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别说,林侍郎这一声吼还真有效果,城门口顿时一片寂静,无论是豪奴还是守城士兵都住手了。

“何人喧哗?活的不耐烦了是吗?”守城士兵一心想要拍公主马屁,反应过来之后,竟举着佩刀大声呼喊。

只是话音尚未落地,突然眼前人影一晃,已然被击倒在地,一个劲装武士傲然而立,极为冷峻,明晃晃的尖刀正对准自己胸口。

不管公子出于何种目的,反正已经插手了,故而李承也毫不客气地动手了,对公子不敬,简直就是找死。

后面一位华服公子缓缓走来,冷冷道:“身为大宋士兵,给你佩刀,是让他对付凶徒,对付敌军的,不是让你砸瓷器,吓唬人的!”

“你是谁?”

“我是谁?”林昭冷冷道:“你没有资格知道!”

“何人放肆?”马车之中,蜀国长公主赵宝安有些愤怒了,竟然有人阻拦,还这般嚣张,一边探头出来,一边冷哼道:“本公主有资格知道吗?”

“见过长公主殿下!”此刻君臣身份有别,林昭不得不向这个侄女见礼。

“林昭?!”赵宝安瞧清楚林昭的面容之后,突然一声冷笑:“我道是谁爱管闲事,还这般有气势,原来是威远侯!”

威远侯?

在场之人又是一惊,难怪敢管闲事,原来是一位侯爷!只是侯爷哪里能大过公主?不过也有消息灵通,见识多广的,立即讶然道:“是治河黄河的林侍郎?”

林侍郎的名声如今是响彻黄河两岸,汴京人更是早有耳闻。治理黄河乃是百年功勋,沿河百姓都得到了恩惠,故而都十分感激。此刻见到人,更是肃然起敬!

一位美名在外的侯爷,一位嚣张跋扈的公主,此刻正针锋相对,在场之人,心中立即有了偏颇。

林昭转身看着两车瓷器,已经碎裂了许多,多亏自己呼喊及时,后面一车得以保全了。也罢,为了这点瓷器,又要多管闲事,惹点麻烦了。

也罢!

“这是禹州钧台的瓷器?你们烧制的?”

林昭拿起一个瓷瓶,光滑的釉制,明亮的色彩,轻微的冰裂纹,看起来是那样的完美。放在后世,自己要是有这么一件瓷器,怎么着也会是个富翁……

“是的,禹州钧台!”瓷器商贩颤巍巍地看着林昭,这位侯爷暂时救了余下的瓷器,故而十分感激。只是得罪了一位强势的公主,今天还不知道怎样收场呢?

“林昭,你也忒狂妄了,竟然无视本公主的存在?”林昭这边正在欣赏精美的钧瓷,那边蜀国长公主赵宝安却发飙了。

第五一七章所为何事?

赵宝安怒了,莫名其妙就怒了。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士之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一公主之怒,嗨,实在算不得什么,林昭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所以从一开始就没太在意赵宝安,反倒是精美的钧瓷更有吸引力。此刻,听到赵宝安的怒吼,这才转身道:“长公主息怒,我只是可惜了这些瓷器而已!”

“息怒?如何息怒?”赵宝安愤然道:“在你眼里,本公主还不如这些瓷器吗?”

“怎么说呢?”林昭欠身道:“论尊贵,公主自然比瓷器尊贵;只是论流传后世,瓷器应该更胜一筹!”

“是吗?既然如此,那就看看,到底是谁存在的更久?”赵宝安一声怒吼,吩咐道:“砸了,立即给我砸,全都砸的干干净净。”

“慢!”林昭阻拦道:“长公主殿下,做事要讲道理的,朝廷也是有法度的,殿下不能为所欲为啊!”

“哼,此人阻挡了本公主出城,并且多有不敬,我教训他又怎么了?不就是一车瓷器吗?有什么了不起的,砸完了本公主赔偿就是了。”赵宝安乃是天之骄女,目中无人已经成为习惯,故而丝毫不以为意。

“赔?”林昭反问道:“公主打算如何赔偿?是折价还是原物奉还?”

“不就是几个破瓷器吗?赔他一模一样的便是了,大不了照价便是了。本公主还缺那几个钱吗?”

林昭笑道:“长公主,一模一样的怕是不好找。禹州钧台瓷器不同于的别处,独一无二。至于照价……哼哼,有道是黄金有价,钧瓷无价,这价格还真不好衡量!”

这年头,钧瓷才刚刚出炉,虽然十分精美,但并未在社会上兴盛起来。这些禹州来的商人。就是想要将自家窑中所产的瓷器带来汴京,送给高官名士赏玩,逐渐打开名气的。

没想到刚道城门口却遇上了这等事情,瓷器报销了一半,不过却意外遇到了一位识货的侯爷。话说侯爷对自家瓷器的评价当真是高,钧瓷——这个说法当真是好,窑口在钧台。那就索性叫钧窑吧!

“林昭,你未免也欺人太甚了吧?”虽说林侍郎是实话实说,可蜀国长公主却认为是存心刁难。

“哪里,实在只是据实所言罢了!”

“哼,冲撞了本公主,是他咎由自取!”赵宝安立即改口。并不想与林昭多纠缠。

“殿下,这位商贩似并无意冲撞公主啊……倒是公主……不知道公主行色匆匆,所为何事呢?”

所有人都看着是赵宝安不对的,只是谁敢公然站出来指责公主呢?也许只有威远侯吧!

不提此事还好,林昭这么一说。赵宝安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今日她着急出城干什么?此事还要从她的婚姻说起。

赵宝安的驸马是王诜,乃是开国大将王全斌的后裔。这一点完全符合宋朝皇家与将门之间的联姻,下嫁公主来安抚拉拢将门的习惯。

看似很般配的婚姻却不怎么和谐,王诜乃是名门之后,却并非是一个安于享乐的纨绔子弟。他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与苏轼等人交好,常与文坛士子,当朝名士来往,他家的庭院常常汇集大批北宋的文化政治精英聚会。

本来就心怀抱负,在耳濡目染贤士大志,王诜一心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的。可是他所有的热情与抱负在一夕之间全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并非他做错了什么事,而是一桩或许让许多人羡慕的婚姻。

他被皇太后高滔滔选为驸马,迎娶蜀国长公主。赵宝安虽说算不上多漂亮,却也温婉端庄,嫁到王家之后也算是不错,对婆婆十分孝顺。按理说,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可是王诜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这桩婚姻对别人而言是天下的喜事,对他而言确实最悲哀的牢笼。得了一个公主做老婆,却永远地失去了政治生涯!

宋朝严防外戚,对外戚的政治生涯有严格限制和打压。也难怪,后妃出自将门,公主下嫁将门,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门世家若是不受到压制,会是什么后果?君不见大汉江山如何亡国的?不就是外戚与宦官专权的结果吗?赵宋的皇帝们,更不希望看到部将效仿太祖,也来个黄袍加身……

故而规定十分严苛,宋仁宗天圣元年便有诏书云:驸马都尉等自今不得与清要权势官私第往还。如有公事,即赴中书、枢密院启白。仍令御史台常切觉察,如有违犯,纠举以闻。

景佑元年五月,诏:如闻戚里之家,多与朝士相接,或漏禁中语,其令有司察举之。

也就是说,连驸马的私人生活都不能得到保证,和朋友往来也要受到监视,甚至要经常报告。

一句话,当了驸马之后,便不能参与政事,也不能入朝为官了,成为被监视的富贵闲人。在王驸马眼中,富贵闲人实际上就是行尸走肉的代名词。

或许对有的人而言,做一辈子富贵闲人再好不过,可是对于王诜这等有志青年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满腔的抱负,满腹的才华,没办法施展,没有机会施展,男儿本有志向建功立业的,可是他,却永远地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王诜难免心情苦闷,甚至开始自暴自弃,他纵情诗画,肆意妄为,把感情寄托在艺术和女人身上。

很可惜,这个女人不是赵宝安!

实际上,赵宝安自身并没有错,王诜也并不憎恨长公主。可是他却无法面对赵宝安,毕竟自己的一生因为她而改变,或者说是被她给毁了。故而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里,还多了几分难以名状,却又不可调和的矛盾。

尽管赵宝安努力地做好一个妻子和儿媳的本分,可是王诜却始终视若无睹,他着实难以面对赵宝安。只是他苦闷的心情太需要排解,太需要得到安慰,于是乎,他的满腔愁绪与爱怜全都给了妓女。

堂堂驸马流连青楼,钟情妓女,这对一个公主而言是莫大的耻辱。甚至驸马还为此特别作词,而今已经在汴京流传开来!

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多么柔情似水,多么恬淡恩爱,可是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赵宝安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今日,得知王诜带着相好的妓女却城外赏梅花去了。

堂堂蜀国长公主终于忍不住了,她匆匆忙忙出城本是要去捉奸的,不想在城门口却遇到这等事情,为林昭所阻拦。

此刻当众质问她此行目的,叫她如何能说出口?

第五一八章清河郡主

驸马带着风尘女子外出游玩,堂堂蜀国长公主自然心中不满,本来就大为光火,脾气难免暴躁一些。本来正着急,却在城门口被人挡住了去路,满腔怒火瞬间就被点燃了。

可惜偏偏遇到了林昭,出面阻拦!

先公然指责,让她颜面无存,此刻又侃侃而谈道:“昔年太祖的永庆公主要做一条彩衣羽裙,却被太祖训诫。太祖有言,身为公主要爱惜民力,更要为天下表率。制作彩衣羽裙本就麻烦,耗费民力不少。若是天下在群起仿效,对民风教化不利。

今日这些瓷器也是工匠千辛万苦制作而成,公主何以不爱惜民力呢?公主今日何等霸气,若是天下女子都仿效,只怕男人们有没有活路喽!”

以永庆公主做例子,还搬出了太祖的训诫,这是林昭的一贯手段。赵宝安想要反驳发怒,却根本无从开口。

看着林昭的眼神先是满腔怒火,后来不知怎地,突然眼睛一酸,竟泪流满面。

这一下子,林昭都有些诧异了,心想着自己是不是有些过分了?跋扈非常的公主居然哭了?要是回宫去告状……

赵顼那里好说,应该不会怎么样的。可是皇太后高滔滔那里呢?赵宝安可是她嫡出的女儿,少不得要护犊子。虽说明面上他是不能说什么的,毕竟是公主有错在先,若是今日非要闹腾,估计言官们都要开口了。当年,福康公主与驸马吵架。夜晚回宫,导致宫门夜开。引起轩然大波。

所以表面上张扬不得,只是这背后,还不知道高滔滔会怎么样呢?

赵宝安这是闹哪一出?刚才的跋扈劲到哪去了?怎么就哭了呢?这小妞不会是故意装可怜来对付自己吧?

林昭难免心生疑惑,可实际上,他真的有些冤枉赵宝安了,这位公主此刻确实伤心了,而且伤心的原因还与林昭有关。

赵宝安第一次见到林昭,是随同高滔滔一起在皇宫的城楼上。只是那么一瞥,却对这个青年很有好感。

到后来林昭声名鹊起,也有过几次相见,赵宝安对林昭也是颇有好感的。可是林昭至始至终不曾正眼瞧过他,当年金明池七夕欢愉之时,所有人都力捧赵宝安,献诗词给公主。全都是夸赞至于。结果林昭一首《鹊桥仙》让柴敏言大放异彩,毫无疑问是抢了赵宝安的风头。

长公主殿下心生不满,甚至还有些嫉妒,没错!她是有些嫉妒柴敏言,因为她心底里对林昭,有那么一点很奇怪的感觉。曾几何时。小公主可能也动过念心思,思索自己的驸马人选……

幸好太皇太后曹氏不知道孙女有这般想法,否则已经会惊出一声冷汗的,他们可是叔叔和侄女的关系啊……

后来,林昭娶了柴敏言。赵宝安也就彻底断了念想。可是皇祖母厚爱柴敏言,甚至超过了自己。这让赵宝安心里很不平衡。二哥赵颢本有意娶柴敏言的,母亲高滔滔已经同意了,可太皇太后却提出反对……

难不成亲孙子和孙女,还比不上一个所谓的侄女和侄女婿?赵宝安想不通,因为他忘记了,他们并非太皇太后的亲孙辈……

木已成舟,尽管心里不舒服,却也已经是既成事实,改变不得。其后高滔滔开始着手为一双儿女打算婚事!

赵颢娶妻之后,公主自然也要下嫁!

皇太后的嫡女下嫁,那自然是非同小可,驸马的人选一定要精挑细选。与皇家门当户对是没有可能的,不过门楣却也必须得考虑。

几分精挑细选之下,高滔滔挑中了开国大将王全斌的子孙王诜(shen),将门子弟,出身能配得上公主。更为难得的是,王诜风流倜傥,一表人才,更具学识,与女儿也可以说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乃是上佳的驸马人选。

皇太后亲自下旨,尚公主乃是天下的荣耀,王诜根本拒绝不得。尤其是他父亲早死,他这一房已经开始有落败之相,故而他的母亲卢氏很着急,求这一桩天下的喜事自然是求之不得,如何肯拒绝?

君命难违,母命亦难违,王诜只有答应下来。

赵宝安对这位夫君也颇为满意,也想着好好过日子,相夫教子,琴瑟和谐。为此,她一心一些对待王诜,完全放下了一个公主的身段,只是想尽到人妻之责。王诜的母亲卢氏喜食甜品,宝安公主便亲自烹制,然后送去,侍奉婆婆食用。

毫无疑问,赵宝安对驸马很是不错,是个好妻子,好儿媳。

可是她的付出并未换来回报,强扭的瓜不甜,对于王诜而言,公主什么都好,可是娶了公主却一点不好,更是他一生的悲哀。从此远离政事,满腔抱负再也没有机会施展,对他而言是最悲哀的事情。

一切都是因为驸马都尉的身份,因为与公主的这桩婚事,王诜知道,这不是公主的错,可是他却无法面对公主。

现实醉心诗画,后来又开始借酒浇愁,最终流连青楼楚馆,与风尘之女情投意和。也许只有在那温柔乡里,王诜才能忘却烦恼,得到片刻的安宁吧!

赵宝安有些不理解,驸马流连青楼,对一个公主而言是奇耻大辱。

最初的时候,赵宝安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她努力的表现,想要改善与驸马之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