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3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彦博与韩琦不对付,韩琦这些年因为扶持赵宗实登基,有从龙之功故而高出一筹,在文彦博之上。想必文相公多少有些不服气吧!再者。因为王安石的缘故,赵顼将文彦博贬谪到了地方,大扫其颜面,文相公未必没有想法。

而且文相公对自己的印象似乎也不错,当初似乎一直鼓励他家六公子文及甫与自己来往。时至今日,他们之间依旧有交往,有这段情谊在,将来多少可以说得上话,并且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

当然了,还得从其他方面想点办法,文相公身上必须得做点文章,争取支持。

林昭还不知道,其实赵顼暗里地也在给他帮忙。正准备用文彦博替换韩琦出任河北路宣抚使。到时候林昭正好在河北治河,与文相公之间的交集与来往也就多了。何况他们还有共同的敌人韩琦,所以拉点交情似乎不难!

可是赵顼并不知道,自己不仅是在自毁长城,还是在为对手作嫁衣裳!他更不会相信,垂拱殿里,站在他面前毕恭毕敬的林昭竟然在想这些事情,如此包藏祸心。

“东阳,治河的事情你要多上心。以前是朕亏待你了,只要你好好干,前途无量!”

皇帝拍着一个大臣的肩膀说你前途无量,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要是换在别人身上,一定会受宠若惊,欢天喜地的。可惜林昭不稀罕,他的无量前途便是龙椅,是皇位,赵顼一定是不愿意给的。

赵顼同时也是在向林昭道歉,李复圭那件事情他做的确实不地道。只是伤害已经造成了才想起来道歉,晚了!说不定又是虚伪之言,不过是想要借此让自己为他卖命治河罢了!不过也好,如此状况下,取得赵顼的信任,才能从容发展。好好借力打力,借他力打他自己,林昭这次也要玩四两拨千斤。

“是,臣一定会竭尽全力!”心里虽然这样想,可脸上却装出一副荣幸激动的表情,不得不说,林昭的演技是越来越好了。

“待雨停了你就去吧,看看决口能不能及时堵上。河水一天不东归,朕就一天不得安心啊!”

这种心情林昭完全能够理解,辽国铁骑虎视眈眈,锦绣河山随时受到威胁,当真不是滋味。江山是赵顼的,也是林昭的,也许此刻真正心疼这万里江山的也只有他们二人。只是心疼并不解决问题,要想办法改变这个现状才是。

他们二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很可惜,赵顼走错了路,他做不到。所以林昭毫不犹豫扛起这个重任,此事还是交给我吧!

“好!”林昭道:“陛下,有道是三人成虎,臣此去河北少不得会有风言风语。只是臣纯粹是一腔赤诚治河之心。臣的祖籍是河北人,亲人都死在水患之中,所以臣才要矢志解决黄河水患问题。否则他们在天之灵都不得安息,我绝对不会做那种不孝之事。”

关于出身的这个谎言人尽皆知,所以林昭毫不客气地将此事拉出来说事,再给赵顼编个故事。如此一来自己治河的动机也就更加的合理的,同时古代以孝治天下,对孝顺这件事那自然是很重视,也很容易引起共鸣。林昭如此一说,赵顼心中更加相信林昭的纯粹治河之心。

这一点确实不假,林昭就是想专心治理好黄河,在这件事本身上并无私心。绝对不会出现偷工减料,以权谋私这种情况,从这个角度来说,林昭确实是最合适的治河人选。对林昭而言,他要的只是治河成功的过程和结果。在过程中“排除异己”,借力打力,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地位与实力。至于结果,便是那名声与民心所向。

赵顼轻轻点头:“好,只要能治理好黄河,你就放手去做,朕相信你,支持你!”在治理黄河这件事情上,赵顼当真有心,甚至愿意像支持王安石变法那样支持林昭。只是他到底是个有猜忌之心的,想要完全相信那是不可能的。

“多谢陛下信任!”林昭很庆幸,而今身份隐蔽是个很大的优势,若非如此,根本不能如此从容地暗中发展壮大。如今和赵顼正面交手,必败无疑,必须从他这里一点点的挖掘,拆他的墙来修自己的房。

“好,好!”赵顼看着林昭,真心在想,林昭确实是个可造之材。按照目前的趋势,完全可以成为自己的股肱之臣。以前是薄待他了,以后需要多加笼络才是。他不会想到,林昭注定了和他不是一路人,而今对林昭的每一份好,都是为将来的自己准备的刀!

林昭心中暗笑,不动声色道:“陛下,目前雨还在下,估摸水泥与浚川杷制造出来也需要一些时日。雨停之后先让工部的人前去考察,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如果可以,臣能否等到重阳之后再去河北?臣子的妻子大约会在重阳节时生产,能否让臣看一眼孩子再走?”

赵顼先是一愣,随即笑道:“东阳啊,谁说你没有私心啊,这不就是?”

“陛下……”

“好,秋冬时节才是治河之时,何况还不知道这雨要下到几时。”赵顼看着外面的阴雨天叹息一声,旋即笑道:“你的第一个孩子吧?初为人父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朕便容许你多留几日,听听孩子的哭声!”

“多谢陛下!”治河的事情是虽然要紧,但林昭是真心想要多留几日陪着孟若颖,看着孩子出生,如此自然是最好不过。

说起孩子,赵顼不由有些黯然伤神了。前三子都夭折了,后宫之中以为嫔妃又怀孕了,不知道这个孩子能否平安长大?

万里江山,不可后继无人啊!

第四五零章妒心使然

工部侍郎林昭专权负责治河,消息一传出,天下震动。

在治理黄河这个问题上,朝廷总算是又有办法了。这对于民心,尤其是黄河两岸的百姓来讲,着实是个福音。黄河经常决口,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经常受到威胁,担惊受怕太久了。每次一下雨都战战兢兢,着实是有些怕了。

而今能解决,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以后终于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故而消息传来的时候,黄河两岸的百姓是拍手叫好。不过受过灾害的百姓也担心,朝廷这些年治河已经好多次了,可是经常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呢?会不会又是空欢喜一场?

老百姓是高兴的,可是有些人就不高兴了。有不少地方官上书反对,尤其是重修二股河的方案,均表示了质疑和反对。什么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大名府决口河水滔滔,必须吸取教训云云……

这些人并未见到林昭的新式工具和材料,也并未见到那样的实验。只是道听途说,到底不如眼见为实,有这样的反应不足为奇。这也就是,林昭之所以要直观演示出来,如此才能够眼见为实。

人最信任的始终是自己的眼睛。

只可惜这些弹劾之人无足轻重,奏疏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分量着实太清了。汝州知州欧阳修一封奏疏到了汴京,对新修二股河方案表示支持。

欧阳修在大宋朝那是德高望重,影响深远,在治河方面,当年可是反对过富弼和文彦博的旧日二股河方案,最终证实他是对的。故而在治河这件事情上他是很有发言权的。有他支持,其他反对质疑的声音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欧阳修素来以公允正直出名,故而没有任何人怀疑他的用心和出发点。林昭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得到了欧阳公的力挺。

不过总有人不死心,又在专权的问题上做文章。却不知,此事乃是皇帝赵顼亲自点头的。这次就是要给林昭这个特权,故而反对毫无用处,没有丝毫意义。最终都石沉大海,皇帝赵顼铁了心的摆出一副架势,要维护林昭到底!故而根本毫不理会。

“元泽,告诉你了没有用处。你何必这般煞费苦心呢?”吕惠卿的一句话点名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乃是王雱一手蹿腾的。

王雱轻轻一笑,笑的有些苦涩!

他爹是宰相,他又是太子中允,接近中枢,所以对大宋朝的情况十分清楚。治河这件事非同一般。一下子转移了所有的注意力。朝廷的重心一下子转移到了治河方面,对于变法的关注和投入都少了许多,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朝政的重点,以及皇帝的注意力就会发生偏转。

这无疑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治河大臣已然比宰相大出风头了。长此以往,对于王安石多少是有些影响,拗相公自己可能并未在意。觉得只要有利于大宋朝,他并不反对,可是他的儿子就不见得这样想了。

他可不希望父亲的权势因此而受到影响,权力这东西,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是别人还罢了,偏生这个治河大臣是林昭,以工部侍郎的身份瞬间大出风头,这一下子让王雱心里很不是滋味。

要知道熙宁二年的那次治理黄河,王安石是有参与的。结果还是决口了,前几日没少因此受弹劾,背黑锅。这次林昭采取同样的方案,如果当真将黄河修好了,岂非说王安石上次失误?是王相公无能?若是被有心人知道。甚至会说出什么偷工减料的诛心之言。

所以,林昭提出继续重修二股河方案的时候,他们之间便已经产生敌意了。加之王雱心里的嫉妒心有开始作祟,林昭在各方面做的准备很充足,想出的那些办法,以及新材料,新工具都十分不错,着实有一套,无疑是眼下治河一事上最好的方案。

林昭怎么就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呢?为什么他能有那么的奇思妙想?铁爪龙、浚川杷就不说了,只要是经验丰富的水工都能想到。倒是那个水泥,完全是个新事物,闻所未闻,从未见过。还有那个束水沖沙之法,他一个奴仆出身的书生如何懂得呢?

为什么很多有难度的事情他都能够从参与?仿佛是未卜先知,运道更是好人的惊人。为什么呢?王雱是个极为自负的人,素来以青年才俊自居,甚至觉得汴京城里无人可与他相比。

可是在林昭面前,他似乎一无是处。而今林昭的风头更胜往昔,甚至比他父亲王安石还要风头更劲,俨然成为大宋朝头号风云人物。想当初他不过是江宁孟家一个不入流,低三下四的仆从,而今竟然能混到这个地步?

要是当年在江宁,自己不帮他,他如何会有今日的飞黄腾达?可惜他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处处与人作对,当真是可恶!王雱此刻是悔不当初,当年无心之举,今日却为自己平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他却浑然忘记了,林昭从江宁开始,帮他们父子做了多少事情?

他心里的把林昭当作对手,可是在林昭眼里,压根就没有正眼瞧过他。说到底,王雱和纨绔公子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个自以为是的家伙罢了!

世上并没有卖后悔药的,王雱纵然是后悔了也没有办法,木已成舟,既成事实是改变不了的。也正是因此,也越发的刺激到他的自尊心,使得他更加的嫉妒林昭。

不止如此,他也深知治河成功,将会或者何其之大的收益。当初他也曾考虑过让父亲王安石主持,名利双收的事情,到最后还能解决在变法方面的不利影响。奈何一直没有比较好的方案,所以只好放弃。这种事情,没有把握,绝对不能伸手,却没想到让林昭钻了个空子。

如果真的给他成功了,收益何其之大他很清楚。而且王雱隐约有些感觉,凡事林昭认定的事情,似乎到最后都能够成功。如此情况已经验证了很多次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次似乎也不例外。

如果当真给他成功了,以后还不知道怎样的不可一世呢?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林昭将来的情况,王雱便嫉妒不已,也忌惮不已。所以他才动了心思想要阻止林昭,别的办法他做不到。

于是乎便鼓动了一些外地官员上书弹劾,希望能因此阻止林昭。王安石开始主持变法以来,投机取巧,曲意逢迎的外地官员不在少数,所以这点小事还是有人很乐意效劳的。只可惜事与愿违,根本没有起到应该有的效果。

不但没有阻止林昭,反而引得欧阳修出动,平白让林昭赚取了更多的声望。同时也坚定了皇帝治河的决心,得不偿失。

吕惠卿见状摇头道:“算了,以后再说吧,这次官家是摆明了护着他的,如此做法起不到了任何作用?反而会引来一些麻烦,何必呢?”他很理智,知道王雱的行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完全就是意气用事。只是他表面上看似在劝谏王雱,实际上却是让王雱怒火更加旺盛。说白了,吕惠卿是有意挑动着王雱去对付林昭。

杀弟之仇不共戴天,吕惠卿也一直想着要报仇,可是谈何容易?尤其是林昭的权势和地位越发提高,已经很难有机会了。这种情况下,有人对付林昭,他自然是乐见其成。尤其这个人是王雱,背后可是有王安石,自然非比寻常。而且王雱越是如此,他越是高兴,这样的情况下,他才可以更好利用。

只是王雱的手段到底他小儿科,根本不能对林昭有丝毫的动摇,当真让人失望。

“可是,看着他那股得意猖狂劲,心里就很不舒坦!”王雱是典型的嫉妒心作祟。

“嘿,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必非要在这等时候去触霉头呢?”吕惠卿摇头道:“官家眼下正宠信他,寻常弹劾没有效果,何必自找没趣呢?等有了合适的时机再说嘛,治河这不才刚刚开始嘛!难道一定就能够成功吗?不见得吧!”

吕惠卿言下之意十分明显,眼下弹劾林昭,实际上是在和皇帝赵顼叫板,没有任何意义。不若等到开工之后,先看看情况,然后方便作出应对。

开工之后便有错处可寻,虽然官家表示不会听信谗言,可那不过是一句话罢了。难道官家赵顼就完全放心交给林昭?没有一丁点的猜疑?当然了,结果也很重要,如果治河失败,那么某些人无疑是罪臣,到时候自然有的办法将其置于死地。

“也好,只得如此了!”王雱也是无奈,目前情况下,在不经过王安石支持的情况下,他基本上已经算是黔驴技穷了。王安石已经公开表态支持林昭了,王雱还能折腾什么,只得罢手。

王雱无可奈何,可是心中却不愿意放弃。只是到底该怎么办呢?自己是对付不了林昭,却不代表没有其他人来收拾他,或许要不了多久就是一出好戏!

第四五一章韩公忧心

事情发生之后,往往是看热闹的居多,唯有当事人才会着急。

林昭担任工部侍郎,主持治河事宜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大名府,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