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圈枭雄- 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题目看着简单,实则可太不简单了。

想要给朱元璋写传记,那怎么着也得把朱元璋的生平大事给了解透彻了,然后再加以演绎融汇贯通成文,才有点意思。

当然,历史书上对于朱元璋的介绍是有的,不过那介绍太笼统,不自己去翻找明史及历史大家的著作去做一番研究,想把这传记写好,可能性不大。

肖飞拿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明朝那些事儿》这部民间野史巨著。

给朱元璋做传,随便将《明朝那些事儿》上第一部有关朱元璋的事迹给汇拢一起,整合一番,那不就是一篇风味独特的传记吗?

现在,肖飞要做的工作就是凝缩,把《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洪武大帝》那几十万字给弄个有意思的梗概出来就好。

肖飞摊开纸,闭目凝思了一会,将整个朱元璋卷给回味了一遍,他心里就已经有了完整的底稿。

肖飞睁开眼,看了下其他人,大家竟然都已经开始下笔了。

他也拿起笔,毫不迟疑地开始在稿纸上写了起来。讲台上,吕泽林的目光一直在盯着肖飞看,看到肖飞笔走龙蛇开始快速地写作,他眼睛便是一亮。

“写历史人物的传记,虽然主要考察的是史料的掌握,可文笔也很重要啊!不知道肖飞此子会给我带来怎样的惊喜呢。”吕泽林轻声自语。

“老师,我觉得,写得的人,想搞好历史研究,恐怕也不太容易吧?”吕泽林身边的年轻人轻声说道。

第308章历史也可以很好看

这年轻人,名叫周超,是吕泽林带的一个研究生,也是他的一个得意弟子,周超已经算得是明史方面的半个专家。

今天特招考试的这道题就是周超提的建议,很荣幸地被吕泽林给采用了。

吕泽林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子,笑了笑说道:“不要轻易妄断任何人和事,或者肖飞会给我们大家带来一个意外的惊喜也未可知。”

“是,老师批评得对。”听得吕泽林如是说,周超忙做出聆听教诲的姿态,恭敬答道。

吕泽林在考生们挥笔疾书的时候,背着手开始在教室里转悠。

今天在这里考试的十八个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尖子,吕泽林对他们还是高度重视的。

北大历史系人才辈出,现在坐在这里的学生,很有可能就是历史系未来道统的继承者,人才难得啊!

吕泽林留意着每位学生的作文表现,但他基本不会停下来试图看清楚这些学生落笔在纸上的内容。

他知道,这会干扰到学生的思绪。

若是因此影响到考生的发挥,那他觉得自己这罪过就大了。

但吕泽林转到肖飞身旁时,还是忍不住好奇地往肖飞书写的内容上看了一眼。这一看,他就是一愣。

开考还不到一个小时吧?

500字一张的方格稿纸,肖飞竟然已经写了三张,第四张也写了一小半。这个书写速度实在是不慢。

如果不是文思泉涌,如果不是史料扎实,想要写这么快。那可太不容易了。

吕泽林就在肖飞的身后停了下来,他想要看看肖飞写的什么内容。写这么快,会不会字迹潦草得一塌糊涂跟鬼画符一样的根本看不清楚。

然后。他就发现,肖飞写字是连笔一气呵成的,不过,笔画虽然草了点,但每个字都还算得是清楚明了,仔细去看是可以毫无障碍地顺下去的。

吕泽林今年已经六十多岁,眼神不怎么好,他须得眯缝了眼睛,凝聚了全部的心神。还不自觉的要弯腰低头,才能看到肖飞卷子上的句子。

肖飞手中的笔就跟吐丝的春蚕一般不停地吐出一行行的句子。

吕泽林发现,自己的眼睛甚至都跟不上肖飞写作的速度。但他还是看清了纸面上的一些个句子。

“官员们仍然前腐后继,活像一群敢死队,成群结队地走到朱元璋的刑具下……”

“说起法制建设,大家可能很难把这个现代化的观点和封建君主联系起来,但朱元璋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他不但制定了完备的法律,还成功的普及了法律……”

吕泽林从未看到过如此跳脱的句子。

这。这写的什么啊?

从这些断断续续的句子里,吕泽林读出了前所未有的意味:原来历史还可以这样叙述,这样的表述很有趣啊。

肖飞在吕泽林刚一走近自己身边,就已警觉到。

等他在自己身后站定。他的眉头轻轻皱起。

在自己正在写作的时候,有人在一旁看,让他十分的不舒服。他不习惯这样的关注。

可是,对方可是北大历史系的系主任。自己将来很可能会在他手下混上四年的时光。肖飞想至此,只好强忍不适。继续写下去。

但他这么硬着头皮在吕泽林的注视下写作,实在是很别扭,脑子不自觉的就溜号,甚至落笔写了好几个错别字。

而吕泽林竟然还不肯离开。

老人家的脑袋越来越低,几乎快要垂到肖飞的肩膀处。

实在不能忍了。肖飞只好用手捂着卷子,微微侧目道:“吕老师,不好意思啊,您这么看着,我脑子很乱,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他不敢猛回头。

猛然回头,没准会碰到吕泽林的脸上。

那样的画面太美,让肖飞不敢想象。

“哦哈哈!好,好!我也是情不自禁忘乎所以了,肖飞你继续写吧,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拜读了。”

吕泽林听得肖飞轻声说话,这才发现,自己现在的举止有点不太得体,赶忙站起身,尴尬地打了个哈哈,说道。

吕泽林的笑声有点大,惊到了所有学生,大家都看了过来,不明白刚才发生了什么。

这学生,写的文章有点意思,能把史料处理得如此生动,可谓能力出众了。

吕泽林扭身回到教室前排,心里却在想着自己惊鸿一瞥看到的肖飞卷子上的字句,对肖飞做了个评价。

肖飞现在却陷入到一个困境之中。

他发现,自己想要把《明朝那些事儿》第一卷《洪武大帝》的内容压缩成一篇三四千字的文章很容易。

但要在这三四千字里既交代清楚朱元璋的人生脉络,又做出全面的评价,还要保持盎然趣味,那就太难了。

只能说,朱重八先生的人生经历太丰富了,几千个字完全概括不了他辉煌灿烂高山仰止的人生啊。

就是硬生生的写出来,肖飞觉得,也没有《明朝那些事儿》那样文气贯通满纸趣味令人忍俊不止。

若是不能风趣幽默,这篇《朱重八小传》想要从周围这些竞争对手中间脱颖而出,恐怕有点难。

只能说,肖飞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有点太高。

他不知道的是,即便他现在写的这篇类似梗概的朱元璋传记,比之绝大多数的历史学者所写文章也已经好看了太多。

肖飞现在虽然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有点不太满意,可也只能硬着头皮按照自己原有的规划继续往下写。

这篇文肖飞计划字数在3500字左右。

他也是真的在3560余字的时候圈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是好是坏,就这样吧,但愿不要给当年明月大大丢脸。”肖飞心里想着。这时候,已经距离限定时间结束只有十来分钟的时间。

学生们已经在陆续交卷。

肖飞观察了一下,写得最多的考生也只是写了大约不到两千字的样子。论字数,他可以拿冠军。

但论花样,他却是有些捉襟现肘。

他眼神比较好,扫一下就能扫到不少人的卷子。

然后,他就发现,他前面的一个哥们,通篇用的是文言文,这让肖飞不由得肃然起敬,能用文言给朱元璋写传,这古文功力不是一般的牛啊。

还有一哥们,居然用的是英文!

且不说他们写的内容如何,单只是这创意,就让人眼前一亮啊!

看来,这过来参加特招考试的,都不是一般人。

肖飞笑了笑,起身交卷子,他认为,自己这篇压缩自《明朝那些事儿》的朱重八传记,程度绝不会比这教室里的任何人差!他得有这个碾压一切对手的自信。

ps:求支持求动力啊,拜谢了。

第309章朱重八的逆袭简史

交完卷子,考生们被交代,可以自由行动,但不可走得太远。因为待会估计就会出结果,成与败,转瞬便知。

待吕泽林捧着卷子走后,周超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以俯视的姿态看着所有人说道。“大家可以在附近活动一下,但不可走远,没什么事的,最好是在这间教室等待,因为,用不了太久,卷子就会改完,届时会给每个人再安排一次单独的面试,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起来。”

听吕泽林这么说,大多数人都不敢妄动,仍然老老实实的待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就这么待在教室傻等,也忒无聊了点。

肖飞心想。

他站起身从教室走出,先去厕所放了水,再站院子里一偏僻的角落抽了支烟。

就在他站在那里抽烟的时候,几个学生下了课,抱着书从他身旁走过。其中一个不经意地看了肖飞一眼,惊喜地叫了起来:“肖老师?!呀!你怎么在这里?”

肖老师?是叫自己的吗?

肖飞一愣神。

他抬眼看过去,发现对方还真是有过一面之缘的熟人,就笑着说道:“原来是破军呀,幸会幸会!我今天过来参加一个考试。”

这不期而遇的正是年轻评论家刘破军,他曾写过肖飞作品的批评文章,也曾参加过肖飞的作品研讨会。

两人算是不打不相识。

“破军,他是谁?我听你喊他老师,难道是咱们系才来的辅导员?年龄也太小了点吧?”跟刘破军一块的一学生看着肖飞说道。

“哈哈。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肖飞。他写的《陆地行走的鱼》跟《亮剑》大家好像都看过,他还是庄礼文文学奖最年轻的获奖者。”刘破军笑着说道。

“哦。原来他就是肖飞啊。”

“好像他还是个中学生吧?年龄跟咱们差不多大,甚至还没咱们大,破军你直接叫他老师,是不有点不合适?”

“肖飞,你今天是不过来参加特招考试的?”

听了刘破军的介绍,那几名学生很是矜持地七嘴八舌说了起来。

肖飞心说,不愧是北大的学子,个个都是心高气傲之辈,想让他们崇拜某个人。变成某个人的脑残粉,那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当刘破军得知,肖飞还真的是过来参加北大历史系的特招考试的时候,很是兴奋,激动地说道:“那实在太好了,以后咱们可以经常见面聊天了。”

肖飞跟刘破军说了几句话,然后双方道别。

再说,吕泽林带着卷子回到办公室。

那里,林副校长、中文系的主任曹子正都已在等着。

既然是一次自主特招的考试。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性,也不能任由历史系自己组织自行决定,还是要有个考试阅卷、监督小组什么的。

林副校长和曹教授算是这小组的成员。

吕泽林将卷子平均分成了三等分,每人六份。大家分开来批阅,一人批过后,再交换着互相把关。

因为这次的考试只是一篇文章的缘故。吕泽林自己拟定了一下评判的标准。

第一个要求是:朱元璋生平史料的丰富性和完整性考察,也就是说。这篇传记里,要涉及到朱元璋生平所做过所主持过的主要的历史大事件。

这个满分是40分。

能准确写出十个以上的大事件。就算满分,不满十个,少一个扣4分,扣完为止。

第二个要求是:传记要有文采要有逻辑性要轻松好读。这个同样是40分。

第三个要求则是:要对朱元璋有一个全面的评判。本项为20分。

吕泽林所看的第一张卷子就是肖飞的。

肖飞的这份答卷一共写了七页稿纸,拿在手里厚厚的一沓。吕泽林戴上老花镜,将这卷子放在桌上。

看到题目,他就有点忍俊不禁:《朱重八逆袭简史》

朱元璋本名叫朱八八,吕泽林当然知道。

关键是“逆袭”这个词太新鲜了,之前他从未见到过。但从字面上吕泽林也能知道,逆袭指的是一个人逆境奋起,取得成功。

然后是这文章的开头,更是新意盎然。

肖飞先给朱元璋来了份简历,这简历写得格式四平八稳,但内容却是诙谐逗乐,尤其是那一句“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让吕泽林直接“噗嗤”笑了出来。

这个肖飞!太有才了,随随便便这么一写,就能把历史人物的小传写得如此有意思。这份文字功力,估计历史这学术圈子里少人能达到啊!

“吕老师,笑什么呀?”林南无抬头好奇地问。

而曹子正则只是皱了皱眉,继续看自己手头的卷子。

“林校长,这学生写的文章太有趣了,能把学术文章写得这么有意思,这样的人才可真太少了。”吕泽林答道。

“哦,是吗?是谁的卷子?那等会我也要看看。”林南无说道。

“是一个叫‘肖飞’的学生的,一会我批阅完就给林校长过目。”吕泽林说。

肖飞?

林南无一下来了精神,他当然知道肖飞是谁,这孩子还是他推介的呢,一时间,他心头升起与有荣焉的兴奋之感。

“那好,待会我一定要好好看看。”林南无道。

曹子正听得肖飞这两个字,却是眉头皱得更紧,他也知道,肖飞被自己拒绝之后,最后是接受了历史系的特招考试机会。

他对此是有些失望的。

曹子正认为,肖飞还是年轻气盛了些,你一个创作成果丰厚的青年作家不到国内排名第一的北大中文系深造,却跑到历史系去,这不自甘堕落吗?

这样一个目光短浅、功利心强、受不得半点挫折的学生,即使真的有才华,那也注定只能昙花一现,走不了太远!

曹子正虽然这么想,但心里却仍然有些不太舒服,开口说了句:“为了有趣而有趣,有时候不免境界肤浅。”

吕泽林听了,只是一笑,继续埋头看肖飞的文章。

他发现,除了风趣幽默,肖飞这文章写得很紧凑,详略得当、内容丰富,将朱元璋的人生分成几个大的阶段展开了叙述和评议。

叙述几乎涉及到了朱元璋生平大事,评议则虽然大多老生常谈却贵在能言语出新有趣。

看完了整篇的文章,吕泽林的内心很兴奋。

由这篇文,他发现肖飞身上不好优点,第一个,肖飞对史料掌握很扎实,不少历史书上没有的事件和内容,他都有涉猎。

这一点,对于一个乡下长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