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在一九四零年参战,那么美英俄日组成的轴心同盟打赢战争的胜算将更大。相反,如果美国拖到一九四一年,也就是日本战败、英国元气大伤、红俄奄奄一息的时候才参战,就算美国的战争潜力爆发了出来,取胜的希望也不是很大,而且代价将极为重大。

利用联合舰队进驻苏比克湾,可以说是美国在一九四零年参战的唯一机会。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日本当局的愚蠢行为,是葬送日本的主要原因,如果当时联合舰队没有转向返回硫黄岛,那么美国很有可能在十月份就向中国宣战,而日本也就能够借助美国的帮助渡过难关。

显然,这种认识极为片面。

根据在大战结束五十年后公布的一些战时绝密资料,美国在一九四零年十月,也就是第二次硫黄岛海战打响之前,并没有在参战问题上做出正式决定,甚至连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位置都受到了威胁。

当时,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依然极为强烈,几乎所有美国人都认为,这场在欧洲与亚洲爆发的战争与美国没有任何关系,没有理由让美国人去为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与日本人流血牺牲,更没有必要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国等国为敌,参战是极不明智、也是极为愚蠢的行为。

问题是,这种孤立主义情绪主要在普通民众中传播。

当时,美国社会上层,即主宰美国政治与国策的利益集团、以及所谓的社会精英都倾向于参战,而且是尽快参战。比如,早在一九四零年初,大战还没爆发,美国三大政fǔ决策参谋机构之一的外交咨询委员会就向白宫与国会提交了一份评估分析报告,其中明确提到,美国在大战爆发后立即参战所付出的代价,要比在战争进行到第二年时参战少百分之二十,比在第三年时参战少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美国越早参战,为达到既定目的所付出的代价就越小。

这份报告中,根本就没有提到美国不参战的可能性。

说白了,在美国的社会精英眼中,美国不可能置身于战场之外,即便不在大战爆发的时候参战,也会在一年、或者两年后参战。

更重要的是,美国国会中,有大部分议员都是利益集团的代言人。

虽然按照美国的政治体制,国会议员不可能把民意丢到闹后,特别是在众议院,每两年一次的选举,让众议员不得不格外重视民意,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只要时机成熟,即参战的舆论开始发挥作用,这些表面上为平民代言的议员,肯定会在参战表决中投出至关重要的赞成票。

说白了,美国缺乏的就是一个能让所有美国人都认同的参战理由。

事实上,这也是罗斯福在大战后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即为美国制造一个有足够说服力的参战理由。

问题是,这样的理由会主动送上门来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就算中国海军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也不会主动攻击美国海军,而且中国政fǔ也不会做出这样的傻事。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战略方针极为明确,即在战胜日本之后,不会在太平洋上挑战美国,而是首先协助德意志第二帝国击败红俄,只有在打败了红俄之后,中国才有可能挑战美国。

显然,美国根本等不起。

要知道,如果一直呆在战场外,到美国获得参战理由的时候,日本与红俄都战败了,而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会转过身来对付英国,中国则会在太平洋上牵制住美国,而美英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反败为胜。

正是如此,罗斯福才做了一件极为大胆的事情,即向日本海军开放苏比克湾。

这下,问题也来了。

虽然在法理上,美国总统是美军总司令,而向他国开放军事基地属于军事事物,也就在总统的决策权限之内,但是现在不是和平时期,因此在罗斯福提出开放苏比克湾之后,就有五十名众议员联名发起了总统弹劾案,理由就是总统的行为已经对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构成为了威胁。

按照美国宪法,总统只要做了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情就有可能遭到弹劾。

当然,弹劾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需要有五十名众议员联名发起弹劾案,还需要在众议院获得大多数支持,即得有三分之二的众议员投赞成票,随后还需要提交给最高法院审议,由七名**官进行表决。只有在最高法院认定总统的所作所为已经违反了宪法或者其他法律,构成了遭到弹劾的必要要素之后,弹劾才会正式生效,而总统也将在最高法院下达法令之后被解职。

历史上,还没有一位总统遭到过弹劾。

问题是,众议院已经在弹劾总统的行动中迈出了第一步,即已经有五十名众议员发起了弹劾案,罗斯福不可能不重视。

结果就是,罗斯福至少要争取到三分之一以上的众议员的支持。

为此,罗斯福耗费了大量精力,甚至得挨着会见那些支持他的众议员,让他们在众议院的弹劾表决中投反对票。

要想获得议员支持,罗斯福就得让议员获得好处。

在拉拢那些好战的众议员时,罗斯福强调了美国参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且提到了参战所能获得的好处。在拉拢那些倾向于中立的众议员时,罗斯福则提到,开放海军基地并不是参战的举动,为是维护西太平洋的战略均衡,以及保护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即菲律宾的重大价值。

当然,罗斯福必须强调一点,即这么做能够给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结果就是,在与日本进行秘密谈判的时候,美国提高了参战的筹码,让原本比较轻松的谈判变得极为艰难。

问题就出在美国的要价上。

最初,罗斯福对参战的要价并不高,只提到日本得为参战美军提供军事基地,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而当时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指挥权上,即在美军参战之后,到底由谁掌握最高指挥权。虽然日本提出按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做法,即成立一个联军司令部,负责指挥调动美日联军,但是美国拒绝了这个提议,认为一战时的教训已经证明,如果不能把参战军队集中到一个司令部之下,而且这个司令部必须由某一方掌握实权,那么联军的战斗力将受到极大削弱。

结果就是,这个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在罗斯福受到国会质疑后,美国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向日本派遣驻军,接管日本本土防务,还要求日本的所有军事工业、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工业进行整合,而且得由美国企业掌握主导权。

说白了,也只有这样,罗斯福才能让那些代表利益集团的议员相信,他是在为美国、或者说是为美国的利益集团服务。如果真能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就将成为日本企业、甚至是整个日本的主人。

问题是,罗斯福根本没有想过,日本承受得起如此高的要价吗?

如果答应了美国的要求,那日本与亡国又有什么区别呢?说得简单一些,在接受美国的开价与败给中国之间,只有一个区别,即在今后是由美国人、还是由中国人来统治七千万日本人。

显然,日本不可能接受这样的要价。

……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章守株待兔

更新时间:201282117:48:21本章字数:5312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一百章守株待兔

第一百章守株待兔

在战后的战犯审判中,日本内阁战争事务秘书,即内阁战时首相东条英机的主要幕僚官员梅津美治郎在为东条英机辩护的时候就反复提到,在与美国进行参战谈判时,东条英机并没有做出违反首相职责的事情。

当然,梅津美治郎的辩护,主要是为了洗脱东条英机的战争罪名。

按照国际法,如果东条英机是在维护日本的利益,而且没有为了维护日本的利益而损害他国、或者是威胁他国,那么他的所作所为就没有构成战争罪,也就不会为此而承担发动战争的罪名。

梅津美治郎在辩护中,着重强调了东条英机与美国进行的参战谈判。

虽然梅津美治郎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他人相信,不是日本发动了战争,而是美国怂恿日本发动了战争,因此美国才是罪魁祸首,日本不过是被美国利用了,但是他的辩护,也证明了当时的情况,即美国开出的参战条件完全超出了日本的承受范围,从而对日本当局的战略决策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可以说,正是这种情况下,东条英机才有了让联合舰队赌上一把的想法,让山本五十六转向返回硫黄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东条英机此举并没太大的错误。

说白了,如果赌赢了,日本就能咸鱼翻身,至少能够在与美国谈判时掌握主动,压低美国的要价。哪怕赌输了,把联合舰队赔了进去,日本也有退让的余地,即接受美国开出的全部条件,让美国参战。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东条英机在当时确实做了类似的决定,比如在让联合舰队前往硫黄岛迎战中国舰队的时候,东条英机给正与美国当局谈判的驻美大使发了一封电报,明确提到,在联合舰队战败之后,得立即前往白宫,向美国总统交出底牌,即只要美国答应在年内出兵参战,就接受美国开出的全部参战条件。

显然,东条英机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赌徒。

赌局已经摆下,双方也各押了重注,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十月五日夜间,西太平洋舰队与登陆舰队分道扬镳。

此时的西太平洋舰队与“硫黄岛海战”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中国海军没有获得其他大型战舰。虽然在“硫黄岛海战”之后,“南京”级的第四艘,即“武汉”号服役,但是这艘战舰被编入了掩护登陆舰队的巡洋舰战队,并且是该战队的旗舰,因此西太平洋舰队并没得到加强。

按照由鲁志刚与李向龙制订的计划,西太平洋舰队将前出两百公里,主动寻找联合舰队决战,在夺取了制海权之后,登陆舰队才开赴硫黄岛,发起登陆硫黄岛的作战行动,如果西太平洋舰队战败,登陆舰队将返回那霸港。

当晚,联合舰队也到达了硫黄岛附近海域。

虽然在此之前,联合舰队已经制订了在硫黄岛附近与中国舰队决战的计划,而且得到了海军本部批准,但是这份计划是以伏击中国舰队为主,即利用中国海军攻打硫黄岛的机会偷袭中国舰队。

显然,现在的情况与计划中预想的情况完全不同。

别的不说,联合舰队没有多大的机会大一场伏击战,中国舰队肯定会在夺取制海权、也就是击败联合舰队之后再攻打硫黄岛。

这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摆在山本五十六面前的问题是,他得在一个由中国海军选择的战场上、在中国海军选择的时间与之决战。

做为海军将领,山本五十六非常清楚,主动权不在他的手上。

在海战中,没有主动权与战败就只有一线之隔。历史上的各场海战中,没有主动权的一方几乎都以战败收场。

显然,山本五十六的当务之急就是想办法夺回主动权。

六日凌晨,联合舰队就转为向西北航行,而且航速达到了最大巡航速度,即十四节。

难道山本五十六想故技重演,埋伏在硫黄岛西北,伏击靠近硫黄岛的中国舰队?

鲁志刚与李向龙并不知道联合舰队的行踪,他们只在五日上午收到了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得知联合舰队已经转为向北航行,也就是返回硫黄岛。提供这份情报的,是一艘途径硫黄岛返航的远洋潜艇。

事实上,当时中国海军依然没有几艘远洋潜艇。

虽然周仁康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德意志第二帝国援助了十二艘远洋潜艇,但是这些潜艇在九月底才出发,预计要两个半月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中旬才能到达,最快能在一九四一年初投入战斗。至于在开战后建造的远洋潜艇,进度最快的一艘只完成了百分之八十,要到十一月中旬才能建成,能在十二月底之前服役就非常不错了。中国海军依然得依靠那些在战前建造的远洋潜艇。

当时,只有四艘远洋潜艇接到了海军司令部与潜艇司令部发出的命令,而且有足够的燃油前往硫黄岛执行侦察任务,另外还有三艘远洋潜艇因为所剩燃油无几,最多只能从硫黄岛附近经过。

显然,四艘潜艇,不足以找到联合舰队,更不可能跟踪联合舰队。

所幸的是,已有一艘潜艇发现了联合舰队,确认联合舰队没有前往苏比克湾。

问题是,联合舰队将如何迎战西太平洋舰队?

“我觉得,联合舰队依然会在硫黄岛西北,只是这次会离得更远一些,甚至有可能躲到岸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以内。”

李向龙没有开口,等着鲁志刚说下去。

“联合舰队只有两艘舰队航母,载机量都在七十架左右,总共也就只有不到一百五十架战机,最多只能组织一波进攻,而且在安排了足够的护航战斗机之后,剩下的战斗机不足以掩护整个舰队。”

“你说得没错,但是有一点是错误的。”

“什么?”

“关键不是看防御,而是看进攻。说白了,如果我是联合舰队司令官,只要抢先发现了对手,我就不会把防空放在首位,而是会把进攻放在首位,也就是优先安排护航力量。只要攻击得手,根本就不会受到威胁。”

鲁志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在航空作战方面,他远不如李向龙。

“如果这样的话,联合舰队就不会离硫黄岛太远。”

“你是说,山本五十六会呆在硫黄岛附近?”

“关键就得看,联合舰队是主攻,还是主防。‘硫黄岛海战’已经证明,在航母决战中攻击比防御更有效,或者说攻击本身就是最好的防御。听总司令说,山本五十六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将领,而且学习能力非常强。只要他吸取了‘硫黄岛海战’的教训,就不会把重点放在防御上。”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另外,南云忠一已被解职,而能够取代他的山口多闻已经战死,现在肯定是山本五十六在指挥航空战队,而他身边的那几个参谋肯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这有什么影响吗?”

“不管怎么说,年轻人比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要强得多,也就更容易从实战中吸取经验教训。”

“这么说来,你坚信联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