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当雍正穿成纣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神]当雍正穿成纣王-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滩蛔》衬掌鸶萌绾蜗蛩母缃淮耸率保浦凶泳谷怀龊跻饬系难杂铮秘缝跗母谐跃�
    因为云中子非但没有把雷震子接走的意思,还言语雷震子与胤祯有缘,然后他自己也留在了姜府,住了下来。
    虽然后来胤祯多番试探,都不能从云中子口中寻得究竟,可见对方似乎并无恶意,也只能暂时的忍了下来。
    幸而两人见面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因为胤祯还在司天鉴供职,上午还要教雍正一些道法,只晚上才有时间回府,而姜府内并无什么不可为人所知的东西,胤祯也不担心云中子会找出点什么来。
    只偶尔问及家中下人云中子和雷震子一天的动静,只得到一个两人多在花园修习道法的说法。
    次数一多,胤祉也就连问都懒得问了。
    索性他一早就与雍正报备过,也不怕云中子出了什么事故,会被赖到自己的身上来。
    直到后来,胤祯奉雍正之命讨伐保原侯和兴庆侯,云中子竟然自告奋勇要随着胤祯一起去!
    因为看出了云中子的一点小心思,雍正不顾胤祯的反对,同意了他的提议,只是雷震子还小,不宜远行,就留在了朝歌,并没有随同出征。
    雍正想着,好歹是过年了,而这么一个喜庆的日子,让一个七八岁的小小孩童就这么冷冷清清的住在姜府里实在是有些不妥,就赶紧着人出宫,去姜府把雷震子接进宫来,与殷郊殷洪做伴。

☆、第五十七章

寻常人家的孩子自没有进宫的道理;尤其雷震子还是罪臣姬昌的儿子,即使名义上是义子;而且还并没有几个人知道实际上他是亲生子,可是只要雷震子头上顶着一个姬昌之子的名头,对于他的进宫;朝臣们没有哪一个不会说三道四的。
    可是雍正是谁?他怎么可能会由着底下的人随口胡诌,然后任由流言蜚语泛滥?而且他也不可能任由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甚至不会轻易的向别人妥协!
    雷震子是雍正看好的苗子,日后更会是朝歌的将领,所以现在就开始收买他的忠心,才是最理想的选择;因此;雍正很是训斥了一番那些说酸话的臣子们,又言简意赅的宣布,将雷震子的进宫给了一个好听的名头,叫陪皇子读书。
    这个皇子自然是殷洪,因为若是殷郊的话,由于他如今已经是太子了,所以应该叫陪太子读书才对。
    其实在殷郊和殷洪之间,雍正也是犹豫了好久,毕竟殷郊是太子,雷震子和殷郊若是能从小培养起来感情的话,那日后自然会是殷郊的好帮手。
    可是殷郊的年纪比雷震子要大上一些,反观殷洪的年纪才是与雷震子相当。
    更何况殷郊已经大十二岁了,在御书房该学的基础知识他也已经学过了,剩下的,更该是在雍正的身边慢慢学习如何处理朝政,和如何善用众臣。
    所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散尽还复来!在雍正眼里,除了贪官和庸官之外,这世上无不可用之人,只是需要帝皇来发掘他们的长处,然后考虑这样子的长处又该用在哪里罢了。
    所以,雷震子呆在殷郊的身边培养感情的结果恐怕不大,那么自然只能由弟弟服其劳 。
    虽然前世时,雍正与他那同父同母的亲弟弟胤祯,为了皇位可谓是拼得你死我活,可是他还是愿意相信,殷郊和殷洪能像平常人家的兄弟一样,相亲相爱。
    为了这样子的期望,雍正自然要对这两兄弟一视同仁,免得像前世的那些兄弟一样,因为都嫉妒皇阿玛只看重太子二哥,而不在乎其他儿子,所以都恨不得把他拉下皇阿玛为他筑就的神坛,然后让皇阿玛知道,优秀的儿子不止是太子二哥一个。
    同时,也要让殷洪了解到,他未来也就顶了天是一个贤王了,不可能再近一步,否则的话,发展了太大的野心,照样会兄弟阋墙。
    如此一来,这之间的那个度,就实在有些不好把握了。
    索性对于这种极具挑战性的事情,雍正从来都是迎难而上,从不畏惧,所以也不会暗暗叫苦。更何况,雍正这个人从来都不怕苦,不管这种苦是源自于内心,还是*。
    雷震子在姜府住着的那段日子,云中子除了继续教导他道术以及引领他如何感悟天地之间的道之外,对于外头的消息也没放松过,尤其是关于西伯侯姬昌的消息,更是在一一探听之后都完完全全的告知了雷震子。
    同时,也把当年的真相告诉了他。
    毕竟雷震子对于自己的师父向来是当亲生父亲一般的看待,自然对于心事也是愿意告诉他的。云中子见雷震子为了自己亲生母亲的事情这般烦恼,少不得要为他打探一下当年事情的真相。
    因为云中子明明记得,自己在收雷震子为徒之前,也大概的从天道中感悟到了自己这个徒弟的身世,但却是跟姬昌所说的有很大的反差。
    而且,当年见到生下雷震子之后就大出血过世的那个叫织香的憔悴女子,在逝世之后对太姒没有怨恨,对商国皇室也没有怨恨,反而对姬昌才是满满的怨恨,差点儿就要因此而变成怨灵了。
    只是怨灵这东西害了别人倒无所谓,而且还会害了她自己。若是怨念在死后仍然一直加重的话,会伤人害命,到那时,织香就会面临两个结果。一个是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一个是被修道之人除害,随后魂飞魄散。
    而若是怨念没有持续,反而慢慢的平和下来,那么也会面临没有怨念支持的结果,到最后,也照样是魂飞魄散。
    因为织香到底是自己未来徒弟的亲生母亲,为了替徒弟还了这份因果,云中子自然要帮织香一把,让她散了怨念,同时也巩固了她的魂体,助她去了地府投胎。
    如今,见姬昌拿着胡诌出来的,几乎破绽百出的谎言唬得自己的宝贝徒弟为此而日夜神思不属,差点儿要因此变得衰弱起来的时候,云中子自然就要担当起诉穿这个谎言的重任来了。
    毕竟雷震子对雍正的感观很好,对胤祥虽然有些害怕,可是胤祯却也颇得他的好感。而孩子都是单纯的,自然不想看到自己很有好感的人实际会是自己应该仇恨的人。
    雷震子年纪还太小,即使智力就早发育完全了,可是若要让他去恨一个人,也实在是太过勉强了。
    在听了云中子的解释之后,雷震子这才松了口气。至于姬昌的事儿,雷震子早就抛在了脑后。
    因为他的作为,雷震子虽然不至于恨他,却也实在无法把他当成父亲一样的看待,毕竟他一出生就被师父带到了昆仑,跟姬昌哪有正常的培养过父亲感情了?而反观织香,毕竟是为了生下自己才殒了性命,又跟姬昌是不同的了。
    况且,雷震子更愿意叫云中子为父亲,而非姬昌。
    最重要的是,母亲之所以会死,跟这个所谓的亲生父亲可脱不了干系!
    因此,对于现在虽然还没死,只是被关在天牢里,却深觉生不如死的姬昌,雷震子实在无法起意去救他一命。
    因为他早就听云中子说过一句话——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姬昌不管未来如何,凭着他的年纪,也差不多就只能活这几年了,早死晚死又能如何?若是他死的,自是他时辰已到,何苦逆天改命为他续阳寿?这么做的话,姬昌便是再活着,也不过是会遭报应而受苦,便是为他逆天改命的人,也会不得好死的。
    雷震子还没修为到能为人逆天改命的地步,也不知道云中子说的是真是假。可若是真的,那么在雷震子身边,唯一能修为到为人逆天改命的人就只有云中子,雷震子自认两个父亲之间,他更不愿意看到云中子丢了性命,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也因为云中子日夜开导雷震子,又告诉他要稳住道心,不要轻易被仇恨蒙蔽了眼睛,所以雷震子并不恨雍正关押了自己的父亲。
    如今雍正又在师父不在的时候,接了自己进宫,雷震子与皇宫之中唯一一个孩子殷洪玩耍的时候,还是很高兴雍正让自己交了一个朋友的。
    后来又听说别人很不高兴自己进宫,担心自己要离开,而且要跟自己唯一的一个朋友分开的时候,雷震子甚至还有些依依不舍。
    幸而后来又听说让自己成了殷洪的伴读,不用再担心出宫的事情了。
    虽然雷震子那时候还不清楚伴读是什么样的职位,但好歹知道自己能跟殷洪同进同出了。而且,总会有人告诉自己伴读是什么的。
    所以,雷震子十分的没心没肺,享受着过年时欢快的气氛。
    况且殷洪的母亲姜皇后对着雷震子也是很好的,让身边没有女性长辈,当然,连年轻的也一样没有的雷震子时常会幻想着,若是自己的母亲还活着,应该也是这样的形象吧?
    也许她不如姜皇后漂亮,也不如姜皇后能干,可是对自己一定会很好,很爱自己,把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
    如果没有姬昌,也许她还能嫁个好人家,然后为自己生一个弟弟或妹妹。
    未来有很多种可能性,但决不会因为对未来没有着落,而郁郁寡欢的生下自己,最后落得大出血而过世的地步。
    雷震子叹了口气,每每想到这件事,总说不清对姬昌这个父亲到底该是怎么样的心情了。

☆、第五十八章

不管雍正的身边有没有胤祥;日子总是会就这么过下去,并不会因为谁的身边少了一个谁;就突然停止不动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雍正终究还是想通了——胤祥当然不会有事,他是妖修,身边也有很多能干的手下;在这个世界上;他活得甚至比自己还久,而且起码自己一直能得到他的消息;知道他现在在哪里,而不像前世一样,看着他病死;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到。
    这一回虽然同样无法为他做些什么;但雍正能写信,让胤祥收到,也让他知道自己的思念之情。
    而非像前世一样,让他怀着对自己爱意,却说不出口的死亡。
    因为已经有了原先应该属于姬昌的出彩良将哪吒和雷震子,那么另一个同样出名的杨戬自然也不能忘。
    未来的日子,雍正既然要改革,自然就会触及诸侯贵族的利益,那自然还要对剩余的诸侯一一进行制裁,所以武将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的武将到底还是太少了点,而既然有了目标,自然就该想尽办法收服杨戬了。
    更何况如今最大的敌手姬昌已经被关押在了天牢里,雍正头上少了一座大山,压力也减轻了许多,自然更能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如此,寻找杨戬一事就迫切的提上了日程。
    只是,胤祥如今不在,自然没能帮助雍正,而其他的文官和剩余的武将们又不是寻人的那块料。
    虽然费仲和尤浑还算得用,可是在臣子中,他们的根基并不算深,起码不可能在各地都有为他们传消息的人,所以根本不能指望能帮自己找到人。
    固然还有比干和箕子以及微子,他们好歹在商史上可是被称为‘殷末三仁’的,如今大商的运势已经被改了大半,他们自然不会落得个凄惨的下场,可是能力就摆在那里,雍正自然是愿意相信他们的能力足以完成这个任务。
    可是他们的能力自然是有的,却不表示他们不会对雍正的作为追根究底。
    毕竟杨戬此人,原先可没有一丁点的名声,雍正是从何人口中提起过此人?而且此人又有做过何事让雍正另眼相看?
    雍正只知道杨戬这个人,却因为雷震子如今的年纪,而不敢肯定对方大概的年数。固然雍正还知道杨戬师出名门,是昆仑十二上仙之一玉鼎真人的门下,从魔家四将兵围西歧城一役中首次出场就牢牢占据了姜子牙麾下得利战将的位置,而无论是他之前的哪吒,还是他之后的黄天化,都不能和他相比。
    而且他还与常人不同,有三只眼,却不清楚此三只眼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修炼的。
    因为闻仲闻太师同样也有第三只眼,只是是后天修炼所得的。
    对于杨戬此人,雍正以为自己对他的战绩已然知道的足够多了,可是直至现在,他才发现,该知道的某些常识还太少,至少少到不足以支持他找到这个人。
    到后来,纠结过后,雍正终于发现,有些事情实在是急不得的。若是真的与自己有缘的话,良才终究会一个个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就如同随着黄飞虎出征东夷归来的哪吒,以及突兀的出现在朝歌的雷震子。
    杨戬的事情不急了,雍正就想起了新年那天与雷震子同样突兀出现的古怪年兽,他们之间唯一不同的是,雷震子是出现在朝歌街边的一个小巷子,还差点被一只狐狸精给吃掉,而那只古怪年兽却是闯进了皇宫,求着自己帮忙申冤。
    想起了那只古怪的年兽,以及它来申冤的事儿,雍正终于提起了一点因为寻找杨戬的事情不成而有些颓丧的精神,打算召来比干问一下详情,看看到底一个怪物能有什么冤情,而这桩冤情又查到什么地步。
    比干从雍正的手上接到了这个任务时,新年的第一天就没能好好的过,回了家就径自去了书房,挥退了众人,等了一会才等到雍正口中的类似于年兽的怪物现身。
    虽说早有心理准备,可是见到一个闯入丞相府却不会让任何人察觉的怪物,而且对方比自己高大许多,又长得如此让人心怵时,还是忍不住吃了一惊。
    可是比干是良人,自二十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又受托孤重畏帝辛,终究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不一会儿就平复了心情,缓缓的询问起面前这怪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又身负何种冤情,竟跑至皇宫喊冤?
    得了那怪物给的姓名,才知道他原先是人类,是被一妖道所害,才变成这般模样。
    比干听后,原还有些为难,毕竟那妖道姓什名谁都不是重点,只是比干是官,而不过那道人是妖道还是正道,都不属于凡人的官员去管,所以根本帮不了那怪物什么忙。
    只是,随后那怪物接下来的话才让他恍然大悟,给了怪物帮他洗清冤情的承诺。
    自开始调查这件案情的时候,比干便把怪物暂时留在了丞相府内,这样的话,若有什么疑问,或者案情有所反复,随时可是问一问对方。。
    既然要调查此案,当然不能在一开始就打草惊蛇,但是比干相信凭着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