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倾大明-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成梁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大概知道了这些人所担心的问题,好在在之前的几批人中何成梁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因此他继续道:“如果是放心不下自己的正式学业,也没有关系,本官准备建立一件书院,马上就快好了,而且已经和山东学政说好了,可以挂靠在官学上,在里面就读和回去就读也是一样的,而且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的知识,只是,”何成梁又喝了一口茶,罗定嘉有些急了,这个何大人怎么说话老是转折呢,真是爱折磨人。

待喝完茶后,何成梁才缓缓道:“刚才我说了,要给大家委派职务,也就是见习,这个这个,进入这个书院呢,必须做到这一点,不知道各位?”

“没问题!”众人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很好,很好,何成梁暗自得意的想到,又诱拐了一大批人,而且今天的效果特别好,难道是自己对粤语的那一番见解使得这些广东士子大生好感?其实何成梁猜测的也差不多了,准确的说,大家是被何成梁拿新颖的观点所折服了,同时也更为佩服何成梁的眼界,所以看到自己的难题可以解决,当即就迫不及待的答应了。

亲自将这些人送出门外后,何成梁乐颠乐颠的回到了书房,拿出自制的鹅毛笔记录起来。

“嗯,一下子就有了一百百十多人愿意留下,看来出名的好处是大大的嘛!”何成梁自语道。尽管前来济南拜访何成梁的人很多,约莫小两千,然而真正愿意留下来的人却不多,毕竟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过就是这愿意留下来的近二百人也让何成梁乐的合不拢嘴了,这些可都是人才啊,还是认可自己观点的人才,得好好利用一下才行,不然就太对不起自己遭受炮轰的经历了,只不过呢,何成梁用的方式就有些不足为外人道了,针对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士子,何成梁总是会表现出自己不同的一方面,利用自己前世的见闻大打感情牌,使这些士子充分的认识到自己的“博学多才”,而后再一笼络,自然是马到成功,不过这些经验何成梁是不会对外人说滴,只是自己的两位夫人约莫知道一些情况而已。

数日之后,在历山脚下的一处新建的建筑物间的一片空地上,站满了年轻的士子,大家都安安静静的等待着台上的何大人训话。

“咳咳,”何成梁清了清嗓子,对着一个铜制的大喇叭大声道:“同学们好!”

“校长好!”下面的学生齐声高呼道。这是多次演练了的,所以台下的回答特别的整齐,这也是何成梁的恶趣味之一,绝对这求是书院的学生都管自己叫校长是一件特别拉风的事情,所以在开学之前便吩咐相关的人员组织排练,现在看来效果很不错的说。

“嗯,同学们,”何成梁再次大声道:“很高兴大家成为了求是书院的第一批学子,在这个书院里面,大家将会学到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或者不知道的见闻,不过没有关系,在这里,大家将会有不一样的新体验,那将是和其他所有的学府和书院不一样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有一些比你们年龄更小的学弟来教授你们知识,希望你们不要介怀,要牢记圣人的教诲,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大家明白了吗?!”

“谨遵校长教诲!”下面的回答依旧是整齐划一,不过多少也表达了第一批入学学子的心声。毕竟通过之前与何成梁的交流,大家都对这位看似莽撞实则“学识非凡”的巡按大人心生仰慕,所以这句谨遵教诲倒也所言不虚。

“下面,我宣布,任命各位学员实习之职务!”何成梁拖长声音道。

下面的学员都竖起了耳朵,毕竟这也是吸引大家放弃之前的学府,加入到这个求是书院的原因之一。

“南直隶宜兴举子卢象升,任陆军随军见习参谋,兼陆军军官学校三等实习教员,无品无衔,然享八品官员之俸禄!”何成梁的第一份任命就大出大家的意料之外,没想到这个平素没有多少名气,甚至自己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人居然成了第一个被任命的人。

而站在台下的卢象升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被任命的人,心中确实有些惴惴不安,毕竟自己才十六岁而已啊。何成梁却是满不在乎,毕竟也没有办法,尽管自己搜罗了不少的人才了,但是唯一有名气的也就是这个卢象升了,所以第一份任命自然是归他了,

在卢象升恭敬的接过了任命书之后,何成梁接着宣布道:“浙江湖州秀才苟卷勋,任巡按衙门政议处见习参议,八品职衔!”

“哗——”如果刚才卢象升的任命大家还东猜西揣的话,那么这道任命就直接的触及了学子们的心理防线了,毕竟苟卷勋不过是一个秀才,尽管这个巡按衙门的八品参议是个什么官儿大家心里不是特别清楚,不过作为何成梁的粉丝,大家都知道何成梁在出京的时候曾经接到过这样的诏命,六品以下官员可自行任命,这是什么样的职权,而且这也说明了苟卷勋的任命绝对是朝廷认可的,怎么能让大家不眼红!

“广东高州府举子罗定嘉,任东昌府夏津特派员,从八品职衔,协助巡按衙门,巡抚衙门,处理夏津各项事务,并及时贯彻由两巡衙门颁布的各项法令!”何成梁再次朗声道。

通过最近这些日子的交流,大家基本上对自己身边的学子有所了解,罗定嘉由于是广东学子的代表与头领,不少人已经对他很是熟悉了,不过让大家郁闷的是,这么一个连官话都说的不伦不类的人怎么会让巡按大人,不,校长,青眼有加的呢?

接着何成梁又一一宣读了任命,不管大家心中还有什么样的疑问,都暂时的放在了肚子里,毕竟现在自己也获得了任命,现在最主要的是怎么样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能够不耽误学业。

“各位同学!”待得大家都议论的差不多了,何成梁再次大声道:“这间书院为何要叫求是书院,我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求是,便取的是实事求是的意思,并且我校的校训是实事求是,敢为人先!(很无耻的盗用了某校的校训!),希望在这座书院就读的你吗一辈子都不要忘记了这条誓言!”

PS:不好意思来晚了,不过大家的订阅在哪里涅?

名扬第十章诉苦

“另外,根据授予各位的职务,你们将分别进入大学部政,工,商,兵四科学习,希望你们能够努力的学习,还是那句话,大家一定要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若是有谁无法坚持,可以向你们的校长,也就是我提出退学申请,好了,就是这些,现在请大家在学工的带领下入住到自己的宿舍去,散会!”

众位学子齐齐的鞠躬道:“校长再见!”

这近二百人大多是学有所长的人,何成梁直接的安排他们进入大学部进行学习,而求是书院从四月份便开始修建,设计的容纳量是一万人,何成梁不可能让其余的校舍都空着,因此何成梁将自己到山东后买的那些孤儿都进入了小学部,而之前在清丰买的那近千孤儿在努力的学习几年之后,已经不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子了,其中有些年龄较大,学习较好的孩子何成梁还安排他们在做一些事情,所以这批人便构成了中学部的全部成员。

唯一让何成梁头疼的便是这教员的问题了,虽然自己曾经学过的那些知识自己都还记得,教授起来也没有问题,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来搞教学,而且如今的学生可不止数十人,而是数千人,虽说想小学部可以让中学部的乃至大学部的学生去教授,但是中学部呢,大学部呢?再像以前那样互帮式的教学已经不合时宜了,不过何成梁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希望自己的那些义子能够顶一段时间,还有跟着徐鸿儒一起来的那几个洋教士也可以利用起来,白养他们这么久,也该尽点力了。

安排好此间事务,再和学子们一一道别,而后何成梁便返回济南去了。

尽管还有这样那样的麻烦,不过当校长的感觉还真是爽,何成梁一路走一路得意的想到。

只是卢象升和罗定嘉二人却有些不同,因为他们二人虽然入了求是书院的学籍,然而何成梁却直接把他们二人提溜上,说是让他们直接上任。

其实何成梁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卢象升虽然年龄不大,却自小就爱读兵书,在军事的理论素养上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所欠缺的便是亲身的体验和沙场的经验而已。而罗定嘉也不得了,他的父亲罗玉树现在在南京都察院任右副都御史,虽说品级上比自己还低上一级,而且南京都察院也不过是一个养老的地方,不过何成梁仔细的了解了一下罗玉树的官场经历,便对这位罗御史上心了,因为这位罗玉树曾经做过淮安推官,松江知府,陕西学政,陕西右参政,江西巡抚,可谓是经历丰富,而且在每一任上都素有官声。更为关键的是,何成梁还了解到,年龄不过二十出头的罗定嘉已经帮助自己的父亲处理政务多年,也算是颇有经验了。何成梁还好奇的问罗定嘉为何在考上举人之后便没再想着再进一步,去考进士,不想罗定嘉却说自己的父亲不让,理由是父子同朝为官,不是件好事情,想来老爷子以严嵩父子为戒呢。

回到济南,何成梁没有直接入城,而是带着人奔城东的鲁军大营而去了。他要把卢象升安排下去,顺便再看看新招募的士兵训练的如何了。

“哎呀,何大人,你可来了,这些日子可把老夫头疼惨了!”何成梁一进到军营,杨肇基便连忙向何成梁诉苦道。

“老杨,你这是哪里话,如今你是这山东总兵,难不成还有谁不开眼,敢为难你不成?”何成梁讶然道。

“嗨,”杨肇基一拍大腿道:“我说何大人,你捣鼓的那些练兵的法子是不是太。。。太那什么了?”

“怎么了,有什么不妥么?”何成梁招呼卢象升坐下之后,便向杨肇基问道。

“也不是不妥,”杨肇基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接着说道:“那啥指导员倒是不错,现在咱鲁军上下的儿郎们士气高了不知多少,不过何大人,为啥还要教儿郎们识字呢,还有那啥随军军官学堂,我的个天,连老夫也要去学习,也太那啥了吧?还有那个啥训练,咋搞了那么多的花样,还十天八操,老夫手下的亲兵都抱怨受不了了!”

何成梁静静的听着杨肇基的抱怨,待得杨肇基抱怨完了,何成梁才缓缓开口道:“那么老杨,那些鲁军的老军士们表现如何呢?”

“呃。。。这,说实话,他们的表现还真不错,比起我从大同带来的兵和新招的兵都强多了!”杨肇基倒是实话实说:“不过,老夫觉得这不是关键,在平定徐鸿儒作乱之时,我也见了这些老鲁军的战力,也就是一般的水平而已,照这个法子训练出来的兵也不咋地嘛。”杨肇基最后一句话说的很轻,何成梁还是听了个明白,他只是微微一笑,缓缓道:“那老杨,你可知道,平定徐鸿儒作乱的时候,这些鲁军训练了多长时间?”

没等杨肇基说话,何成梁便自答道:“长的不过半年,短的只有三个月,除了了少数从各地官兵中遴选出来的兵士之外,其余的人在这之前都是正儿八经的农民,甚至是流民!”

嘶杨肇基吸了一口气,他是个粗人,作为领兵的武将,只是管打仗,其余的事情基本上都没有去关心过,但是现在却听何成梁说那六七千鲁军的老兵士也才入伍不过半年,不由得暗暗咂舌,要知道,在这个时期,半年兵龄的士兵那就跟新兵蛋子没有多大的区别,何成梁居然生生的让这些士兵拥有了中等水平的战力,想来确实不一般。

“大人,指导员是什么,还有你们刚才谈论的东西学生都不甚理解!”就在这时,卢象升插言道。

“呵呵,没什么。”何成梁笑着道:“所谓指导员便是平时教导士兵识字的人员,同时也要向士兵讲解当兵要保家卫国这些道理,这些指导员都是本官从开州巡营借调而来的,你去过开州,想必看过开州巡营了,有什么感悟?”

“嗯,”卢象升略一沉吟,回答道:“别的学生不知道,不过我在开州街道上看见过的开州巡营士兵都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怎么说呢,他们都有一种蓬勃向上的精气神,而且从来不扰民,在开州,百姓都已自家子弟在开州巡营效力为荣,这在我朝这个重文。。。。在我朝如今的情形下是十分罕见的!”

“嗯,能够意识到这些,说明你还是很用心的,本官的打算便是把整个鲁军都变成这样,别的不说,首先要让百姓不再说匪过如梳,兵过如洗这样的话来,那么咱们的鲁军才真的能够拥有立足的根本!”何成梁这话既是说给卢象升听的,也是说给杨肇基听的。

杨肇基听了何成梁的话,也是颔首表示赞同,他从军多年,自然是了解大明不少官兵的秉性,何成梁的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再说这教士兵识字和随军军官学堂的事情,所谓不读书不知义,士兵若是都能够识得些字,多少也就会懂得些道理,那么给他们讲自己的使命他们便能够很快的接受,同时在作战的时候也就更好的贯彻上官的部署,那个随军军官学堂也是一样的道理,打仗不能只靠个人的勇武,还得有勇有谋才行,老杨,你是打老了仗的人了,想必昔日的袍泽很多,那他们现在又在哪里呢,又有多少人能够像你一样成为总兵呢?你是靠着一边作战,一边自个儿琢磨,自学成才,所以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然而不是每个人都会有那样的才智与机遇,而将兵之事,却来不得半点马虎,与其等着人才自己脱颖而出,不如早日加以培养!”何成梁继续道。

“老杨,我也知道你觉得咱这鲁军练兵有些过了,十天八操,一天轮值一天轮休,很累,不过适应了就好了,而且我估摸着真正抱怨的全都是你从大同带来的人吧?我这话没有损你的意思,只是你想想,为什么新招的人抱怨的都要少些,其实很简单,这些新招的士兵大多都是农民出身,在家的时候基本上天天都在劳作,对于辛苦,他们实在是不怎么在意的,而且我鲁军从未拖欠粮饷,每日的伙食也比平常百姓家好得多,所以他们对目前的训练基本上没有多少的怨言,反而是那些所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