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神奇的中华大地一年年一代代涌现出来的神奇的事情,偏偏这种事情就能搞得成功,搞得好的人就能在里面得到大利,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
余云岫在书中痛批中医,他认为“不歼《内经》,无以绝其祸根”,中医学“是占星术和不科学的玄学”,“中医无明确之实验,无巩固之证据⋯;⋯;不问真相是非合不合也⋯;⋯;”总之,中医被余云岫说得一无是处,甚至被诟为“杀人的祸首”。
他下手可谓准确,因为是个学医的都知道,《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的根本典籍,一切中医学的根本理论发端都出自这一本书,但是这本书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可以说按照中医的标准,每一个合格的中医,首先必定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其次必定是聪明睿智品学兼优,夸张一点,那就要“贯通天人之学”,明经明事理,在做人上已经是人才了,只有这样的人方能称的上是“中医”,否则一个良医如何跟“良相”相提并论?《内经》之难,用《易经》差可类比,而《易经》又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这两者,学医的人是必读的,必须读得懂才能懂得中医中的辨证治疗理论,才能真正懂得“天人合一”、“阴阳和谐”的大道理,如此才能真正会辩理辩病,才能称的上“良医”。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医年纪越大水平越高的原因之一,并非只是一般人理解的“经验多”,关键的东西都在医学之外,中医治疗疾病不是从病下手,而是从人本身下手,真正的中医,他首先不会去问病变怎么样,他首先关心的是病人的日常生活、心态、情绪、环境甚至家庭琐事,因为按照中国医学理论,所谓的“病”非是外来引起,首先是因为作为主体的“人”本身出了问题,就像是一块土地变得贫瘠了,不长庄稼光长草,就像是一潭水便成了死水,便不养鱼虾水草,而专生浮游生物和臭泥。
这些浅显的比喻只能勉强形容中医的出发点,他是建立在“天人合一”思想之上,人非是脱离世界而独立存在的,天地为大宇宙,人身为小宇宙,两者皆同。天地之间有万事万物星辰列张,而人体内也是一个复杂的小天地,各种脏器管脉筋肉细菌病毒寄生物微生物等等一切组成了这个复杂的世界,可以说,人体就是宇宙的微缩版。
第二卷 混世匪商 第二零九章 特大招标
建立在这么一个庞大恢宏的理论体系下的医学,是中华先祖在数以万年计的远古生活中逐渐观察摸索积累起来的,而这种理论无疑从一开始就是正确的,在西方医学发展了两百年之后,他们从简单的放血、降温、催吐,发展到能够将人体细微切片甚至搞包括大脑在内的移植手术,不能不说其迅速,但是在21世纪,整个世界的医学发展尖端,却发现在三千年前的中国人的中医之中,将他们的最新发现都作为了基本的治疗手段,他们自以为是“发明”的医学心理学,环境影响理论,将人体看做一个整体来治疗等等,都不过是中医之中最基本的内容而已。所以在21世纪,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主流国家,开始慢慢的接受并让中国医学合法化。而原本早就在明治维新时期抛弃了中医的日本,和造就搞没了传承的韩国,却忙不迭的在全世界抢先注册专利,称“汉医”是他们的发明,而偏偏真正的中医学的鼻祖,数千年后的中国人,却在不断的妖魔化中医,恶意贬低中医,甚至到了全世界都开始接纳承认中医的时候,还在大肆宣扬要废除中医,说这些话的人,存的是什么心思!
余云岫甚至主张要“坚决消灭中医”,“如不消灭中医,不但妨碍民族的繁息、民生的改良”。而且国际地位地“迁善”也无从谈起;“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
余云岫完全把中医当成腐朽陈旧的旧医学,必欲取消而后快。他主张禁止一切有关中医的书刊出版。禁止中医办学校培养新中医。
当然,从他开始搞这一套的十来年间,他是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关注,但是他却凭着自己地一些其他的手段逐渐爬到了高位上,成为中华民国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更入了汪精卫的眼底。
另一时空中,就是这个始终扛着“灭绝中医”大旗的家伙,在1917年以来一直不断的攻击贬低妖魔化中医,直到新中国成立,其更是混到了卫生部的高位。借着新中国推行新政的风,他再次祭起这柄妖刀,号召在全国“灭绝中医”,但是没想到这样的呼喊不但没有得到多少人的赞同,还被包括太祖在内的许多人批评。余云岫顿时“幡然悔悟”,不但从此不再反对中医,倒过头来钻入了支持中医地阵营,更在数年中炮制出了一系列的文字来,结果反倒被后世吹捧成了“大恩人”,“中国医学的播种者”。简直是一台绝世荒唐的丑陋剧!
此人对中国医学的影响之大,破坏之深是无法估量地,作为后世来的陈晓奇清楚的亲身体会到,在21世纪的中国,看个感冒就动辄数百块,儿科感冒更是出手上千块,随便生点内科病就要倾家荡产,做一台手术便要险死还生。医学成为了聚敛财富的绝佳工具,医学不为国民而存在。只为了经济利益而发展。
他不知道的是,在那个时候,一个普通县城地二甲医院,一年的纯利润就超过两千万,一个地级市的三甲医院,一年的纯利润就上亿,一个省城的三甲医院,一年的设备维护费就在一千五百万以上,每年的设备采购额就上亿,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医院每年采购的设备中百分之八十来自于进口。每一种设备地价格都超过国产货的一倍。利润更是远远超过西方人认为的“百分之十五暴利”这样一条线。
已经市场化了的医学将国民的生命安危当作摇钱树,没有人关心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死活。他们生一场病就意味着末路的到来,治疗,则倾家荡产后半生无依无靠,不治疗,则忍痛等死无可奈何。
医学是什么?医学就是保证人民健康的学问,是要用一颗诚恳的心去对待病人,一如孙思邈之“大医精诚”般所言,当“视病人若父母”,不如此,如何当医生?
遗憾的是,当得起“大医精诚”这四个字地人,在后世十几亿人中屈指可数,有那种水平和心思地人,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不是某大学的毕业生,就不能行医,看病都跟做贼似地,绝对不敢收医疗费,开方子都不敢写名,事前还要跟病人说明白,千万自愿,否则不要看。
更加可笑的是,堂堂中医院里,设备器械设施跟西医院没任何区别,偌大的一个医院里面就一个“中医科”,其他的绝无两样,就这样还“振兴中医”?真正是振兴中医了,以21世纪中国的教育普及程度,完全可以让亿万人民小病不去医院!大病不那么花钱!
山东这般“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做法,广大民众是持欢迎态度的,因为在这个时候,全国的西医一共就那么点儿,除了从国外留学回来不当大夫专门医治人的“思想”的超级大夫之外,绝大多数来自于西方国家作为侵略排头兵的教会医院。
从1905年开始,西方人终于学会了文化入侵中国的套路,收起他们的长枪短炮大军压境,而是挥动起金钱大棒,在中国各地建立教堂和教会学校,将他们自己其实还远远不够系统的医学知识传授给中国人,又鼓动鹦鹉们帮他们鼓吹宣传,借此在宗教、思想、生死上面对中国人进行洗脑和控制。
西方人要的是能帮他们说话帮他们办事的人,傀儡,不是真的要提高中国的医疗水平,挽救中国人民大众的生命健康。所以这种行动地雷声大雨点小,二十多年来培养出来的人极少,洒在全国跟一颗豆粒掉进海里似的,根本不够看。
这些人都聚集在大城市中,操着冷冰冰的钢铁器械。专门给那些达官贵人政客军阀们当健康顾问和主治医生,类似梁启超老先生被人切错了肾还大声叫好的例子所在多有,但是都淹没在民国大潮里面。
这些人总数量不过一两万,远远不够四亿六千万老百姓地需要,再说中国的老百姓都穷得很,根本请不起他们,连倾家荡产的资格都没有,因此尽管从清末以来,中医被打压的从业人员自七十多万迅速减少到五十多万,这些人仍然是救死扶伤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没有话语权,所以他们只有本着自己当医生的本份和良心,默默的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保驾护航。
陈晓奇这个怪才一出,什么花样都搞出来了。从1924年到现在整整四年的时间,他便请山东省内的中医名家。组织大量人手搞出来这一系列中医丛书的第一版,本着抛砖引玉地态度向全国发行,收回来的只是本钱,因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良,成本大大降低,所以他玩的起。借着他现在全国知名的头衔,借着齐鲁商会地影响力,这一套书开始在全国各大主要城市“肆虐”,“泛滥”,引起很多党国要人的不满!
但是他们的不满得不到任何的答复,因为陈晓奇不在乎,山东人不在乎,全国的老百姓也不在乎,只要能让自己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只要照着书上按压几个穴位就能将自己地病痛减轻,照着书上的饮食方法改善生活习惯就能减少患病的机会,干嘛不去做呢?管他是那一国的医学!
陈晓奇手段够狠,他当然不会忘记在自己的那个时空,有“求人不如求己”、“治病不求人”之类的书和讲座,大大的火!而且很实用,这时候他正好将这种点子照搬过来,找一些名医照葫芦画瓢,做起来当然迅速的多!
只有切肤之痛才能令人脑筋清醒,这是适用于绝大多数人的说法。备受西医高额治疗费残害地年代出来的人。陈晓奇当然知道那样发展的全国医疗保障体系花钱是多么的恐怖,即便是美国人也玩不起。真正对于普遍性民众医疗卫生有意义的,就是中医,这个无可置疑。
一浪接一浪的风潮从山东吹起来,整个中国的大半眼球都被陈晓奇为首的一帮人在后面推动的事件给吸引着,无人关注他们在私底下搞得一些阴谋诡计,那将引起更大的后果。
中医丛书事件刚刚刮起来不久,南京国民政府又往商业圈里扔了一块大石头,财政部长宋子文任总裁地“中央银行”在上海成立,随即美华银行上海分行就率先发出声名支持,并调集一千万头寸来帮场,另该银行地开业大典倍增荣光。就在成立的大宴宾客之时,宋子文亲自宣布,将由他具体承办第一次全国军队地被服装备招标会,采购总额预计将会达到五千万!
这一笔从来都没有过的巨大招标刚一发布消息,就引来了无数人的眼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还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世界上最大的四个纺织业国家的商人们顿时都将眼睛瞪得巨大无比,生怕这一块大蛋糕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溜走。
最先下手的还是近水楼台的中国人,宋子文跟蒋中正汇报完了之后,虽然他们没有怎么对外宣扬,这却是架不住中国人的裙带关系太过利害,各种小道消息传播的比电波都快,在宋子文还没有发表的时候,就有人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他这里来,准备直接拿下这一大单,自然其中有多少的猫腻可想而之。
但是谁都不会想到,这一次的订单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事情,宋子文乃至整个国民政府根本就拿不出这笔钱来搞这么一桩事情,宋蒋之所以这么做,还不是因为陈晓奇在里面捣鬼?
所以找到蒋总司令的,就直接推到了宋子文这里,找到宋的,却又被宋一句“此笔生意货款垫付”为由给搪塞了过去。那些手眼通天地人却也知道,当下的南京的确是没钱,成立上海中央银行的目的,却是用来捞钱地,目标就是原来的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
在吞掉那两家银行之前。中央银行没钱,自然也就办不成这么大的交易,但是既然喊出来了,那一定有他的办法吧?
所以宋子文正式宣布之后,那些人的心思又活络起来,不过这时候已经晚了,这件事情已经登报,宣扬的满世界都知道,而为了买卖公平起见,这件事还邀请了英国“加德士”拍卖行并一些法律界的前辈一起来监督买卖的合法性。想要弄鬼,就算是真的要招标,南京政府却也不会弄虚作假了,否则在全世界面前丢脸的责任,谁都负不起。
招标会定在十月十五日召开。凡是有资格地企业或者代办机构都可以报名参加,鉴于这一次的买卖数额巨大,为防止一些不法之徒浑水摸鱼,甲方规定凡是前来报名投标的需要缴纳投标保证金五百万元。
这一下子就将百分之九十想要浑水摸鱼的家伙都赶了出来,他们没那么大的财力跟人家玩,倒是有很多地各省各地财团组织起来。准备好好的干一家伙,但是仔细计算一番之后,他们发现这件事情的风险实在太大了!这么大的数额足够很多大富豪们倾家荡产的,必须要仔细研究才行!
这一仔细研究可不打紧,国内的那些商家们别地本事不敢说,扯皮的功夫一流,他们原本就聚集在上海周围,每一家都吃不下这么大的一笔买卖,但是分拆开的话。谁家的多,谁家的少,这可就不还计算了,光在这件事上吵吵闹闹就没个完,进度不是一般的慢。
英国人和美国人起初都有参加的打算,但是内部一些人在打听了一番中国人和日本人打算出的价格之后,都偃旗息鼓了,因为那样地价格让他们来做,真要亏到血本无归了,这当地优势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
日本人是大喜。他们的纺织印染业现在正处在艰难时节。已经很久没有米下锅了,这次出来的这么一大笔的买卖。正是救命的稻草一般,有这么一大笔订单在手,就可能将日本的纺织印染业盘活,赚到的利润足可以让他们撑过这最艰难的时期,等待国内政局稳定金融改革结束后,或许就是一个崭新的上升期,这一次太关键了!
日本驻沪商务领事矢田七太郎,这个曾经代表日本与南京政府交涉济南事件处理方案地家伙,原本是日本人放出来羞辱中国人地尖兵,只不过因为国内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才没让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