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凤和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鸾凤和鸣-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入狱的那天开始起,他就知道,自己再没有活着出狱的可能了。

如今,大局已定,二皇子党被扣上了谋逆作乱的大罪名,大皇子却已经是一国储君,而先帝驾崩,他不日就要登基为皇。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不可能再翻盘了。

“我一直想不通,”慕容垂眼看着酒杯,琥珀色的酒液泛着诱人的光泽,“当初你怎么能够做出弑父的举动,难道为了二皇子的伟业,你连父子天性都可以舍弃?”

慕扬轻轻一笑道:“如果父亲不死,我又怎么能够继承他的爵位,怎么能够有足够的筹码,去赢得二皇子的倚重。”

慕容抬眼看着他:“你真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

慕扬沉默着。

“畜生。”

慕容冷冷地吐出这两个字。

扶摇向慕扬脸上看去,见他并没有因为这两个字而起任何的波澜,顿时心中一片冰冷。当初那个锦衣怒骂,潇洒骄傲的贵公子,早已被权势蒙蔽了双眼,成为一个无情之辈。

原本,二皇子党谋逆作乱的这场大案,已经由大理寺全权处理,以慕扬为首的乱党,绝无脱罪的可能。但是大皇子慕弘武登基在望,按照惯例,新帝登基总要大赦天下,哪怕是谋朝篡位这样的诛九族大罪,也有可能由原本的斩立决变成秋后问斩。

就像现代,死刑和死缓,这是有重大区别的。如果从死刑变成无期徒刑,那就更是死里逃生了。

如果说,慕扬只是谋逆作乱,那慕容念在兄弟之情,可能还会放他一条生路,但慕扬弑父,这个罪孽是绝对不能饶恕的。所以他一定要在新帝登基之前,将慕扬正法,这样才能为父亲报仇,慰他的在天之灵。

“我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父亲死的那天,你有没有对他动过手

慕容的这最后一个问题让扶摇心头猛跳,靖王慕止洪死的那天,她是在场的,亲眼看见他像个血葫芦一样被抬入靖王府,据说他身中数刀,刀刀致命,难道也里面还有慕扬动的手吗?

慕容紧紧地盯着慕扬的眼睛,对方哪怕有一丝的犹豫和闪烁,他也能够捕捉得一清二楚。

慕扬长时间地沉默着。

墙壁上的油灯变得微弱,油快要用完了。

屋子里的光线愈发地昏暗,让人心头沉甸甸如同压着大石头。

“他死的时候,身上一共有三刀一剑四个伤口……”慕扬终于开口,嗓音像是从石头缝里挤压出来的,艰涩而难听,“三刀在前,一剑在后,被背部穿透,刺破了他的肺,这才是真正致他于死地的绝命一击。而致命一剑……”

他双眼直视慕容,嘴角泛起一丝古怪的笑意。

“……就是我刺的。”

慕容的眼睛蓦然放大,瞳孔似乎要从眼眶中崩裂出来,震惊、痛心、仇恨、不耻……种种复杂情绪,在他眼神中交织。

这一刻,胸中的仇恨之火,几乎要从他的胸膛中冲破肌肉和骨骼,刺体而出。

而慕扬,则已经低下头去,将脸深深地埋在阴影之中,嘴里发出呵呵的轻笑,在昏暗的牢房里,有种说不出的可怖。

扶摇抬手按住胸口。

靖王竟然是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死的!

这个事实,让她沉重地透不过气来。

沉默的牢房,沉默的三个人。

最终,慕容艰涩地张开了嘴:“扶摇,你先出去。”

扶摇心头一跳,向他脸上看去,只看到一脸的决绝。她知道,他下定杀心了。她点点头,默默地走了出去。

在牢房外,她跟项老虎并肩而立,背靠着冰冷的墙,微微仰着头。

墙壁很厚,听不到里面的声音,他们都不知道,慕容和慕扬是否还有继续交谈。

“铛……”

酒杯落地的声音很清脆,透过墙体传出来。

她眼神一凝。

“那壶酒里,放了鸩毒,入喉即死。”项老虎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

鸩杀!

慕扬亲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他自己却也死在了亲兄弟慕容的手

天理循环,上天从来没有饶过任何一个罪恶之人。

林春乔

苏雪华

慕弘珏

慕扬

每一个人手上都沾着鲜血,每一个人身上都背着人命,他们自以为聪堋自以为犯罪之后可以瞒天过海,可是到头来,全都为自的罪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就是报应!

从大理寺监牢出来以后,扶摇抬起头,意外地发现云开雾散,一轮明月将清辉洒遍人间。

她伸手握住了身边男人的手。

慕容转过脸来。

夫妻俩对视着,眼中流动着复杂的情绪,有解脱,也欣慰。

人生路迢迢,与你携伴同行,何惧风刀霜剑。

盛大的出殡礼结束了。

先帝的头七也过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全部转移到了新帝登基这一件举国大事上来。

刚刚悬挂还没多久的白幡都被撤掉,换上了红色、彩色的绸带·皇宫如同一座巨大的机器,忙碌而有条不紊地运行起来。

新帝的龙袍冠带。

登基仪式现场的布置。

新帝登基代表着朝臣们可以享受一次大规模的升官,代表着牢狱犯人可以享受一次大规模的赦免,代表着老百姓可以享受一次大规模的免税免赋。

总之,这是一件让举国上下都开心的喜事。

人人都知道,大盛将迎来一位仁厚英明的君主。

大盛帝国有一种万象更新的气象。

位于皇宫深处的丹华宫中,也非常地忙碌。新帝登基,就要从丹华宫搬到皇帝的寝宫,这搬迁自然也是一件大事,值得忙碌。

当青宁在忙着安排搬迁事宜的时候,扶摇带着绣烟柳来拜访她了。当扶摇扭扭捏捏将绣烟柳的身份告诉青宁之后,青宁反而露出了一个平静的微笑。

“我早已知道,殿下登基为帝,内宫便不可能只有我一人。”青宁微笑着,对扶摇说。

她的笑容,让扶摇轻松的同时,也泛起一丝心疼。

青宁却已经拉过了绣烟柳的手。

“你肯为殿下置身风尘数年,为他冒险周旋于两党之间,又为朱雀门事变立下大功·我相信,你对殿下是有一份真挚的感情的。”

没有想到可以受到这样轻柔亲和态度的绣烟柳,生出了感激之情,深深地觉得自己此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径,与对方的大度相比,实在是卑微不值一提。

青宁让绣烟柳暂时住在丹华宫的偏殿,等合适的时候,她会向大皇子提出建议,新帝登基必会册封后妃,到时候绣烟柳也会得到一个合适的封号和身份。

绣烟柳谢恩后,被宫娥领去了偏殿。

正殿之中,只剩下青宁、扶摇两姐妹。

青宁拉住了扶摇的手,一起坐在罗汉榻上。

“大姐,绣烟柳跟你说的话,其实我也想跟你说了。”

扶摇道:“你是指……”

“鸟尽弓藏,这四个字,未必不会出现在仁君忠臣之间。”青宁的脸色变得严肃而认真。

扶摇变色道:“殿下有露出什么意向了?”

青宁摇头:“殿下倒还不曾说什么。但是我听说,现在有人提议,让殿下登基之后,封武王为一字并肩王,甚至也有人提议·晋封武王为九千岁。”

“什么?”

扶摇倒抽一口冷气。

并肩王?九千岁?

这种封号,是随便可以赐予的吗?这都是对国家有非常大的贡献,在朝臣和百姓中都有极大威望的人,并且深的皇帝信赖的人,才会得到的殊荣。

然而,大皇子的皇位是如何得来的,朱雀门事变的真相不过是两个皇子为争夺帝位而兄弟相残,如果这事实揭露出来,大皇子这个皇帝能够做得名正言顺吗?作为最了解内幕的慕容,在大皇子心目中,真的是完全信赖没有一丝一毫的顾忌吗?

即便以前没有,当有人提议封慕容为并肩王甚至九千岁的时候,大皇子还能不猜忌吗?他还能不觉得慕容的势力、声望都过分高大,甚至快要威胁到他这个皇帝的声望了吗?

“提这个建议的人,该杀!”

扶摇恶狠狠地吐出“杀”这个字。

青宁叹息道:“功高盖主,原本就是历朝历代的忌讳。只要有了一丝的猜忌,君臣的关系便会如履薄冰,若有小人作祟,便很容易造成悲剧。”

“所以,有绣烟柳这个殿下完全信任的女人,为武王说话,说不定真的能够对大姐和武王有所帮助。”

扶摇捏了捏拳头,心里真是复杂极了。

连她和青宁、绣烟柳这样的女人都已经预感到了君臣关系之间的危机,慕容能够没有感觉到吗?大皇子能够没有感觉到吗?

也许,是该跟慕容谈一谈了。

慕容已经为大皇子争来了天下,接下来,是到了他功臣身退的时候了。

310、逍遥任我行(大结局)

新帝登基,史称盛高宗,改元庆春。

大赦天下,免税三年,群臣朝拜,领袖江山。

昔日与二皇子党殊死斗争的大皇子慕弘武,已经成为傲视天下的帝王,手中握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掌控者御下所有子民的生死。

新帝即位后颁布的所有诏令之中,第一条就是赐封内宫,大皇子妃苏青宁立为中宫皇后,绣烟柳本姓柳,因有龙之功,封为柳妃。

按照惯例,新帝上位后,总是要提拔一批功臣的。

所有在外的一方诸侯,几乎都得到了加官进爵的待遇,作为皇后的父亲,新皇帝的泰山大人,苏北岳也由平海侯晋封为平海公,爵位世袭。

现在宋梨花怀着个男婴,平海公的爵位后继有人。

然而,当所有人都得到加封和赏赐的时候,有一个人,却一直没有得到任何的奖赏,那就是武王殿下慕容。

所有人都知道武王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昔日大皇子党中的重臣,也都知道,皇帝能够即位,最大的功臣就是这位武王。新皇登基,谁都可以不赏赐,武王却绝不能不赏。

可是,众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时正在御书房中的新皇帝慕弘武,最为头疼的就是对武王的赏赐。

书案上数本奏章,每一本都是为慕容求赐封的。

有说封他为并肩王的;也有说封他为九千岁的,他们都把武王视为大盛的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仿佛离了他,大盛就要崩塌了一

做的皇帝之后的慕弘武,跟做大皇子时候的慕弘武,心态是完全不同的。

做皇子的时候,他还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慕容在他心目中,是一个并肩作战的战友;而当他做了皇帝以后,慕容就成了他的臣子。

皇帝是绝不容许臣子的威望,威胁到帝位的。

他深知慕容秉性绝不会有不臣之心,但是他不能允许国家中出现一个可以比肩皇帝声望的存在,否则会给皇帝今后掌控国家留下隐患。

这时候,内侍禀报,皇后青宁和柳妃一起来了。

慕弘武只得暂时放下心头的烦恼,宣她们进来。

一身皇后服制、雍容清艳的皇后青宁,和妩媚妖娆、风情万种的柳妃,并肩走入御书房的情景,还是令他眼前一亮。

欣赏美人果然是能令人心情愉悦的。

“皇上在为什么烦恼?”青宁一进来救看见他紧皱的双眉,心知肚明地问道。

慕弘武叹口气道:“还不是这些奏章。”

青宁走过去,拿起一本奏章,见慕弘武并无反对,便打开来看了一眼。

“这些,都是为武王请封的奏章。”

慕弘武点头,揉着眉心道:“这些蠢货,不知道这是把慕容架到火上烤。”

青宁和绣烟柳对视一眼。

“皇上,这些奏章看不看倒在其次,其实你心里很清楚,武王对您是忠心耿耿的。”青宁柔声说道。

慕弘武沉默了一小会儿,道:“朕自然知道,但有些却未必知道朝中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团结一心。”

青宁和绣烟柳也都沉默了。

当初的二皇子党,几个关键人物都已经不在了,但事实上还有很多曾经支持二皇子的老臣在朝中,慕弘武要做仁君,就不可能把这些曾功在社稷的老臣都杀掉。

所以朝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跟他这个皇帝一条心。

也正因为如此,他不希望让慕容势力坐大,变成将来的隐患。

青宁道:“皇上这些人并不知道武王的想法不过是自己揣测罢了,臣妾相信所谓并肩王、九千岁一流,绝不会是武王的想法。”

慕弘武低着头用手指轻轻摩挲着一本奏章的边缘,轻轻道:“人心易变……”

这四个字,让青宁和绣烟柳都是心头一跳。

不行,不能让皇上生出这样的心思—-—警觉的青宁非常担心,她深深地看了绣烟柳一眼。

绣烟柳会意,知道这时候自己该开口了。

“皇上,与其空想生闷气,倒不如直接跟当事人对话。”

“嗯?”慕弘武抬起头。

绣烟柳道:“皇上跟武王曾是无话不谈的知己,若要知道武王是什么心思,听别人说是没用的,应该听武王自己说才是。”

慕弘武若有所思。

“你说得对,朕该听他自己说……”

青宁和绣烟柳再次对视了一眼。

“内侍,宣武王觐见。”

武王府。

扶摇为慕容打点着服饰,黑色绣四爪金龙的袍服,将他衬得玉树临风、英伟不凡。她非常仔细地检查着他的领口、袖口、腰带、衣角,哪怕上面有一根头发丝,都要挑出来。

慕容握住了她的手:“别紧张,只是进宫一趟罢了。”

扶摇看着他的眼睛,咬着下唇,挣扎了半天,最终还是只说了一句:“早点回来,我等你。”

慕容点头,松开她的手,往外走去。

直到他背影消失在院门外,扶摇才猛地转身,跑了,最后还是颓然地站住了。

皇宫御书房。

两个男人,两盏淡酒。

“臣记得,皇上以前是喜欢喝烈酒的。”慕容把玩着酒杯。

慕弘武道:“以前年轻气盛,烈酒令人心怀壮志;如今却不同了,淡酒能怡情,却也能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

慕容喝了一口酒杯里的酒,皱了一下眉头,道:“我还是喜欢烈酒。我这个人,认准了之后便很难再喜欢别的东西,烈酒喝着舒服,便绝不会突然喜欢喝淡酒。

慕弘武深深地凝视着他。

中宫,甘露殿。

“皇后,请稍安勿躁。”

绣烟柳捉住了已经来回走了十几遍的青宁,拉着她坐了下来。

青宁伸出手掌道:“你看。”

绣烟柳看了一眼,发现她的掌心全是汗水。

“皇后不要担心,臣妾已经派人在御书房外候着了,如果有什么变故,我们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青宁道:“我们知不知道不紧要,最重要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