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让熟悉并精通汉文化的萨哈璘极为恼火,尽管他在不断的努力的出席一些文化活动,偶尔也发表一些关于儒家学术地看法,但是没没他的文章发表,都会被人批的体无完肤。大有儒家公敌的态势。
要说萨哈璘一点功劳都没有立,那当然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大明推行新法改革以来,萨哈璘可是长了眼界。见了市面,在新法中,萨哈璘以比常人高一筹的眼光发现了不少值得后金借鉴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对后金这样一个草创的王朝来说更是犹为重要。当这些东西被他一一整理之后,送回国内之后,对后金国内政策的调整产生了巨大理想。皇太极和范文程可都是眼力高明之人。当然一眼就发现了这里面的巨大地价值。适当了调整后金的政策,这给后金政局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尤其是皇太极大量节俭了大明的土地新法,也创立了一部土地法典,在这样一部法典之下,后金地土地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尤其是占领区的朝鲜的稳定产生了巨大地影响,因为这部土地法典,朝鲜国内的反抗势头一下子弱了许多,女真国内也相对的稳定了许多,可以说大明地改革也相应地促使了后金地稳定,国力进一步增强!
虽然这一点看,大明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是从长远看,后金采用了跟大明新法差不多条款地法规,那么等大明将这些地方都收回来的时候,推行大明的法律的阻力也会小了很多,一饮一啄,得失只有天定!
当然后金是根本没有办法学大明的,顶多就是个四不像,但是就是他们学到的一点点东西,还就是让后金国内反抗势力越来越小,皇太极的威望也在缓步的上升。
虽然大明从君臣到普通百姓都不怎么待见这位公使大人,但萨哈璘却是得到了皇太极的极大的信任,捎带着代善一家也得了不少好处,成了皇太极跟前的红人。
北京城已经很冷了,都快进入十月了,眼瞅着第一场雪快近了,前些日子大明全国各地闹了起来,本来皇太极还想给大明来把火烧一烧的,可眨眼之间就平息了,大明皇帝的雷霆的手段让在萨哈璘这个碍不着边的后金公使都感觉到骨子里的寒意!
“盛京那边早已经下雪了吧,不知道阿玛身体怎么样了!”萨哈璘如今是衣衫光鲜,身上全是绫罗绸缎,鞭子梳的锃亮锃亮的,他不想索尼,在大明三年,回去的时候才改了满人的装束,他一直未改习俗,一直是满人长鞭子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朱影龙最讨厌的就是这个马鞭子的形象,甚至有些恨之入骨,而萨哈璘也是个支持皇太极的死硬派,因此很不喜欢这个萨哈璘,自然不愿意见他了。
“萨贝勒,刘老爷来了,在客厅,他说让您给他进一批貂皮,今年北方可冷了,貂皮大衣供不应求,他
脱货了。”
“他要多少?”这京城的开销大,还要维持一些见不得的开销,而且他没有索尼那样一个圈子,因此花费更大,自然需要一些来钱的路子,比如走私一类的。
“三千张!”
“三千,他当我养貂的呀,没有,一千张都没有,最多五百张!”萨哈璘十分心烦,这个刘老板,不是看着他跟明廷上还有些关系,他才不愿意与这样的人做生意呢。
“萨贝勒,您就让我这么回他吗?”
“就这么回!”萨哈璘不耐烦的道。
“还有一件事,萨贝勒。今天有个乞丐拿了一份信,说是给您的,奴才一看,不知道写的是啥,所以刚才给忘了。”那戈什哈掏出一封书信来,递给萨哈璘道。
“哦?”萨哈璘疑惑的接过书信,嘴里犹自道,“平时让你们多念点书,你们就是不听!”
当萨哈璘一取出里面信件,展开一看。整个人都呆住了,额头上也沁出一层汗珠,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那个送信的乞丐你还能找到吗?”
“小的不认识,不过那乞丐留下一句话,说是要找这封信的主人,可以去城西的观音庙,那人说了,三天之内他都在哪儿,三天之后就会离开。”戈什哈小心翼翼的看着主子,看萨哈璘激动的样子。可见写这封书信的人的来历不简单。
“快,来人,备轿,不。备马车!”萨哈璘兴奋的一声喊道。
“好嘞!”
“不,不,不,慢着。先不忙备车,让我好好想想!”萨哈璘突然脸色极其慎重地不断的摇头,改变主意道。
虽然一份信的重量轻入鸿毛。可萨哈璘看来这份普通的用满文写成的书信如同一座山压在了他的心口。来不及请示国内了。他只有三天时间,不。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天,他只有两天时间。
书信上的笔迹他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他那个十四叔多尔衮的亲笔,而且墨迹新干,显然才书写下的,后金国内因为多尔衮的生死差点引起剧烈动荡,国内多数人都认为多尔衮已经没有生还地机会,而且时间越长,生还的机会几乎为零,包括他自己在内都认为多尔衮已经是必死无疑的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接到了多尔衮地亲笔书函,而且无论从笔迹和语气上都确信与他所知的十四叔多尔衮是如出一辙,难道他真的还活着?
要知道多尔衮还活着,这对后金政局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这是无法预料地,尤其是那些听信谣言,认为是皇太极为了自己的帝位,而骨肉相残的人会一下子闭上嘴巴,而皇太极也会从谣言事件中脱身出来,这是有利地一方面,但是对于皇太极地统治集团来说,这又是极其不利地,反对集团没有了多尔衮,就是一盘散沙,他们就没有理由,或者找不出一个核心,迟早都会被皇太极一一收拾,在多尔衮事件上,叫的最凶,最狠地莽古尔泰就是一个例子,他如今已经被皇太极以贻误战机,不停号令下了大狱,剥夺了爵位和封号。
国内传来一个信息,那就是要对倾向于多尔衮一脉的人要来一次清洗,在这个时候多尔衮突然回来了,这些人为了不必清洗,定会团结在多尔周围,那大金国很有可能会埋下分裂的种子。
这里又是大明,无论自己干什么事情,都不可能瞒过大明情报部门的耳目,如果让大明知道了多尔衮还活着的消息,那定然不会放过!
摆在萨哈璘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确认多尔衮还活着,并帮助其暗中返回盛京,这么有得有失,同样也有巨大的风险,而且皇太极未必愿意看到多尔衮活着回到盛京,尤其是他准备对支持和跟多尔衮一脉走的比较近的一脉,他还听说,皇太极打算娶多尔衮的福晋乌云珊丹为侧妃,小道消息还听说乌云珊丹已经几次进宫,但都是次日才回府,关系错乱复杂,第二条路,不管这写信之人是否是真的多尔衮,杀了他,让秘密永远闭口,这一条看似不难,实则相当棘手,多尔衮是什么人,那么好杀的吗,既然敢写信给自己,那么定然有万全的准备,他能无声无息的到了大明,甚至潜入京城,若是真的想回去,并不难,犯不着找上自己,第三,把这个消息出卖给大明,只要把多尔衮留在了大明,那么国内的清洗照样可以进行,只要多尔衮不能出现在盛京,大局就没有多么大的影响,这样一来,自己恐怕就要落个叛徒的名声,那现在的一切可都化为泡影,还要背上一世的骂名!
思来想去,发现三条路似乎只有第二条路对自己最有利,能够冒险一试,但是那可是自己的长辈,真要杀了多尔衮,消息走漏,那可真没有活路了,第一个选择是承了多尔衮天大的人情,可必然会让皇太极恼火,前程完蛋,第三个选择,把柄被人抓到手里,一旦多尔衮脱困回去,得不了势还好,万一得势,那将会是自己的灭顶之灾。萨哈璘才发现自己是捡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左右为难!
第二十四卷:周边攻略之第二章:盛京风云(二)
实萨哈璘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他可当他从来没有看信,但是他绞尽脑汁之下,居然把这一条给彻底的忘记了!
时刚过,朱影龙批阅完一本两淮盐运使的奏折,伸了个懒腰,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却发现不知不觉间肚子瘪下去不少,确切的说,他感到一阵饥饿。
夜宵吃什么呢?莲子羹,那东西太甜了,不好,人参鸡汤,身体又不亏,补那玩意干什么?
忽然,南书房的们“嘎吱”一声露出一条缝隙,一阵刺骨的寒风吹了进来,寒风拂面,朱影龙不自觉的缩了一下脖子,抖了抖身躯,初冬的夜里的温度已经很低了。
吃火锅!朱影龙脑海中冒出一个绝妙的主意,这么冷的天,吃火锅绝对是一种享受,可吃火锅一个人未免太无聊了,嫣红和林蓉都让自己打发去睡觉了,伺候自己除了徐应元之外,就几个值夜的太监和宫女,而且吃火锅也没有那么麻烦,不需要把已经睡下的嫣红惊动起来。
可哪来的人陪自己吃呢?朱影龙想了想,朝徐应元招了招手。
“你去前面看看,看几位老大人都还在不,在的话,都给朕请过来。”朱影龙吩咐道。
徐应元站在一旁早已是无聊的打瞌睡了,一听道有事情可做,自然是求之不得。
徐应元走了后,朱影龙命几个太监和宫女将吃火锅用的东西都一一搬进了南书房,御膳房通宵都是有人值勤的,皇帝要吃火锅,还不麻利的动作起来,不一会儿,就把交代的东西送了过来。摆了满满的一大桌。
大内御膳房做地火锅底汤那可是外面一般人吃不到的,绝对是独一无二的,皇帝爱吃火锅,御膳房专门着急御厨们研究了数种底汤,以供挑选,朱影龙喜欢吃辣,因此火锅底汤基本都是以辣居多,今晚朱影龙选的是底汤是“刀山火海”,这名字还是朱影龙亲自尝过之后,才命名的。吃的时候那是眼泪、鼻涕直下,吃完了之后,那感觉就像从刀山火海里走过一圈回来似的。
今天晚上也不知道是刮了什么风,内阁和军机阁到这个时候还都亮着灯,照理说国内现在比较平静,除了在草原上的满桂,基本上各地都是偃旗息鼓,没有什么大的军事行动,裁军整编也到了收尾的阶段,许多沉重地任务也差不多完成了。军机阁应该比较闲才是,但朱影龙一道旨意,组建南海舰队,这下子把军机阁一帮人忙坏了。海军可不比陆军,绝对是个烧钱的玩意,因此军机阁内部对南海舰队的规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部分人认为南海舰队不宜过大。因为如果南海舰队是以福建郑家的水师舰队为基础扩建,郑家出身和来历都不好,而且还干过那些卑鄙的事情。因此军机阁上下多郑家并无多少好感。万一郑家重新掌权之后。又起野心,这岂不是又是尾大不掉。而且洪承畴手中的额权力也让许多人产生了巨大的忌惮,掌控东南沿海,又都是富庶的省份,这样的封疆大吏,如果稍有异心,都将是朝廷地灾难,因此很多人都主张将洪承畴的海军大臣拿掉,或者让他从陆军中分开,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朝廷应该另起炉灶,从东海舰队抽调部分军官组建一支新的舰队,这样既可避免郑家实力的扩张,但是如果全盘再造一支舰队地话,不说组建速度上会大大的放缓,而且朝廷的经费也会大大的增加,两方人都有自己地理由,而孙承宗等人商议过后,觉得两方的都有自己的理由,而且他们也对郑家以及洪承畴手中地权力过大产生了担忧,因此孙承宗就召集了熊廷弼、张国维等商量怎么给朱影龙上奏折,几个人讨论来讨论去,一直到徐应元过来传召地之时也没有讨论出一个实质地结果来。
内阁方面,明年恩科的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落实,教育体系地改革也已经展开,教科书的编撰成了内阁目前头等大事,教育部只有半年的时间完成从乡学道府学三个等级的所有教科书的编撰以及出版工作,除了《四书》、《五经》外,其他各个学科的设立和教材的编写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未来几年内,教育部绝对是一个最繁忙的衙门。
徐光启正在等下审阅一部新的法律,这部法律可以算的上是一步崭新的法律,它是在朱影龙的倡议下编写的,它就是《婚姻法》,大明律中也有不少条款是针对夫妻婚姻关系的,并且还有一些对结婚年龄的限制,但是现在要
立出来,成为一部独立的法典,大幅度修改了许多对的条款,并正是设立的法定结婚年龄,规定了婚姻登记制度,并且强制性的规定,经过登记结婚的婚姻关系,将会收到朝廷的保护,并且“一纸休书”便可解除婚姻关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没有经过登记的婚姻朝廷不承认其婚姻关系,而且不受朝廷法律保护等等!
这部《婚姻法》可谓也是石破天惊的法典,这部法典一旦颁布,那对社会地位卑贱的妇女来说,绝对是保障她们起码的权益最大的武器,尤其这部法典将会随着朝廷“豁贱为良”的旨意颁行全国,那将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徐光启对这部《婚姻法》相当的重视,甚至是逐字逐句的审阅,生怕出一丝纰漏。
随着整风运动的展开,以及前一阵子的动乱,大批的贪官污吏落马,这个黄尊素的吏部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因为他需要更多的官员去填补这些空缺,历来朝廷动荡,大批官员落马之际也是权力更替交换之际,许多人为了培养自己的嫡系,或者说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升官发财,吏部一下子就成了香饽饽,黄尊素不厌其烦,为了躲那些托请送礼的人,只好躲进了内阁不敢回教,因为家里前门、后门都被那些托请、送礼、买官、跑官的人堵的个严严实实。
这些人后来一一的都在整风运动中落马,一个个丢官罢职回家种地卖白薯去了。
听闻皇上连夜召见,徐光启和黄尊素两人都丢下手头的工作,匆匆的赶往养心殿。
五个人急匆匆的赶了过来,还以为朱影龙召见他们有什么大事呢?哪里知道居然是过来吃夜宵,吃火锅,都松了一口气。
朱影龙招呼五人一同坐了下来,笑呵呵的道:“怎么君臣,好久没有坐到一块吃一顿了,来、来,来,今天晚上朕请你们吃火锅!”
“皇上太客气了,刚才老臣还以为皇上突然召见我们五人有什么大事呢,原来是吃火锅呀,宫里头的火锅,味道浓,火候足,还有一点,就是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