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3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成立之后,英国就是其最主要的战略对手。

中国承诺不插手英国,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意大利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

这意味在,在战后意大利有望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组成欧洲集团,控制整个欧洲。

正是如此,意大利当局最后做出了让步,即不在要求中国海军派遣远征舰队,但是中国必须向欧洲派遣一支战术航空兵。

显然,派遣战术航空兵根本不是问题,即便空军不肯出力,也有海军航空兵可用。

问题是,这并非冯承乾遇到的唯一麻烦。

当时,最大的麻烦还是在中**队内部,即吴铁生认为已经到了在印度洋上发起大规模战略进攻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刘伯恩也认为必须得攻打印度了。

原因前面已经提到,即在红俄战败之后,中德的上千万地面部队都需要一个新战场,而且德军很有可能翻过高加索山脉进军伊朗,从而控制海湾地区。虽然名义上,德军此举是要从东面包围中东的英军,但是在战略层面上,更大的意义在于德军能够从伊朗出发,进入南亚地区。

显然,不可能等到红俄战败之后再攻打印度。

为此,就得未雨绸缪,就得早做准备。

吴铁生主张直接攻打印度,即从缅甸出发,向西推进,而以安达曼群岛为根据地的两栖部队则充当辅助力量。吴铁生的意思很明确,即攻打印度是陆军的事,海军只需要提供一些支援就行了。

问题是,从缅甸出发,有可能迅速攻占印度吗?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三百四十七章刻不容缓

更新时间:2012101822:25:08本章字数:5051

冯承乾从来没有看不起陆军,在过去的三年里,陆军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身的战斗力,而且在残酷的战斗中越来越强大。1(1)以总体战斗力衡量,中国陆军已经超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即便是单位战斗力,中国陆军也不比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差多少,绝对算得上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地面部队。

只是,冯承乾压根就不相信陆军能从缅甸出发攻占整个印度,甚至不相信陆军能够顺利攻入印度。

原因很简单,缅甸根本没有供陆军攻打印度的基础条件。

当时,没有一条公路从中国直接通往缅甸!在攻打缅甸的战斗中,陆军的作战部队都是在泰国上岸,然后到达泰缅边境,再进入缅甸境内。直到一九四二年底,在陆军控制了吉大港之后,才能够通过港口投入兵力与物资。要命的是,缅甸境内也没有多少公路,而且仅有的几条公路的质量都非常糟糕,不但难以让装甲车辆通行,甚至连五吨级的卡车都难以正常行使。

要知道,在缅甸战场上,为了维持五万前线部队,陆军动用了十五万后勤人员。

为了向前线运送作战物资,陆军甚至在占领区内征用了所有骡马与黄牛,并且雇佣缅甸本地人组成了马车队。

在这种情况下,陆军还有能力攻入印度吗?

当时,陆军提出了一套进攻方案,即作战部队沿海岸线推进,重点利用沿途的港口来缩短补给线的长度。

对此,冯承乾嗤之以鼻。

先不说沿岸有多少港口,以及这些港口的吞吐能力,先说沿海岸线推进是否可行。

要知道,从缅甸往西,就是恒河三角洲。在这片被称为孟加拉的地区,恒河分成了数十条支流,并且有上千条小河。也就是说。整个恒河三角洲地区就是河网密布,不但缺乏优良的公路,甚至连桥梁都不是很多。

在恒河三角洲地区。根本没有大的城镇,有的只是分布稀疏的村镇。

显然,要让部队越过恒河三角洲,而且得到足够的后勤支援。其难度比直接登陆印度半岛还要大。

至于绕过恒河三角洲,那就得深入内陆。

当然,这条进攻线路也不那么好走。1(1)

要知道,在恒河三角洲北面,就是有名的雅鲁藏布江下游。也就是被英国人称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

这条在喜马拉雅山南面通过和河流在孟加拉北部突然转向,把印度东北地区分割开来。

也就是说,即便从内陆进军,陆军依然得渡过这条河流。

当然,从内陆进军,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后勤保障,即现有的公路体系,根本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地面进攻。

除了糟糕的基础条件。还得考虑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虽然在进军缅甸的时候。陆军动用的是部署在广东与云南的部队,而且部队官兵大多来自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南部地区(当时海南岛还属于广东,而且广西的沿海地区也属于广东),因此大部分官兵都比较习惯潮湿闷热的热带气候,但是在进驻缅甸之后。仍然有很多官兵不适应热带雨林里的恶劣气候环境。一年多里,驻缅部队减员近三万人。而其中两万多都是患上了热带疾病。

要知道,这还是发生在后勤保障较为充分的基地里面。

如果军队开出营地。深入到雨林里面作战,那么非战斗减员将更加严重。

综合这些因素,冯承乾坚决反对从缅甸出兵攻打印度,不但不能以此为主,甚至不应该在这边用兵。

冯承乾的观点是,在攻打印度之前,首先攻占锡兰,也就是斯里兰卡。

当时,冯承乾提出了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计划。这就是,避开印度人口最为集中的恒河流域,在占领了斯里兰卡之后,直接攻打印度的阿拉伯海沿岸地区,攻占一座至关重要的港口城市,比如孟买,然后北上攻打印度河流域,迅速把战线推进到印伊边境地区,把德军挡在印度之外。

说得形象一点,就是通过这种大跨度进攻,先把印度圈起来。

至于能不能攻占印度,以及在什么时候攻占印度,根本是次要问题。只要中德军队在伊朗会师,那么德军就没有理由出兵印度,而中国则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插手海湾,为战后的新秩序打下基础。

首先被说服的就是刘伯恩。

原因也很简单,刘伯恩支持攻打印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控制印度,确保中国在战后独霸印度洋。

虽然吴铁生的胃口很大,也更加照顾陆军的利益,但是刘伯恩已经不是军人,而是中华民主共和国总统。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政治利益,而冯承乾提出的作战计划能够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

刘伯恩的态度有所松动之后,吴铁生也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

当然,吴铁生非常清楚,只要冯承乾提出的作战计划得到采纳,那么在印度战场上充当主角的依然是海军,至少在攻打斯里兰卡,以及登陆印度西部地区的战斗中,海军的地位在陆军之上。

为此,吴铁生也提出了一点,即在攻占了斯里兰卡之后,应该由陆军来选择在印度的登陆地点,并且由陆军负责主要的作战行动。换句话说,在北印度洋战区司令部里,陆军应该获得相应的地位。

显然,冯承乾不会拒绝这个小小的要求。

结果就是,到了六月底,中国高层已经在进军印度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即首先攻打斯里兰卡。

这样一来,海军的作战负担就加重了不少。

甚至可以说,为了攻打斯里兰卡,海军不得不暂时放弃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除非顾祝同能够在不要求增援的情况下攻打中途岛,不然冯承乾就只能把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计划锁进保险柜。

要知道,中国海军的兵力并不富裕。

虽然这个时候,第二批三艘“唐太宗”级舰队航母已经服役,训练也已完成,基本上形成了作战能力,加上已有的八艘舰队航母,中国海军总共拥有十一艘舰队航母,规模是战前的三倍以上。但是在这十一艘舰队航母中,能够用的只有五艘,之前编在第五舰队里的五艘舰队航母都需要进行为期数个月的大修,而第二舰队里的两艘舰队航母也得轮换着进行第一次全面维护。

五艘舰队航母能做什么?

以当时掌握的情报,要想攻打斯里兰卡,中国海军至少需要投入两支战斗舰队,也就是需要动用六艘舰队航母。

原因很简单,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面积仅次于马达加斯加的第二大岛屿。

更重要的是,在这座岛屿上,有大约十五万英军,还有数百作战飞机,而这些飞机分布在十多座机场上。

显然,不可能通过一次、或者两次突袭来打掉英军的航空作战能力。

此外,斯里兰卡离中国的军事基地并不近,到安达曼群岛超过了一千五百公里,即在中型轰炸机与远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到缅甸的吉大港则有两千多公里,几乎是重型轰炸机的最大作战半径了,到新加坡则更远。

如此一来,岸基航空兵就很难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还得考虑美英潜艇构成的威胁。

显然,能用的五艘舰队航母全部派往印度洋,也不见得够用。

也就是说,即便顾祝同想打中途岛,而且冯承乾也批准了进攻中途岛的作战行动,他也只能用手里的几艘小型航母,不可能获得舰队航母。当然,如果顾祝同愿意把攻打中途岛的时间推迟到一九四三年底,情况就会有所改观,即原本属于第五舰队的五艘舰队航母都将在这个时候完成大修。

问题是,能够把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推迟到年底吗?

最初的时候,顾祝同认为有这个必要。关键就是,冯承乾向他做出了保证,即攻打斯里兰卡的作战行动肯定会在年底结束,因此到时候除了那五艘正在大修的舰队航母,还可以考虑为第三舰队增派一艘、或者两艘舰队航母,使其组成两支战斗舰队,从而获得足够的兵力优势。

在顾祝同看来,如果有六艘舰队航母,那么攻打中途岛就不是太困难。

别的不说,至少不再需要为美军第七舰队发愁了。

问题是,到了七月上旬,顾祝同就不这么认为了。

当时,顾祝同收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情报,即美国正在全力加强中途岛的防御部署,准备在中途岛阻击中**队,而且第七舰队也有望在两到三个月之内获得更多的战舰,从而具备挑战中国海军的能力。

这份情报,不但引起了顾祝同的重视,也受到了冯承乾的重视。

两人都意识到,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绝对不能推迟,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必须迎着困难而上。

说白了,如果拖到年底再攻打中途岛,进攻难度将超过攻打威克岛。

更要命的是,到时候第三舰队未必能够夺得制海权,也就不一定能够确保登陆作战行动顺利进行。

关键是,该如何攻打中途岛?(未完待续。。)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三百四十八章非常战术

更新时间:201210198:26:16本章字数:4902

~~第三百四十八章非常战术

七月中旬,顾祝同专程返回海军司令部,跟冯承乾商讨了攻打中途岛的作战行动。

强攻肯定行不通,以中途岛的防御部署,以及距离夏威夷群岛的距离,至少需要投入五个陆战师的兵力,而当时中太平洋战区只有三个陆战师,且做为骨干的第三陆战师在威克岛战斗中损失惨重,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如果向中太平洋战区增派两个陆战师,至少需要一个月的调动与部署时间。此外,关岛与塞班岛上的陆战队营地扩建工作还没完成,威克岛上更是一片废墟,也没有足够的地方来容纳增加的两个陆战师,只能让新增部队暂时驻扎在野外。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难以夺取制海权。

在地理位置上,中途岛属于夏威夷群岛,是夏威夷群岛最西端的岛屿。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屿,而海底火山是由板块挤压形成的,而大陆板块一直在运动,所以夏威夷群岛总体上呈现从西到东的走向,现今夏威夷群岛中最东端的几座岛屿上,依然有强烈的地质运动,从火山口涌出的岩浆依然在不断的扩大岛屿面积。因为形成年代久远,所以位于夏威夷群岛西端的岛屿都是小岛,越往东,岛屿的面积越大,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夏威夷岛就在最东端。

在中途岛西面,还有几座岛礁,但是面积都不大,不能驻兵。中途岛西面,最近的岛屿是珀尔赫米斯礁,同样是一座面积狭小的珊瑚礁,再往东,大约五百公里外,是另外一座面积较大的岛屿,即莱桑岛,而这也是距离中途岛最近的,面积大到足以修建一座正规机场的岛屿。

对中**队来说,麻烦也就来自莱桑岛。

大战爆发前,美军并没有在莱桑岛部署军队,只修建了一座供战术飞机临时起降的小型机场。参战前,美军就开始加强莱桑岛上的基础建设,不但延长了机场跑道,还铺上了硬质地面。到一九四一年,在总体战局不太有利的情况下,美军认识到了莱桑岛的重要性,加大了建设力度。

当时,美军并不知道中**队将向南推进。

要知道,在美国参战之后,中国高层也在南下与东进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而当时支持东进的主要就是中国海军。

如此一来,夏威夷群岛就受到了威胁。

对于守卫夏威夷群岛来说,莱桑岛与中途岛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如果守不住中途岛,也就不可能守住莱桑岛,而没有来自莱桑岛的支援也就不可能守住中途岛,因此莱桑岛可以看成是守卫中途岛的重要支承点。

别的不说,莱桑岛就在中途岛东面大约五百公里处。

这个距离,在大部分战术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也就是说,从莱桑岛起飞的战术飞机能够直飞到中途岛上空作战。像f4u这种在大战期间研制的战斗机,甚至能够飞到中途岛上空执行一个小时的防空巡逻任务。如果在莱桑岛上部署中型轰炸机,则能把打击范围扩大到中途岛以西一千公里处。

显然,没有任何一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超过了一千公里。

也就是说,从莱桑岛起飞的中型轰炸机与远程战斗机能够对攻打中途岛的舰队构成直接威胁。

如此一来,中国海军在攻打中途岛的时候,就得首先袭击莱桑岛,至少得炸毁莱桑岛上的机场。

问题是,如果要袭击莱桑岛,就必然会进入中途岛上的岸基航空兵的打击范围。

在防御部署上,美军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当时,部署在中途岛上的全是战术飞机,而且以战斗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