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注定将是一个不平静的下午。
嘉定伯国仗周奎,看着外面安定了,就想着要出门了。
这几日,他一直猫在家里提心吊胆,唯恐大顺军再次闯到他的府上来。
总不出门不成啊,资财都让顺军抢的差不多了,得到乡下庄园里去看看,设法弄点银子,弄点吃食,一大家子人呢。
长公主的伤口一直不好,烧退不下来,也得找大夫看,想法弄点药。
街上的药铺都关门了,得到昌平那边看看,说不定那边比城里要好些。
家人套好车停在门口,他刚迈步出门,就听一边有人喊他道:“外公,外公!”
他转头看去,见左边门前拴马石边上,站着一个穿的破破烂烂,蓬头垢面的年轻乞丐。
除了这乞丐,再无旁人。他仔细一打量那乞丐,不由大吃一惊。
看看四周没有外人,连忙把那乞丐拖入门里。
周奎拖着那乞丐,吩咐家人赶紧关门,今天哪也不去了,在门口好好看着,有人来要事先禀告他,得到他允许,才能放人进来。
将那乞丐拖入后院偏厅的小屋里,他才急急问道:“你如何回来了,定王呢?”
那乞丐道:“我们走到山东地界上,遇到了大股强盗,侍卫被杀了不少,只有两个侍卫护着我们逃出来。后来又遇上饥民闹事,我们被裹挟进去,再后来就都给冲散了,皇弟也不知生死。我身上什么也没有,只好一路逃难逃回来了。”
周奎跺脚道:“你逃也往南逃啊,你跑回来做甚!”
不用问,这乞丐,正是大明太子,崇祯的长子朱慈烺。
当下周奎吩咐家人带朱慈烺先去洗澡更衣,将身上的虱子跳蚤弄干净,自己则独自坐在偏厅里唉声叹气。
周奎夫人听说他拉了个乞丐回后院,急忙过来观看,却只见他一个人在屋里叹气。
夫人就问道:“又怎么啦?”
这些日子,她也让如狼似虎的顺兵吓怕了,唯恐再出什么事情。
周奎听得夫人询问,打个唉声道:“还能怎么,那个活祖宗,他又跑回来了。你说,你说,这让我如何是好!”
夫人没明白,问道:“你说谁呀?”
周奎没好气道:“还能有谁?你大闺女家老大!”
夫人这回反应过来,不由吓的面色苍白道:“他不是去南京了吗?”
周奎再叹气,将遇到强盗的事说与夫人听,然后道:“这是天要亡大明啊,咱们也没有办法!”说罢站起身来。
夫人惊问道:“你要干什么去?”
周奎道:“还能干什么去?我去见大顺权将军!”
夫人一把拽住他道:“他家老二死的早,现在老三又不知生死,长公主半死不活,咱闺女就剩下这么点骨血,你要把他交给那帮兽兵,他还能活下来啊?”
周奎道:“不然怎么办?没有不透风的墙!如今,大顺皇帝正满世界的找他,如果让他们知道是咱们把他藏在家里,咱们全家老小,上百口子的命就没了!要灭九族的你知不知道?”
夫人抓着周奎袖子的手松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哭泣道:“天,这是什么世道啊!”
第259章 亲人叛太子重入宫 生傲骨不受嗟来食
李自成和牛金星,宋献策二人在文华殿里商议了送给吴三桂的银钱数量,官爵,以及出兵的时间和次序。
三人多日没有象现在这样凑在一起议事了,又说些别的。
中午一起吃了饭,下午休息片刻,又议各处官员的配置以及今后选官的方式,许多问题都需要有个章程。
进京太仓促,好多问题都没有想到或者从来没有遇到,延续大明的办法显然不行,自己又没有一定之规,难免乱上加乱。
宋献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走,一些原则问题就不那么坚持,但也不能不发表意见。
这样,好多事情就按着牛金星的主意来,有时候李自成也出些主意,事情解决起来反倒快了不少。
就是这样,也没有把所有的问题定下来。
看看时间不早,李自成就让两人先回去,待明日早朝之后,再到这里来继续商议。
就在这时候,刘宗敏慌里慌张跑进来,进门也不行礼,直接说道:“陛下,大明太子找到了!”
李自成不由从椅子上站起来,急急问道:“你说什么,大明太子?在哪找到的?”
刘宗敏道:“是前朝那个国仗周奎,他跑到臣那里,说太子在山东遭了强盗,又跑回他家里来了。他不敢隐藏,来向我告发。我派人把太子从他家里抓来,给陛下送来了。此刻那大明太子就在殿外。”
李自成看看牛金星和宋献策,笑道:“真是天意!这回,咱们平定南方就轻松了。”
牛金星道:“可寻几个过去侍候太子的中官辨认,看是否真是太子?”
李自成急忙令太监去后宫寻找和太子熟悉的太监,一面领着众人来到文华殿外。
殿外丹樨下,站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双手下垂,面色白净,并不紧张。他身后,是四个挎着腰刀的大顺士卒,见李自成出来,跪倒磕头。
熟悉太子的几个太监过来辨认,确实就是太子朱慈烺。
李自成闻言大喜,让朱慈烺到丹樨上边来。
朱慈烺走上丹樨,和李自成面对面站着,即不下跪也不施礼。
李自成面对太子,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
刘宗敏大声喝道:“见我家陛下,焉何不跪?跪下!”
朱慈烺冷冷笑道:“我乃太子殿下,该跪的是你们!”
刘宗敏大怒,就要上前抓太子,被李自成摆手挡住。
李自成在太子身前来回走了两步,面对太子站下,慢慢说道:“汝父无德,遂失天下。孤代汝父,乃是天意。虽如此,孤仍善待汝父,为汝父收尸,请和尚超度。孤仁至义尽矣,汝当无怨。”
朱慈烺道:“即如此,就请葬我父皇入土,休整日露于尘世,令父皇之灵难安。”
李自成道:“这个当然。”见朱慈烺站立不稳,一个劲打晃,这个他一看就明白,这是饿的。
他打仗这些年,到处都是饥民,这种情形见的多了。
他笑一笑问道:“你这大皇子,公子哥,很少体会这挨饿的滋味吧?”接着说道,“这都是你爹的罪过!你可知,这天下百姓,有多少被他这样活活饿死吗?不是实在没有活路,孤又如何会造反,把你爹从这里赶出去?”
朱慈烺已经饿的双眼模糊,耳朵内一个劲鸣响,仍是咬牙坚持站在那里。
他一个皇子,遭了大难,从山东一路逃荒跑回来,又不会乞讨,实在是不易,期间世态炎凉,使得他心灰意冷。
到了京师,找到外公,心里总算感到一丝温暖。
原本指望在外公那里吃顿饱饭,好好休息一下,外公再派人将他送往南京。
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外公会出卖他,不等他吃上饭,就让大顺军兵把他抓到这里来。
他万念俱灰,听李自成讥笑他,咬牙道:“国破家亡,我已无留恋,你杀我好了!”
李自成一愣,想不到这太子跟他爹一样,骨头还挺硬,宁死不降。
他思索一下道:“汝父有罪,你并无过,孤为何要杀你?”
知道他饿的不行,看看时辰也快到饭口了,就吩咐太监传膳,将宫里最好的饭食都端到文华殿里来。
他心道,饿成这样,待会所有好饭食都端上来,香气扑鼻,我倒要看看你还能不能这么硬气!
要使别人屈服,首先就得摧毁他的意志,这个李自成明白。
文华殿里,朱慈烺被强迫和李自成坐在御书案前,刘宗敏,牛金星和宋献策在下首设了桌案相陪。
不一会功夫,太监宫女来了一堆,一件件盛着各类美食的餐具便端到各自的案子上,果真是热气缭绕,异香满室。
李自成看看朱慈烺,见他一个劲往嘴里咽唾沫,不由笑了。
他拿起筷子,从一个盘里夹了一块肉出来,说道:“这北京烤鸭,原来孤听都没听过。鸭子肉,吃来油腻酸涩,有甚好的?可到了这皇宫里,竟然可以做的这么香。”
转头对朱慈烺说道:“哎呀,看来你爹这皇上当的,比孤王舒服多了。”说罢将那鸭肉蘸了酱放入嘴里,劝朱慈烺道,“嗯,好吃,香!赶紧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朱慈烺闭上眼睛,将头低下,一语不发。
李自成讨了个没趣,便不再理他,边吃边和下边三个人讨论起北京的吃食来。
当然,下边那三位进京前也是跟着大军颠沛流离,顾不上讲究。进京后关于吃食的见闻和笑话也有不少,这话题说来轻松又都有体会,君臣自然谈的其乐融融,气氛欢快。
朱慈烺始终低着头,不吃也不动,无论问李自成什么,都不做答。
李自成终于忍无可忍,“啪”一声摔了手里的象牙筷子,对刘宗敏道:“将这个犟小子弄到你那里去,严加管教!我就不信,年纪轻轻,你能坚持一辈子!”
刘宗敏急忙放了筷子,躬身领旨,过去提溜起朱慈烺,匆匆告辞走了。
剩下牛金星和宋献策两个人,见李自成脸色不好看,也慌忙告辞。一顿本来看着热闹的宴席,不欢而散。
第260章 图大计执意救太子 情独钟冲冠岂无凭
宋献策从皇宫回去,晚上偷偷赶到李岩那里,将抓到太子和太子在宫中的表现说与王烁和李岩知道。
李岩倒是佩服太子的骨气,觉得此人将来值得他们扶持。
宋献策却不以为然。他爹崇祯不一样宁死不降有骨气吗?没有胸怀天下的本事,光有骨气有个屁用?
关键还是明朝在接班人的培养上,有着极大缺陷,就是苗再好也能长歪了。要不朱棣这些子孙怎么很少有争气的呢?
但不管怎样,宋献策和李岩的想法是暗合的。那就是,王烁若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手里握有朱明中最权威的人物。崇祯死了,那就是太子,太子没了然后是定王朱慈炯,以此类推。
王烁和李岩这段时间都是尽量避免出门,以免引起别人注意。
李岩除了上朝和李自成召见,基本就待在进京后安排好的,崇文门附近裱褙胡同的住处,和王烁探讨国家治理,军事方略。
这也是王烁的意思,他们已经谋划好离开的计划,就等吴三桂这边定下来是降大顺还是降大清,然后大局便可见端倪。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之后,就叫上宋献策一起返回西北。
王烁是知道吴三桂一定是降清的,但他也不能无根据的乱说。
何况,现在发生的事情,和历史书上的记载都有很大出入,使得王烁认为自己是穿越到了一个与现代平行的宇宙,并非就是过去那个大明。
理论上,人是无法真正回到属于自己的过去的,这个时间界面里的大明,不见得就是历史书中那个大明。至于这个时间里的吴三桂往后要怎么做,他心里实在是没有底了。
但一切都是猜想,谁也闹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万一他的猜测有误,李岩还是会象过去一样被李自成猜疑而被杀呢?还是尽量小心一些好。
因此,他还是一个劲的劝说李岩,既然明知道无法改变李自成,就不要多说一些惹他猜忌的话,多顺着他。既然决定要走,就不要多生是非,少出门为好。
李岩虽觉得他过于啰嗦,过于小心。但人家是为他好,为避免听他啰嗦,也只好和他待在家里山南海北的瞎聊。
太子的出现,让原本计划好的一切又产生了变数。
王烁自心里不太在意这个太子。他地盘的发展,完全是依靠百姓的全力支持。
弄个太子回去,反而会让百姓觉得,他的政府性质发生了变化,又要去维护封建王朝了。
但李岩和宋献策在乎这个太子。他们从全国的大局出发,认为将来如果要统一全国,无论是对付李自成,张献忠也好,还是对付史可法,左良玉那些军阀也好,太子就是尚方宝剑,就是正统,就是出师有名的依据。没有太子,从西北打出来会相当困难。
他们的想法也有道理,毕竟这是一个重视正统的时代。王烁不好反对,只好把回西北的计划往后拖延,等待机会将太子营救出来。
太子被刘宗敏关在承天府的大狱里,戒备森严,想在这十万顺军的地盘上砸牢劫狱,实在是妄想。
宋献策的意思是,李自成很快就会率军向山海关进发,逼迫吴三桂投降。等到那个时候,刘宗敏这些高级将领肯定会跟着闯王东征,北京城里防守就会出现松动,他们到时可见机行事,说不定可以将太子救出来。
如此,大家只好再等下去。
三月二十九日,李自成派使者携带白银四万两,黄金一千两,向山海关进发,同时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侯,给他的爵位提了一级,大明是伯,大顺给他变侯了。
使者刚出发,大顺各营都接到了准备开拔的命令。
李自成只留中军刘亮和李侔两个统军都尉率军三千镇守京师,留牛金星管理百官,其余全部向东进军,去迎接吴三桂来降。
在此之前,一片石守将唐通已经派人去转告吴三桂,大顺皇帝要给他发饷并给他进封侯爵。
同时,唐通还带给吴三桂一封信,是吴襄写给他的,大意是大顺皇帝待吴家如亲人,他已被释放回家,希望儿子尽早来北京朝见。
信的末尾,吴襄告诉儿子,他的小妾陈圆圆已经在家人保护下,独骑去山海关找他。
劝他投降的话,吴三桂懒得看。没有确实的保证,投降毫无意义。
再说,到现在,明眼人都能够看明白,李自成已经将好好个京师给弄了个乌烟瘴气,在北京根本待不住。
即便他不出兵赶走李自成,将来南方大明朱由崧必会反击,李自成失败的可能很大。
这时候,他选择带兵赶走李自成,比选择投降要明智的多。
关键是吴襄信的末尾说的事,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老爹怎么这么糊涂呢?陈圆圆一个弱女子,怎么能让她单人独骑的来山海关呢?现在世道这么乱,出了事怎么办?
他有点着急了,派出人去沿途寻找陈圆圆,又写了一封信,让唐通的人将信带给他爹。他不知陈圆圆出走内情,把他爹好一通埋怨。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吴三桂确实对陈圆圆情有独钟,“冲冠一怒为红颜”亦非没有根据。
李自成又是给钱又是封官,这是逼迫他表态。如果这一次他再不回北京,那么,李自成肯定就会明白他的意图,到时候全军来攻,他还真打不过。
多尔衮那边还真能沉住气,到现在不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