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军神-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李儒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只有董卓这个粗鄙武夫看中。伯乐相中了千里马,千里马又怎么会不以死相报?

所以,历史上的李儒,可以说是对董卓尽心尽力,为了董卓能够站在权力的巅峰,不惜背负一世骂名。

谋士分很多种类型,有善于军事的如张良,有善于筹集钱粮的如萧何。而李儒这一类谋臣,则是善于勾心斗角的谋略,有如陈平。

这类谋士不仅计谋‘阴’狠,而且善于明哲保身。

历史上,后来的董卓,由于大权在握,就开始不听李儒之言,最后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但是历史对于李儒的记载,却说他最后不知所踪,并非像演义中记载的那样,被自家家奴绑来献给吕布。

董卓部下击败吕布,挟持献帝以后,李傕还推举过李儒为‘侍’中,但被汉献帝拒绝。等到李傕被曹‘操’击败,李儒就不知所踪。

李儒曾助纣为虐,更是毒杀前任皇帝、皇妃,可谓是恶贯满盈,被天下人唾弃。

他深知,在众人没有明目张胆的举兵造反之前,无论哪路诸侯抓住了他,都会要了他的‘性’命。所以,他才会隐姓埋名,消失在众人视野之中。

三国时期的谋士,得以善终的并不多。然而如同李儒这般‘阴’狠,工于心计的谋士,却往往懂得明哲保身。

贾诩、程昱、李儒,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却说威县大帐之中,李儒排众而出,来到地图面前,缓缓说道:“下策,派兵劫掠威县内外,裹挟百姓进城。死守城池,静待皇甫将军援军。”

众人闻言,都是不解,问道:“军中粮草,不足十日之用。就算能够劫掠一些粮草,亦不能支撑半月。依照路程来看,皇甫将军要一月以后才能到达,那时我等岂不都要被饿死?”

李儒脸上‘露’诡异的笑容,说道:“皇甫将军乃世之名将,深知兵贵神速。他若是倍道而行,半月可至。若我军粮草耗尽,仍可杀人就食,熬到皇甫将军前来,易如反掌。”

李儒的话,风淡云轻,却让众人浑身发冷。‘杀人就食’,哪怕残暴如董卓,若非‘逼’不得已,也不愿如此行事。

摇了摇头,董卓问道:“中策所谓何计?”

“中策,命令其余官兵死守威县,主公直接带着帐下心腹,以及西凉儿郎从丘县突围。”

“黄巾军占据丘县,我们可能很难攻下这座城池。但是,若只是绕过这座县城了,却是轻而易举。”

李儒的每一个策略,都是如此惊人。

这条计策,是要抛弃其余数万官兵,只保存董卓手下的实力。

官兵若是想要全部离开威县,广宗黄巾军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官兵执意撤退的话,先不说董卓又会多了一个弃城而逃的罪名。若是张角在后面追击,官兵很有可能会迎来一个大溃败。

所以说,使用中策,那些被留在威县的官兵,就会成为弃子,成为吸引广宗黄巾军的‘诱’饵。

犹豫了一下,董卓问道:“让这些官兵死守威县,他们会答应吗?”

李儒哈哈大笑,说道:“此事何难,只需告诉他们,主公将亲自带领本部人马,前去攻打丘县即可。”

董卓闻言,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他帐下的其他将官,看向李儒的眼神,却变得畏惧起来。

这人虽是一介儒士,却心狠手辣若斯。动动嘴皮子,就决定了数万人的生死,真是可怕的人!以后若无必要,绝对不能招惹此人。

这条计策,董卓还觉得可以接受。

反正他现在一败再败,注定会被朝廷责罚,根本不用再考虑镇压黄巾的事。而是思考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而后买通十常‘侍’,为自己洗脱罪名。

他仍不死心,继续问道:“上策是何计?”

闻言,李儒脸‘色’一肃,说道:“上策,兵分三路。一路驻扎威县,拖住广宗黄巾。而后派出第二路人马,大张旗鼓前去攻打丘县。”

“如此,丘县黄巾兵力不足,必然震动。他们以为曲周有漳水天险,易守难攻,必会麻痹大意,而后从曲周调遣黄巾支援丘县。”

“我们再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派遣‘精’锐之士,奔袭曲周。”

话毕,李儒一指地图上的曲周城,脸上满是狂热。他喜欢这样指点江山的感觉,更喜欢看到因为自己的计策,而改变整个战场的胜负。

考虑了一会,董卓摇了摇头,说道:“黄巾军中,亦不乏智谋之士。这条计策虽然可能成功,却有风险。”

“先不说能否‘迷’‘惑’黄巾军,让他们把大部分兵力都调到丘县。哪怕他们果真如此,漳水易守难攻,恐怕也难以渡过。”

李儒张了张嘴,终究是没有说什么。

其实,只要黄巾军被官兵‘迷’‘惑’住了,官兵大可晚上偷偷来到漳河,伐木渡河,而非直接夺取漳河桥梁。

李儒了解董卓,知道一旦他下定决心,就不会更改,所以不再劝说。

董卓看着帐下的心腹众人,说道:“我意采纳文优所献的中策,尔等可有异议?”

能够保全‘性’命,他们自然不会反对,都齐声应诺。'

第八十三章流言四起

李儒提出三策之前,他早就料到董卓的选择。。:。但是,他心中仍然抱有一丝期待。

如今幻想破灭,他也无话可说。

这个时候的谋士,献策之时往往喜欢给出上、中、下三策。

下策,一般都是最不好的,决策之人也很少会选择这条策略。

上策,虽然前景美好,却有很大风险,若是稍有不慎,其结果可能连下策都不如。当权者往往也不会采纳这条策略。

而中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最为稳妥,是当权者们选择最多的策略。

此时的陈旭,还显得非常稚嫩。他虽然有些眼光,但是与那些三国顶级谋士相比,还是相差甚远。

就拿此事而言,他幸好没有听到李儒所献的三条策略,不然的话,肯定会吓得冷汗淋漓,羞愧不已。

陈旭想到了开头,却没料到结局。

他所看到的,只是李儒所献的下策。若是董卓选择那条上策,黄巾军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今时不同往日,以前的黄巾军还能与官兵对峙,细细谋划,哪怕丢掉两座城池,也没什么。

现在每拖一天,皇甫嵩所带的官兵,离这里就更近一分。若是真让皇甫嵩与这里的官兵汇合,黄巾军的结局将不言而喻。

皇甫嵩不是董卓,更不比卢植差。

就连卢植带领三万大汉‘精’锐官兵,都能屡败黄巾军近十万大军,更何况是皇甫嵩?

唯一值得庆辛的是,董卓并没有选择上策。他抛弃了威县的所有官兵,带领着自己的几千部曲,朝丘县赶来。

丘县县衙,张梁等人得知董卓亲自带兵过来,脸上都很严肃。

他们以为董卓亲征,是下定了决心要攻破丘县。几位渠帅不断督促着黄巾士卒,让他们深沟高垒,加固城墙。

一棵棵树木被砍成几段,做成滚木,而后搬到城墙之上;一块块石头,也被百姓们搬了上来。

受过官兵欺压的百姓,自然希望黄巾军能够守住城池,所以纷纷主动请缨,希望能够帮上一些忙。

城‘门’口,探马来回穿梭,一日数十探。

董卓所带兵马每日到了何处,都会有情报传到丘县之中。

董卓军越来越近,丘县的气氛也越来越紧张。这日,为了防止细作‘混’入城内,除了每日进出的探马,整个丘县已经变得只许出,不许进。

董卓帐下大多都是骑兵,哪怕带着辎重,第三日也已经来到丘县境内。黄巾军见状,紧守城池,各部人马严阵以待,时刻准备防御官兵攻城。

但是,官兵却对丘县视而不见,他们摆出防御的姿势,警惕防备黄巾军突然出城攻击,而后绕过这座县城了,直接往南方赶去。

如此诡异的一幕,让黄巾军都感到不可思议。他们仿佛用尽了所有力气,却一拳打到了空气之中。

陈旭站到城墙上,紧紧盯着远去的官兵。突然,他一拍城垛,大叫一声:“原来如此!”

自从探马报告了董卓前来丘县的人数,陈旭就一直隐隐感到不对。

因为,董卓带来的兵马,几乎都是骑兵,而且人数也不多,只有三千余人。

骑兵不善攻城,哪怕是一些没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更何况是久经沙场的董卓?黄巾军因为这个缘故,曾经还都议论纷纷。

直到现在,陈旭才知道,董卓这是要丢下威县的官兵逃跑啊!

他高估了自己的智慧,也低估了董卓的胆大妄为。陈旭如何都没想到,在这个天下尚未大‘乱’的时候,董卓居然敢如此行事!

他急忙离开城墙,来到张梁面前,将自己的猜测告知张梁等人。

众人闻言,亦是面面相觑。

有一个渠帅当即出声喊道:“既然这样,我们又岂能让这些官兵轻易离开?还请人公将军下令,让我带领本部人马,前去追杀董卓那厮。”

张梁并没有因为陈旭一次判断失误,就轻视他,还是先征求他的意见,问道:“对于此事,文昭怎么看?”

说实话,陈旭这个时候有些沮丧,也有些羞愧。

自从被桥玄夸赞开始,到东郡屡次击败黄巾军,再到上次奇袭丘县。陈旭可谓是一直顺风顺水,以至于他有些骄傲自满,甚至有些洋洋得意。

直到今日,被董卓军当头‘棒’喝,他才晓得自己小觑了天下英雄。

这时的他,才知道孙子兵法为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场之上无小事,需要谨慎再谨慎。哪怕一个小小的疏忽大意,都可能葬送全军的‘性’命。

好在这次董卓军只是逃跑,并没有给黄巾军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不然的话,陈旭真的要追悔莫及了。

猛然听到张梁的问话,陈旭没有马上答应,而是看着地图,仔细思考着。

像演义中所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每个谋士、将领,他们在思考计策的时候,都要经过仔细推敲,等确认这条计策可行之后,才会实行、或是献给自己主公。

这不是优柔寡断,而是谨慎。

这一次,陈旭把自己带到官兵的位置。他仔细思考着,若自己是官兵,会怎么做?

良久,当他突然想到暗度陈仓的典故以后,浑身上下冷汗淋漓。他猛然睁大眼睛,说道:“失策矣!”

众人见陈旭一惊一乍的样子,以为出了什么大事,都大吃一惊,七嘴八舌的向陈旭询问,是否有什么问题。

陈旭对众人说道:“董卓带领他的部下撤走,我等无需追击。”

“自他领兵以来,屡战屡败,这次更是丢弃数万官兵,独自逃跑。洛阳那些达官贵人,肯定会参他一本。如此,董卓及他的部下,不足为虑!”

“况且,董卓帐下全是骑兵,我等以步卒追击,先不说追不追得上,哪怕能够追上,亦是很难战胜。”

“董卓这一路人马,我并不在意,我所虑者,唯曲周尔!”陈旭指着曲周,对众人说道。

王延皱了皱眉头,问道:“可是有何不妥?”

他以前在众人面前分析过,曲周城可谓是固若金汤。现在陈旭却说他很担心曲周城,这种说法,无疑是推翻了王延以前的分析。

其余人等,亦是一脸不解。

陈旭没有理会众人不同的表情,继续说道:“韩信曾经两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获得巨大的胜利。”

“若是官兵之中有智谋之士,派兵佯攻曲周桥头,吸引曲周守军注意。而后让人在其他河段,暗暗伐木渡河,则曲周危矣!”

众人闻言,都是心中一凛。

陈旭继续说道:“好在官兵没有行此计策,将军可派人前往曲周送信,告知曲周守将,密切注意漳水上下河段,易于渡河之处。”

张梁不敢怠慢,虽然他不认为官兵之中,有人能够想到这个计策。但是为了保险,还是派遣了两千黄巾军过去,并且送了一封书信,让曲周守将小心行事。

董卓的意外撤退,使得威县官兵只剩下两万出头。

这几日,城中流言四起。先是有人说城中无粮,官兵以后会杀人就食。

这条流言,使得威县百姓人心惶惶,有很多人想逃出城外,都被官兵抓了回来。

第二条流言,却在官兵中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条流言中说,董卓把威县的官兵当做吸引黄巾军的‘诱’饵,自己却率领亲信弃城而逃。

才开始,并没有人相信董卓会这么做。但是,随着时间越推越久,前去攻打丘县的董卓仍是杳无音讯。

再加上董卓自己的亲信,果真全部不在城中,官兵们更是人心惶惶。因为军中缺粮,他们的伙食越来越差,现在已经无法填饱肚子。

于是,城中开始产生暴‘乱’。那些官兵已经认定自家主将弃城而逃,纷纷要求撤退。

好在几个将领有些决断,将那些叫嚣最严重的一些人枭首示众,这才镇住了‘骚’动的官兵。

城中百姓家中,粮食早就被抢劫一空。

这段时间,有很多百姓已经坚持不住,纷纷饿死。有些饿得眼红的百姓,已经开始把那些饿死之人的尸体,拿去吃掉。'

第八十四章水淹

这一日,威县之中又有一条流言传开。;:。

说是北上的皇甫嵩部,在渡过黄河的时候,被黄巾军半渡击之。官兵折损大半,被迫退守濮阳城。

这条流言的出现,就好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失去希望的官兵,更是人心浮动。

很多官兵长久无法吃饱饭,真的开始杀人就食。他们心中恐惧不已,每日更是四处强掳‘妇’‘女’,而后将她们带到军营,玩‘弄’致死。

才开始,官兵中的将官还试图制止他们的行为。但是面临已经渐渐失控的官兵,他们也是有心无力,最后只能放纵行事。

他们的这个举动,无疑让本就受尽压迫的威县百姓,开始了大规模的反抗。

在饥饿、欺压、死亡的三重压迫之下,百姓们赤手空拳,向官兵发起了进攻。

战斗是惨烈的,结局是悲惨的。

这些官兵,都是整个大汉帝国的‘精’锐。他们纵然现在已经濒临崩溃,也绝对不是这些赤手空拳的百姓,所能撼动的。

鲜血染红了街道,整个县城都笼罩在悲痛与恐惧之中。

在官兵的屠刀下,百姓们再次沉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