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利王女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犀利王女谋-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韩孜默是个孝子,坚决奉行“父母在,不远游”,他父亲在他少年时便已过世,母亲体弱多病,故此便带着母亲居住在吴王府,一来与恩师与师兄相距甚近,二来吴王府的一位赵大夫极擅长调理老年人的身体,韩母在他的调/理下精气神要好得多。
彼时,韩孜默甚是年轻,吴翩翩甚是活泼机灵,师傅与弟子之间相处极是融洽开心,韩孜默学富五车,却并不拘泥,而且教学方式灵活,在他眼中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蠢仆吵架,皆是世间学问,教得吴翩翩不仅学识日日长进,还愈发心眼活泛,每每对身边发生的事情能有独到之见,洞察缘由。
只可惜,两年后,韩母的身体愈发不行了,一心想要归回故里,韩孜默便离开了了扬州,陪母亲回了滁州。两年多后,韩母病逝,韩孜默又为母守孝三年。吴王去世之际,韩孜默正在山中为母守孝,并不知道外面的变化,等他守孝完毕出来后才知道这些,而韦家却早已盯上他,他一出孝,韦家便找上门来,热情洋溢地要将韦家的姑娘嫁给他,韩孜默当然不能答应。但是他并不想傻乎乎地去以鸡蛋碰石头,以身家性命成就一个无用的清名,也不想去扬州求助。吴王去世,广陵郡主也在守孝。而且她所面临的压力更大。
即便是师徒,即便他能帮到吴翩翩,为她出谋划策,但是,他是个青年男子,进出一个守孝的孤女的家门,只会给那些不择手段找麻烦的对手带来攻讦的理由,而且吴翩翩还要为他的安全费心。权衡之后。他便悄悄离开滁州,隐居于此地了。
吴翩翩只知道韩孜默在守孝完毕后便隐居了,并不知道他隐世的原因,而这几年来,她自己也很忙,分心无暇,便没有去打探韩孜默行踪。
见韩孜默又一次发问,吴翩翩便道:“我兄花夜携妻在古松镇闲居,我来此探望,暂居一段时日。今日遇见一人打听先生踪迹,说先生在这一带隐居,后又听阿夜说三溪村有位韩先生。我心中猜测莫非就是先生,于是便寻来了!”
韩孜默闻言,知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外之事发生,便放下心来,微笑道:“花小郎在古松镇?莫非镇上那家回春医馆的花大夫就是他么?”
韩孜默是知道吴王还有一个儿子养在外面名叫花夜的,只是从未见过,所以听吴翩翩提起花夜并不讶异。
吴翩翩点点头,“正是回春医馆!”
韩孜默想起花夜的身世,以及吴王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养在花家。并姓花,入花家族谱的事情。不由感叹了一句:“花幺幺真是一个奇女子!可笑世人还皆笑她愚!”
吴翩翩终究还是忍不住问起韩先生为何隐居此地。说实话,韩孜默一守孝完毕就消失了。她心中不是没有些许芥蒂的,她原本还等着韩孜默回到扬州呢。
韩孜默苦笑一声,便将韦家逼婚之事讲了。
吴翩翩听完,鄙夷道:“他们就会这些不上台面的手段!一个家族,好好教导儿孙上进,多多培养些有才干的弟子才是兴旺家族的正道!光一门心思地靠联姻,真是些目光短浅的田舍奴!他们家子孙不少,但是像样的却没有,不说能开拓振兴家族,就说守成,都不够看!”
韩孜默道:“所以他们才着急,什么手段都不忌讳地使出来,就怕太后一倒,便没了支柱!”顿了顿,又问翩翩:“江南现在如何?”
吴翩翩便将这几年来发生的事件,大致讲了一讲,最后道:“我与韦家现已是不死不休之局,我父我母之身故都与他们脱不了关系,又几次使我命悬一线,此仇不报,此生不得安!”
韩孜默点点头,“我随你一起回扬州!”
闻言,吴翩翩心头一热,站起身来朝自己的先生又深施了一礼,韩孜默忙起身拉着了她,“我这几年在这里躲清闲,无所事事,已是愧对恩师,愧对你父!”
叹息了一番,又问道:“那个打听我的踪迹的人是个什么人?”
“据说来自洛阳,但是我怀疑他来自长安,他自称姓文,名芝阁!”吴翩翩说罢,有大致介绍了一下那人的特征,补充道:“不是韦家人!韦家那几个稍微出息一点的人,我都能认出来!”
韩孜默轻笑了一声,“芝阁,止戈,莫非是武家人?”
吴翩翩一愣,感觉大有可能,先生果然是先生,这都一下子联想到了。
太皇太后的娘家,武家自从仁宗皇帝李弘陛下和太皇太后过世后,便低调起来。
吴翩翩心中转过一圈,笑道:“他估计明天早上便会来拜访先生,先生见他么?”
韩孜默微笑:“那便见一见!看究竟是哪家儿郎如此好学!”
吴翩翩道:“若是先生觉得那是个可造之才,倒不妨随他去长安转转,总之过不久我也要去长安,到时候在长安再与先生相见!”
韩孜默点头微笑,吴翩翩现在已经完全不必人担心,走一步看三步,随势布局已做的非常纯熟。
师徒两又聊了一会朝堂中的局势,韩孜默大概了解一下当下的情况,跟吴翩翩说话他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陛下有五子,二皇子生母只是个美人,母族低微,自身也平庸。已经是专心做闲散王爷,四皇子五皇子才九岁和十岁,尚且年幼不说。生母一个是才人,一个是婕妤。而且母族不显,这三人自是没有能力去争那个位置。可是三皇子的母亲是武淑妃,太皇太后的亲侄孙女,武家的势力却是不可小觑。”
“虽然目前形势未显,太子安居东宫,三皇子谦逊孝悌,兄友弟恭,可是私下里只怕是弓张弩拔!”
吴翩翩点头。“正是如此!兄友弟恭什么的,最是虚伪!若真是有兄弟情义的,应该是像从前先皇陛下与我祖父和两位伯祖父那样儿的!”
传说,当初,李弘太子殿下教三位弟弟的是,兄弟之间有什么高兴或不高兴的直接说便是了,哪怕是打上一架也无妨!不必藏着掖着,做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反倒令得芥蒂加深,相互生分!
言传身教之下。三个弟弟都学得彪悍生猛得很,据传说,两个小的。李显和李旦便常常打架,但是他们俩却偏偏感情最好。并且这三个弟弟对这位哥哥皆是钦佩爱戴至极,也从未肖想过去和亲爱的大哥争那个位置,对于自己的母后最疼大哥,也认为理所当然。
韩孜默又问道:“你若去京城,便要直面夺嫡之争,你若想有所为,便不可能避开,你可想好了?”
吴翩翩点头。“我想过。太子原本生母地位低微,一生下来。他的亲娘白美人便将他送与皇后抚养,记在在皇后名下。但是这些年他的生母白氏因为娘家兄弟的军功。一路升成了昭仪,身份地位都大大不同,而且白家与韦家已经联姻,韦家的那个昭仪估计是不可能有皇子的了,所以韦家便和白家结盟,一个想往上爬,由寒门晋升豪门,一个想在太后和皇帝过世后继续有所依仗。所以,我并不想韦家与白家成事!”
“那皇后与安南侯家呢?”韩孜默问道。
张皇后只有一女是亲生的,嫡长公主长宁公主早已出嫁,儿子便是记在她名下的太子。
老安南侯夫妇与吴王是至交好友,现任安南侯张昭兰与吴翩翩也是手足情分,而太子是皇后名下的儿子,若是将太子拉下马,皇后怎么办?这期间,张家又岂会坐视不理?
张家是绕不过去的坎!
吴翩翩摇摇头,“太子生母尚在,他若继位,又怎么会真的对张皇后孝顺?他自然是孝顺他的亲母,照看他的亲舅白家,而不是张家,不打压张家就不错了!”
韩孜默道:“三皇子也一样,他若继位,张皇后更是只剩一个虚名了!”
吴翩翩:“后/宫之中,因着掌宫之权,韦太后常常与皇后殿下过不去,而白昭仪趋奉韦太后,在那老婆子的扶持下,已经自成一势,而且我还知道白昭仪已经屡屡对皇后不恭,现在就这样了,日后若是她的儿子继位了,小人得志便猖狂,只怕更为不堪!”
“兰哥与我谈及此事,叹息间,皇后殿下已有悔意,别人的儿子终究是养不熟的!不仅白白帮别人养了儿子,还要好好地照看着他的亲娘,不然那个姓白的女人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日后那儿子还要怀疑她害死了他的生母!”
张皇后的儿子不满周岁便夭折了,不久后,白美人生下儿子,白氏便请求将儿子送与皇后抚养,以慰正在丧子之痛之中的皇后殿下,同时她自己也得到了皇后的庇护。皇后因为自己再也生不了子女,又想着白氏出自寒门小吏家,毫无依仗,并不怕她日后出什么妖蛾子,便接受了,却没想到白氏的兄弟从军后竟然立了军功,而后又节节高升,这后面又有韦家的推波助澜,以至于成此尴尬之局面。

新章送上,谢谢亲们订阅支持!
周末求个票票!


☆、第121章 方向初定

吴翩翩又道:“先生当知,白家这样的寒门小户,当初地位低下,处处逢迎上位者,自然是受了不少委屈的,一旦爬到高位,便觉扬眉吐气,又觉得自己当初是忍辱负重来着,恐怕想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之前在她之上的人踩下去,白氏现在已经有这种苗头了,她只记得自己迫不得已将骨肉送与皇后,只记得自己骨肉分离,全然不记得当初若非有皇后罩着,她们母子两根本就没有今天!”
韩孜默也摇摇头,“小人得志便猖狂!”浅饮了一口茶,问道:“那太子的态度呢?”
白昭仪的态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抱养的儿子的心是向着哪一边的。
“小时候看着还好,近年不行了,似乎也觉得他的亲娘很受委屈!若非三皇子在畔,他恐怕对皇后只剩下面子情了!”吴翩翩露出鄙夷的神色,“更讨厌的是,这厮与他老子一样,多疑!”
韩孜默叹了口气,又问道:“难道三皇子上位,皇后的处境便能好些么?”
“说不上好,至少可以相安无事,这些年来,皇后与武淑妃的关系一直是相安无事,今后也会如此!”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平衡状态!韩孜默心里暗笑了一下。
一个是后/宫之主,一个是地位最高的宠妃,却一直相安无事,只能说这两个女人太聪明,她们俩所追求的并不是帝王的宠爱,她们的依仗也不是帝王的宠爱,所谓“宠爱”是最靠不住的东西,或者说这两个女人内心都对那个帝王并无情爱,所以她们能够心清目明地拿捏着平衡,无论风云变幻。都自岿然不动。她们身后的家族也一样,强大却又安稳低调。以至于在宫/内,韦太后带着白昭仪、韦昭仪。还有其他的年轻貌美的小妃子,无数次兴风作浪。都不能从这两人身上咬一块肉下来。
“可惜皇后无子!”韩孜默道。
“正因为中宫无子,所以皇后才能一直如此安稳!”吴翩翩哼了一声,“那个老家伙心胸狭窄,又多疑,若是皇后有子,韦家的兴风作浪不说,武家为了武淑妃和三皇子也一定会针对皇后和张家,而且那老家伙必然会整天疑神疑鬼。担心皇后和太子篡权,只怕天天就想着如何废后,如何除掉张家,就如当初对我父亲一样!”
吴翩翩嘴里的“老家伙”便是当今的皇帝陛下!
韩孜默苦笑一声,“翩翩,虽然你心中有恨,这三个字还是不说为妙!”
皇后无子,有子的都是嫔妃,所以皇帝才会没有芥蒂地让皇后稳稳坐镇后宫,保持后宫的平衡。白昭仪娘家提升得那么快。虽然有韦家在后面推,其实也有皇帝的意思在里面,皇帝并不希望皇后有个儿子。也并不希望皇后抱养的太子同她亲近贴心,所以白昭仪才会那么张狂。
也正因如此,武淑妃很清楚自己的敌人不是皇后,她们俩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反而,是皇后一倒,那么所有人的目标便集中到她身上来了,还要独抗韦太后和白昭仪那两个疯狗。
所以这两个聪明女人,互不相犯。稳稳地成了两座大山,谁也无法越过。来犯者谁也讨不了好去。如果她们俩为了所谓帝王宠爱而相斗相耗,那么得益者绝对不是她们俩!她们俩作为相争的鹬蚌。也一定会被渔翁捡回家炖了!
韩孜默将这其中的利益相关和平衡想了一想之后,问道:“那如今张家的意思呢?”
“反正谁上位,皇后都只是个嫡母太后,只看谁对皇后对张家危险最小!”
韩孜默听懂了这句话的意思,问道:“实际上,皇后以及张家现在已经认为太子和白昭仪上位,对他们来说是最有危险的?”
吴翩翩点头,“上次在扬州,张昭兰就成了阮家的行刺目标,那一次极险,死伤无数,我和他都差点做了剑下亡魂!”
张家这两辈都子嗣不旺,张昭兰现是唯一的嫡苗,也是现在张家的实际掌权人,他一挂掉,张家不说轰然倒塌,也自此一蹶不振,再难维持如今的势力,皇后的依仗也大大缩水,就会变成一个空有虚名的摆设。
吴翩翩又补充道:“武淑妃与安南侯太夫人,自幼交好,如今依然是至交好友!”
张昭兰的母亲安南侯太夫人,是皇后的嫡亲弟媳,皇后与武淑妃能够多年相安无事,各自发展壮大,与这位夫人的斡旋是分不开的。
从前的安南侯夫人,韩孜默在扬州曾经见过,极聪明的女人,聪明的女人很多,但是像张夫人那样大局观极强的女人却寥寥无几。不着眼于一时一势,而去着意于局面的发展趋势,便是男人,眼界不到一定的高度也不容易做到。
韩孜默曾经在她嘴里听到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时时拿出来自勉,那句话是“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事与物”。
他还记得那位夫人说的一个词叫做“双赢”!双赢,这种眼界与心胸,令他佩服之极。想必现在皇后与武淑妃这种状态可以用这个词称呼吧?那位夫人也一定没少对张皇后与武淑妃灌输这个词儿,合则双赢,斗则双输。
韩孜默考虑了一番,最后给吴翩翩泼了一瓢凉水,“太子居于东宫,如今稳当的很,只要不是天大的事儿,不可能废立太子!想必陛下也没有换太子的心思。”
吴翩翩冷笑一声,“将来的某一天,他一定会有换太子的心思!”
韩孜默又提醒道:“夺嫡之局,一入,便是不死不休,你可想好了?其实你不入夺嫡之局也一样可以对付韦家,只是慢一点而已!虽然韦家白家结盟,但是太子继位之后,他们的矛盾必然显现,那时韦太后未必还在人世,而新皇必然是向着白家的。两家争斗,你只要从中推波助澜便可!”
说完,韩孜默强调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