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特殊的命格,林家人。林昭他不知道吗?吕惠卿轻轻摇头,他知道与否都已经不重要了。这条知情不报。故意隐瞒的罪名跑不掉,林昭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经意间的发现,让吕惠卿开了一道新的大门,他看到了报仇的希望,却还没想到具体的操作过程。

不可操之过急。吃过很多次亏的吕惠卿知道,着急容易出现纰漏,中间环节往往就会出问题。

再者,这件事不可能一下子突兀地提出来。尤其是不能在朝堂上提出,否则性质就完全变了。同时吕惠卿也是不想自己参合进去,否则最终会相对被动。置身事外,小心地引导此事的发展,最终将矛头指向林昭,这才是最完美不过的。

还有就是,林昭如今在中牟,并不在汴京,行动如果太迅速,有可能会漏掉大鱼,那可就得不偿失了。不过也幸好如此,趁着林昭不在汴京,加紧准备,还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三月二十三,总算是有个发动的契机了!

这日汴京飘起了雨水,春雨贵如油,但下的并不是很大。整个汴京笼罩在一层蒙蒙烟雨之中,多了几分神秘气息和别样美丽。

就在下雨之时,汴河旁一座酒楼上突然有人跳起来,大喊道:“龙,龙……”

随后不久,汴京立即有传言,有人瞧见黑龙再次出现在汴京。有人信誓旦旦,表示自己绝对不会看错,黑龙是从郑国公府中飞起来的。

皇宫里,赵顼听到消息之后,最初是一笑了之。

黑龙从林昭府邸而起?林昭的宅第是自己钦赐的,就在汴河之侧。如果真的有龙,那也肯定是潜藏在汴河之中的。再说了,对龙这种的神奇的神物,他并未放在心上,不以为意。

但是随着传言的不断加深,赵顼的心神开始有动摇了。

有人说了,黑龙并非只有昨日才出现。去年端午节那日大雨,也有人瞧见黑龙落在郑国公府!

一切都在按照吕惠卿的期望发展,赵顼还是有些怀疑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空穴来风,既然传言如此真切,那就必须要验证一下才好。最起码要求个心安,赵家江山要千秋万世,岂能因外的一个外姓的小孩坏了大事?

林鸿的生辰,以及那日出生婴儿的情况,格外受人关注!

司天监监正安崇宁亲自测算,发现了林鸿生辰的特殊性,差一丁点点就是天子命格啊!这一点着实让人惊诧,赵顼开始有些不淡定了。

安崇宁随后还给出了一个更为惊诧说法,如果生辰确实提前许久,那么不只是紫薇命格的事情,雷击福宁殿也可能都与之有关系。

赵顼顿时大惊失色,怎么会这样?

作为一个皇帝,他自然不能容许这样可怕的苗头继续发展下去。如果是寻常家的孩子,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将孩子杀死,永绝后患。

可这个孩子是林昭的儿子,其生母是柴敏言,太皇太后和大长公主很喜欢这个孩子。如此情况下,怎么动手?

难不成要对外宣称,是因为命格之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读书人的认知,赵顼也无可奈何,他暂时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

赵顼更多的心思落在了林昭身上,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孩有什么可怕的,真正让他不安的是林昭!

林昭有没有隐瞒他儿子真实的生辰八字?他们究竟是否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还有他至今仍然逗留在中牟,是真的病了,还是装病,有所图谋呢?

赵顼一连串的疑问涌上心头,本就多疑的他如今更加疑神疑鬼了。赵顼暗自做出一个决定,林昭绝对不能留。先明升暗降,拿掉他的兵权和职务,让他颐养天年。之后再随便找个理由,便可让他们一家彻底永远消失!

只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开封府是三月二十三得知传言,黑龙出于郑国公府邸的消息也甚嚣尘上。之后的调查只需了四天,等到如今有眉目,已经是三月二十七了。

他正在忙碌仁宗皇帝祭祀的事情,暂时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去处置林昭!

身在中牟养伤的赵顼身体已经好了很多,如今乘坐着马车一路向东,朝汴京赶来!

不管做什么,总是要等林昭回来之后才能进行。赵顼强忍着心中的恼怒,暗自等待!

当林鸿与黑龙的事情闹开之初,明月宗就接到了消息!

赵福康听说之后大为惊讶,很显然是有人怀疑到了林鸿的身世,甚至已经发现了些许问题。

这可如何是好,在这样一个紧要的当口上出了如此大事,当真是……赵福康知道,这件事本身意味着多么可怕的后果,一时间大为着急。

除了调查到底是什么人推波助澜之外,还有就是想出应对之策,趁着还有时间,防患于未然!

赵福康已经打定主意,一旦出事,她和太皇太后曹氏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林鸿。

与此同时,她也立即将消息禀报返京途中的林昭,请他定夺!

第五九九章一日之间

吕惠卿是误打误撞,他本意是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加以发挥。

所以即便是真的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他自己也并不相信,只当是一个巧合,一个能够置林昭于死地的巧合。

赵顼也未必当真了,只是猜忌之心最大化,加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的惯性,觉得应该予以重视。

可实际上,心中并不相信林昭之子是黑龙降世,更不曾想到林昭还有什么特别的身世。故而并未特别在意,并未立即付诸行动。

林昭不知道这只是个巧合,是吕惠卿误打误撞弄出的是非。

他接到明月宗与赵福康的消息,也是大为震惊!

难不成走漏消息了?赵顼究竟知道多少?

赵福康那边也只是知悉黑龙一事被赵顼关注,又从外围的一些内侍口中获知一些零七八碎的消息,具体情况并不确定。

三月二十五,仁宗祭日之前的最后一个大朝会过去了,林昭算准了时间,从中牟启程,回到汴京刚好是二十七,休息一日正好参加祭祀。

熙宁六年三月二十七,林昭距离汴京不过三十里了,却听到这样的消息。

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很难料定严重程度。虽说距离摊牌的日子不足两天,在没有板上钉钉之前,分秒的时都有可能发成变故。

古往今来有多少大事是在最后时刻败露的?这样的例子着实太多,林昭岂敢掉与轻心?

汴京城进还是不进?

虽说有西军在手。可毕竟还远在西北,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身份为公开之前。总不能带着大军回汴京吧?

自己在城外,相对还算安全,可妻儿还都在城中。按照目前的情况,赵顼若是真是相信了黑龙降世的说法,那么长子林鸿还有安全可言吗?

林昭心里很乱,险些乱了方寸。

好在赵福康一再保证,自己一定会护着孩子。明月宗方面也做好了准备,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一定会保护家人周全。些许事情早在一年前就开始准备了,林昭相信完全可以做到。

反倒是自己,回到汴京城就意味着要直面赵顼,一天时间足以有许多变故。

如果黑龙降世,儿子天子命格并未被捅破,林昭可以从容回去,哪怕是面见赵顼也不打紧。但吕惠卿误打误撞的这么一出。顿时让情况变的很紧张。

唉!

林昭轻叹一声,现在才体会到历史上那么多的变故,为何总是惊险万分,或者临时变故,胎死腹中。实在是事情重大,各方牵涉千丝万缕。稍有不慎有状况百出。想要百分百的顺利当真不易,还是需应付好这诸多的变故。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何况是牵涉到皇位的大事,稍有不慎可不是失败这么简单,更关系到很多人的身家性命。必须要慎重。

当务之急,查明具体状况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稳住赵顼,最好是避免与赵顼见面。离开了中牟,再装病已经不能的,否则指挥适得其反,反而越发被怀疑。

林昭思索良久,为今之计,能稳住赵顼的也只有她了!

三月二十七,傍晚时分,赵顼被宣进了庆寿宫。

“大娘娘,宣孙儿来是有什么事情吗?”赵顼有些意外,平时都是自己前来主动请安,太皇太后很少主动请他过来。

曹氏脸上带着慈祥的笑意,轻声道:“仲针啊,用过晚膳了吗?”

“还没有,大娘娘召见,孙儿不敢耽误!”

“那正好,坐下一起用膳吧!”曹氏微笑着感慨道:“已经很久没有和你一起用膳了,这方面,皇家反倒不如寻常百姓家,少了许多的温馨天伦之乐!”

“大娘娘,孙儿政务繁忙,未能多来侍奉,是孙儿不是!”赵顼立即歉然道:“以后孙儿一定会抽时间来陪你,如今你还有了曾孙,改日让皇后抱着来给你请安!”

“好啊,你有这份心就足够了!”曹氏感叹道:“你是皇帝,有诸多的政务要忙碌,那才是正道,有空来看看我这个老太婆就是了,不必多费心。”

“大娘娘哪里话,孙儿孝敬你是应该的。”赵顼在祖母前面十分恭敬,以孝治天下乃是国朝传统,他这个皇帝必须要为表率。再者,幼年之时,曹氏对他和弟弟赵颢一直不错,多有疼爱,多少有一份祖孙之情在其中。

“嗯,仲针就是孝顺!”曹氏微笑道:“你皇祖的祭礼安排的如何了?”

赵顼点头道:“都已经安排妥当,会隆重举行,在汴京的所有五品以上大臣、宗室、勋贵都会参加!”

“你有心了!”曹氏满意道:“还有啊,我听说你派出去的将军收复了兰州,真是好啊!”

“你听说了?”

“是啊,这样的大喜事真是让人高兴,你皇祖在天之灵也会很高兴的。”曹氏感叹道:“当年李元昊在西北闹腾,你皇祖没少费心思,尤其是兰州丢失那段时间,更是自怨自艾,寝食难安!后来一直想要收复的,可惜没能成功。如今你做到了,也算是完成了你皇祖生前遗愿,有如此捷报告慰,你皇祖在天之灵也可以安息了。”

“皇祖遗志,孙儿理当完成,义不容辞!”提及此事,赵顼有些小得意。连太皇太后都这么认为了,满朝文武肯定也是同样的想法。后天,他就可以风风光光的宣布此事,引以为傲,赢得臣民的爱戴与颂扬。

曹氏感叹道:“你做得很好,后天去太庙。你该亲自向皇祖奏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还有啊。是哪位将军攻陷兰州的,带着一起去吧!你皇祖当年一直有个愿望,说谁要是收复兰州,要予以赏赐的,如今他不在了,只能由你来封赏!”

“收复兰州的是林昭,你不是知道吗?”太庙宣告是必然的,只是提及林昭。他的表情微微有些不自然。司天监虽然那么说,可皇城司打听之后,邵雍大师曾经说过,黑龙布雨,那么跟真龙天子之说似乎没什么关系?

福宁殿一事,邵雍也有过说法。以邵雍的身份,总不至于弄错吧?他似乎也没有说谎的理由。但事情只要出来了。心中就难免有根刺。

曹氏似乎根本没看见,轻声道:“是东阳啊,我只记得他似乎去西北打吐蕃人去了,不曾想是他打下兰州的啊,这可是大功一件!”

“是,是大功一件!”赵顼只能跟着点头。

“你皇祖和你父皇都说过。为帝王者,要赏罚分明,有功是该赏赐!”

赵顼还以为祖母要为林昭讨封赏,不想曹氏话锋一转,轻声道:“不过呢。东阳还年轻,已经是国公了。爵位太高不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话是这么说,可有功之臣就该封赏,否则将士们如何愿意为大宋奋勇作战呢?”赵顼有些拿不住曹氏的意思。

“是这个理,不过啊,东阳的封赏不必太隆重,敏言是你舅公的义女,又与你姑姑情同姐妹,东阳也就不是外人。封赏有度,东阳不会介意的,也免得他恃宠而骄,你说是吗?”曹氏轻叹一声,又道:“哀家多嘴了,你是皇帝,朝堂上的事情你做主吧!”

赵顼有些狐疑,原以为曹氏会为林昭讨赏的,原来不是。不过看得出,皇祖母疼爱柴敏言和林昭不假,黑龙降世那件事处置起来怕是有些难啊!尤其是这当口上,更不能操之过急。

“是,孙儿心里有数!”

曹氏笑道:“好在最近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之前我还担心,怕有什么事情影响到你皇祖的祭礼。”

此言一出,也就意味着曹氏不希望在仁宗祭礼之前有什么风波,其实赵顼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事之前闹出什么风波,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当然了,也就意味着,不管他打算如何处置林昭,都必须要等到祭礼,或者之后。

赵顼并不认为祖母有什么别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希望仁宗皇帝祭礼不要受到影响。一个未亡人的心思,完全可以理解,这点子心愿他很乐意满足。

曹氏见孙子神色,嘴角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她的目的不止这一点。一边吃饭,一边继续道:“昨晚还梦到你皇祖了,我打算明日去太庙暂住,斋戒一日,后日参与祭祀。要是没有什么重要时期,仲针可否一同前往?”

“这……”赵顼没想到太皇太后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曹氏轻叹一声道:“你是皇帝,日理万机,这样确实有些为难你了。只是你皇祖生前膝下寂寞,少有天伦之乐。你父皇后来虽然侍奉左右,但终究时日不多,何况他也英年早逝……本想让你母亲陪着去的,偏巧她又生病了……梦里你皇祖总是说孤单,所以我才想带着你去太庙陪他一日!

若非皇陵远在永安,年纪大了身子不好,真想去昭陵拜谒!”曹氏略微沉吟,脸上闪过些许遗憾,半天才低声叹道:“算了,还是等百年之后,常伴先帝于地下吧!”

“大娘娘说哪里话?莫要伤感,你身体康健着呢,是要长命百岁的!”赵顼平时见到的是曹氏端庄沉稳,母仪天下的一面,很少见这等长吁短叹的情景。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人就容易啰嗦,正好遇上仁宗皇帝祭日,太皇太后伤感也在情理之中。

虽说去太庙斋戒一日非他所愿,但曹氏的要求他也不好拒绝,毕竟这也关乎孝道。也好,不就是斋戒一日吗?对外还可以显得自己至诚至孝,赚取名望也是大有好处的。虽说皇帝已经换了两位,但仁宗皇帝毕竟才去世十年,朝中仁宗老臣还有许多,如此也算是安慰他们的情绪。仁宗皇帝的影响已经在逐渐淡漠。也许有一天,曹氏去世之后。就会彻底消散吧!

赵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