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4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二、西夏国民,抑或者西夏国内的其他部族,如果帮助宋军,会论功行赏,甚至分封爵位。这一条无疑很有吸引力,西夏国内有许多其他部族,比如横山诸羌。很多部族的头领听说消息之后,便蠢蠢欲动了。因为投效赵昭,曲扎从一个被追杀的流浪汉,变成了河湟羌人头领,这样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

其三、各路兵马相互策应,若遇到危险,原则上要加以救援。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救援,一切以大局为重。

宋军军纪中有规定,遇敌不救者斩。但赵昭觉得,凡事不能这么死板,相互救援是应该的。但为救援贻误战机,耽误了大局就不好了。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本就多围点打援的诱敌之计,不能教条。

其四、不得贪功冒进,更不得彼此争功,乱了阵脚。元丰四年的那次征伐,高遵裕与刘昌祚争功冒进,是导致失败的原因之一。赵昭不希望历史重演,调走高遵裕的同时,更要严令其他将领,防止出现类似悲剧发生。

其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三路大军,全力进攻灵夏,其核心便是西夏都城兴庆府。

七月二十八,三路大军从不同的方向出发,直指兴庆府。

消息传出,西夏国内顿时一片惊慌。

很多人从内斗之中醒过来,看着宋军强大的兵锋,惊慌失措,开始有些发憷。

历年来宋夏之战,从未有过这样的阵势,宋朝这次初步已经调动了十七万大军。大有西军倾巢而出的架势,这是要决战吗?

如果宋军获胜,那结果是什么?西夏会有亡国之祸啊!

顷刻之间,西夏国便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大有摇摇欲坠的感觉!

亡国之祸?当真有这么严重吗?接到消息的时候的,梁太后也是大惊失色。

“有可能了,宋朝人跟我们安插的罪名可不小,而且调动十几万大军进攻,这是从未有过的情况。”梁乙埋同样也忧心忡忡。

“什么永昌陵失火?他们自己老祖宗的墓地失火,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梁太后怒道:“宋朝人也太卑鄙了,竟然这样构陷我们。”

“姐姐,如今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哪怕明知这是宋朝人的借口,也根本解释不得,一切都是徒劳,宋朝人是铁了心要和我们开战!”梁乙埋道:“其实前几日,他们故意在无定河挑起纷争时,就该注意,可是……唉!”

最近西夏国内一片纷乱,情况十分糟糕,梁乙埋也是疲于应付,大有心力交瘁的感觉。故而也就没有顾得上这些事情,如今突然爆发,有些措手不及。

“怕什么?既然宋朝人来了,那我们全力应战就是了,他们进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哪一次成功过?只有我们西夏入侵宋朝之说,哪有宋朝讨伐我们的道理?”梁太后怒意十足,态度十分强硬。

“姐姐,今时不同往日,这一次情况很糟糕……除了宋朝调动的兵马多之外,统帅也……”梁乙埋叹道:“统帅是赵昭,他以秦王之尊,调动宋朝在西北的所有兵马,来势汹汹,情况大为不妙啊!”

“赵昭?”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梁太后也是一愣。已经好几次交手了,他们从来不曾在赵昭手上讨过便宜。以前他只是个将军,只是一个宣抚使,如今则是贵为秦王,岂非更加厉害了?

“上次秉常是大意了,你又没有和他亲自交手……难道你怕他了吗?这可是你一雪前耻的好机会!”梁太后静静地看着弟弟,语调阴沉。

“时隔数年,记仇无用,我已经不放在心上了。一雪前耻固然是好了,可首要任务是保家卫国……”梁乙埋言辞之间,神态淡然,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冲动冒失之人了。

“很好,你能有这样的心态,我便放心了!”梁太后道:“这次西夏就靠你了!”

“姐姐,对战外敌之前,得先安定内部啊!”梁乙埋如今最忧心的便是这件事,大敌当前,上下不得同心,如何抗敌?

第六三七章秦王去哪了

“安定国内?如何安定?”梁太后不悦道:“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可那些老家伙依旧不听,我有什么办法?”

梁太后实在无奈,现在想要安定国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国主李秉常出面。

可实际情况却很糟糕,李秉常实在不好出面,尤其是这样关键的时刻。

上次李秉常御驾亲征,结果大败而归,回来的时候不小染病了,加上失败的巨大打击,李秉常的身体每况愈下。最近一段时间,甚至时常陷入昏迷,似乎时日无多了。

这种情况,如果被外人所知晓,同样会引起不安。国主随时可能驾崩,觊觎王位之人不在少数。没了李秉常,她这个太后,他这个国舅还如何能当下去?所以,即便是遭人误解,也要坚持着,不能失去根基!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不能持续太久,国主终究还是要见人的。梁太后是在等一个机会,儿子虽然重病,但是儿媳妇,也就是梁乙埋的女儿,如今已经身怀有孕。眼看着就要临盆了,只要生下个儿子,便能够顺理成章地继承西夏王位。

到时候,她便以祖母之尊成为太皇太后,依旧可以掌握大权,地位崇高。

所以,即便是宋军来势汹汹,大敌当前,也不能让儿子露面!否则,不仅党项贵族更加蠢蠢欲动,国主病危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军士气,更谈不上抵御宋军了。

梁乙埋好生无奈,唯有自己率领大军出动,抵御宋军的强势强攻。而梁太后则坐镇兴庆府,保证都城的安危!

“殿下。三路大军都按照你的要求,按时出发了,目前一切顺利!”

长安城,曲江池畔,李承及时向秦王赵昭汇报了前线的情况。

“嗯!”

赵昭只是轻轻点点头。这才刚刚出兵,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一切要等与西夏军队遭遇之后,才会有初步的结果。

“殿下打算去哪里督战呢?”李承轻声询问,他知道,秦王虽然目前还在留在长安,但心思已经在战场上了。如此重要的战事。他一定会亲自出马的!

“长安不是很好吗?”赵昭笑了笑,看着曲江湖面上,一叶扁舟穿梭在荷叶中。王朝云正笑吟吟地采摘莲蓬,以前在杭州,西湖采莲是她的一大乐趣,如今在长安也有同样的快乐。其实。她更多是想要亲手采摘,为夫君炖莲子汤饮用,好尽到做妻妾的义务。

“长安?”李承一头雾水道:“殿下打算留在长安?”

“看你,莫非又糊涂了?”赵昭使个眼色,李承顿时反应过来。

赵昭笑道:“本王如今身份尊贵,难不成还要亲自上阵杀敌,用生命冒险吗?”

“是是。前方有诸位将士拼杀,殿下只需要坐镇长安运筹帷幄就是了!”李承立即笑着附和。

说话间,扁舟已经靠岸,王朝云轻轻跃上岸,言笑晏晏道:“夫君,妾身采了些莲子,炖了汤给你喝,去火的。”

“好啊!”

“知道夫君要走了,妾身只能用一碗莲子汤尽心意了。”王朝云神色略微有些黯然,虽说她很明白事理。但新婚燕尔。夫妻就要分别,心里难免还是有些许恋恋不舍。

赵昭笑道:“这就足够了,不过呢,这些日子,你若有时间。每日给为夫炖上一碗,那就最好不过了!”

“每日?”王朝云大惑不解,眼神之中还有些许兴奋。

赵昭却低声道:“你帮为夫喝着……”

“哦!”王朝云眼神之中闪过一丝淡淡的失望,默默点头。

宋军讨伐西夏,三路并进,开局很顺利。

府州折克行大军越过无定河,又从葭芦寨出兵,很快切断了静州与绥州之间的联系。自从赵昭当年占领无定河以东的半个绥州之后,静州与西夏本土之间只剩下一条狭窄的通道相联系。如今只需稍加用兵,的俨然就成为一块飞地。

静州被围的同时,种谔率军进攻绥州城,又西夏将领率军前来救援。结果种谔在绥州城下虚晃一枪,伏击援军,斩敌千余人。

讨伐西夏第一战,取得开门红。

与此同时,种师道率领的大军,也绕过马衔山,沿着黄河向东北方向挺进。刘昌祚所部,从庆州出发,很快逼近了韦州,景思谊也沿着葫芦河推进。

如此一来,两军阵线完全推到了西夏国境内。与之前战场主要集中在宋朝境内不同,这次宋朝人是主动出击,故而不在处于守势,锋芒毕露,效果不错。

不过才刚开战,西夏便在几处连吃败仗,消息传到兴庆府,顿时一片哗然。

西夏向来强大,从来都是入侵别国,哪有被人这般欺压的时候?以前即便是吃败仗,那也是进攻别国失败,自己的国土并未损失。

如今情况不同了,宋朝人开始在西夏国土上肆无忌惮地撒野。西夏国内也是一片惊慌,那么以好勇斗狠出名的党项贵族更是愤愤不平,责怪梁太后和国相梁乙埋抵抗不力,以至于宋军咄咄逼人。

即便是风言风语不断,但国相梁乙埋都淡然处之。

他已经在调动兵马,抵御宋军的进攻了。去岁李秉常御驾亲征并非一无是处,至少西夏在东部集结了大量了兵力和粮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接到命令,西军已然前往各处城池要地增援,不至于战事快速恶化。

宋军想要长驱直入,也不容易,接下来会有恶战,这是必然的。

即便开局不利,梁乙埋却并不担心。虽然宋军三路大军来势汹汹,但在他看来,并非无法应对。

只要应对有方,巧妙退敌并非没有可能,大不了付出点惨痛的代价也就是了。至少不至于有亡国之祸,对此他有信心。

他真正担心的是别的事情,准确说是三件事。一个便是兴庆府,他即将率领大军出征,那些党项贵族蠢蠢欲动,梁太后能否弹压,稳定局势?

还有就是兰州,这座关键的城池落在了宋军手中,河湟如今也在宋军掌握之中,西夏右翼完全暴露!前方作战,还得随时小心后方,多少有些疲于应付的意思。

这也就罢了,梁乙埋最为担心的是秦王赵昭!

三路大军都不见他人影,他不参战?那不可能,对此梁乙埋很笃定。

可是,赵昭究竟去哪了呢?

第六三八章横插一脚

讨伐西夏之战进行的很顺利,三路大军都按部就班地推进。

最先取得重大胜利的是东路军,折克行围困静州,数日之后城池便摇摇欲坠。静州西夏守军眼看守卫不利,援军无望,只得率部突围。

不过折克行立即调动兵马追击,将静州西夏军围困在无定河边。

与此同时,种谔率领大军从绥州出发,进攻米脂寨。遗憾的是,连续多日猛攻,始终不曾攻克!

与此同时,绥州附近的残余西夏兵力、米脂寨、无定河静州军,共计五万人,取得联系。终于相互配合,准备反向包抄种谔所部。

种谔接到消息,并未慌乱,一边派人飞报折克行,一边从容应对。他派哥哥种咏扼守米脂寨城门,使城中西夏士兵无法外出配合。

随后在两山之间的谷地设埋伏,安排了三路兵马,等待从无定河边撤退过来的西夏大军。不久之后,从静州撤离过来的西夏军队经过此处,突然听闻号角响起,宋军从两侧杀出。西夏人悴不及防,根本无法组织抵抗,片刻间就溃坝了!

折克行又及时赶来,堵住了他们往无定河方向唯一的退路。种谔则及时冲锋,将西夏大军分割包围,使得西夏人被分割为几个部分,首尾不能相顾。经过一个上午的鏖战,四万西夏军无一个活口,全军覆没。

死者绵延数十里,整个山谷变成了赤红色,被鲜血染红。此战除了歼敌之外,还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和铠甲。

山谷中的战斗结果传出去,米脂寨中的西军守军顿时惊慌失措。惊恐万分。他们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暂时没有援军前来,根本抵挡不住宋军强大的兵锋,坚持下去是死路一条。

守将麻女乞多革长叹一声,十分无奈。他已经苦战坚持了很多天了。支撑他坚忍不拔,不放弃的信念就是援军。如今援军已经完蛋,他们也就再无坚守下去的信心。

米脂寨已经成为一座孤城,孤立无援的西夏人再也坚持不下去,不等种谔回师,便弃城而逃。唯恐速度慢了。又落入种谔了包围圈之中。

毫无疑问,东路军来了一个开门红。首战告捷,占领两个州的土地,还歼灭了数万西夏大军。最重要的是鼓舞了宋军士气,对西夏而言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中路军也不负所望,刘昌祚和景思谊逐渐逼近了灵州城。这可是西夏极其重要的几座城池之一。

攻克的灵州,整个宁夏平原就完全暴露在宋军的兵锋之前。刘昌祚抓住机会,大军立即沿着葫芦河推进,争取早日破灵州。中路军有八万人马,是兵力最多的一路,攻城拔寨也更有实力。

至于西路军,如今已经到达六盘山一带。暂时还没有什么大的战功。不过开战才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后面立功的机会多的是。

是啊!不过才一个月的时间,宋军便有了这样辉煌的战绩。西夏大有节节败退的架势,国内上下更是人心惶惶,很不安稳。

梁乙埋也有些坐不住了,原来他确实做了比较坏的打算,却未想到情况会这么糟糕。宋军的推进速度远远超过了预期,是西夏守军不堪一击?还是宋军太过强大?

看来必须要调整思路了,既然宋军来的很快,那就让他们来吧!

梁乙埋做出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暂时放弃黄河以南的国土,看看到底谁很更狠?

与此同时,九月初的时候,消息传到了大宋都城汴京。

赵顼听到消息,心里有些不安了。

没想到赵昭的行动竟然这样的迅速。大大超乎预料啊!按照目前的速度下去,难不成年底的时候,赵昭就能够平定西夏?

该死的郭逵还在南方与交趾人苦战,自己明明已经给他下了好几道密诏,让他早些返回汴京的,可是……

当然了,从南方撤军也是需要契机和理由了,若是莫名其妙地匆匆撤退,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无法向臣民交代!

赵昭原本的计划是收复邕州、将交趾人赶出大宋,然后再反攻交趾国土,一雪前耻的。但如今这等情况下,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收复邕州,将交趾人赶走就是了,这样方显得上国仁德!不过为了维护大宋的面子,临走之前来一场大捷或者差不多规模的胜利,那样从容撤军,自然是最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