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很明显,这个前提并不存在。

问题是,就算冯承乾看得很清楚,他又能做什么?

让德皇收回保证?

别说德皇不会这么做,就算会,对帝国也没有任何帮助,因为德皇食言,必然使帝国丧失唯一的盟友。

六月二十日,冯承乾说服提尔皮茨,向萨拉热窝派遣了大批谍报人员。

在冯承乾离开帝国海军部之后,原先隶属于海军部的特殊机构都转属海军司令部,由提尔皮茨直接领导。

这其中,就包括冯承乾以发展科技为名组建的情报机构。

现在,冯承乾最担心的就是他的担忧变成事实。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正是在萨拉热窝,一个叫普林西普的塞尔维亚青年,用一把小口径转轮手枪打出的几发子弹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冯承乾不希望历史重演,至少不希望斐迪南大公死在萨拉热窝。

他要做的,就是设法改变历史。

只是,深为帝国海军司令部的高级参谋,冯承乾无法亲自前往萨拉热窝,只能在柏林遥控指挥。

六月二十七日,斐迪南大公携公爵夫人索菲亚到达萨拉热窝。

虽然索菲亚是大公的妻子,但是却没有得到皇储妃的封号,因为她不是贵族,而且她与大公的婚姻不受欢迎。当初,斐迪南大公为了迎娶她,甚至威胁奥皇要放弃皇储的头衔。虽然奥皇最终妥协,接受了斐迪南与索菲亚的婚姻,但是做出了严格限制,即索菲亚无权获得皇族头衔。

正是这段婚姻,让很多人都认为,斐迪南大公将是一个开明的君主。

在很多人看来,斐迪南在继位之后,奥匈帝国将引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强国。

只是,斐迪南大公去萨拉热窝,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行为。

虽然斐迪南大公执意前往萨拉热窝处于好意,即通过他的行为来感化塞尔维亚人,缓解民族矛盾,但是这种行为本身却极为愚蠢,把军事演习安排在六月二十八日,也就是塞尔维亚的国庆节举行,也极端错误。

不管是军事演习,还是斐迪南大公亲自来到萨拉热窝,都被塞尔维亚人当成故意挑衅。

显然,这给了极端民族主义分子一个绝佳的理由,以及刺杀奥匈帝国皇储的最好机会。

当天晚上,冯承乾收到消息,由他派往萨拉热窝的谍报人员已经找到普林西普,而且顺利完成了任务。

如果牺牲一个人,能够拯救千万人,冯承乾绝对不会犹豫。

只是,历史会就此改变吗?

显然,冯承乾毫无把握。

在冯承乾熟知的历史中,普林西普并不是孤胆英雄,只是他的运气比同行的几个刺客更好一些罢了。就算冯承乾能够让谍报人员以定点清除的方式,除掉那几个试图刺杀斐迪南大公的刺客,也无法保证普林西普是最后一个刺客。只要斐迪南大公还在萨拉热窝,而且出现在公共场合,就会有生命危险。

这个晚上,冯承乾没有睡觉。

他派去的谍报人员还在按照他的吩咐,寻找与消灭那些对斐迪南大公构成威胁的“黑手社”成员。

得益于电报普及,消息随时都有可能送回来。

熬到天亮,冯承乾才在吃了早饭之后小睡了一会,随后又返回海军情报处,耐心等待从萨拉热窝发回来的电报。

这个时候,斐迪南大公夫妇已经离开下榻的领事馆,前往市政府。

按照安排,大公夫妇与萨拉热窝市长会晤之后,将前往一家当地的医院,慰问在那里疗养的奥**人。

虽然普林西普已经完蛋,协助他的普萨拉也被秘密逮捕了,但是谁也无法保证大公夫妇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六十四章无力回天

更新时间:201262017:42:16本章字数:5352

夜幕降下来的时候,冯承乾有点急躁不安。

虽然说在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但是他派往萨拉热窝的谍报人员总该报个平安吧。

柏林时间,八点不到。

冯承乾正准备与专程过来叫他的提尔皮茨去吃晚餐,通信军官急匆匆的赶了过来,送来了刚刚收到的电话。

一眼扫完,冯承乾的神色顿时黯淡了下来。

电报内容很简洁:斐迪南大公遇刺,大公夫妇身受重伤,生死不明。

具体是怎么回事,电报中没有提到。

“怎么会这样,我们不是做好防备了吗?”

冯承乾暗自叹了口气,对同样震惊的提尔皮茨说道:“我们已经尽力了,却仍然没有能够阻止刺杀行动。不管怎么说,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如果大公能活下来,也许还能力挽狂澜。”

“可是……”

“先去吃晚饭吧,我们在这里着急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提尔皮茨也叹了口气,又读了一边电报,才跟随冯承乾去军官餐厅。

显然,两人都没什么胃口。

吃晚饭,不过是借此机会冷静一下。

现在,需要冯承乾考虑的不是斐迪南大公遇刺的详细过程,而是大公遇刺之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提尔皮茨知道冯承乾做了什么,也就知道冯承乾担心什么。

“你觉得,大公遇刺会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冯承乾点了点头,把餐盘推到了一边,双手交叉放在餐桌上,说道:“如果大公遇刺身亡,战争就会爆发。”

“这……”

“你不相信?”冯承乾笑了笑,说道,“我知道,斐迪南大公在奥匈帝国,特别是在奥皇与那些守旧派大臣那里并不受欢迎,甚至有人认为,大公的开明思想对奥匈帝国的统一与完整构成了威胁,如果他主张的民族自治政策得到推广,奥匈帝国肯定会分崩离析,解体成为数个小国,哈布斯堡王朝也将就此终结。这种观点,甚至让我不得不怀疑,大公遇刺与奥匈帝国内部有关。”

“你的意思是……”

冯承乾压了压手,表示他的话还没说完。“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为奥匈帝国提供了一个兼并塞尔维亚的绝佳理由,而且这也正是那些渴望战争、或者说渴望领土的官员与将领,比如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等人急切期盼的事情。这个时候,恐怕他们已经在策划出兵塞尔维亚了。”

“果真如此的话,将不可避免的把俄国卷入进来。”

冯承乾点了点头,说道:“这也正是我最担心的问题,别忘了,陛下已经做出保证,只要俄国向奥匈帝国宣战,我们就会参战,然后法国会根据秘密军事同盟条约向我们宣战,接下来就是英国了。”

提尔皮茨思索了一下,说道:“那我们就得设法阻止战争爆发。”

“怎么阻止?”

“这……”

“要是大公没死,什么都好说。只要大公死在萨拉热窝,我们在做什么都来不及了,根本不可能阻止即将发生的事情。”

“这……”

“也许,斐迪南大公已经死了,康拉德等人现在正在设法说服奥皇呢。”

“那我们立即去波茨坦,让陛下出面,也许能够对奥皇产生影响。”

“什么样的影响?”

提尔皮茨愣了一下,没有回答上来。

“显然,陛下不可能让奥皇节哀顺便。在这个时候,陛下只能表示支持,即支持奥皇采取报复性行动。”冯承乾叹了口气,说道,“让陛下出面,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糟糕,等于助长奥匈帝国的战争野心。”

“可是……”

“耐心一点吧,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什么,最好静观其变,等到时机成熟,再采取行动改变局面。”

“那么,我们现在只能祈祷斐迪南大公还活着。”

冯承乾勉强笑了笑,他也不相信祈祷能带来奇迹。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希望除掉斐迪南大公的不仅仅是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份子,还有把大公视为威胁的奥国贵族。可以说,如果没有某股强大实力的默认与支持,那些不成气候的刺客根本不可能对大公构成威胁。

关键就是,谁才是幕后主使?

虽然在提尔皮茨面前,冯承乾着重提到了奥匈帝国的内部因素,但是冯承乾更加愿意相信,整个行刺事件的幕后主使是渴望战争的英法俄,特别是在海军军备竞赛中被搞得精疲力尽、面临财政破产的英国。

如果萨拉热窝的事情与英国有关,战争就无法避免。

当然,急切期盼着战争的不仅仅是英国。从某种意义上讲,帝国内部也有很多人希望战火早点烧起来。最为积极的,自然是那些依靠战争发财的资本家,特别是在帝国拥有垄断地位的军火商与金融家。

正是如此,冯承乾才意识到,不管他做什么,都只是延迟战争,而不是阻止战争。

拖下去,对帝国有好处吗?

如果仅看海军,肯定有好处。虽然在冯承乾离职之后,帝国的造舰行动有所放缓,但是最多还需要两年,也就是到一九一六年左右,帝国海军的总体规模就将达到英国皇家海军的七成左右。提尔皮茨在担任海军司令之后,依据冯承乾提到的海军战略理论,正式提出“风险舰队”概念,得到了皇储与德皇的全力支持。该概念的核心内容只有一点:在帝国海军强大到足够程度的时候,英国会因为担心在战争中遭受重创,被其他海上列强取代而不敢与帝国为敌,承认帝国在海洋上的地位,并且与帝国分享海洋利益,而不是通过一场大规模战争来打垮帝国。

说得简单一些,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就能使英国呆在战场之外。

暂且不说这套理论是否正确,至少到一九一六年,帝国海军将获得直接挑战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

到时候,英国就得在参战问题上三思而后行了。

再退一步,即便英国参战,帝国海军也能凭借在战舰性能、官兵素质、战术素养等方面的优势与英国皇家海军平分秋色。

问题是,在陆军这边,继续拖下去对帝国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俄国还没有从日俄战争中缓过气来,法国的军事革命也还没有完成,帝国却早已建立起了高效的军事体系,完成了国内铁路网的扩建工作,还建立起了完备的战略储备体系,施利芬元帅为大战制订的所有前提条件要么已经达到,要么即将实现,帝国对法俄的军事优势处于最大状态。

拖上两年,情况肯定会发生变化。

要是俄国在这两年内解决了国内问题,法国完成了军事改革,那么就算帝国海军能在海洋上击败英国皇家海军,帝国陆军也不见得能够在欧洲战场上取胜。对帝国来说,陆军战败就意味着亡国。

想明白这一点,冯承乾不得不承认,德皇恐怕早就打算大干一场了。

那么,在这个时候去劝谏德皇,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想明白这些,冯承乾不得不暗自感叹,不管他怎么努力,战争还是会爆发,历史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冯承乾也就没再多想。

反正都得打起来,而且他已经尽力为帝国打造了一支足够强大的海军,能不能打胜就得看造化了。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冯承乾看来,就算帝国战败了,也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因为他已经做到了所能做的事情。

离开餐厅,冯承乾去了海军司令部。

晚上,冯承乾没有睡觉,让秘书把帝国海军的战舰资料全部找了出来。现在,他得为即将爆发的大战做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帝国海军的整体实力有一个全面了解,特别是最近两年里建造的那些战舰。

帝国海军能不能打,能打成什么样子,关键就得看这些战舰。

必须承认,冯承乾的努力没有白费。

现在的帝国海军,与冯承乾熟知的帝国海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除了拥有更多的主力战舰,还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包括那些在早期建造的主力舰,都有相当大的改进潜力,也就在无形中缩小了与英国皇家海军的差距。

可以说,冯承乾做为“帝国海军之父”,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除了为帝国海军订下了一条合理的发展路线之外,冯承乾还做了很多贡献,比如在回到帝国海军之后,冯承乾就着手对“皇太子”号等在早期建造的主力舰进行改造,使这些有十年、甚至二十年舰龄的战舰能够继续服役,并且有能力在海洋上挑战那些新式战舰,继续为帝国效力。

有了全面了解之后,冯承乾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了。

如果战争在年内爆发,帝国海军不见得会吃亏,说不定还能在北海上打几场漂亮仗,杀杀英国皇家海军的威风。

关键就是,战争会在年内爆发吗?

德皇的内侍赶来的时候,冯承乾才发现天色已经放亮了。德皇在这个时候叫他过去,显然与萨拉热窝的事情有关。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六十五章帝国的立场

更新时间:201262111:11:51本章字数:5622

虽然历史进程发生了偏移,但是结果并没改变。

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下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军事医院探视受伤军人时,遭到塞尔维亚民族极端组织“黑手社”成员刺杀,预先埋设的炸弹不但炸死了随行的公爵夫人,还炸伤了斐迪南大公。次日凌晨四点,斐迪南大公因伤逝世。数小时后,消息传遍了全世界。

二十九日凌晨,最忙碌的不仅有忙着改版的报社工作人员,还有欧陆各国的领导人。

冯承乾与提尔皮茨赶到波茨坦皇宫时,其他重臣已经到达,德皇正在与小毛奇商讨陆军作战的事情。

两人没有呆在一起,立即分头行动。提尔皮茨去找到了首相贝特曼,冯承乾则去找到了外交大臣伯恩斯托夫。没花多少功夫,两人就了解到,沙皇与奥皇已经发来照会,要求德皇表明立场。

显然,沙皇与奥皇都已做好了打一仗的准备。

只是,两位皇帝对待这场战争的观点却不大一样。

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只想打一场规模有限的战争,即针对塞尔维亚的战争,根本目的是借斐迪南大公之死吞并塞尔维亚,至少得让塞尔维亚割让部分领土,以扩大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影响力。基于这个目的,奥皇要求德皇向沙皇施加压力、牵制住俄国,阻止俄国出面干预。

在奥皇看来,只要德皇出面,沙皇就会置身事外。

显然,奥皇把局势看得太简单了。

几乎同时,沙皇也给德皇发了电报,明确表示俄国无法容忍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行动,即便塞尔维亚的民族极端组织要为斐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