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变天-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能给老毛子喘息的机会。”

俄军无疑被偷袭给打的有点晕了,这个时候很多士兵还都在睡梦中。杨志领着突击队一路往前冲,看见那些光着膀子冲出来的老毛子,上去就是一顿手榴弹的招呼,跟着猛虎下山一般的扑上去,一顿刺刀乱挑。

天色微明,激烈的枪声已经整整的响了一夜,战局的发展总算是被控制下来了。俄军的一个师几乎完全被击溃,残部正缩在个五十米见方的大院子内顽抗。

突突突,十几挺马克沁死死的封锁住了前进的道路,发起了六次冲锋了,都被打了下来,一百多名战士倒在了前进的道路上。

“***!兄弟们跟我上。”杨志看着血泊中的士兵,一阵头脑发热就要往前冲,没曾想让人一把拽住了。

闹,这么猛烈的火力,上去多少人都是个死字。”看见沈从云着急的表情。

“我的参谋长,你怎么也上来了?部队谁在指挥?”

沈一阳笑道:“这个你别担心,其他放心的攻击都很顺利,现在就剩下你这了。我把临时的迫击炮团给你带来了。”

杨志:“太好了,轰他娘的。”

沈一阳道:“别高兴的太早,部队的炮弹有限,我可舍不得浪费在这里。刚才我观察了一下,不就一个院落么?前面的一个仓库里,我找到十几桶煤油,哼哼!”

杨志一拍大腿道:“***,你小子就是主意多,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不过火烧藤甲兵这个事情,有伤天和啊。”

沈一阳冷冷的笑道:“前面一个院子的拆房里,我发现了十几个女娃子的尸体,一个一个的赤裸着身子不说,下体都插着木子,血都流干凝固了还死不瞑目。”

杨志倒吸了一口冷气,目光随即变得凶狠了起来,看着前面的院落咬牙切齿的说道:“一帮子畜生!”

“老毛子就没把咱中国人当人看过,跟他们讲什么有伤天和?”沈一阳笑的阴森森的,一挥手十几个拎着煤油捅的士兵扑了上去,附近连片的屋子很快都被点着了。

…………………………………………

一份反击计划很快就摆在了阿列克谢耶夫的面前,说明手下的参谋们还是有相当的效率的。按照这份计划,俄军将以两个军的兵力,对东西两线的中国军队发起反击。这已经是阿列克谢耶夫能拿出来的所有预备队了,中线还有一些防御的兵力,但是阿列克谢耶夫不敢乱动,因为那里一直非常的安静,这个时候越是安静的地方,就意味着会爆发更大的战斗。

这一点觉悟,阿列克谢耶夫还是有的。

中线战场,在东西两面打响后一天一夜过去了,依旧是一片安静。面无表情的李耀祖,站在观察哨的位置上,久久的注视着前方。

“军区有新的指示么?”李耀祖低声问身边的副官。

“一个小时前的电报称,东西两线进展顺利,让卫戍部队再等一等。”

“天都亮了还等个啥?”李耀祖不满的嘀咕一声,对余震多少有点不满。多少年没上战场了?好不容易闻着一点血腥的味道,居然只能坐在这里干等,心里舒服才怪呢。

“司令您也别着急,临出发的时候,总统大人是怎么交代的?让您可要完全服从军区的指挥。余司令不也说了么?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追击。”

“你听他扯,他不是兵力不足,敢打卫戍部队的主意?把我们摆在中线,不就是想借助我军强大的火力,在战局最微妙的时候,给老毛子致命一击么?说的好听!”李耀祖不屑的说着。

军区指挥室内的余震,这时候打了个喷嚏,不爽的揉了揉鼻子后低声道:“侦听处这次算是帮了打忙了,阿列克谢耶夫这个老毛子,居然不肯撤退,还要反击我们?要找死就怪不得我们了。”

克泽在边上没有笑,而是神色凝重的说:“俄军的指挥多少有点呆板了,这一点我们要引以为戒。不管怎么说,对面的俄军有四十万,不是四十万只鸭子。所以面对俄军的反击,我们还是要谨慎从事。”

“呵呵,围点打援,这一招我们在总统那里可没少听他讲。总统一向都主张运动战,这一次算是正好用上了。”万树生倒是没有掩饰内心的激动,东西两线一共围住了15万俄军,眼下没有发起总攻:_阿列克谢耶夫派兵救援来着。

“让东西两线的部队,打的再狠一点,打的他们频频叫救命,阿列克谢耶夫才会下本钱。另外给卫戍部队去封电报,安抚一下李耀祖,这个老小子可是天子的亲信近臣,不好得罪啊。”余震笑着说吧,刘永福和万树生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舒兰、德惠两地的外围阵地上,一夜的激战之后,太阳还没露头呢,猛烈的炮火已经将外围阵地打成了一片火海,俄军阵地上一个一个~。报,雪片般的飞往榆树的俄军总指挥部。

第五部

第六十四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争打到这个地步,虽然已经有胜券在握的味道了,沈的紧张了起来。这情形就好比一个参加了高考的学生,明明知道自己发挥的不错,偏偏对最终的结果赶到担心。

什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都是鬼话了。现在的沈从云整天就呆在总统府的办公室内,一次一次的等待着前方传来的消息。

从吉林会战开始到最终的结束,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沈从云在焦虑的等待中度过。开战后的第三天,哈鲁宾顺利拿下,电报拿进办公室时,沈从云的心又悬了起来,负责穿插的一个师能否及时增援到位?这是一个问题。增援到位后能不能守住?这又是一个问题。战役的关键战场上,我军能否很好的完成围点打援的任务?这还是一个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前线指挥官们的面前,克泽和余震整天呆在一起,对这地图和沙盘,关注着战局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丝毫不敢大意。

战局的形势无疑是对中方有利,可是俄国毕竟是一个老牌强国了,克泽也好,余震也罢,心里说不捏着一把汗都是假的。

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传来的时候,余震和克泽有点不敢相信了,俄军怎么变的这么不经打了?东西两线两天的时间不到,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计划,快速的包围德惠、舒兰两地的俄军约十万人。接下来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了,敌后部队在渗透部队的配合下,一夜的时间就拿下了哈鲁宾。这一切都跟做梦一样地,实在难以置信。

可是真的要到战场上去看一看。余震和克泽可能就会有答案了。中国军队凭借着绝对的优势火力掩护,发起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击面前,俄军即便是疯狂的抵抗,也难以支撑太久。双方地战术和装备对比,显得有点不成比例的感觉。炮兵在高效率地检测引导下。对俄军的阵地进行了有效的打击,步兵挺进后。大量的迫击炮根本就是俄军火力点地梦魇。尽管不能说现在的中国军队已经完全做到了高效率地步炮协同,但是一干跟随前往的德国参谋们,不得不承认,就步炮协同而言。当前地中国军队是他们见过的做的最好的。

沈从云用20年的时间,辛辛苦苦大量投入地这只军队。终于向世界证明了无坚不摧地强大。

阿列克谢耶夫匆忙组织的反击,成为了这一仗最大地败笔。

这其中最要命的是他把两个军的兵力分开使用,一路增援东线的德惠,一路增援舒兰。按照阿列克谢耶夫的命令是,两个军在优势炮火的掩护下攻击前进。

结果不等发动反击的俄军展开,中国军队的大炮已经将俄军的行军队伍打成了一锅粥。两天的时间下来阿列克谢耶夫发现手上已经没有多少机动部队了。这真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就在几天前召开的军事会议上。阿列克谢耶夫还洋洋得意的展望着俄军推进到沈阳之后的下一步计划,希望就此能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呢。

如梦初醒的阿列克谢耶夫急忙下令收缩部队,立刻往后撤,这时候一个更打击士气的消息传来了,中国军队已经占领了哈路边,肚子了俄军的逃路。阿列克谢耶夫急令中路俄军后撤至榆树,但是这个命令下达的已经有点完了。

………………………………

“告诉李耀祖,他可以动手了,记住了,死死的缠住中路俄军。”余震的命令及时的到达李耀祖手里,东西两线的围点打援战役刚刚落幕,中路的卫戍部队就用大炮告诉阿列克谢耶夫,四十万俄军的末日来到了。

汽车拉着重炮在道路上快速前进,滚滚的车流像一条长龙一般,卫戍部队的高速机动力,在进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站在路边的李耀祖,当年带着团练上战场和法国佬拼命那会,哪曾想过会有今天?从发起攻击到现在,不过三天的时间,就已经逼近了榆树城外60公里处,这样的推进速度,一般的部队想都不敢想量汽车的卫戍师做到了。可惜沈从云没看见,不然的话就会感慨道,“没有坦克啊,再来几十辆坦克,那就有点样子了。”

二战时期德军的闪电战模式,留给沈从云的印象是深刻的,可惜这年月的中国,要想做到那个程度,不论是从工业基础还是技术层面来考量,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不过沈从云心里非常明白,

是朝哪去的,未来的几十年,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沈会让给别的国家去当。

前进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李耀祖不自觉的问道:“怎么回事?”说着人也上了车子,快速的往前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报告,前方的一座桥梁叫老毛子给炸塌了。”

李耀祖听的眉头一皱,飞快的下车往前走去。不等李耀祖来到前面的断桥处,已经被先头团的士兵拦下道:“对不起,长官,前面危险,您不能上去。”

李耀祖受沈从云重托掌握这支精锐部队,平日里下的功夫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当兵的哪有不认得这个整天在部队里头转悠的司令?现在敢拦着李耀祖,就说明前面真的有危险了。

“扯淡,老子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来没有怕过危险,让开。”李耀祖心里有点不以为然,没曾想这时候一个少尉过来,伸手拦住李耀祖道:“司令阁下,请您回到自己的岗位去。前面的工作,自有工兵团的弟兄来完成,不需要您操心。再说,这当口您上去了,只会影响工兵团的工作效率。”

李耀祖听着一阵来火,正想发作,可仔细一想,这事情还真是自己的不对。前面正忙的时候,上去不是添乱是啥?

“那我站在高地上远远的看看,总可以了吧?”李耀祖无奈的问道,拦路的少尉想了一想,点点头答应了。

李耀祖飞快的上了前面的坡地,举起望远镜一打量,发现前方的工兵部队已经在熟练的架桥了。先头团已经派遣一部分部队过河,负责警戒,两翼也做好了战斗准备,不远处的迫击炮阵地已经建立完毕,显得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李耀祖看见这一幕,多少有点得意的笑了笑,这可是自己一手练出来的兵啊。

两个小时后,一座临时的桥架设完毕,看看天幕已经暗了下来,滚滚的车流再次动了起来。

…………………………………………

阿列克谢耶夫得知哈鲁宾被占领后,顿时陷入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境地之中,慌乱一番后总算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了,彻底的了解情况后,才发觉整个俄军集团,已经有了全军覆没的趋势了。反击增援的两个军被击溃,中路俄军刚接到撤退的命令,当面的中国军队就发起了攻击,并且半天的时间就突破了俄军的防线。中路俄军被迫丢弃大量的重装备,快速的往后撤,一边逃一边把沿路的桥梁全部破坏了,这样才算是勉强的挡住了中国军队的快速跟进。不过从各个方向上退回榆树的俄军,加起来已经不足十五万人了,其中东西两边的德惠、舒兰两地的十万俄军,基本上已经突围无望,就等着被围歼了。

这个时候再不跑,那都是傻子了。阿列克谢耶夫耶夫立刻召开了紧急的军事会议,一番商议后决定,留下一个两个师的兵力,凭借榆树的工事坚守,其他部队放弃增援东西两线的俄军,快速的后退,争取在中国军队追击上来之前,打通哈鲁宾这个后退的关键点。

如果在中国军队发起总攻的初期,阿列克谢耶夫就能作出这样的决断,或许还有退回去的可能,现在已经耽误了三天的时间了,哈鲁宾的杨志和沈一阳,已经构筑起大量的野战工事,并且在俄军达到之前,与前来的增援的一个师完成了会和。

从榆树退到哈鲁宾,俄军不过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可是在哈鲁宾的呼兰河一线,俄军尽管非常英勇的试图突破中国军队的防线,三天后的结局是付出了数万人的死伤后徒劳无功。

吉林会战中国军队发起主动进攻的第十天傍晚,数十万中国军队从四面八方将俄军的残余团团围困在哈鲁宾一线,。次日一早,思虑再三的阿列克谢耶夫,下令投降。至此,吉林会战以出乎国际上的预料的速度结束,中国军队一跃成为世界强军。

身在北京的沈从云得知这个消息后,尽管对这样的一个结局早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当俄军投降的消息传来时,面对着前来采访的记者,嘴唇颤巍巍的只说了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六部

第一章新生代

场疾风骤雨突至将天地洗的清白,雨后的天边挂着几府内喜气洋洋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脚步显得比往日轻盈几分。偏偏这总统大人的办公室的门是紧闭的,似乎沈从云要独自享受这一份喜悦和忘情的时刻。

是啊,胜利了,一场决定着民族生存的胜利,来的如此之快,又不得人们脸上的笑容继续压抑。

报纸上吉林会战大捷的消息,让整个国家彻底的疯狂了。接下来自然是统计战果的过程,报纸上几乎每天都在发表着这样那样的统计数据,让人们更加发狂的数据。活捉俄军三十八万,缴获大炮600,步枪无数,活捉俄军统帅阿列克谢耶夫以下将校上千人。

中国民族自唐以来,何时有这等的扬眉吐气?

雨后的北京城,大街上很快又热闹了起来,悄悄留出总统府的沈从云,脸上带着放肆的笑容,漫步在人群中,急的几个侍卫跟在前后一脑门子的汗。

高度紧张的神经一旦放松下来,就会觉得异常的疲惫,此刻的沈从云正是如此。如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