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占兰州之后,王烁的队伍迅速扩大,他已经没了时间亲自带领部队冲锋陷阵,并不十分了解他的部队如今战斗力到底如何了。
他虽然不亲自率部队出征,但他在部队里留下的顽强不屈的作战作风和成军思想,却在深深的影响着他的部队。
将士们虽然为不能跟随他们的大将军作战而遗憾,但他们大将军作战的故事,却影响着每一个士卒,一代代传承下去,这就是军队的传统和文化。
特别是王烁发明的轮训制度和解决吃饭问题的炒面,让他的骑军们能够在没有后援的状态下走出很远,可以深入敌占区,天天在实战里摸索前进。
如今,他的骑军,已经是一只集彪悍与勇猛,战术和军纪于一身的无敌军队了,这是王烁所没有预料到的。
辛思忠带领骑兵军撤向战壕后方,到达敌军红衣大炮射程之外便停下来,就地列阵。
一旦敌军骑军进攻,他会率领骑军杀回来,迅速靠向战壕,剿杀越过战壕的敌军。
孔有德和耿仲明带领汉八旗,携带着笨重的红衣大炮,一路撵着辛思忠的骑军前进,虽然速度慢,最终还是到达了王烁火枪军挖的战壕前沿。
和李自成对阵的时候,他们已经见识了这种战壕作战的方式了,根本不足为惧。
于是,两人命令将二十余门红衣大炮拖到阵前,装上散弹,对着前方战壕一顿猛轰。
战场上顿时响起剧烈的爆炸声,清军大阵中冒出缕缕蓝烟,迅速形成雾霾,将整个大阵都包裹起来。
王烁的火枪军战壕这边,也被大炮散子击打的到处飞沙走石,黄尘满天,大炮的威势看着着实惊人。
几轮轰击过后,孔有德估计对面战壕里的人死的差不多了,便命令清军大队进攻。
清军步兵排成方阵,刀枪林立,威武雄壮,向着西北军战壕方向前进。
清军大炮轰击的时候,火枪军的士卒都背依着战壕壁,坐在战壕里,大炮发出的散子根本打不到他们。
待清军大炮停止射击,大家这才站起身,用工兵锹修理被散子打坏的梯形防御工事。
火枪军军长王建国和他的军指挥系统以及王烁,都在战壕里。
只不过这指挥战壕又在火枪兵待的战壕后面,通过与战壕一样的壕沟,跟前方战壕相连,已经有了近代热兵器作战,纵深战壕的一点影子。
看到清军大阵开始前移,王建国放下手里的嘹望镜,看向一旁的王烁。
王烁明白他的意思,说道:“你是战场指挥,别看我,该怎么干,你自己拿主意。”
不越权指挥,这也是决策层常委会做出的决定,王烁不能违背。他只能做战略决定,至于仗具体怎么打,那是军队指挥官的事。
王建国听王烁如此说,严肃地给他敬个军礼。礼毕,回身对传令官道:“命令下达至各连,以中间二师一连为号标,他们先放第一枪。敌军众多,以三百步为开火距离。执行吧。”
传令官向王建国敬礼,然后走出指挥战壕,分派传令兵传达军部命令至各连。
第341章 初试锋芒创清军 违反规律不科学
接着,王建国又向各师下达防守任务,仍旧由传令官派人传达到各师指挥部。
火枪军传令、行礼,作战指挥运作,已经开始接近现代部队的模式,这是王烁注重军校教育产生的结果。
火枪手的挑选是相当严格的,只有经过了实战并表现优异的老兵才有资格成为火枪手。
虽然这些士卒都是优秀的老兵,平日训练各种火枪运用战术也相当刻苦,但今天,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用火枪打实战。这火枪军的战力到底怎样,就看今天这一战了。
二师一连做为号标,连长更是打起百倍精神,注视着对面的清军。
所谓号标,就是全军第一个开枪的那个连队。由这个连队的连长来判断敌我距离,选择开战时点,在这个连队开枪之前,其他任何连队不得首先开枪。
这是上级对他们极大的信任,也是他们极大的荣誉。是以,连长责任重大,必须打起所有精神,来做好这个工作。
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火枪军的第一次实战,更是历史上火枪军的第一枪,意义非凡。
连长聚精会神的注视着前方的清军大阵向前移动,看看就要接近三百步的距离,他抽出肋下马刀,高高举起,大喊道:“第一排,准备!”
其他相邻连队的连长,看到他举起了马刀,也纷纷将马刀抽出来,高高举起。顿时,长长的战壕防线里,在阳光的反射下,泛起一片亮光。
火枪军编制,自然是采取的便于火枪连续施放的“三三”制,一班十五人,一排三班,一连三排,以此类推。
如此,第一排士卒施放火枪之后,装上弹药准备好击发,第三排士卒正好第一轮射击完毕,第一排正好再次接上,保证了射击的连续性。
清军并不明白火枪军的这些关窍,见自己还在三百步以外,敌军就亮兵刃,以为对方害怕他们呢,根本就不在乎,继续轻松前进。
他们做梦都不会想到,对方手里的火铳,可不是只能打百十步的老鸟枪。
火枪军的火枪,打的不是散沙弹,而是单颗带尾翼的锥形弹,四百步以内,即便穿着重甲,也会被这子弹洞穿!
王建国之所以要把清军放到三百步以里,不是考虑距离远了,子弹威力达不到,而是考虑火枪手的射击准确性。
西北贫瘠,每一颗子弹都花费了军工厂工人不少的心血和劳动,他可不能让这子弹打不着敌人就白白放出去。
终于,上尉连长们手里的马刀如雨般纷纷挥下。垂直于渭河,分布于其两岸的,长长的战壕里,升起一片蓝烟,爆竹般的声响纷纷传出。
清军方队前进,是考虑到对方会放箭阻拦的,前军都带了护盾,即便后军也带着手盾向天防御,防止箭矢成抛物线越过前军,从空中落下。
至于对方的火枪,清军直接就忽略了。
以他们的经验,防火枪,冬天穿着棉袄,只要以手护住脸就可以了。
火枪子根本穿不透棉袄,别说铠甲了。至于为什么要护脸,自然是怕枪子打在脸上留下疤痕,变成麻子,将来不好找媳妇了。
这一次,他们可是大错特错,错到家又错回来了。
随着对方战壕里冒出蓝烟,清军方阵前方的士卒便成片的扑倒在地。有些在地上嚎叫,显然是受了重伤。更多的则是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应,当场就死掉了。
后排的清军看着这个场景,一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是傻乎乎的,愣愣地看着倒下去的人们,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此时,对方第二排火枪响了。
清军大队里,但闻“啾啾”声不绝,不知是什么东西,以肉眼看不到的速度,“啾”一声就钻入了士卒的身体,带起一片血光,士卒立刻就会被这肉眼无法观测到的东西将生命收割掉,变为一具具死尸。
偶尔这东西现形,便是一溜火光,这火光碰在哪里,哪里便粉身碎骨。进入人的身体,立刻就炸出一片血雾,甚或从人的身后穿出,带起碗口大的血肉。更有被击中头部者,顿时半个脑壳便被炸飞,惨不忍睹。
清军大骇,终于反应过来,再也顾不上军纪,没被击中的,撒腿就往回没命奔跑,顷刻整个军阵一片混乱。
看看清军出了火枪射程,火枪军也停止了射击。
孔有德和耿仲明在军阵后面,用单筒千里镜看着前方的战局。
派出去的侦骑已经回报,对方人数不多,除了刚才接战的两万骑兵,后方还有人数相当的步军,除此再无其他军队。
孔有德和耿仲明这才放心命令部队进攻。碰上敌军挖战壕阻击,也并没有太在意。毕竟对方人数远远少于自己。
见对方战壕里冒出蓝烟,知道是敌人施放火枪,还是不在意。
双方距离太远了,这时候就施放火枪,根本不可能打的着。看来这般敌军士卒没打过仗,是些生瓜蛋子。
这火枪说是有一百步的杀伤射程,实际管用,得把敌人放到五十步以里,不然也就只能在人脸上留几个麻子,其余等于没用。
等打完仗,把对方这般生瓜蛋子俘虏过来,得好好教教他们怎么使火枪,不然光浪费火药,一点用处都不起。
还没意淫完,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就在他们眼前发生了。
随着对方战壕升起蓝烟,自己这边前军大片士卒纷纷扑倒。接着,对方战壕里再次升起蓝烟,再看自己这边,又是大片的士卒扑倒。
两个人几乎同时放下千里眼,看向对方。
不可能,这不科学!
两人急忙跑下用来指挥的高坡,跑向退回来的士卒。
看着皮质护盾上拳头大的破洞,两人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太可怕了!
可是,潼关都拿下来了,被阻挡在这离西安已经很近的渭河平原上,不能前进,如何跟多尔衮交代?多尔衮能相信这个事实吗?
孔有德道:“咱先别管睿亲王信不信了,先把豫亲王找来,把他说相信了再说吧。这玩意太玄了,要不是亲眼所见,我都无法相信。”
耿仲明自然觉得孔有德说的有理,两人命大军原地列阵防御,急忙各自上马,向多铎所在的后军跑去了。
第342章 愣王爷发誓要改姓 重甲兵驱降卒试枪
多铎当然不能相信孔有德和耿仲明说的情况。
三百步开外,让火枪打的伤亡惨重,死伤累累?
说天书,说神话呢?不想打仗就直接说,别他娘的糊弄我!天下若是有这等神枪,我他娘的跟你们两个姓!
耿仲明还要争辩,孔有德暗中拉他衣袖一把,笑着对多铎道:“也许我们两个看走眼了,还是王爷您亲自去看看,以示定夺。”
多铎二话不说,带着亲兵卫队,跟着两个人向前面去。
他倒要看看,这两人编这么滑稽的谎话,到底想干什么?
孔有德和耿仲明策马走在前面,耿仲明就暗中埋怨孔有德道:“你这主意可不高明。这位豫亲王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让他怎么看?不还得用咱们的士卒去进攻他才能看见,才会相信?”
孔有德解释道:“不如此,咱们也没法交代呀。”
耿仲明道:“跟随咱们的弟兄,都是跟着咱们多年的老兵。投了满人,落个汉奸骂名,咱们就够对不住他们的了。如今,就为让多铎相信,再让他们这样白白送死,于心何忍?”
孔有德道:“这个我早有准备。不用咱们的老人,用投降的那三千顺兵。”
原来,奉李自成命令留守潼关的巫山伯马世耀,投降满清以后,见到多铎,他又后悔了。
怎么呢?
这位豫亲王爷多铎,生就一副二愣子模样,而且汉语十分不熟练,说话乱七八糟,谁都不挨着谁,基本属于言不达意,话不着调。
马世耀一看,就这么一位半生不熟的傻子就把我给吓投降了?怎么看他也不像能把闯王给打跑的主啊?
哪天闯王击败这位傻王爷,回过头来还不把我给活煮了?你马世耀也忒窝囊了,连傻子你都能投降!
想到这里,马世耀又变幌子了。他偷偷给闯王写信,要闯王再杀回来,他做内应,里应外合,把傻王爷多铎给灭了。
事不凑巧,这封信没送到闯王那里,让人给送多铎手里了。
多铎虽然外表看着傻乎乎,直愣愣的,愣是有些愣,傻是一点不傻。
他接到马世耀给闯王的信,不动声色,却邀请马世耀及其亲信到潼关塬外面打猎,暗中在围场四周布置重兵。
马世耀就把多铎当了傻子,心里一点没犯防备,带着亲信就去了。
结果,马世耀与其亲信一千余人,被多铎重兵包围,迅速扑杀殆尽,并就地不管死的活的,一律挖坑埋掉,不留活口。
就这样,马世耀和他的亲信被多铎残忍处理掉,剩下的三千余顺军,则被多铎交给孔有德和耿仲明,编入汉八旗。
今天多铎要亲眼见识敌军火枪军的威力,孔有德就想用这三千投降的顺军做多铎的试验品了。
明军在关外的骑军,是有重甲骑兵的。
士卒穿全身包裹着严实的重生铁铠,战马也披铠甲,战马相连,行军较慢,但刀枪不入。目的,就是防备满洲骑兵。
我单兵单骑打不过你,我弄刀枪不入的重甲骑兵,这回看你轻骑兵怎么对付我?
后来,随着大批的明军将领投降满清,这重甲骑兵也变作满清的了。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军队里,就有重甲骑兵。
这回,孔有德将多铎让到指挥战斗的高坡上,然后就命令重甲骑军,将投降的三千顺军从队伍里逼出来,逼迫他们去进攻对面火枪军的战壕。
三千顺兵刚才已经见识了对方火枪的厉害,如何肯主动出击找死?
孔有德大声告诉他们,为大清建立功勋的时候到了!攻破对方阵地,立功受赏,可真正编入汉八旗,成为大清军人。
猥琐不前,贪生怕死,他们身后的重甲骑军,就会把他们杀死在阵前,然后马踏成泥,死无葬身之地!
孔有德说罢,向那些裹满了铠甲的骑军们一挥手,但见骑军们挺起长矛,催马前进。
留在最后面不动的顺兵,被重甲骑军的长毛穿透胸膛,接着被碗口大的马蹄踏翻在地。
能做重甲骑军战马的马,都是大宛种的高头大马,一般蒙古种的小马根本驮不动自身和骑兵身上的重甲。
高头大马,加上身上的生铁重甲,再加上骑兵和骑兵身上的重甲,足有接近半吨的重量。
如此负重的马蹄踏在身上,根本就没有活命的机会,当真是马踏如泥。
投降顺兵没有办法,只得拿起兵器,向火枪军的战壕前进。看看接近刚才被火枪射到的敌方,顺兵开始犹豫,停下了脚步。
这时候,身后的重甲骑兵,纷纷举起了手中已经上好发条的连弩。
一个军官高声命令道:“进攻!违抗孔大帅将令,乱弩射杀!”
到这时候,顺兵前进是死,回撤也是死。
回撤,他们是无论如何也对付不了刀枪不入的重甲骑兵的。倒不如向前快跑,大声向对方请降,说不定对方会留他们一命。
对方肯定不是闯王的部队,但他们对抗清军,那就是来帮闯王的。他们也是顺军啊,说不定对方可以放过他们。
于是,聪明的先跑起来,边跑边喊:“别打枪,我们是顺军!”
更多的人反应过来,一起向火枪军的战壕飞跑。
你现在说你是顺军,谁信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