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日4》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觉醒日4-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ぷ刺O衷诳蠢矗词悄凸室馄燮词撬约憾疾⒉恢椋跗涫凳茄≡窳撕腿死嘁黄鹕妗獾敝锌赡苈癫刈派钜狻!狈胨顾怠�

“都很有可能,只可惜我们没有证据。”刘岂凡说,“不过,我倒是有了另外一个发现。”

“什么发现?”冯斯问。

“淮南王刘安,说不定就是你的祖父,也就是绑架我的那个人。”刘岂凡说。

“亲,这个可就有点跳跃性了,”冯斯说,“一个是西汉时代的古人,一个是现代人,你是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

“其实就是刘安在墓室里说的那句话,”刘岂凡说,“‘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姜米问。

“又撞到我这个文盲手里了,”冯斯说,“我在营销账号的鸡汤微博里用过这句话,当然是从网上随手摘抄的。全句是‘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出自一首周武王时代刻在脸盆上的铭词。这句话最常见的解读是说,与其淹没在小人当中,不如淹没在深深的潭水里。淹没在潭水里还能游出来,淹没于小人之中就没救了。但你知道,在微博上写鸡汤骗粉丝嘛,肯定要装一装深沉,所以我更喜欢另外一种解读。”

“什么解读?”

“不把这句话中的‘人’解释成‘小人’,而是解读为‘感情’,或者说‘人性’。”冯斯说,“如果按照这种解释的话,刘安的那句话就很有意味了。”

“就是说,不要陷入任何感情中,甚至于……不要相信任何人?”姜米琢磨着,“倒像是一个厌倦了人世的人能说出来的话。刘大少,你刚才说,哆啦A梦的祖父也喜欢说这句话?”

“我和他见面极少,但是在那些很有限的相处时间里,他确实不止一次说过这句话,所以我印象很深。”刘岂凡回答,“虽然他在我面前总是很和蔼,但我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他有一种骨子里的冷漠,好像真的是无法亲近任何人。”

“那么,假设杨麓就是魔王或者魔王某个十分重要的手下,而刘安就是我祖父,那他就真的获取了长生不老的可怕能力了,”冯斯说,“我的祖父居然是一个活了两千多年的老妖怪,这么想想还真他娘的带感呢……”

冯斯回想着和祖父有关的种种情由,发现即便自己卷入魔王世界已经一年了,对祖父的了解仍然少得可怜。他只知道祖父曾经在贵州山区待过一段时间,威胁山民替他豢养魔仆“老祖宗”;他曾经给父亲冯琦州写过信,在信里用“传承千年的家族荣耀”之类的话语激励他为家族服务;他似乎也在四处搜罗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人培养成为手下,刘岂凡就是目前已知的一个牺牲品;他和雾蟒山地下水电站的站长丰华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只体内存在着一片时间之海的古怪魔仆很可能就是他放在这里的;冯斯见过两次的小家族守卫人丁小齐也曾跟踪祖父,却惨遭杀害……

这些碎片到底能拼成什么样的形象?冯斯还是觉得难以把握。他乍一看似乎就是个追求势力的普通的“恶人”,但仔细想想,光用追求权势来解释或许又太简单粗暴,挖掘不出藏在表象背后的真实目的。更何况,从刚刚看到的那段时间碎片里的场景来看,祖父极有可能就是两千年前的西汉古人淮南王刘安,而且极有可能和魔王本人打过交道,这当中的隐藏信息就未免太丰富了。

“我还想到了一点,”刘岂凡说,“还记得魔仆请我喝酒的时候,张口闭口‘小安’么?那或许就是指的刘安的安。印证起来,他就是刘安本人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我现在真是感觉有些遗憾我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了。”冯斯说,“如果我真是淮南王的后裔,说起来好像也怪有面子的。”

“我觉得,你的祖父,可能是全世界对魔王了解最多的人,”姜米说,“他对魔王的了解,会比那些守卫人家族还要多。甚至于……”

“甚至于什么?”冯斯问。

“甚至于,他说不定知道魔王的秘密,”姜米说,“那个守卫人世界花费了几千年都没有挖掘出来的秘密:魔王是谁?魔王想要做什么?”

“而且,我感觉他不只是知道,而且还在为此而努力,”刘岂凡接口说,“只是,我们谁也不知道他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是帮助魔王还是阻挠魔王?他寻找天选者,又把我改造成现在这样,是因为我们会对魔王有益还是有害呢?”

“这个世界确实是太复杂了,可能大家根本都还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做些什么。”冯斯说,“完全就是一片乱七八糟的混沌。大少说得对,我们这么玩命地提升自己,搞不好最后反而会对魔王更有利——但我们还是别无选择。”

“绝不会的,我相信你。”姜米又握了握冯斯的手。

冯斯忽然很想把姜米楼到怀里,但他马上反应过来,姜米现在并不是自己的恋人,两人之间曾经有过的感情已经被他消除了。他不愿意再想下去,只能轻轻说了声:“谢谢。”

“注意,前面就是另外一个碎片了。”刘岂凡提醒说。

“大少,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冯斯说,“你刚才说过,在这片时间之海里,你的能力反而更强了,对吗?”

“是的,你想要做什么?”刘岂凡问。

“通过第二个和第三个碎片,我们大致可以作出判断,形成碎片的原因,都和魔仆在特殊条件下的力量爆发有关,而我们所进入的,就是那一片魔仆身处的核心区域,被吞噬的时间大约在爆发前十多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冯斯说,“那么,如果一进入碎片,你就马上用你的蠹痕把周围尽可能宽广的区域都覆盖起来,让那当中的时间停滞。”

“然后你我二人就有相对充裕一点儿的时间,可以去附近搜寻一下了,”刘岂凡明白了过来,“万一在附近发现了什么,我们也可以在时间停滞的情况下好好商量一下,也许有机会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

“倒是好主意,可惜我不像你们个个身怀绝技,只能在一边当木头人啦。”姜米很是遗憾。

“你自己呆在原地,别乱跑,别抢小孩糖吃……”冯斯絮絮叨叨地还想继续饶舌下去,被姜米毫不客气地一脚踢在屁股上。

眼前又亮了起来。仍然是一片山野之间,但举目远眺可以看见一些古代中式民居,可见这里应该是在中国境内。冯斯和刘岂凡已经踪影不见,姜米只能站在原地耐心地等待着。

二十来分钟后,她忽然发现冯斯和刘岂凡的身影重新出现在距离她大约半公里的山路上,最为诡异的是,身边还多出来一个人。

一个道士打扮的男人。

姜米愣了一会儿,大致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事。冯斯和刘岂凡在时间停止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道士。然而,这个道士不具备在停滞的时间里来去自如的能力,而冯斯和刘岂凡一定是有重要的问题要询问他,于是中止了蠹痕,带着他一路走一路谈话,走了回来。

她知道时间碎片里时间有限,分秒如金,不敢上去打扰,只能远远地看着三人边走边交谈。那个道士满脸的惊魂未定,道袍破破烂烂,身上还有不少的擦伤,似乎腿还在发软,不时地脚底下磕磕绊绊一下,好几次差点摔倒,看样子是刚刚经受了什么巨大的惊吓。他一面和冯斯说着话,一面手里不停地比划着,显得情绪颇为激动。而冯斯和刘岂凡都表情专注地听着此人的叙述,可见他所说的内容十分重要。

可惜的是,这一段叙述最终没能讲完,整个世界再次陷入黑暗。三个人永久地离开了这片时间碎片,只有他们的“分身”继续留在其中,重复着永恒的循环。

“到底怎么回事?那个道士是什么人?”抓住冯斯的手之后,姜米迫不及待地问。

“一个很重要的证人,”冯斯说,“他可能可以提供证明,说明魔王果然一直没有消失!一直以其他形态存活在人世间!”

“你说什么?”姜米惊呆了。

“这就吃惊了?告诉你,还有更绝的。”冯斯说,“那个道士运气是真好,不但见到了魔王,而且一次见了俩。”

“什么?俩?”这时候如果有光线的话,大概可以看到姜米的嘴张得能吞下一个手机。

“张献忠地宫里的那个魔仆所说的话是真的,魔王不止一个,而是有两个,”冯斯说,“在刚刚的那个时间碎片里,他们俩都在。两位魔王,两位世界的主宰,都他妈的在。”



历经千辛万苦,卓真定和兰真澍终于找到了这个山洞。在山间朝雾的掩映下,洞口显得云气氤氲,带有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感。

“真的是这儿吗?老和尚不会骗人吧?”卓真定看着眼前阴森森的洞口,有些犹豫。

“路标是不会撒谎的,”兰真澍说,“何况这个洞看一眼就觉得不同寻常,应该不会有错。搞不好这次轮到咱们师兄弟在师父面前露脸了。”

“只要回去能够不挨骂,我就要叩谢老君了。”卓真定苦笑一声。

卓真定和兰真澍是两名龙虎山的正一派道士,师从于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頨。此时正是嘉靖年间,嘉靖皇帝一向对丹鼎修炼之术最为热衷,于是张彦頨投其所好,广派门下弟子深入西南四川、云南诸省,寻找古代高人方士遗留下来的宝器、秘籍等物,以便供奉给皇帝。

张彦頨这一声号令倒不打紧,只苦了门下的众弟子们,不得不钻入深山老林荒郊野岭,如探险家那般餐风露宿,受尽苦楚。而这样的辛苦也很难换回什么好结果,要知道所谓的上古仙士、得道高人,往往也就只是存在于传说中,真想要找一个出来哪儿那么容易?到了最后,弟子们要么空手而归,要么弄回一堆毫无价值的破烂,让张天师好生郁闷。

奔走于川东阆中山区的卓真定和兰真澍,原本也应当和其他弟子一样,带着浑身蚊虫叮咬的痕迹和快要散架的骨头无功而返,接受张天师的训斥。然而,一个意外的巧遇却让两人看到了飞黄腾达的机遇。

那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不小心从山崖上摔下,跌断了一条腿,眼看只能死在山里,结果恰好苦苦寻宝的卓兰二人经过那里,救了他一命。感激涕零的樵夫请二位道士到家里做客,兰真澍趁机向他打听,附近山野里可有什么修道的高人——或者曾经有什么修道的高人。樵夫想来想去,只想起附近山头上有一个孤身一人的老和尚,已经在那里住了好几十年,从来不和人来往。

修道之人在山野里独自隐居是很寻常的,但和尚隐居这种事却很少见,更何况一呆就是几十年,听来着实有点奇怪。两人反正就是胡乱撞运气,于是决定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点“佛宝”,也能稍微平息师父的怒火。

两位道士当天就按照樵夫的指点找到了老和尚的住所,两人颇费了一番力气爬上山顶,敲了半天门却无人响应,他们对望一眼,推门进去,立即闻到一股浓烈的尸臭味。

老和尚趴在地上,已经不知死了多久了,尸体都腐烂得差不多了。这反而让两位道士松了口气,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翻找老和尚的遗物了。然而一番寻找之后,除了生活必备的物品之外,这间粗陋的茅屋里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更别提两人心心念念的“宝物”了。

这样的事原本在意料之中,两人也并没有特别失望,只是在屋后草草挖了一个坑,把和尚的遗体埋葬了。正准备回到樵夫居住的山村,眼尖的卓真定忽然伸手一指:“看!那棵竹子上好像刻了什么记号。”

兰真澍凑近一看,果然,屋外的一棵翠竹竹身上明显有刀刻的痕迹,刻的是一个古怪的符号,有点像梵文一类的外邦文字。两人继续寻找,很快又找到了几处,这些符号连在一起,指向了山的西面。

“这肯定是路标!”卓真定兴奋地说,“咱们顺着路标找下去,也许能发现点儿什么。”

“我觉得又是竹篮打水……”兰真澍嘟囔着,有些不想动,但还是跟在他身后向前走去。

没有想到,这条路出乎意料的漫长曲折,竹子上刻下的标记仿佛无穷无尽地向远方延伸。幸好两人身上带足了干粮,走了两天之后,正当他们精疲力竭想要放弃时,路标终于消失了,出现在眼前的就是这个古怪的山洞。通往它的小径隐藏在一大片茂密的竹林后面,如果不是循着老和尚刻下的标记,寻常人根本难以发现。

卓真定当先走到洞口,正准备进去,却忽然间停住了脚步:“快过来看!”

兰真澍连忙跟了过去,发现洞口上方密密麻麻贴满了许多符咒,看符文的形势似乎是道家的,但却全然不属于他所见识过的任何一种道符。

“不认识吧?要不是碰巧在古书里见到过,我也认不出来,”卓真定得意地说,“这些符文,是西晋时川东鬼道团特有的镇邪符咒,用来镇压法力强大的恶鬼的。鬼道团存在时间短,很多东西并没有流传开来。”

“镇邪符咒?法力强大的恶鬼?”兰真澍微微皱眉,“这么说起来,这山洞果真有些邪门。”

“不是一般的邪门,”卓真定说,“这些道符的下面,还有梵文的金刚经。也就是说,布置这些符咒的人,觉得道门的法力还不足够,还要借助佛门的帮助。”

“乱弹琴!简直和民间做法事的愚民一样,和尚道士一锅端……”兰真澍摇着头,心里却对这座山洞越发产生了一些惧意。他当道士也有二十多个年头了,从来没有见到过任何符咒真正显过灵,反倒是知道一些其他道士借助机关道具故弄玄虚的事例,内心深处也总是觉得自己当道士无非就是混口饭吃,其实能不能得到张彦頨的赏识并没有那么重要。眼下他感受着山洞里不断吹出的阴风,着实不愿意进去冒险。

但卓真定却跃跃欲试:“走!进去看看!老和尚说不定是个假扮的道士呢,兴许在洞里藏了些什么。”

兰真澍拗不过他,只能跟在他身后。和狭窄的洞口相反,洞内相当宽阔,也不如想象中黑暗阴森,只是洞内几条岔道向里延伸得很深,不知道通往何处。

“我们是不是应该先回去准备点绳子之类的东西再来?”兰真澍说,“这样路径错综复杂的山洞,最容易迷失在其中,那样岂不是活活饿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