛的时候,他心里还气呼呼地想,以后再也不进宫来了,即便这里有很多好吃的,他也不来了。
第三百零六章 月亮
兄弟俩睡醒后,贵妃让人伺候他们洗漱,再去向元武帝跪安。
刘景阳睡的很香,醒了还挺高兴的,但等见到元武帝,就想起之前自己生气的事了,顿时不唤皇祖父,只依着礼仪道:“陛下万安,皇孙告退。”
“万安——退!”刘景陵露着小米似的牙,笑眯眯地跟着自己哥哥道,又双手拱起拜了拜。
贵妃瞧着他这爱娇的小模样喜爱得不行,对元武帝道:“陛下,那臣妾就带着这两个孩子回宫了。”
元武帝道了句“不慌”,皱眉看了刘景阳一会儿,打算不理这个爱问问题的孙子,目光看向刘景陵,露出笑来:“陵儿,来,皇祖父,面前。”
贵妃忙在刘景陵身后推了推。
刘景陵懵懵懂懂的,不情愿地往前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