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宝安有些不理解,驸马流连青楼,对一个公主而言是奇耻大辱。

最初的时候,赵宝安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她努力的表现,想要改善与驸马之间的关系,可是无论她怎么努力,根本没有丝毫效果,相反驸马与他反而越来越远,甚至故意避开。

她不理解,自己堂堂公主之尊,对一个男人已经到了曲意逢迎的地步了,何以他还是要这般不知好歹呢?驸马依旧流连风尘,赵宝安心中的怒火在不断升腾,尤其是那首《蝶恋花》传开之后,蜀国长公主更成为汴京的笑柄,赵宝安再也忍不住了!

今日她出城是去捉奸,更要王诜给自己一个说法!

可是此事尚未解决,反而有添堵了!城门口被挡路也就罢了,往日里或许她会和颜悦色,她虽然自小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也不至于跋扈到这个地步。今日的狂妄,大多是因为心中太多的怒气无处发泄的缘故!

只是没想到,却遇到林昭的阻拦。

根本不顾及自己的感受,上来便是一番宏论,赵宝安只觉得好生委屈。只是心中这许多的苦闷,根本不能为外人道,只能自食苦果。

赵宝安流泪片刻,目光又落到了林昭身上,眼中一下子满是怒火。隐藏在心底的那种特别的情绪被引燃了,还有那些嫉妒,以及今日的愤怒,一下子融合在一起,变成了深深的仇恨,对林昭的仇恨!

若不是他……

如果……

赵宝安在心中做出了许多的假设,如果自己的人生轨迹发生一丁点的改变,也许就没有今日这许多苦楚了。

一切都是拜林昭所赐!

一瞬间,赵宝安的心态有些扭曲了,与她二哥赵颢十分相似。

今日林昭拦路,存心不让自己好过,那好……自己就与你死磕,大不了被言官弹劾,有什么风言风语又能如何?反正自己已经是汴京的笑柄了,不在乎多这一点麻烦!

“林昭,你……”

蜀国长公主刚要爆发的时候,后面传来一个女子清脆温婉的呼喊:“宝安!”

林昭抬头望去,瞧见一位妇人款款而来,容貌极美,可称得上是国色天香,几乎与柴敏言不相上下。一身华服,珠翠装饰,看起来奢华,却又不失清丽温婉。年纪大约二三十岁吧,因此也多了几分成熟端庄的韵味,莞尔一笑,让人如沐春风。

“姑姑!”赵宝安瞧见妇人,轻声问道:“你怎来了?”

“你呀,还不是担心你!”妇人轻轻一笑,转身上前打量了一下林昭,轻声道:“想必是威远侯当面吧?”

“林昭见过夫人,不知夫人如何称呼?”只听赵宝安称呼姑姑,莫非又是一位公主?还是大长公主?

“清河!”

“林昭见过清河郡主!”

闻听清河二字,林昭脑海之中顿时灵光一闪。这位是清河郡主,乃是宗室之女。当年的汴京第一美女,后来柴敏言亮相之后,华光才被掩盖些许。难怪如此美貌,若是年轻几岁,确实可以与柴敏言一较高下。

不过林昭对清河郡主的认知,并不是因为她国色天香的容貌,而是因为她的夫君。清河郡主下嫁之人正是有“人样子”之称的狄咏,正是狄青之子。

一个是汴京第一帅哥,一个是汴京第一美女,可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大宋对外戚限制严格,驸马都尉不能参与政事,但是次一等的郡马却可以。赵宗实与赵顼都认为,狄咏娶了宗室女,便是自己人。又是难得的将才,如今在殿前司任职,手握禁军,宿卫皇宫。清河郡主则是深居简出,相夫教子,名声也是极好的,没想到今日却突然出现在这里。

看样子这是要给赵宝安帮忙,有些棘手了!

林昭轻轻摇头,心中却已然决定,不管怎样,对清河郡主都得客客气气。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位郡主是狄青的儿媳妇!

第五一九章息事宁人

清河郡主成婚以后便比较低调,贤良温婉,不喜张扬也是她的本性。平日里走动比较多的也就是皇室子女,以及一些勋戚贵妇之家了。

因为是近支宗室,又得英宗皇帝青睐,还有狄咏这样出色的夫婿,清河郡主的地位自然高人一等。平日里也经常出入宫禁,与蜀国长公主的关系也算不错。

今日赵宝安匆匆出门去寻驸马,气冲冲的出府去,陪嫁几个侍女多有劝阻,却根本阻拦不得。高滔滔特意挑选了一些老成机灵之人随侍女儿,故而她们都十分懂事,知道公主这般出去怕是要出事。

只是她们劝阻不得,若是入宫找太后出面,那势必会闹的沸沸扬扬。公主的丑闻已经是满城风雨了,绝对不能再添麻烦!

思来想去,有人想到了清河郡主。她的府邸在宫外,见面容易,郡主是热心肠之人,一定肯出面帮忙的。最重要的是,郡主是长公主的姑姑,素日里也十分亲近尊敬,必然可以劝阻公主的。

清河郡主在府中接到消息,着急不已,匆匆追赶,没想到在城门口便追上了。赵宝安先没找到驸马,却惹上了另外一桩麻烦!

略一打听,才知道是赵宝安蛮横无理,嚣张跋扈。清河郡主不由眉头一皱,这是侄女惹事在先啊?她也能理解侄女此刻的心情,故而也不忍多加责怪。只是麻烦的是,竟然还牵连上了威远侯林昭。

清河郡主虽深居简出。对朝堂之事却并非一无所知。何况威远侯林侍郎名头实在太响,无论是从丈夫狄咏口中。还是平常来往的贵夫人们闲谈之语,清河郡主对这位威远侯还是有了解的。

二十来岁的第一代侯爷,在大宋朝是绝无仅有的!

威远侯的诸多事迹她也是有所耳闻的,这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在朝中甚得皇帝信任,与朝中官员也多有关联,自然不能马虎对待。

还有一点,他的夫人柴敏言可是曹国舅的义女,太皇太后侄女。汴京宗室功勋圈子里。谁不知晓,太皇太后对柴敏言十分疼爱,甚至与楚国大长公主不相上下。最难得的是,大长公主与之也是姐妹情深。

所以对待林昭之前,首先要考虑一下背景。她只是个郡主,一个宗室之女,在太皇太后眼里什么都不是。虽说与赵福康乃是堂姐妹。可人家是仁宗皇帝的亲生女儿,尊贵无比的大长公主,自己根本无法企及。

不能得罪太皇太后和大长公主,所以不能得罪林昭。赵宝安可以与之冲突,是背后有皇太后高滔滔,可自己有什么?当然了。赵宝安也是不能得罪的。所以,聪明伶俐的清河郡主,一瞬间便认清了现实,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和心态。

当然了,清河郡主也不是那种欺软怕硬的墙头草。她这么做也是为侄女考虑。

如果今日的事情继续僵持,最终又闹得满城风雨。对赵宝安的声誉会是更大的打击。当年福康公主与驸马失和,丑闻持续许久,以至于整个人的精神都跨了,险些郁郁而终,多亏了柴敏言及时救治开导,如今才逐渐痊愈。

赵宝安难道要步后尘吗?

今日的事情,终究是她不对在先,若是闹开了,只怕言官们也会不依不饶。公主跋扈,不修德行,这样的指责是肯定的。

到时候,皇帝和太后都不敢出面维护的,否则再来一份弹劾,指责皇帝和太后袒护长公主,教女不严也是可能的。

大宋的言官,可都是硬骨头,公开指责皇帝算不得什么。当年福康公主郁郁寡欢,已然病重,言官们依然不放过她,仁宗皇帝更是因此而承受了巨大压力。

前车之鉴,还是不要重蹈覆辙的好。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息事宁人!清河郡主已经打定主意,如此也是为侄女好,两边都不得罪,事后皇太后高滔滔应该也不会怪自己的。

“威远侯,今日公主着急出行,言辞行为有失,还请见谅!”清河郡主言辞温婉,态度平和。

林昭心中一动,只要不是来拉偏架的就好,否则狄青儿媳妇这层身份便会让自己很为难!

“哪里,只是这些瓷器精美,若是毁坏了着实可惜,在下也只是想要劝阻公主而已,并无恶意!”林昭也很客气,毕竟这位是宗室之女,也算是自己的堂姐。

“确实精美!”清河郡主道:“此事由我府来赔偿,就此作罢,如何?”

堂姐出面,自然不能得寸进尺,林昭此刻也想尽快息事宁人,当即笑道:“郡主言重了,这两车瓷器甚为精美,我打算全部购置,不知尊驾以为如何?”

林昭转身看着运送瓷器的商贩,这位早已吓的战战兢兢。因为自己的事情,此刻已经牵连了一位公主,一位郡主和一位侯爷,对他而言已经是惊天大事了。贵人说话,他如何敢有一个“不”字?

尤其是这位侯爷,对钧瓷评价很高,全部白送他都可以,反正宣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当即鸡啄米一般点头,嘴上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好,麻烦侯爷破费了!”在清河郡主看来,林昭已然是让步了,如此最好不过。

说话间,转身对赵宝安道:“好了,就这么着吧,姑姑陪你一起去散散心吧!”

“姑姑,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赵宝安此刻依旧是恨意浓重,如何能轻易善罢甘休?

“宝安,莫要胡闹了!”清河郡主走到近前,压低了声音道:“可记得福康公主旧事乎?莫要使得太后与官家为难?”

想起那位嫡亲姑姑的遭遇,赵宝安终究有些害怕了,她可不想落到那个地步。只是如今自己的处境,只怕好不到哪里去!她也知道,今日表面上终究是自己不对,闹开了没什么好事。

何况清河姑姑出面调解,岂能不给面子?不过这件事绝对不能这么算了,来日一定要和林昭好好算笔账!

“好了!”清河郡主温婉一笑,脸色突然低沉下来,看着城门口围观众人,朗声道:“你们今日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没有,什么都没看到,没听到!”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

在场之人也不傻,郡主这是在警告,不能泄漏出去。公主、郡主、侯爷,没有一个惹得起,谁敢胆大包天去散播谣言?

如此,即便是民间隐约有些许传闻,也不至于传播到上流社会中。不至于让宗室和勋贵们得知,使得蜀国长公主难堪。

只是有些人注定是瞒不过去的,城门口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无孔不入的皇城司岂能视而不见?

第五二零章鞭长可及

清河郡主出面调解,城门口的一场交锋暂时告一段落。

事情算是暂时结束了,至于以后会不会再起什么波澜,可就不得而知了。虽说清河郡主警告在场之人保守秘密,可些许的传闻终究还是会有的。

有传闻,就会有伏笔啊!

只是消息传播有直接有间接,清河郡主的意思,只要事情不闹大,不在上流社会中传播,也算是保全了赵宝安的面子。

这一点或许能够做到吧!

皇宫之中的赵顼就很快得到了消息,来源自然是皇城司。大宋朝的情报机构既然名为皇城司,核心便是都城汴京,重点自然包括皇亲国戚,勋贵大臣。今日城门口虽然不过是一件小事,却牵连到了公主、郡主和侯爷各一位,都是当朝大人物,皇城司岂能没有留意到?

虽说是小事情,却依旧由勾押官奏报给了皇帝赵顼。妹妹在城门口与林昭起了点冲突,起因是因为妹妹太过跋扈,赵顼不禁眉头一皱,都没母后宠坏了。对于这等败坏皇家名声的事情,他有种本能的抵触。

他可不想大臣们上书说自己过于宠爱幼妹,当年仁宗皇帝为了维护福康公主,可是没受大臣们的诘难,赵顼并不想重蹈覆辙。最近的事情太多,他已然相当的厌烦,实在没有多少精力在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不过林昭也忒大胆了,不管怎么说那都是自己的妹妹。即便是嚣张跋扈一点,也该给点面子才是。何以两个人要闹到针锋相对的地步?莫非是这家伙在河北立了大功。回来之后有点居功自傲?

看来回来得敲打他一下,一个好苗子可不能就这么荒废了。任何人都要服从自己,乖乖的听话,为我所用才是。如今赵顼对林昭颇为器重,这种小事倒不是很在意,只是略微提点敲打一下也就罢了!

至于妹子那边,管教的事情有母后在,自己不方便管。也不愿意管。于是乎,赵顼派人将消息通报给皇太后高滔滔,他知道,即便是自己不说,母亲迟早也会知道的,还不如主动一些,以免之后有麻烦。同时也间接地表明一些态度!

高滔滔得知事情经过之后。不免有些黯然,难免有些唉声叹气,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大概能够理解女儿当时的心境,驸马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她这个做母亲的太后如何能不知道?

怎么会这样?郎才女貌,天作之合的一对。怎么就闹成如今这个局面呢?驸马之前不是才学不凡,人品贵重吗?何以会抛下公主,流连青楼呢?高滔滔一时间也没有搞清楚症结所在,故而也是诸多的不理解。

在她看来,驸马当真不是东西。公主下嫁而不懂得珍惜,简直是混账!只是已然如此了。还能怎么样?让公主与驸马和离?这个年代,程朱理学虽未兴起,名节不至于像后世那么严苛,可妇人再嫁总归是不好的,何况是皇室公主,更要为天下表率。

当年福康公主的事情几乎让皇室成为笑柄,仁宗皇帝好不容易才压下来,高滔滔可不想让女儿步后尘。丈夫是以宗子的身份登基的,所以在各个地方,他们都想要表现的比仁宗皇帝更好,女儿的婚事同样如此。

这件事只能再另想办法了,女儿多少要受到一些委屈,来日再想办法安抚吧!倒是驸马,来日得让他进宫一趟,好好训斥一下。抑或者找来他的母亲卢氏夫人,好好沟通一下。也只能这样了,高滔滔有些后悔,有些自责,当初选驸马的时候该挑的更仔细一些,或许换个人,女儿也不会受这般委屈……

唉!高滔滔轻叹一声,想起了今日之事。

女儿心情不好,完全可以理解,砸了点瓷器也无所谓,只是传出去名声终究不好。有损公主的清誉,也显得她这个太后教女无方,有损母仪天下的威严。纵然心情不好,也不能这般的,女儿已经出嫁为人妇了,还这般任性有些不太合适,她需要学会稳重和隐忍。

只是这些改由自己来教导的,而不是林昭!

惊闻林昭竟然当面指责女儿,多有为难之处,高滔滔满心怒意。他知道,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