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路上,耶律浚终于见识到了宋朝人防备辽国铁骑的塘泊。对此他嗤之以鼻,虽然确实能够起到一些阻挡作用,可是要完全阻挡辽军南下是不可能。

重点还是要看辽国的决心的和实力。这些年他的机会不少,可惜国内却一直不平静。耶律重元父子把持朝政多年,之后又直接叛乱,险些爆发内战,以至于辽国元气大伤。那年的萧胡睹之乱虽然不怎样眼中,却也凸显出辽国国内不平静。

这种情况下,辽国大军想要南下根本没有条件。任何时候,想要对外取得进展,前提都是内部平稳,集中力量一致对外,才能有所突破。不过即便是有条件,父皇也不见得会挥军南下!

说实话,耶律浚觉得,自己的父亲耶律洪基算不上是明主。没有太大的抱负和志向,如果真是个大有为之君,不会让耶律重元父子那样闹腾,给辽国留下一个“定时炸弹”,最终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

在耶律浚心目中,真正能看入眼中的恐怕只有太祖阿保机、太宗耶律德光,以及圣宗耶律隆绪,当然了离不弃承天太后的支持。耶律浚心目中是以他们为榜样的,当年承天太后和圣宗皇帝率军南征,打到了澶渊州城下,最终止步黄河。

耶律浚心中却在想,有朝一日自己率大军南下,是否能够马踏黄河南岸呢?如果是这样,可就超越了圣宗皇帝,成为辽国历史上又一位名垂史册的雄主。

塘泊河流如何能阻挡辽国铁骑?真正需要做的的便是强大自己。大宋朝唯一让人忌惮的其实是便捷驻军。大宋禁军之一的河北路大军,实力其实是相当不错的,实力让人十分忌惮。

领略军事防御的同时,耶律浚也见识到了宋朝的繁华。即便是在水灾影响下,宋朝依旧是个富庶之地。这也是吸引辽国人南下的原因所在,越是如此,耶律浚就越是怦然心动。也许是从小表现的太过优秀,所以的他的志向比较高远,甚至是心比天高的。而且他有着极强的占有欲望……

只是这富庶繁华之地却要受到黄河水患的威胁,路过河北路的时候。他瞧见了滔滔河水不断北流,几乎是一片汪洋。也好,当这一片区域成为无人区之后,将来铁骑南下的时候受到的阻挡会少很多。

说实话,黄河北流也是个好事。泥沙不断填充塘泊,对辽军骑兵行动多少都是有些好处的。再者,黄河北流已经涉及到辽国,这似乎也是可以作为一个挑衅的借口。耶律浚所谋者大,一来到宋朝,满脑子都是这样的想法。

所以,宋朝人的治河最好是不要成功的好。如果可以,耶律浚倒是不介意搞破坏。看起来宋朝时那么的软弱,耶律浚一心想要南征。

可是他似乎忽略了辽国本身的问题,忽略了一个很关键的因素——人!

他所看到的都是现实的东西,却忽略了在这个过程中,人所能够发挥的作用。辽国会不会有人称为他的阻碍呢?宋朝人向来是聪明著称的……

不过眼下,耶律浚倒是想要会会其中的一个,于是乎他来到了大名府。只是没想到刚刚进城没多久便被人盯上了,被人张冠吕戴!

第四六四章狂徒色胆

耶律浚和耶律特里化吕俊和吕融,进入了大名府。

他们本来还担心身上的草原气息泄露身份,还编造了一套渤海人的说辞。可惜压根就没用上,宋朝人并未误会他们,一路上并无人识破他们的身份,那几分草原气息完全被当成了是豪爽。

两兄妹就这样一路畅通来到了大名府。来到了这里,他们才见识到什么叫繁华,大名府可比他们辽国南京幽州城繁华多了。而这里才不过是宋朝的一个普通城池而已,而且还是处于受灾的落后地区。

那么,宋朝都城汴京,还有江南岂非更加的繁荣?南朝果然是锦绣江山啊!

以前听出使宋朝的使臣说起汴京繁华,耶律浚总是有些不信,可现在却由不得不信。越是如此,就越勾起他心中的占有欲望。有一朝一日,一定要率领大军南下,将这锦绣河山拿到自己手中。

吕融却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她毕竟还是个孩子,玩耍之心很重。加之宋朝的许多东西都十分精美,她都不曾接触过,故而十分好奇。在见不到大哥哥的情况下,这些东西便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吕俊则是一路上都在注意风土人情,以及民生状况。尤其是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他都在努力地了解。对他来讲,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经历,了解的越多,对自己将来就越是用处。

他了解的方式也比较隐晦,询问或者做事都小心翼翼的,怕是的就是引起别人的怀疑。本来,吕俊把握的很好,平常时候肯定不会引起怀疑。可是在而今这个时间的大名府却引起了注意。并且已经有人暗中盯梢。

倒不是有人发现了他辽国太子的身份,抑或者就把他当成了是细作。而是张冠吕戴,把他当成了另外一位大人物。

起因在于,韩相公下令在河北之下暗中留意一个年轻人,气度不凡。风度翩翩,身上还有几分英武之气。

韩相公要找的自然是林昭,奈何整个河北路见过林昭的人少之又少,可以说直接就没有,毕竟以前林昭与河北路的官员们没有什么来往。这种情况下,连个肖像图案都画不出来。唯有按照其长相特点来找人的。

林昭本就英俊,气度自然不错,加之在西北打仗,军中待了多年,身上自然有几分英武之气。韩琦觉得,河北路这样的人并不多。气质这东西。没有那样的实力和底蕴是装不出来的,可谓是特征鲜明。

故而以此为特征,命人暗中寻找,很快就有人注意到了吕俊。

吕俊少年老成,虽说只有十六岁,看起来已经差不多在二十左右。林昭也不过二十出头面貌都清秀,所以差别并不是很大。其母亲是辽国第一美女。遗传基因自然不错,长相英俊。身为辽国太子,气度能差吗?即便他有意收敛,可还是非同一般。

这一切都与林昭的特点十分吻合,加之来了大名府十分好奇,注意和打听的事情很多,而且音乐都与治河有关。林昭如果来河北明察暗访,肯定也会这样的。这一切的线索联系在一起,似乎可以说明,眼前之人就是林昭。

至于他身边的那个小姑娘。听起来好像是管他叫兄长。听说林侍郎是个有个表妹的,想必就这位了。林昭在朝中本就算不得大人物,他有个多大的表妹,相貌如何自然没几个人知道。汴京城里的贵妇人们或许有注意到,但是河北路却无一人知情。

一切都是那样的吻合。这个人必定就是林昭无疑了。

于是乎,他们很快就消息禀报给韩相公。韩相公得知林昭身在大名府,一下子放心多了。大名府这边一切妥当,他明察暗访也不会有任何的效果。只要知道你在哪,便可暗中监视,知道你的动作与目的,然后见招拆招。

最重要的是,林昭在大名府便在自己的手心里,一切心中有数,不怕他能翻多大的浪。一开始便自己来出手对付他,便能够抢占先机,稳住局势。韩琦最怕的他先去别的地方,比如博州……

一旦捅出个窟窿,自己就彻底失去主动了,到时候会非常的麻烦。在大名府就好,韩琦当即吩咐人暗中留意“林侍郎”的踪迹。林昭不愿意公开身份和自己见面,他是绝对不会道破的。这一次他要做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等闲之辈!

当然了,他也不忘派人前去清水泽,让侄子将屁股彻底擦干净。至少在目前,一切尽在掌握中,不怕林昭怎么样……

韩相公不会想到,他的手下张冠吕戴了,准确地说应该是林冠吕戴。将耶律浚当成了是林昭。他堂堂一路宣抚使,当过宰相之人,岂肯为了一个后辈亲自前往验证?何况他也没有见过林昭,这方面的情况都十分吻合,想必是不会错的。

也不能怪韩相公想当然,毕竟确实挺像的。耶律浚全然不会想到,自己来到宋朝便被人盯上了。没见到林昭的时候,便先给林昭做起了替罪羔羊!

当然了,最冤枉,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韩相公无疑。韩琦并不知道,最忌惮的林侍郎此刻正好在博州,而且正是冲着清水泽的事情去的。

得月楼上,林昭与沐思虹一唱一和,故意引出了清水泽围湖造田的事情。原本是想从伙计口中套点话,了解一下情况。

却没想到意外遇上了一位年轻书生,使得这个问题立即敏感话。而且还惹上了其他一些人,发生了一场小冲突。

三楼雅间里出来几个人,指着年轻书生破口大骂,一时间气氛有些激烈。林昭也趁着这个当口了解到一些情况,这位青年书生是一位秀才,他的父亲乃是博州一位地方官。曾经发对过清水泽围湖造田的事情。甚至还打算上书朝廷揭发,奈何最后死的不明不白。

这位胡秀才便子承父业,想要继续揭发此事,乃是一直无果。反而被人说是无凭无据,多次受到诘难,久而久之精神似乎也有了一些问题。可这位胡秀才就是个硬骨头,十分执着,每每遇到一些嫌疑当事人便会赶来奚落嘲讽,或者有意揭发此事。

今日得知其中有几个人在得月楼聚会,他便赶过来了。没想到有人正好在询问清水泽的事情,他便迫不及待地回答了。让多一个人知道真相,他都会感觉快乐,感到快慰。

至于楼上雅间吃饭的这几位可都大有来头,一位姓贾,据说与前朝那位献策治河的贾昌期相公有关系。一位姓范,其祖父当年在朝为官,乃是英宗赵宗实登基的从龙之臣。还有一位姓崔,据说是清河崔氏后人。

虽说隋唐时期山东士族,五姓七宗已经被唐末混战所毁,世家也因此不复存在。可是清河崔氏作为一个名门望族,影响岂能轻易之间完全消失殆尽?清河崔氏这样的出身说出来,多少还是有些作用的,证明自己出身名门,多上一点炫耀的资本,或许多少会能获得一点尊敬。

听得出来,这些人的父祖,抑或者其他家人可都是功臣,都是勋贵出身。胡秀才就是在指责这些人吗?这些人与清水泽围湖造田有什么关系?他们是始作俑者吗?林昭瞧见楼梯上走下来的几个人,心中顿时浮现出许多的疑惑。

楼上下来几个人,咒骂了一番胡秀才之后,转过来对林昭道:“他说的话不要相信,这是个疯子,经常胡言乱语,污蔑他人。带来不便,还请见谅。”

林昭今日纯粹只是想要了解情况,并不打算有别的什么举动。那位胡秀才似乎知道什么,奈何精神有些问题,不管是真是假,证人效力无疑是下降了。所以今日姑且就是看一桩笑话罢了!

反正认识到了这几位勋贵之后,大概有一个方向。对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就有一个很好的指示,倒是不必着急。

可是有时候,你不想惹事,偏偏就有人挑事。

从楼上下来的时候,那位范公子便目不转睛地看着沐思虹。这厮是个好色之徒,一见到美女便有些心动。沐思虹花容玉貌,风姿绰约,近日在林昭雨露浇灌之下,更是娇艳欲滴,当真是风情万种。

男人见到之后动心也不足为奇,林昭的思想比较开放,故而在抛头露面这样的事情并不十分在意。于是乎,这位范公子便春心大动,立即生出了许多龌龊的非分之想。自从下楼开始,一双眼睛始终盯在沐思虹身上。博州何曾见过如此尤物,一定要想办法弄到手中。

也不知道面前这个男人的妻子还是妾室,不过不管是谁,只要是他看中的女人,就会千方百计地弄到手中。他们范家在博州是很有权势的,他自然认为,在博州城里,没有自己办不到的事情。

当然了,最好还是先打听一下这对夫妻的出身。看着衣饰华贵,气度不凡,万一是个官宦人家不好解决。了解清楚底细之后,再谋而后动,最好不过!

这位范公子色胆包天,眯着眼睛一直看着美人。却没有注意到,美人身后的侍女正狠狠盯着自己,眼神之中杀机渐起……

第四六五章冲动的惩罚

林昭一直注视着这场闹剧,胡秀才之言是否真实,他自己有判断。但是暂时不想和这些人一般见识,只是一些小鱼小虾而已,没必要一般见识。

可你息事宁人,有人却非要自寻死路。

姓范的那位名叫范坤,其父范季云乃是博州通判,算是个衙内。这厮是个好色之徒,仗着其父的权势,在博州城里没少干欺男霸女的事情。坏了某家姑娘的名家,抑或者霸占了谁家的小媳妇,时而还会逼得俊俏寡妇上吊自杀。

今日来得月楼是饮酒作乐,又到了胡秀才这个疯子,当真是扫兴。可是范坤却意外地发现了沐思虹,这位小娘子可是美艳动人,风情无限啊!所以从一开始,他的目光便始终停留在沐思虹身上,心里也生出了龌龊想法。

如此做法已经很失礼了,沐思虹心里有数,十分厌恶,却没想轻举妄动,不想因此坏了丈夫的大事。可是玉童已经十分恼怒了。当年在秦淮河的花船上,哪个男人要是对沐思虹不敬,玉童都会暗地里给他教训,何况而今从良成为侯府的如夫人。是以眼中杀机浮现,只等侯爷或夫人一声令下,便会出手。

林昭也在忍!他看出这厮对娇妻的非分之想,作为一个男人,自然是恼怒非常。只是没有打算立即动手,待会让的明月宗将他丢尽黄河里喂鱼便是了。

可越是如此,对方就越是得寸进尺,以为你软弱可欺。

范坤立即知会人向酒楼的伙计打听两人的出身。姓贾和姓崔之人乃是范坤的好友,自然之道他的调调,便立即开始帮腔试探。如果能玉成好事自然最好不过。

“这位公子从哪里来?似乎是江南一代!”

“杭州!”林昭与沐思虹都在江南长大,虽然讲的是官话,却依旧有江南口音。

“来博州做什么呢?”

“做生意!”

“做什么生意!”

“大生意!”林昭要做的自然是大生意,可是牵涉到整条黄河岸边,数百万人的生计。

“什么大生意?”

“阁下未免问的太多了……”林昭毫不客气回了一句。质问也要看看问的是谁。

“没什么,只是奉劝一句,博州的生意不好做,尊驾最好悠着点!”

“是吗?”林昭冷冷一声并未回答。

那姓崔的上前道:“还是小心为上啊,多听人劝不吃亏。兄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