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圈枭雄-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嗳フ倚し杉复我膊皇遣豢梢裕欢ㄒ】旖渴楦迥玫绞帧�

苏情被总编大大表扬了一次,觉得浑身骨头都轻了二两,回到自己的工位上,就给刘泽来拨了个电话,对老同学表示了感谢之情。

刘泽来笑着对苏情道:“苏情,这篇新闻会被国内其他媒体疯狂转载的,你们签下的肖飞的那本书,将来会有全国性的影响力,跟你们付总编说一声,要做好文集大卖之后的加印准备。”

“啊?你怎么知道会有疯狂转载?”苏情吃惊地问。

刘泽来笑道:“19岁少年长篇发在收获杂志上这样一件事之前有发生过吗?”

“好像,没有吧?”

“不是好像,而是绝对没有!这个新闻事件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它天然具有轰动效应,被转载也是必然的。”

“好像也是这么回事!泽来,没说的,这本集子将来要是大卖了,我拿到奖金请你全套!”

“全套就算了吧,请我吃顿好的就行。”

两人正说着话,刘泽来瞥眼看见自己的主编匆匆朝自己而来,忙跟苏情告别,挂掉了电话。

“泽来,是这么回事,刚作协的张主席给我打电话,想托我们告知一下肖飞,问问他有否加入省作协的意向,这个事你回头给肖飞写信的时候告诉他一下吧。”陆劲对刘泽来和颜悦色地说道。

“没问题啊,主编,这是好事,我一会就写信告诉他好了。”刘泽来满口答应。

陆劲接下来又跟刘泽来聊了几句闲篇。

总的来说,陆劲今天很高兴,报纸出街之后,到处传来的都是好消息,到十点多的时候,市面上的零售报纸已经一售而空,还有不少的读者打电话,希望了解肖飞更多的情况。

文化版什么时候这么风光过?

让他陆劲在报社大大地露了一次脸,也风光了一回。

等陆劲走后,刘泽来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开始默默地统计着,已经给他明确回应要转载“19岁少年长篇佳作将刊发于新一期收获杂志”这新闻的国内报纸媒体已经有三十多家,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份。

这下,肖飞在短短时间里名扬全国的目标估计很快就要实现了吧?肖飞能达到名扬全国的目标,对他们接下来的创业之路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啊!

第130章共赢的造势

刘泽来默默地想了一会,他忽然觉得有必要给收获编辑部打个电话,通告一下这个好消息。

毕竟,目下市场经济大潮已经不可阻挡,即便是纯文学杂志想要生存并发展得更好,也是需要市场运作的。

收获于今年推出“长篇小说专号”绝对是一次试水的举动,估计他们的内心也忐忑得很,不知道市场会不会认可这个新生儿。

虽然收获名气很大,在国内具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但如果没有前期的炒作和宣传,其新推出的长篇小说专号能不能被市场认可还在两可。

而现在,自己写的这篇有关肖飞的专访发出来后,在中原市反响良好,自己毛遂自荐给国内的其他媒体时,也得到了热烈的反应。

这新闻现在注定要在全国遍地开花,然后引发全民的一次大关注。

这对收获来说也是个利好的消息。

他们的“长篇小说专号”还没上市等于就在国内做了一次大范围的宣传预热,相信更会因为肖飞这篇新闻而引发民众对收获“长篇小说专号”的火热预期。

肖飞火了。

收获的长篇小说专号也火了。

相信收获编辑部的众人不可能看不出这点。

而刘泽来想给收获打个电话,目的就在于要提醒一下他们,示个好,帮肖飞拉拉关系。

刘泽来是做文学副刊的,跟国内好多报刊杂志的编辑都有联系。他刚好就有收获杂志程编辑的办公室电话。

他便翻出电话本,找到程编辑办公室的电话打了过去。

程编辑接到刘泽来电话的时候,刚从主编室回来。

萧主编也算得是个有一定市场敏锐度的人。她接过元严峻的那个电话后,虽然生了一肚子气,但得知肖飞的事迹被当地大报大张旗鼓地报道宣传后,也是十分的感兴趣。

做杂志也是需要借势大众报媒的,收获要做“长篇小说专号”,且已经筹备得差不多了,现在最缺的就是选择一个好的契合点把这件事宣传出去。为“长篇小说专号”造一下势,争取一炮打响。

而肖飞这个点显然就具备所有的新闻亮点:家境贫困,少年天才。自我奋斗,长篇処女作便登上收获!

这些点全拿出来,以国人对神童的推崇程度,吸睛指数那可是相当了得的。

更妙的是。收获自己还没宣传。已经有报纸做了大块的新闻报道了出来,这可真是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太及时了。

萧主编叫程编辑去自己办公室,就是让他盯一下这件事,看能否从哪里弄一份今日的中原晚报过来,她要发动一下自己的关系,找一下媒体朋友捧捧场,多发些转载。借着人们关注少年天才的时候,把自己的长篇小说专号也宣传出来。

这只能说。英雄所见总是略同的。

程编辑得了主编的指示回来,还没坐稳,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喂!哪位?”程编辑抓起电话问道。

刘泽来洪亮的嗓门在话筒里响起:“程老师,你好啊!哈哈!还记得我吗?我是中原晚报的小刘,刘泽来啊!”

程编辑一听,好嘛!正想着怎么去找今日的中原晚报呢,中原晚报的副刊编辑就送上门来了。

他跟刘泽来不太熟,只是在一次文学方面会议上相遇,然后交谈过几句,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随后就没了交集,仅此而已。

程编辑感到挺奇怪的,怎么回事?这个刘泽来居然会主动打电话过来。

心里奇怪着,嘴上却连忙寒暄:“哈哈!原来是刘老师啊!您好,您好!我正打算跟您联系呢。”

刘泽来一听就知,看来程编辑已经知道中原晚报刊发肖飞新闻专访的事了。

他挺奇怪的,心说,报纸才刚出来半天多点,他们怎么就能知道呢?消息倒是挺灵通的。

“程老师,我也是想跟您说个事。”刘泽来说道。

“哦?那刘老师有什么事?”程编辑问道。

“是这样的,我省一个叫肖飞的文学青年不是有一部长篇将要在贵刊将要推出的‘长篇小说专号’上发表吗?”

“对的!”

“我知道这件事后,就采访了一下肖飞,写了个新闻专访,今天在我们报上文化新闻版发出来了。”

“哦!这是大好事啊!应该宣传的,毕竟文学人才难得啊!还得恭喜一下,你们河西省文坛又多了一员干将!”

“是这样,程老师,我这篇新闻发出来后,我就把稿子传真给了国内其他省份几十家有影响力的大报,如今,已经有30多家报纸给了我确认函,说是将在最近几天内转载发表呢!”刘泽来说道。

啊?

程编辑便是一愕,他倒是没想到,萧主编想做的事,人刘泽来不声不响的就做到前头去了。

而且,成果已经出来,30多家大报接二连三地转载,那影响到的人群可就海了去了,起码能影响到几亿人口。

这,对自己的杂志帮助可就太大了。

“刘老师,太感谢了,你这么做,也是在帮助我们杂志啊,实话说,我们做这个‘长篇小说专号’心里现在也没什么底,唯恐读者不买账呢,你们的新闻出得好啊!刚好帮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造了一下势呢!刘老师,虚头巴脑的话我就不说了,等我们的第一期长篇小说专号出来,如果效果不错的话,下次来上海一定要联系我,我得好好感谢一下你哪!”程编辑道。

“哈哈!该说感谢的人是我才对,借你们收获推出新人的光,做了一篇好新闻,现在还有机会在全国范围内露露脸,我们报纸也跟着出名,这是多赢的好事啊!”刘泽来听程编辑这么说,心里有了底,应该不会有什么变数发生了。

“那刘老师,想向您讨要一张今天的贵报,可以吗?”

“当然可以,没问题的,我一会就给您寄几份过去。”

“刘老师,那太感谢了。”

“不用客气的。”

两人又废话了几句,便挂掉了电话。程编辑那边兴冲冲的赶紧去找主编汇报工作,而刘泽来这边开始伏案给肖飞写信。

第131章叶方伟

一篇报道引发的种种风波暂时并没有影响到肖飞。不过,河阳县的有心人却还是很快就关注到了这则新闻。

祝勉,河阳县文化馆馆长,同时,他也是本县作家协会的主席。

祝勉是位军转干部,在部队做宣传工作出身,今年40多岁。他主持重编过本县县志,出版过长篇小说,经常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算得是本县头号文人,深得县长叶方伟的赏识。

河阳县文化馆订阅了不少报纸,其中就有中原晚报。

文化馆的工作是很清闲的。但祝勉本人可算不得闲,他是个心气挺高的人,上进心很强,很想在文学之路上更进一步。

每天上午,他到单位之后,都会将自己关闭在办公室里写作,写到中午这才作罢,出来办公室弄点饭吃,吃完了饭,午休一会,这才洗把脸,清醒一下,泡杯浓茶,悠哉悠哉看当天的报纸。

今天,祝勉仍如往常一样,午睡起来,清水洗脸,再去泡上一壶茶,开始看报。

文人看报一般都有个习惯,先看报纸的副刊。

祝勉也一样,看了几份报纸的副刊,又大致浏览了一下报上的重要新闻,觉得没什么值得关注的文章和新闻事件。

他打了个呵欠,就打算把剩下的报纸拿开,开始工作。

就在这时,他一眼扫到了还没来得及看的中原晚报上的新闻导读栏上的一个加粗的新闻标题:19岁少年长篇佳作将刊发于新一期收获杂志。

祝勉一下来了兴致。

这新闻太劲爆了,一个19岁的小孩竟然要登上收获这么大一个平台。那必须得看呐!

于是,祝勉就翻开了报纸开始读这则新闻。

然后,他就发现。这新闻的主人公肖飞居然是本县人,现在还在河阳一中复读。

他的心就噗通、噗通大跳了起来:本县居然出了这号少年天才,他这个文化馆馆长兼本县作家协会的主席居然不知道。

这绝对是自己工作上的失职啊!

若是自己能早一点发现,适当地给予一点帮助,那自己就将有一个伯乐美称啊,也算得是自己担任文化馆馆长一职的一项大政绩。

祝勉又想到,赏识自己的县长叶方伟也算得一名文学爱好者。喜欢跟有文采的人酬对唱和,如果叶县长知道在他治下出了个文学天才少年,想必也是非常感兴趣。并愿意去见一见的吧?

祝勉想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

他给叶县长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巧的是,叶方伟居然没有外出。就在办公室里。

祝勉就将自己看到的新闻和叶方伟汇报了一下。叶方伟很是感兴趣,让祝勉带着那份报纸过来让他看看。

祝勉便带着那份中原晚报匆匆赶到县长办公室。

叶方伟个子不高,又瘦,鼻梁上架着一副金边近视镜,看起来实在没什么威势。他见祝勉过来,便笑着从办公桌后绕出来,将祝勉让到待客沙发上坐下,秘书送来了茶水。

“县长。您瞧瞧,就是这篇。”祝勉就把有肖飞新闻的那一版双手递给叶方伟过目。

叶方伟接过报纸看了一遍。一拍大腿:“好哇!咱们河阳县这回露脸了,收获可不是谁想上就能上得了的,19岁的孩子能在上面发个短篇就不错了吧,居然发的还是个长篇,太厉害了,少年俊彦啊!”

“都是县长文治有方,我县才能英才辈出啊。”祝勉拍了记马屁。

在官场混,不能不学会凑趣拍马屁,哪怕自己都被自己送出去的马屁恶心得不行,那也要忍住呕吐的感觉往外送。

“哈哈哈!老祝,你又跟我玩这套!”叶方伟笑着用手指点点祝勉,“肖飞同学这么出色,跟我可没半点关系,那是人家自己奋斗的成果好不好!不过,本县能出这么出色的人物,我还是非常高兴的,这个肖飞,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谁说不是呢,咱们河阳是农业大县,穷山恶水,很多年都没出过像样的人才了。”祝勉也感叹着。

“嗯!这样吧!”叶方伟想了想说道,“省城的大报都发了这么大块的新闻,可怜咱们本县的人还什么都不知道呢,那怎么能行,老祝,我看呐,应该让县电视台去一中找肖飞同学采访一下,做个片子,在本县新闻上好好播一播,也让全县百姓都知道一下,本县出人才了,对不对?咱们要是不吭不响的,显得也太不够意思了,是不是?”

“县长说的太对了,应该让本县三十多万人民振奋一下了,咱们河阳古时候那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现在仍然培养得出在全国叫得响的方面专才!”祝勉也声调激昂地附合着。

叶方伟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既然已经决定,他想的就是尽快去办,争取看能否采访完毕,做出片子,今晚就在电视上播一下。

嗯,身为河阳县长,他自己顺便接受一下采访,搭一下顺风车,那也是必然的。

河阳县电视台收到县长指示,不敢怠慢,马上派出了一个摄像一名主持人的采访组合,台长也屁颠颠的跟了过去。

一行人先到县府。

叶方伟在祝勉的陪同下乘车。

两台车直奔县一中。

河阳一中,校长朱旺年得到消息后,赶紧的让人通知李堂秋,李堂秋又一路小跑,跑到了肖飞的寝室,把肖飞给拽了出来。

朱旺年挺着个肚子在前头大步流星,李堂秋和肖飞跟在后头,朝校门口去,准备迎接县长的到来。

肖飞心里挺郁闷的,采访就采访呗,县长过来凑什么热闹啊?

在他想来,在本县露露脸也没什么,这是早晚的事,摇身一变成为本县小名人,以后办什么事也会方便许多。

他只是不习惯这种迎来送往的方式。

看朱旺年,那么高的身材,那样肥胖的一个人,听说县长来了,跑得可真够欢实的,蠢笨的胖子立刻变成了个灵活的胖子,权力的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他有点腻歪。

但他也知道,这是华夏官场的一种常见现象,捏着鼻子受了吧。

再细想想,其实认识一下县长也没什么坏处,在这个官本位的社会,跟官们交往,被他们赏识,然后倚为臂助,这是多少人削尖了脑袋钻营都钻营不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