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惠卿一刻也不曾忘记两个弟弟的仇恨,他一直惦记着报仇这件事。本以为坐上参知政事,成为新党的领袖之后,就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林昭。可惜事与愿违,他忘记了自己前进的时候,对手也在前进,而且速度可能远比自己更快。

林昭的实力已经到了一个自己无法动摇的高度,何况他又不在汴京,自己根本是鞭长莫及。参知政事虽然位高权重,但军队的事情绝对染指不得,否则枢密院的韩相公一定容不下自己。

凭借自己的力量想要报仇是不行的,那么只能借力了,以林昭今时今日的地位,大宋王朝又有几个人是他的对手呢?堂堂三朝元老韩琦都是他的手下败将,谁敢说自己比韩琦厉害呢?不过吕惠卿还真想到了一个人——皇帝赵顼!

林昭的一切都是赵顼给的,唯有九五之尊,大权在握的皇帝可以轻而易举干掉他。林昭现在是风光,可是背后何尝不是危机重重?

有道是盛极必衰,陕西路宣抚使的高官,郑国公的爵位都是建立在河湟军功的基础上。如果林昭接下来的战事失败呢?即便是他好运道,战胜了又能如何。古来功高震主者可曾有过好下场?

或许林昭功高但还不至于震主,可是以赵顼多疑的性格,林昭怕是也难以幸免。到时候只要略微的推波助澜,火上浇油。效果绝对杠杠的。

吕惠卿很得意,不过看到这个潜在危机的绝对不是他一个人。才换了匾额的郑国公府,柴敏言正配合楚国大长公主赵福康弄儿为乐。不曾生育的赵福康对孩子格外稀罕,尤其是自己的两个亲侄子,更是百般疼爱。常常来府上探望。

赵福康一度出现精神异常,难得有个乐子,加之与柴敏言亲如姐妹,故而如此行为并未引人怀疑。皇太后高滔滔还笑称,若是赵福康喜欢孩子,不若再婚自己生一个。毕竟才三十来岁,还年轻,她还能帮着物色人选。

可自从梁怀吉之后,赵福康对男女之情可以说是心如止水,一颗心全扑在了弟弟的大业上,委婉拒绝了。高滔滔只当她是对梁怀吉余情未了。恐她感怀旧事伤心,旧病复发,那样的话太皇太后和苗太妃只怕要找自己拼命,故而也不再提及。对赵福康出入林家,也不闻不问。

此刻赵福康怀中抱着林浚,柴敏言抱着林鸿,两人站在阁楼上。看着外面飘落的雪花,正在谈话。

“才多长时间,门口的匾额从侯爵变成了国公,这在大宋可是极少有的。”赵福康说这话,也不知道是为弟弟感到骄傲,还是别的什么。

柴敏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林郎太出众了。”

“是啊,有功赏赐这是应该的,只是他还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国公了,以后他再立功之后又该赏赐什么呢?”赵福康忧心忡忡道:“以东阳的年纪,加封平章事,中书令什么的很勉强,最多再有个开府仪同三司就了不得了。这些之后呢?赏无可赏,功高震主啊!”

“长姐是说……”柴敏言心中的忧虑更深了,如今林家圣眷优渥,可是以后呢?别人看到的是繁花似锦,可是烈火烹油之后呢?有道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尤其是丈夫那样特殊的身世,皇帝多疑的性格大,当真让人担忧啊!

“仲针是个凉薄之人,多疑不说,对人也更多的是利用,一旦没有利用价值,或者威胁到他的时候,只怕……”赵福康道:“而今东阳在西北战功赫赫,正合了仲针平定河湟之心,此战东阳若是胜利,回来之后还会有赏赐,但绝对不会再有下一次出征或是重用,结果可能也会是明升暗降……若是战败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更是难逃罪责,看似风光,实际上则是如履薄冰!”

“长姐可是有什么想法?”柴敏言知道,这位公主姐姐心思缜密,能说这番话绝对不是为了强调现状,而是话里有话。

“以东阳的能力,河湟之战应该会不负所望,肯定会胜利的,这点我相信。”赵福康道:“我在想他回来以后的事情,如今他已经是陕西路宣抚使,这估计是仲针最后的大度,东阳肯定不会放过机会,估计战事结束之后,西军差不多便能牢牢掌控,也便有与赵顼叫板的实力。所以我想着,为了避免东阳被夺权架空,差不多该摊牌了。”

摊牌!

柴敏言心中一动,他太清楚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了。丈夫马上就能恢复天潢贵胄的身份,不可同日而语。但与此同时,刀光剑影,艰难重重的道路将正式开始,更为凶险,更为可怕,再无回旋余地。

“姐姐说的是,不过此事事关重大,想来还是要夫君和狄公他们做主。”

赵福康点头道:“确实如此,我告诉你,只是想让你们有个准备,同时也想让你抽空劝劝娘娘。如今她一颗心全在东阳身上不错,可是心里面对仲针还是有那么些怜爱,毕竟是从小疼爱的,我的意思是……你抽空多带孩子进宫,劝劝娘娘。”

“好!”柴敏言也不知道这是福是祸,不过既然丈夫选择了这条路,那么自己将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他,无论前路是万劫不复,还是万张荣光。

“he……好……”

才刚刚半岁的林鸿听到母亲和姑姑聊天,兴奋不已,竟然咿咿呀呀,看出了类似的声音。顿时惹得柴敏言和赵福康一阵激动。

“小鸿儿,你能听懂?好厉害啊。真不愧是天生龙子……”赵福康这么一逗,林鸿更为兴奋了,嘴里咿咿呀呀,小手脚也开始不断扑腾,好不热闹。

林浚年纪还小。不过小眼珠子也一直盯着哥哥看,嘴角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

儿子在笑,林昭也在笑。

陕西路宣抚使的任职传到熙河,林昭也是一阵激动。

“狄公,成了!”林昭立即将这个喜讯与狄青分享。

“好啊,当真是好!”狄青很清楚这个职位对林昭的意义。故而也十分高兴。

林昭笑道:“没想到会这么顺利,韩绛也太给力啊,我不过是让他帮忙赶走王圭,却没想到一下子落在我头上来。”

狄青道:“公子你如今负责整个熙河战事,陕西路自然要全力配合,王圭不行。换个人就行吗?有几个人能像韩绛当初?熙河开边,可是不朽功勋,哪一个不想染指呢?但凡涉及到权力,又有几个人安心蛰伏呢?赵顼是明白这个道理,他太看重熙河战事的前景了,自然不希望公子有掣肘,可以说是寄予厚望啊。只是这希望越大,责任和压力也就越大……”

这话倒是一点也不错,所谓高处不胜寒,林昭现在已经是深有体会了。赵顼这次相当于是在自己身上押宝,要是能完美完成他交代的任务,那自然是好,皆大欢喜。可若是完成不了,以赵顼凉薄的性格,还不知道怎么对付自己这只曾经风光的替罪羔羊。

不过很可惜,赵顼终究是失算了。从他做出这个决定,让林昭当上陕西路宣抚使的时候,他就已经注定了失败。

“公子,西军已经名正言顺在握,这河湟还打吗?”狄青轻声问道。

林昭笑道:“狄公肯定早有定计。又何必试探于我呢?”

“呵呵,只是想听听公子心声而已,现在看来,老夫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啊!”狄青似乎很满意,整个人的谨慎状态也处在兴奋中。

“当上了陕西路宣抚使,并不代表彻底掌控了西军,如今可以调遣六七成的兵马,而且还很难保证他们誓死效忠……”林昭道:“征讨河湟已经是举国皆知的事情,如果临时放弃,对朝中百官,天下百姓难以交代,对名声和威望没有好处。

没有军队的绝对效忠,没有足以让天下臣民折服的功勋和威望,如何能与赵顼一较高下,所以这河湟是必须要打的,虽然难,却也不是拿不下来。”

狄青附和道:“是啊,趁着这次对河湟开战,公子正好趁机将将士们收为己用,战事结束之后,盖世功勋有了,军队也有了,便是和赵顼摊牌的时候了。”

“摊牌?狄公以为时机如何?”

狄青道:“雷霆那边传来消息,长公主以为时机差不多了。他说赵顼性格凉薄,这次公子若是大胜,回去之后会加官进爵,却也会被架空。如果战败,后果会更加凄惨,所以必须趁着最后的机会,和赵顼摊牌。

长公主甚至已经选好了时间,如果河湟战事能在四五个月以内结束,那么四月的时候,先帝的生辰祭礼就是个好机会,太后可以要求仪式隆重举行,百官全都出席,然后当众宣布……”

“长姐考虑的是道理,父皇生辰祭礼确实是个好机会,只是这战事未必能在四个月内结束。”林昭道:“毕竟河湟实力不弱,董毡算得上有为之君,青宜结鬼章又回去了,四个月内灭吐蕃,西夏会不会参与也不好说……怕是有难度……”

“不必彻底灭了吐蕃,只需要将吐蕃打的七零八落即可,如此便可以向朝臣和百姓交代。”狄青道:“留下点尾巴,这样公子才有足够的理由返回西北……坐镇长安,隔着潼关与赵顼一较高下。”

“也是,那么我们就好好谋划一下,看河湟这一战怎么打才能速战速决!”林昭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亮明身份,和赵顼明刀明枪干,一时间好不兴奋。

“整军备战吧,还有就是拉拢将士,景思立是个成功例子,公子对其他人也可以如法炮制!”

景思立昏迷多日之后,终于苏醒过来,劫后余生的感觉让他很庆幸。尤其是踏白城之战大获全胜,更是让他高兴,觉得自己拼死苦战是值得的。随后又从赵元凯口中得知,林昭为了自己落泪,并且一怒之下杀了杨楶,更是唏嘘感慨,对林昭多有感激。千里奔袭的龛谷成功之后,他深深被林昭折服,已经是惟命是从了。

林昭也很庆幸,踏白城一场冒险,幸好保住了景思立。没有这这位忠勇可嘉的英雄将领英年早逝,这是个人才,能够收为己用,绝对算得上庆幸,自然要好好珍惜。

既然现在坐上了陕西路宣抚使的位置,那么接下来的战事,就要调动整个西军。想要掌控军队,收买将领,培植势力,没有比一场战争更好的途径了。

第五七二章时过境迁

青宜结鬼章终于回到了青唐城!

两千多人在积雪盈尺的山林里辗转了近一个月,费尽千辛万苦,终于的绕过了龛谷,进入了河湟领地。

所幸宋军尚未发起进攻,故而他们得到了吐蕃驻军的接应,这才稳定下来,得意重见天日。

这一个多月,他们缺衣少食,饥寒交迫,一个个早已不成人形。有数百人因为受伤或者饥饿寒冷,永远留在了山林之中,青宜结鬼章带回去的不到两千人。

这样一支残败不堪的军队出现,吐蕃驻军还以为是山林中哪个闹饥荒的羌人部落,只是规模似乎太大了,以至于疑惑重重。

鬼章本来是强壮健硕,此刻也是行销枯骨,整个人看起来也有些沉郁,以至于驻军刚开始都没有认出来这位著名的统帅。

直到鬼章拿出赞普授予的调兵令牌,驻军才知道青宜结鬼章将军回来了,龛谷的大军回来的。

只是去的时候两万人,回来的时候,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还是这副德行,当羊肉饭食送上来的时候,一个个如同饿死鬼投胎一样,狼吞虎咽那还算文雅。

这些士兵在山林中已经饿了一个月了,平日里只能打点野物来吃,只是积雪太厚,狩猎也不是容易事,只能勉强维持生命和最基本的体力。此刻有了充足的食物,哪里还能顾及那么多?

只是这在驻军看来,难免觉得野蛮,心中更是剧烈震撼。英勇善战的鬼章将军出征都这样惨败了,即便逃出来也是这副惨不忍睹的状况,前线有多恐怖啊?宋军是强大的天兵吗?无形之中。吐蕃驻军的心中便有了疑虑,尚未见到人影,但是心中已经对宋军有了些许畏惧。

这就是林昭要达到的目标,没能全部歼灭鬼章,却也可以通过他们来传达宋军的强势。对吐蕃军造成心理压力。

青宜结鬼章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也想要自己得将士能保持最起码的军容,可有时候命令根本抵不住人的本能,饥饿产生的本能。也罢,看着这一幕,鬼章束手无策。他知道。想要扭转这个情景,必需的是一场胜利,一场重振吐蕃军心的胜利。

只是林昭暂时按兵不动,那么只能等待机会了,当务之急是赶回青唐城去提醒赞普小心,再有就是请罪。

青宜结鬼章已经内疚了许久。从形式上而言确实是个有罪之身。

出乎意料的是,回到青唐城,赞普董毡见到鬼章的时候,险些热泪盈眶,哪里有丝毫的怪罪,反而是多有慰问关爱。

“赞普,鬼章轻敌。以至于踏白城战败,丢了龛谷,还导致阿里骨王子身陷敌营,请赞普治罪,否则鬼章寝食难安。”青宜结鬼章大为意外,赞普不责罚已经是破天荒,可是这般隆重礼遇又是所为何事?自己何德何能,能有如此待遇?

董毡摇头道:“你能回来就好,此战你虽有些疏忽,不完全是你的错。宋将比想象的高明。要说轻敌,我又何尝不是?再说了若非龛谷失守,你也不至于……阿里骨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提到阿里骨,董毡也是多有无奈,对这个“儿子”也是格外牵挂。奈何却什么都做不了。表面上还得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否则宋朝人就有可能奇货可居,漫天要价。

那边的具体状况,董毡已经详细了解了,鬼章有责任,但毕竟有太多意想不到。再者,正是用人之际,鬼章对他,对河湟吐蕃而言太重要。他能回来,已经是万幸,董毡如何再忍心苛责?苛责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赞普……毕竟鬼章是主帅,轻率出兵,以至于大败,有负赞普所望,当真是……”青宜结鬼章说话间目光泛红,自责不已。

“鬼章,不打紧的,胜败乃兵家常事,重头来过就是了。”董毡道:“至于阿里骨,太夫人都不怪你,她让你继续领兵,想办法救回阿里骨,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阿里骨是乔夫人的挚爱,得知孙子被俘,乔夫人也是相当的难过,甚至老泪纵横。可这是一个坚强且有远见的女人,疼爱孙子的同时,更在乎河湟的安危。虽说鬼章有过错,却也知道他是吐蕃的柱国大将,很理智的没有责怪。至于营救阿里骨,他倒是有这个想法,可惜是否如愿,可就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