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因很简单,这是两艘服役不久、甚至刚刚完成了海军验收的战列舰。

不管战舰的性能有多么强大,只有由素质优良的官兵操作才能发挥出来,而落到一群素质低下的官兵手里,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事实上,在之前的战斗中,两艘“依阿华”级的表现就非常糟糕。

显然,莱特打错了如意算盘。

只是,美军舰队也不是没有机会。这就是,如果两艘“北卡罗来纳州”级能够及时干掉“直隶”号,美军舰队依然能够获得足够大的优势,甚至能够把这个优势一直保持到海战结束。这样的话,罗成刚就不可能在炮战中歼灭第72舰队,甚至无法击败第72舰队,只能把希望寄托到天亮后的轰炸上。

相对而言,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的状态最好。

原因也很简单,这两艘战列舰已经在美军中服役了两年,而且在太平洋与大西洋上参加了多场海战,战斗力已经得到了证实,存在的问题也在改造中得到解决,官兵的素质更是其他美军战舰无法比拟的。

问题是,两艘美舰能以多快的速度取得胜利,不但取决于美舰的战斗力,还取决于中国战舰的承受能力。

也就是说,关键就是看“直隶”号能够坚持多久。

如果在一年前,情况肯定不容乐观。

所幸的是,在一九四三年初接受了服役后第四次现代化改造之后,“直隶”号的作战能力已经大幅度提高。在改造过程中,中国海军甚至耗费血本,为“直隶”号更换了包括水平装甲板在内的,占全舰三分之一的装甲板。新的装甲板,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的设备生产出来,强度与硬度都比“直隶”号上原先使用的装甲板有了很大提高。中国海军不惜工本的改进已有的战列舰,主要就是没有建造新的战列舰,而且也没有打算建造新的战列舰。虽然改造的费用不见得比新建少多少,但是能够节约不少的时间,并且不会占用更加宝贵的大型船台。当时,中国海军还计划对另外四艘战列舰做相同的改造,只是繁重的战斗任务,让这四艘战列舰一直没有时间接受改造。

把装甲板的质量考虑进去的话,“直隶”号的防护能力是五艘战舰中最强的。

至于官兵素质,那就更加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打到这个时候,“直隶”号的官兵队伍基本上没有变动,将近七成的官兵在大战爆发的那一天就在这艘战舰上服役,已经在战场上奋战了两年多。

显然,要想迅速击沉“直隶”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说白了,就算换成两艘“南达科他”级来对付“直隶”号,也未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丧失战斗力。

当然,这并不表明“直隶”号能够击败两艘美军战列舰。

主要就是,“直隶”号只能向一艘美舰开火,因此另外一艘美舰可以在几乎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向“直隶”号开火。

在发现同时遭到两艘美舰炮击之后,“直隶”号的枪炮长立即对火力配制做了调整,主炮依然向“北卡罗来纳”号开火,而左舷所有副炮则向“华盛顿”号开火,以此对“华盛顿”号进行干扰。

问题是,“直隶”号的副炮根本没有多大威力。

当然,这不是“直隶”号的问题,而是当时几乎所有快速战列舰的问题。这就是,快速战列舰在必要的时候得充当舰队里的防空战舰,因此几乎所有快速战列舰都取消了主要用于对海作战的副炮,换上了主要用于对空作战的高平两用炮。“直隶”号的副炮就是一百二十毫米高射炮。这种口径的舰炮,最多只能对付驱逐舰这类的小型战舰,对付轻巡洋舰都非常吃力,更别说对付战列舰了。

这下,“直隶”号的处境变得极为凶险了。

—://。。

第三百八十五章掉队

更新时间:2012102811:28:19本章字数:4944

原创第三百八十五章掉队

三点五十八分,双方速战列舰的决斗正式开始我要

五分钟后,罗成刚下达了一道对这场海战终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命令,即让主力战列加速到二十六节。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罗成刚的这个决定有很大的风险,而第33舰队战胜了风险。

这就是,在提高航速之后,双方的炮击准确性都将降低,而在数量上占有优势的美军舰队将获得加明显的优势。重要的是,主力战列提高航速之后,罗成刚寄予厚望的第二战列就不能及时投入战斗。也就是说,他用五艘战列舰迎战六艘美军战列舰的局面将维持得加长远。显然,这等于增加了“直隶”号被击沉的风险。也正是如此,战后有人认为,正是这道命令葬送了“直隶”号。

罗成刚这么做,显然有他的理由。

主要的理由是,提高航速之后,中国战舰受到的影响小于美国战舰。关键就是,中国战舰上配备的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对速度不是很敏感,而主要依靠测量水柱来计算弹着点误差的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对速度加敏感。也就是说,在速航行中进行炮战,美军战舰主炮的准确性将大幅度降低,而中国战舰的主炮准确性就算有所降低,也比美军的小,因此命中率会高一些。

此外,设定二十六节的航速,还与一个因素有关。

这就是,美军六艘战列舰中,“南达科他”号与“印第安纳”号已经受创,而且中弹部位都在锅炉舱上方,即便利用备用烟道,两艘战舰的锅炉还能正常工作,但是肯定达不到大值,因此其高航速肯定达不到二十八节。如果考虑到当时两舰的排水量都超过了标准排水量,那么其大航速应该就在二十六节左右。如此一来,当交战航速为二十六节时,这两艘战舰得使出全部力气能跟上中国战舰的前进速度,而只要再次受创,这两艘战舰就很有可能掉队。

显然,如果两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掉队,那美军就别想打赢这场海战了。

由此可见,罗成刚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指挥官,而且能够准确把握住与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罗成刚的这个决定所产生的影响,很就显现了出来。

发现中国舰队加速,莱特立即下达了加速命令。

显然,莱特不可能让舰队减速。原因很简单,他好不容易把交战距离缩短到了十八公里,还为此付出了两艘大型巡洋舰的惨重代价,如果不加速追击,那么“阿拉斯加”号与“关岛”做出的牺牲就毫无价值了。

当然,莱特并不知道中国舰队会在什么时候停止加速。

如果他知道罗成刚下令加速到二十六节,恐怕当时就会打退堂鼓了,因为这几乎就是美军舰队的极限速度。

显然,莱特也想不到这一点。

要知道,在以往的海战中,中国舰队多以二十四节的速度作战,而且持续时间非常短暂。重要的是,在这个速度下,中国战舰的炮击命中率同样低得惊人,基本上无法对敌舰构成威胁。

由此,莱特认为中国舰队的航速不会超过二十四节。

如果要保证炮击命中率,那么中国舰队的航速得尽可能的控制在二十节以内。

当然,重要的是,中国舰队的航速不是一下就达到了二十六节,从十六节的战斗航速加速到二十六节,至少需要五分钟。

在平常,五分钟不酸漫长。

可是在这时候,五分钟就相当漫长了。

在中国舰队的航速超过了二十四节,而且还没有停止加速的迹象时,莱特就意识到,他遇到了一个非常大的麻烦。

这就是,当时他已经收到消息,知道“南达科他”号与“印第安纳”号因为主排烟通道受损,一号锅炉舱里的两台锅炉无法达到大燃烧效率,因此两舰的高航速肯定达不到理想值。

至于能达到多少,两舰的舰长都只能估计在二十六节左右。

显然,罗成刚的判断非常准确。

四点过十分左右,当中国舰队加速到二十六节的时候,美军舰队里的两艘“南达科他”级已经开足了马力。

当时,两艘美舰的速度没有二十六节,大概在二十五点七五节左右。

也就是说,美军舰队的航速稍微慢一些,虽然慢得不是很多,但是两支舰队的距离确实在缓慢拉开。

直到这个时候,莱特依然没有想到撤退。

当时,莱特能够指望的,就只有两艘“北卡罗来纳”级能够迅速取得胜利。

所幸的是,他的期望没有落空。

在中国舰队停止加速之后,炮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虽然美舰的炮击准确性大幅度降低,但是在二打一的情况下,两艘美舰集中中国战舰的机会依然高得多。

四点十七分,“直隶”号首次中弹。

命中点在后部舰桥与尾部的三号主炮炮塔之间,虽然受厚实的炮座装甲阻挡,这枚穿甲弹没有能够重创“直隶”号,不可能威胁到主炮弹药库,但是依然对三号主炮炮塔的正常使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导致十多名炮手、以及后部舰桥内近三十名官兵伤亡,还炸飞了两座四联装四十毫米高射炮。所幸的是,当时高射炮手并没有参与战斗,全都编在了损管队伍里面。

在战舰上,并没有专业的损管人员,多只有几名主要负责损管的军官。战斗中,战舰上轮到休息的官兵、以及没有执行战斗任务的官兵都将编入损管队伍,专门负责消防等损管任务。

中弹之后,“直隶”号没有减速,没有退出战斗队列。

只是,“直隶”号的坚持,为其引来了加凶猛的炮火。

三分钟后,“直隶”号第二次中弹。

这次,弹着点在在舰桥前方的二号主炮炮塔顶部。虽然这枚穿甲弹同样没有贯穿主炮炮塔的顶部装甲,但是在爆炸之后产生了成千上万的破片,其中不少就直接射向了舰桥,导致舰桥内的十多名官兵负伤。这其中包括“直隶”号的舰长龙鸿志上校、以及航海长何靖宁少校。

连中两弹之后,“直隶”号暂时失去了二分之一的主炮。

虽然在四点半左右,三号主炮炮塔的抢修工作结束,两门主炮再次投入战斗,但是炮塔的转动角度受到了限制。所幸的是,“直隶”号的航速略高于对面的“北卡罗来纳”号,因此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二号主炮炮塔直到四点四十五分修复,而且炮塔内的官兵全部阵亡,换上的炮手是一号炮塔的备用炮班,且兵占了一半以上,因此二号炮塔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并没有突出表现,甚至拖累了其他主炮。主要就是,枪炮长得在所有主炮都做好了准备之后会下达开火命令,而二号炮塔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慢,所以导致全舰的开火速度降低。

当然,这两次命中,并没有对“直隶”号构成致命威胁。

真正的重创,发生在四点二十四分,两枚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几乎同时击中了“直隶”号。虽然美军把这两个战果分别计算在了两艘战舰上,但是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一艘战舰打出的炮弹。原因很简单,这两枚炮弹击中“直隶”号的间隔时间几乎为零,而两艘美舰不可能同时开火。

这两枚穿甲弹,分别打在了“直隶”号的舰首与舰体中部。

前者造成的损伤看上去很严重,几乎把舰首的水上部分都炸飞了,但是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很严重,而且对舰首水线以下部位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也就没有导致舰首附近的舱室进水。

后者,造成的损伤就要严重得多了。

这枚穿甲弹在击穿了露天甲板、附加的强化甲板与第三层防破片甲板之后,在前烟囱的主排烟通道附近爆炸。

可以说,这枚炮弹造成的损伤,与“南达科他”号第一次中弹受到的损伤差不多。

问题是,“直隶”号不是单烟囱战舰,有两根主烟囱,每根烟囱分别负责为两座锅炉舱里的四台锅炉供气与排烟。重要的是,因为有冗余,所以“直隶”号的备用排烟通道并不是很大,只能保证两台锅炉以百分之六十的效率工作。也就是说,在一根主排烟通道被打坏之后,“直隶”号的推进功率将降低百分之二十。

这意味着什么?

在只以百分之八十功率推进的情况下,“直隶”号的高航速只能达到二十七节,而且是理论上的高航速。

现实中,甚至连二十六节都达不到。

也就是说,“直隶”号注定要掉队。

在这场由速度决定胜负的战斗中,掉队就意味着被敌舰击沉。

当然,从舰队的高度来看,这也许不是坏事。原因很简单,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莱特犯了这场海战中的第七个错误,而且也是严重的战术错误,即他让两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继续对付“直隶”号。

以当时的情况,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直隶”号。未完待续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三百八十六章血战到底

更新时间:2012102817:28:25本章字数:5253

~~第三百八十六章血战到底

以一敌二,“直隶”号没有胜算。

只是,以一敌一的话,中国战舰的胜算肯定要比美国战舰大得多。当“直隶”号以一敌二的时候,为另外四艘中国战舰创造了以一敌一的机会,也就会为打赢这场主力决战奠定了基础。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在这个时候,莱特获得了击败中国舰队的最佳机会。

这就是,放弃已经遭到重创,而且注定跟不上的“直隶”号,用六艘战列舰对付另外四艘中国战列舰。在这种情况下,罗成刚只有一个选择,即降低航行速度,让“直隶”号跟上主力战列。问题是,只要降低速度,美舰的炮击命中率就将大幅度提升,因此优势依然在美军手里。以当时的情况,罗成刚很有可能不会让主力战列减速,因为这会使他丧失唯一的优势。显然,在六打四的情况下,就算美军的单舰战斗力不如中国舰队,打到最后至少能够确保不败。

问题是,莱特没有这么做。

也许,莱特认为,在一敌一的情况下,他的胜算更大一些。

仅看纸面数据的话,莱特的胜算确实要大得多。要知道,在不考虑官兵素质与战舰状态的情况下,两艘“依阿华”级的战斗力就相当于中国海军的三艘快速战列舰,而“南达科他”级与中国海军的快速战列舰相当。

问题是,战舰的战斗力,绝对不是看纸面数据。

事实上,当时“依阿华”级的表现非常糟糕,甚至不如“南达科他”级,战斗力根本比不上中国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