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技术装备方面,苏联红军损失了16703辆坦克,火炮、迫击炮28749门,作战飞机7985架。这些武器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弹药和油料耗尽,或者生技术故障又无法修理的情况下被遗弃或报废的,他们当中有大量的旧式装备,比如“T-35”多炮塔重型坦克和“BT”坦克。

苏军的新式坦克也好不到哪去:机械化第15军第10师的全部63辆“KV”重型坦克,在战斗中损失了56辆,其实的因为故障而被放弃。第8坦克师50辆“KV”重型坦克损失43辆,它们全部毁于战斗。另外的30辆“T-34”坦克中有2辆沉入了沼泽,其他28辆全部被华军击毁。坦克第41师损失的22辆KV-2坦克中,有15辆是被击毁的,其余的是因故障损失。新式坦克尚且如此。战前已经近乎报废的旧式坦克更是被一堆一堆丢得遍地都是。随着大片土地被中国人占领,这些大量被遗弃的装备几乎全部落入了敌人的手中。这一点得到了中方资料的证实。按照中国方面的统计,截至6月30日,已有18025辆苏军坦克被缴获。据情报部门估计,这些坦克约占苏军同期损失坦克总数的80-90%。这些坦克和车辆在某种程度上还为中国人找了点麻烦。很多中**官在报告中曾提到他们的部队被塞满道路的苏联车辆挡住去路的糟糕情形。

苏军损失的惨重并不仅仅体现在损失数字的巨大上。要知道,那些整师整军被消灭的红军部队虽然有许多的缺点,但毕竟在战前受过相对较好的训练,不少人还有一定的实战经验。在这些部队被歼灭后。苏军短期内将无法训练出与之战斗力相当的部队,而只能靠大量成训练、甚至没有训练的新兵来弥补巨大的伤亡。而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武装力量与华军之间素养上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只能意味着更为巨大的损失。而丢失的技术兵器。特别是在战前花大本钱集聚起来的大量新式技术装备,在短期内也是无法弥补的。

呆在莫斯科的斯大林虽然对前线的具体情况并不十分清楚,但也已经明白,由他本人下令进行的反突击,在前线的几乎每个地段都遭到了可怕地惨败。巴甫洛夫的东方方面军失败的最惨:他不仅丢掉了重镇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这个消息。斯大林还是从中国人的广播里知道的),还把几十万军队丢在了中国人的合围圈里。不知道斯大林是否意识到他自己对此所要负的责任,但斯大林显然意识到,他曾经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威信可能因眼前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而生动摇。为此斯大林离开了自己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

斯大林的离去令苏共政治局的委员们陷入一片混乱。莫洛托夫告诉大家说,斯大林这样垂头丧气。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丧失了主动精神。心情很坏。沃兹涅夫斯基听了这些话非常生气,他说:“维亚切斯拉夫,你来领头,我们跟着你。”他的意思是如果斯大林仍旧这样一蹶不振的话,那就由莫洛托夫来领导他们,他们就跟他走。他们相信他们能组织好防御,能够真正地大战一场。他们并没有什么消沉情绪。但熟悉斯大林秉性的莫洛托夫深知他绝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大家决定上他那儿去。他当时在近郊的别野里。最终政治局的委员们都来到斯大林的别墅。

委员们来到斯大林的别墅。他正在小饭厅里,坐在圈椅上。他看着委员们,问道:“你们来干什么?”他的神色有点奇怪,他提的这个问题也有点奇怪。要知道本来应当是他来召集他们的。

莫洛托夫代表大家说,应该集中权力,以便迅地解决各种问题,尽快把全国都动员起来。这样一个机构应当由斯大林来领导。斯大林惊异地看了大家一眼,没有表示任何反对意见。“好,”他说道。

大家对望了一眼,他们知道,对斯大林来说,正在逼近的这场灾难不仅是对苏联每个公民能够造成的那种危害,还是斯大林以之自许的“人间上帝”的毁灭。“领袖”正在从比其他人更大的高度上跌落下来。对于一个相信自己是出类拔萃、有洞察力、负有特殊使命的人来说,脚下出现的裂隙确实是一个无底深渊。斯大林处于深刻的精神震荡之中,几乎到了麻木的地步。

斯大林可能认为,几乎全体政治局委员到他这儿来是否打算撤销他的全部职务?甚至是想逮捕他?因为最方便的就是把一切过失都“推卸给”一个人。他斯大林早就相信,任何失误和失败都应当有一头“替罪羊”。应当让人们出出气,把有过失的人痛骂一顿。但斯大林在他的战友们心中的威望太高了。以致他们好像根本不可能有这种想法。斯大林甚至在“垂头丧气”(按莫洛托夫的说法)的时候,在他们眼里也是伟大的。如果他们读过别尔嘉耶夫的,他们就会想起他的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只能从高处跌落,所以一个人的跌落本身就表明他的伟大。”这种伟大是他们自己为“领袖”塑造的。而现在则希望他仍旧留在原来的高处并领导他们。

斯大林向来访者们表示出想辞职的意思,因为他怀疑大家想把全部责任都推给他斯大林一个人。战友们马上信誓旦旦的表示,他们不仅绝无此意,并随时准备让任何别有用心的人“去见鬼”,因为“没有任何人比你更能胜任”。

斯大林又回到了克里姆林宫。面对极端危急的形势,他必须把全部权力都集中起来。苏联最高统帅部“斯塔夫卡”名义上由国防人民委员会主席铁木辛哥元帅担任,但实际上任何决策只要得不到斯大林的批准(这位领导人有时对一个“KV”坦克排的使用,或者铁丝网的放都要插手)。就毫无效力可言。斯大林才是真正的、具有无上权威的最高军事统帅(相形之下,杨朔铭的军事统帅权在当时要有限的多),而且他还要把全部后方权力也抓在手上。为此在6月30日,成立了由他本人担任主席的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为莫洛托夫,成员包括伏罗希洛夫、马林科夫,贝利亚。所有苏联边疆州区、各军事工业人民委员会、甚至主要工业企业、基建单位都在该委员会,或者更准确的说,在斯大林本人的直接控制下。

虽然斯大林不愿承认战场上的不利形势很大程度上是他所造成的。但巨大的失败毕竟已经给斯大林上了一课,并迫使他做出了战略撤退的决定。东北方面军奉命后退,掩护斯大林格勒方向;东方面军则退至乌里扬诺夫斯克,掩护古比雪夫方向。阻止华军扑向莫斯科;而东南方面军必须撤退到更向后的内线防御。

在作出撤退部署的同时,缺乏现代战争知识的斯大林在战术上也拿不出更多的办法来提供给前线部队。和他的敌人杨朔铭相比。斯大林对现代战争还了解的太少、太少,但他对空军却颇为倚重。在战争初期。一旦战况恶化,斯大林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动用空军。而为了更集中的对空军实施领导,他在6月29日设立了拥有副国防人民委员权利的空军司令员(任司令是日加列夫将军)。

如果说在现代军事领域,战争初期的斯大林多少还是一个生手的话,在运用铁腕方面,他的经验却是丰富的。在战争形势极为紧张的时刻,斯大林也没有忘记用铁腕去惩罚那些他认为应当对失败负责的人:东北方面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上将被撤职,表现不错的第8集团军索宾尼克夫少将接替了他的职务,而副总参谋长瓦杜丁中将被任命为这位少将的参谋长。

和东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相比,被革职的库兹涅佐夫算是幸运的。按照斯大林的指示,巴甫洛夫在被解职之后(铁木辛哥接替了他),与原方面军参谋长、通讯主任、第4集团军司令员科罗勃科夫少将(此人所以被捕是因为斯大林指示必须处死东方方面军的1个集团军指挥员,而科罗勃科夫少将是当时唯一一个能够找到的该方面军集团军指挥员)一道被送交军事法庭。

尽管巴甫洛夫等人对惨败所应负的责任并不足以处以极刑,尽管他们愿意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上前线效力,但是为了维护领袖的尊严,法庭还是按斯大林的意思,于1944年7月2日将4人全部判处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急于完成任务的军事法庭在匆匆宣判后,当晚就直接将4人拉出去枪毙。另外,东南方面军空军司令员普图辛、第41步兵军军长科索布茨基少将和在中国空军偷袭中惨遭覆灭的第9混合航空兵师师长齐尔尼奇也遭到了枪决。同时为了审查突出华军合围的红军军人,斯大林还批准建立了25座甄别营。

为了逃避同样的命运,有不少苏联将领自杀。其中包括东方方面军空军司令科佩兹、机械化第17军副军长科若钦,当然还有前面提到的东南方面军军事委员瓦舒金,虽然他还不是一位将军。

没有人指责斯大林的专横、独裁。因为对当时面临空前危机的苏联和俄罗斯民族来说,要顶住强大的敌人,就不得不接受斯大林和他的手腕。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任何软弱和犹豫都会导致整个民族的灭亡。

斯大林这位并不十分精通军事的领袖最大的突出之处就在于:他有足够坚强的神经去承受一次又一次最可怕的打击和令人震惊的损失,并且在这所用千百万人的生命去交学费的战争大学校中学会战争。正如斯大林这个名字所显示的那样,他是“铁打的人”。(未完待。。)

(五百九十三)坚守

但是,光有“铁打的领袖”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样坚强的人民。要由他们用亲人甚至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承受战争所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苦难、牺牲。夸夸其谈的战略家们尽可以大谈苏联在领土、资源、人力上有多么大的潜力,但这一切潜力需要俄国人民以世界上其他民族、任何时代都未曾承受过的空前惨重的巨大牺牲去掘。人类的历史上,又有不知多少也很有潜力的国家、民族无法承受那仿佛置身地狱般的战争而选择了妥协与投降。斯大林了解他的人民,他要号召起他们。在做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后,1944年7月3日,斯大林再次以苏联最高领袖的身份向人民表了广播讲话。这个并不特别善于演讲的格鲁吉亚人试图用他那口带有土腔的俄语打动他的人民,他们当中很多人决心响应他的号召,通过坚壁清野、游击战争和人的努力去反抗中国人的进攻。事实证明,正是坚韧不拔的俄罗斯人民无数的血肉之躯造就了斯大林这位“伟大的领袖”。

在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和总参谋部试图在击溃东方方面军的华军进攻的道路上投入第13、19、20、21和22集团军,加上突围出来的残部,建立一道新防线。

斯大林面容消瘦、苍白,下眼肿,眼睛由于不眠而布满血丝……他终于意识到了悬在全国、以及作为“领袖”的他本人头上的巨大危险的分量。如果不采取一些非常的措施,不动员一切力量。中国人几个星期之后就可能打到莫斯科。他着手撤换军事长。联共(布)中央委员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苏联人民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成立国防委员会,由斯大林领导。国防委员会主席握有无限的权力。祖国面临的致命危险要求集中每一个人的努力。新任东北方面军司令员索边尼科夫少将接到斯大林的命令:“恢复原先的态势。”凌乱后撤的部队接到新命令后,既无法进攻。又无法防御。而华军察觉了这种混乱,对第8和第27集团军的接合部实行突击并突破了防线……这些消息并不能增强国防委员会主席的信心,他既不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又找不到一条正确的行动路线,以便赋予各战略指挥机构在那些悲剧性的日子里迫切需要的信心,使它们能够坚定不移和深思熟虑。

在蒙古府库伦,呆在名为“鹰巢”的东线华军最高统帅部里的中国总参谋长蒋百里在得知斯大林的讲话内容后表现得非常高兴。在他看来,斯大林的号召将为中**队毫无顾忌的对俄国平民采用暴力提供借口。而坚壁清野将把苏联人自己饿死。蒋百里对此的评价是:“多亏斯大林提出毁掉一切的口号,现在千百万人注定要挨饿了。”至于俄国人响应斯大林的号召反抗中**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蒋百里和他的将军们相当重视。但他们相信,苏联已经注定要失败了。游击战争也改变不了这一结局。

对此深信不疑的蒋百里,早在7月8日就开始安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命运了。他决心把这两座苏联城市连同数百万苏联军民一道夷为平地。蒋百里估计:“到8月15日将进入莫斯科。到10月1日,将结束俄国战役。”这种情绪并不只属于他一个人。中国国防军统帅部的一位官员也在6月29日的私人信件中估计,再有14天就可以进入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了!由于担心自己的估计太保守,他又加了一句:“不过。可能比我们设想的更快。”

中国方面的看法不是没有依据的。他们虽然也充分认识到了俄国人的顽强和技术力量的强大,但还是对自己的胜利深信不疑。因为苏联军队和他们的装备遭受的损失是如此巨大,要恢复元气是几乎不可能的。对此,中国国防军统帅部7月4日的作战日记是这样评价的:俄国人损失了这么多飞机和上万辆坦克。他们一定所剩无几了。当天蒋百里告诉中国将军们:“实际上,他们(苏联)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一开始我们就消灭了俄国的坦克和空军,这再好不过了。俄国人在这方面是不能恢复元气了。”蒋百里在这里也是在为自己表功,因为正是他选择了这么一个绝好机会。出于同样的目的,在保持了一个星期的新闻沉默后,在6月29日,蒋百里下令布了10项胜利公报——每小时布一项。真可谓风头十足。

徐元锦元帅当天也在工作日记中记录了对形势的分析:“被我方查明的敌人164个步兵师中有89个师已经全部或大部被消灭,在战场上有作战能力的俄国步兵师还有46个,另外18个师被牵制在其他地方,在后方作为预备队的显然还有11个师,被我方查明的敌29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