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卫仅仅是第一个大卫所,从宁远到广宁,再从广宁到沈阳,还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卫所呢!
你说这大明,啊?也真够混蛋的。修这么多坚固的卫所,你倒是守啊?这可好,都特么便宜满清了!
关键是,他就是付出巨大牺牲,把这些卫所都给攻破,估计关外的人也就都死绝了,那还打个什么大劲儿!
王烁只得命令两集团军暂时不发动进攻,留下王平看家,他和李岩、宋献策、李定国亲自赶到山海关前线,寻找破解鳌拜防御的办法。
和山海关接壤的第一个满清卫城,是前明的广宁中前所。
这里本来只是前明一个小小的屯兵所,现在却被满清将四周的土城墙加高了一倍,也加厚了一倍,城上架设了十几门打散子的火炮,远远看去,易守难攻。
光这样的卫所,从广宁中前所到宁远卫,就是两卫三所,分别是广宁中前所,广宁前屯卫,广宁中后所,宁远中右所,宁远卫。
所还算规模小的,卫就跟一个真正的城池差不多了。
出关仅仅前进几十里,就得攻破这两卫三所五座坚城,太特么难了!
四个人边站在山顶上,拿着望远镜观察,边对比脚下铺好的地图。
实在没什么可看的了,四个人坐在山头上,看着地图默默无言。
强攻损失太大,肯定不是办法。可面对这样的防御,你不强攻,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
王烁盯着地图的目光,在渐渐离开广宁中前所,向西向北转移。
不走山海关,从中胁出击,饶过中前所,奔翁后和连城?
西边也是关卡重重啊,那等于深入敌后,处在敌军包围之下。部队没有后方,损失会更大。
这时候,李定国说话了。他道:“让海军把部队调到朝鲜北部登陆,然后翻越长白山,直接袭取满清老巢赫图阿拉,从西北过萨尔浒,直取沈阳,动摇清军的防守意志!”
这个太异想天开了,王烁摇摇头。从朝鲜鸭绿江上游到赫图阿拉,直线距离就不下一千里。
长途跋涉,给养、武器弹药如何保证?大炮也过不去。
人派多了,无法保障供给,派少了,那不成了给满清送菜了?
果然,宋献策和李岩都不支持李定国的办法。
李定国却坚持道:“鸭绿江上游到赫图阿拉,人烟稀少。我军前进保密性好,不易被敌军发现。
而且,赫图阿拉是满清大后方,敌人无论如何想不到我军会出现在那里,防御必然松懈,这就给我军偷袭成功制造了条件。
一旦老巢失陷,满清必然大为恐慌,会派军死死争夺。那么,其前线兵力就会被抽回去增援后方,为我们正面进攻制造出条件。”
宋献策沉吟道:“办法绝对是个好办法,可现在已经入秋,待我军渡海登陆,赶到长白山,恐怕那里已经天寒地冻了。
东北严寒的天气,是我们的士卒无法抵御的。况且,天寒地冻之下,补给会更加困难,成功的希望基本没有。”
王烁盯着地图问宋献策道:“即便我们拿下赫图阿拉,就可以破解满清的坚城固守吗?”
第581章 奇思妙想破严寒 精锐北上袭敌巢
宋献策与王烁相处这些年,已经完全摸透了他的性格。
听他询问偷袭赫图阿拉的好处,就猜想,王烁可能已经想到攻陷赫图阿拉的办法了。
他不由眼前一亮,回答王烁道:“情报局骆局长提供的情报说,满清自知无法与我们长久抗衡,已经在做返回老家的准备,运送了大量的财物、给养回赫图阿拉。
一旦赫图阿拉被我们占领,那就等于是满清在后方送了我们一个屯兵所啊。
我们可以利用满清的给养、物资坚持下来,不断增兵,最后从其后方形成包围沈阳之势。
你想想,我们的大军都打到沈阳了,满清南边这些屯兵卫所还会有用吗?
它必然要撤兵救它的国都沈阳,那这些卫所不就不攻自破了?”
王烁恍然大悟,占领赫图阿拉,不仅仅是动摇满清的抵抗意志,更重要的是我军可以饶过所有卫所,直达沈阳城下!
可是,自朝鲜鸭绿江上游到达赫图阿拉老城,的确十份困难。
这个时代的这个地区,基本还没有人烟,到处都是原始森林,而且这一路都是高山峻岭,根本无路可供行军,大军能过的去吗?
李定国说道:“我过去一直在川、黔、滇一带打仗,已经习惯了山地作战,带领两万人马,到达赫图阿拉,应该没有问题。”
宋献策接话道:“这一带不比南方,到冬天十份寒冷,就怕士卒承受不了严寒啊。”
这的确是个问题。东北的天气王烁是知道的,冬天大雪封山,寒冷刺骨。不要说不熟悉地形的军队,就是本地人,大雪封山之后也不敢轻易出远门。
到处一片雪白,看哪儿都一样,很快就会迷失方向。一旦在这严寒中迷路,一晚上人就会给冻死。
可是,王烁已经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
他可以利用热气球给大军指路。
多出动一些热气球,一路飞到赫图阿拉附近,一千多里路,热气球完全可以做到。
然后热气球之间拉开距离,沿途放下人来,做好醒目标志,这样地面和天空相配合,探出一条可以通往赫图阿拉的路来,应该没有问题。
然后,大军以标志为前进目标,道路问题就解决了。
寒冷问题也不难解决,他想起朝鲜战争中美军的办法来了。
人被冻死,无非两个条件,一是吃不上热饭,体内无法迅速增加热量,身体降温速度大于食物的升温速度,最后人体因无法保持生存温度死亡。
美军人家有煤油炉子,可以吃上热饭,所以人家冻不死。
王烁也有煤油炉子,而且比美国人的先进。
陈圆圆在家里负责做饭,这时候用的是煤炉,有时候生火做饭,小脸给熏个乌黑。
王烁看到了心疼,就让吴朗西给做了一个小些的,热气球上用的加热装置。
这玩意儿很简单,只是把热气球上的加热头改成现代的煤气炉头就完了。
这东西果然好用,跟现代液化气差不了多少。但好用也不能推广,因为凭借现在的开采技术,获得石油还是比较困难的。
石油提炼出来的煤油,只能做为军品使用,不准出现在市场上,你就是有煤油炉子也没有煤油用。
王烁为陈圆圆,算是搞了一回特殊,让陈圆圆偷偷用,不要让别人知道了。
这回,他这个小发明用上了。他让吴朗西多做一些这种小煤油炉子,士卒吃上热饭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睡觉的问题了。晚上士卒在冰天雪地里睡觉,很容易被冻死,撑不到天亮。当年志愿军被这样冻死冻残不在少数。
可人家美国人冻不死,人家有鸭绒睡袋呀。
做个鸭绒睡袋还不简单吗?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细纺布已经出现了呀。
于是,后方又开始加紧忙活了,做煤油炉子,做鸭绒睡袋,这些都得军工基地去干,还必须严格保密,不能让满清知道,琢磨出他要干什么来。
宋献策和李定国就纳闷呀,这些稀奇古怪的主意,王烁他是怎么想到的呢?看来大将军这脑子,还真不是一般的人脑子!
王烁不管他们在那儿瞎议论他什么了,他命令西北军区司令员辛思忠,迅速从西北军区抽调精壮北方士卒两万人,组成先遣军,随李定国出征。
也只能让李定国去了,论山地作战,这些人里面他是行家,伏击战能把和硕亲王尼堪脑袋给拿了去,别人还真没这本事。
之所以从西北军区抽调人马,是王烁考虑西北军区多是北方人组成,适应北方的寒冷气候,抗冻。
辛思忠接到命令,迅速从全军抽调两万精兵,以牛方亮为军长,副军长冯绮山,迅速带领部队赶往天津港,和李定国带领的,已经在那里的两万南京军区士卒汇合,坐上郑成功的军舰和大海船,通过日本海峡,向北进发。
必须得赶时间,经过前期制造装备,浪费掉许多时间,天气已经进入深秋了,再不走,北方沿岸海水结冰,船靠岸都困难了。
李定国不是只带两万人吗,怎么又带了南京军区两万人?
那当然了,登陆之后,你得在海边建基地吧?基地还得有人守卫,接收海军不断运来的大批给养、弹药。
李定国占领赫图阿拉之后,粮食估计那里有不少,不用运,弹药总得运呀。
而且,王烁的目的,不仅仅是占领赫图阿拉。他要以那里为据点,只要李定国守到明年开春,他就把第二集团军整个运送到那里,从满清后方发动攻势,直接拿下沈阳,让满清彻底玩完。
南京军区这两万人,就是负责建立基地和运输物资的。
在李定国从天津港出发之后,王烁就把北京军区的骑兵二十万给派了出去。
这些骑兵和当年一样,背着炒面,以连为单位,拉开距离,互相照应,发现情况立刻放信号炮,然后大部骑兵就会从四面八方包抄过来。
放出骑兵的目的,就是牵制满清,迷惑它,让它仍旧以为,王烁的主攻方向在山海关一带,为李定国的突袭做掩护。
第582章 故布迷阵猜不透 赫图阿拉迎末日
鳌拜的御敌策略,看似无懈可击,也是敌强我弱之下,切实可行的,对付王烁大军的最好办法,连老臣范文程都说不出什么来。
从山海关长城到盛京沈阳,沿途几十座坚固堡垒,足够王烁啃一阵子的,没个十年八年,他打不到沈阳来。
就算他打到沈阳,估计也是疲敝之师了。鳌拜把自己的二十万精锐骑军都放在了沈阳城下,只要王烁大军过来,他就用这二十万精锐骑军,和王烁在旷野上决一死战!
算盘打的不错,可惜人家王烁没按着他划的道来。
王烁的骑军已经出关了,可是步军还在山海关以里按兵不动。
骑军并没有攻打各卫所,而是以自广宁中后所到宁远卫的各卫所为中心,分兵在其周围游动。
他这是干什么呢?鳌拜弄不明白了。
秋收已经过了,卫所以外的地里已经没有庄稼,你瞎转悠个什么劲儿呢?
顶多我就是在卫所里不出来,外面的春粮我不种不就完了?
我那一带粮食不种了,你到不了的地儿我照样种啊,你也饿不死我。
有本事你就再往前来,只要你兵力过于分散了,我立刻就派优势骑军吃掉你!
可等半天,王烁骑军就是不过宁远卫。
索尼判断,王烁这么干的意思,无非是他知道卫所坚固不好攻破,放弃直接攻打的意图了。
他这是利用骑军的速度,在各卫所游动,吸引我军出战,趁机攻破卫所。
如果我军不出卫所和他接战,他就到处找我军的防御漏洞,争取对我各卫所采取一一击破之法。
王烁是军事大家,他知道兵力不可过于分散以被我利用,所以也不会过宁远卫,给我们机会。
苏克萨哈赞同索尼的判断,只要我军呆在卫所里不出击,严防死守,王烁就没有任何办法。
这个时候,鳌拜和苏克萨哈没有在北京时的两黄两白旗封地之争,自然不会为了各旗利益产生冲突,也就不会互相谋害了。
鳌拜听从了索尼和苏克萨哈的建议,传令各卫所加固防守,无论敌军如何挑战,不得命令,均不得出击。
他们却不知道,这时候,李定国率领大军,已经在郑成功军舰和大海船的运输之下,在朝鲜北部,长白山脉东麓登陆了。
这时候,山海关附近仍是秋天,树叶开始枯黄,林海远远看去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而长白山脉已经入冬,第一场雪已经飘落。
李定国站在岸边的湿地里,看着天上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万分焦急。
他的部队刚刚登岸,给养物资还在船上,这场雪下来,一旦大地上冻,建立基地就变得十分困难了。
找到的向导告诉他,没有那么快。这雪少说也得下三五天,雪停之前,大地不会封冻,他们还有时间。
向导是朝鲜族,会说汉话,是李定国花高价雇来的。但这人也就知道如何翻越长白山,再往前走,如何到达满清的赫图阿拉,他就不知道了。
满清在赫图阿拉的时候,还是女真部落里的一个较大部族,没有什么名气,朝鲜人也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国家。
直到他们占领辽东,出兵过鸭绿江,大家才知道有满清这一号。
雪越下越大,由开始的碎片变作了雪团,无声的从天空中缓缓坠落,世界一片混白。
先遣军副军长冯绮山看着漫天大雪着急,亲自率领士卒上山砍伐树木。他们必须在大雪封山之前,把基地周围用树木圈起来。
这里根本没有人类的脚印,野生猛兽倒是不少,不建起树栅围墙,人和物资粮食发出的味道,会吸引来成群的猛兽。
先遣军军长牛方亮则布置军队向外防御,搭建营帐。
南京军区那个军的军长是郑成功的本族兄弟郑影,此刻正指挥部队从港口外的大船上往下搬运货物。
这些过去的旧军队,在经过王烁整编之后,加入了王烁军队的新骨干,已经脱胎换骨了。
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之下,一路在海船上颠簸劳顿,下船之后却没有人叫苦抱怨,从士卒到军官,都默默无声的加入基地的建设中,没有人偷懒,更没有人闲着。
这才是一支真正的打不垮的铁军!李定国看着这些军纪严整的士卒,守住赫图阿拉老城的信心不由大增。
他吩咐牛方亮,先建士卒营帐,然后是军官营帐,最后才是他的帅帐。在士卒没进入营帐休息之前,他就站在雪地里,看着他的士卒劳作,和他们同甘共苦。
先期到达的热气球侦查测绘大队,由一个上校军官带着,已经在长白山以西工作了一个多月。
王烁也真够下本钱了,把所有军区的侦查热气球都给调来了,有二百多个,一千多侦察兵在茫茫群山里忙碌。
就是这样,在辽东这一望无际的大山里,找到赫图阿拉老城,也是十分困难。
那时候没有卫星定位,只有一个指北针判断方向,距离只好凭借人的肉眼,靠经验判断了。
费时半个月,还不能靠近满清西边的大城市,怕被发现,只能在没有人烟的群山里摸索,判断,最后才找到一座城池,样子,周边地势,山水走向,和去过赫图阿拉老城的密探描述的对上了。
然后就派侦察兵下去,接近老城,抓俘虏审讯,终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