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当不错。

“小民林昭参加陛下!”林昭按照黄庭坚的教导上前行礼!好在宋朝还是很开明的,不像明清那样,动不动就要下跪!躬身致礼,不至于辱及尊严。

“免礼!”皇帝赵顼微笑道:“你便是林昭,林东阳?是个刑狱侦缉高手?”

林昭沉声答道:“哪里,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

“不必谦虚,运气或许有,那也得有本事有能耐才抓得住!”赵顼笑道:“你这次也算是立功一件,理当赏赐,你想要什么呢?

林旭摇头道:“官家言重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为大宋臣民,能为国家出一份力是小民的荣幸。”赏赐怎么可能不要了,面子上重要大义凛然地推辞一下,大宋朝的传统嘛!不然那些君子们该鄙视自己了。不过皇帝你可千万不可见好就收,我跟你客气,你可千万不能跟我客气……

“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果真有志青年!”赵顼与几位大臣皆是一声惊叹,眼神之中也多了几分欣赏。林昭这才回想起来,不经意间又盗用了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似乎是明末才有的口号……

不过这个场合用上也恰到好处,旁边一位大臣笑道:“林东阳果真不凡,年纪轻轻,胸怀报国之志,啊!”

赵顼笑道:“林昭啊,文相公轻易不夸人,今日破例称赞是你的殊荣啊!”

“见过文相公!”林昭这才知道,身边这位便是鼎鼎大名的文彦博。

赵顼问道:“此案是你侦破的,你有什么看法吗?”

“不知官家的意思是……?”林昭有些揣摩不准皇帝的意图,故而不敢贸然回答。

“你以为主谋何人?辽人此番意图何在?”问题变得很清晰,同时也很直接。

林昭沉吟道:“表现上看主谋是耶律质,实际上应该是辽国内部的好战之人,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

“为什么不是辽主,或者说整个辽国的意思呢?”文彦博有心考校一下林昭,立即追问一句。

“不会!”林昭道:“辽主到底什么心思不好说,但此番案件应该不是他的意思……”林昭分析道:“如果说是辽主想要趁火打劫,在边境制造一场冲突,一个口实,很容易就可以做到,然后直接发兵即可。

何必费这么大的周章,在千里之外的汴梁来制造借口呢?费时费力贻误战机不说,也不是耶律洪基的作风!相反,更像是有人想要以此来引发宋辽之间的冲突,挑起战争,继而从中渔利。耶律质和萧杰不过是小角色,想必身后的主谋与辽国军政方面都大有瓜葛……”

“不错,分析的很到位!”皇帝并几位大人不由都看高一眼林昭,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番见地,很不错。还别说,王安石这次果真举荐了个人才。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

呃……林昭迟疑道:“此等大事该由圣裁或与相公们商议,小民不敢妄议。小民分析案情时并未点破耶律质,此人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

有分寸,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几位相公们连连点头,对面前的年轻人很是满意。

皇帝赵顼笑道:“说的不错!九月间是辽主寿诞,朕派了个使团前往拜寿,同时与辽人接洽此事。此行最好是有个熟悉案情之人通往与契丹人解释,想来想去似乎你最合适……”

什么?让我出使辽国,不是吧?话里话外,林昭都听出来了。破案是想要求个封赏,不想被另外派个艰难重任!辽国在北方苦寒风沙之处,骁勇彪悍虎狼之地,何况此番出使的接洽内容不那么和谐,说不定还会闹出点乱子来,这个时候凑热闹怕是有些不大合适……

“官家……臣乃一介小民,出使这等大事涉及国体,着实不敢奢望。若是需要了解案情,小民可以详细讲解,或者书写阐明……”思前想后,林昭打算委婉地推辞掉。

皇帝赵顼佯作不悦道:“不是刚刚有人才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现在朝廷要用你的时候,怎地又推辞呢?”

“官家,不是推辞,实在是小民能力有限,身份低微……”

赵顼表情坚定道:“你的能力刚才已经表现的很清楚,大家有目共睹,至于身份……你现在是布衣,朕赐你个进士出身便是了。既然是出使,也需要有个官职,不若就担任鸿胪寺主簿吧,你意下如何?”

话是从皇帝嘴里说出来的,虽说还没明文下发,却依然是圣旨一般的存在。又是赐进士出身,又是封官的,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所谓的鸿胪主播是个职责所在,官居何品?但毕竟皇帝已经一片热忱,如此客气,若是不答应,是否就有些给脸不要脸呢?

“这……”林昭心里有些埋怨,王安石王学士唉,来的时候干嘛不先给我透露点风声,好歹让我有所准备啊!现在一切都晚了,皇帝如此迫切挑明,哪还能轻易拒绝?

林昭沉声道:“承蒙官家与诸位相公不嫌弃,此番出使辽国,小民愿意前往,为国分忧!”

“好!”皇帝赵顼道:“朕很看好你,此番好好表现!”

随即一道圣旨宣布,以礼部郎中张宗益为正使,集贤校注曾巩、鸿胪寺主簿林昭为副手,出使辽国为辽主贺寿。当然了,此番出使任务重大,绝对不是拜寿那么简单,各人肩上的压力也都大了很多……

林昭这心里也满不是滋味,有了进士出身已经秒杀了诸多寒窗十年的书生,至于鸿胪寺主簿,林昭了解之后竟然只是个八品芝麻官。不过整个大宋朝,进士的做官的品级都不高,林昭心里也平衡了一些。

已然是入秋时节,却要让人去辽国吹寒风扬沙,与虎狼之人勾心斗角……唉,当这八品芝麻官我容易吗?

第四十二章出使辽国

赐进士出身,任八品鸿胪寺主簿!

回到江南居,高达等人都惊喜不已,一转眼林公子便是官身了,从此以后便高人一等了。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孟若颖并不感到意外,轻轻一笑,为林昭感到高兴。同时想起志在金榜题名的兄长,心里忍不住有些酸楚。

顾月伦嫣然笑道:“表哥以后便是官老爷了啊!不过,这进士不是要考试吗?怎么地表哥一转眼便有一个……”

高达笑道:“顾小姐,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进士固然是要考的。但若才学出众,官家直接赏赐也可,不必再考试的。林公子的诗文才学有目共睹,此番又侦破辽使遇害案,立下大功,赏赐个进士出身也是理所应当!”

宋朝确实有这样的例子,比如熙宁元年赐王安石之弟王安国进士及第。后来的熙宁三年,赐布衣陈知彦进士出身。自己乃是王安石所举荐,又与王安国经历相似,会不会被朝野归类到新党一边?想想日后大宋朝激烈的党争,林昭摇摇头,可不想搀和进这趟浑水之中……

“原来如此!”顾月伦笑道:“表哥有此成就,赶快给爹爹写信,让他也高兴高兴!”

“唉,先别着急!”林昭这才吞吞吐吐道:“先别写信,等我回来之后再一并告知,免得舅舅担心。”

“表哥要去何处?”

林昭叹道:“你们以为这进士出身,鸿胪寺主簿的八品芝麻官好当吗?九月辽主寿诞,朝廷要派个使团前往贺寿,同时交涉使臣自杀一事,要选个熟悉案情之人同往,我不幸中枪,得往辽国走一遭……”

“什么?出使辽国?”孟若颖听到消息之后也大为惊讶,更多的还是担心。

在普通大宋百姓心目中,契丹人的形象一直比较恶劣,辽国更是虎狼环伺的危险之地。如今林昭要去那种地方,怎能让人不担心?

林昭摇头道:“没事,有道是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宋辽是兄弟之邦,处于和平时期,有澶渊盟约在呢!”

“你傻啊,你刚刚破案得罪了契丹人,终究还是有危险的,为什么不推辞呢?”孟若颖也没多想,一句话说得有些自私。

“我推辞了啊!”林昭摇头道:“可是官家金口已开,我又如何能推辞掉呢?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便老老实实走一遭呗!”

“可辽国远在塞外……”孟若颖的担忧已经写在脸上,顾月伦也是含泪道:“表哥,你要去那么远的地方……”

林昭轻轻一笑,柔声道:“放心好了,不要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平安回来的。倒是你们,我不在时候,你们好生打理酒楼,乖乖等我回来就是了。孟小姐,可千万不要趁我不在,贪污我的份额啊!”

“都做官了才这么财迷!”孟若颖总算是破涕为笑。

林昭道:“好了,表妹,去做几个好菜吧!一想到几个月时间尝不到你的手艺,我就闹心啊!”

“好!”为表哥饯行,顾月伦急忙去了厨房。

“月伦年纪太小,太过单纯,这段时间还麻烦你多照顾她!”林昭轻声嘱托。

“放心好了,倒是你,千万要照顾好自己!”孟若颖不由自主地神情又是一黯,眼神里却含情脉脉……

“放心好了,乖乖等着我!”林昭伸手在孟若颖后脑轻轻一抚,在平日里或许有些过分,但是今日孟若颖丝毫不以为杵……

林昭心里清楚,这次出使不好推辞是一方面,其实同时也是个机会。否则自己一个布衣白身如何能瞬间封官?不是正经科举来的进士,就不可能正常按部就班地升迁,终究只能另辟蹊径,现在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机会!

雨过天晴,几日之后地面道路逐渐风干,使团自然也该出发了,林昭也终于见到两位两位使臣。

礼部郎中张宗益是个普通的官员,看起来谦逊守礼,身上没有多少亮点,让其出使贺寿什么的没有问题,可要是再谈点深层次的问题估计就有压力了。林昭总觉得张大人脸上似乎有几分无奈,这也难怪,出使的苦差事有几人想去。也不知是不是得罪了陈宰相,被公报私仇了。

对于副使曾巩他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可见林昭……压根闻所未闻,不过后来知道了其秒杀开封府的事迹,以及官家与王安石,甚至是文彦博等人的力挺之后,便闭口不言了。赐进士出身,封鸿胪寺主簿,倒是一跃龙门啊!正经科举出身的张郎中心底里多少还是有些看不起,只是克制的很好,始终不曾表露出来。

林昭饶有兴趣的是曾巩,欧阳修的弟子,唐宋八大家之一,真想见识见识。虽说闻名不如见面,可真正见面之后,林昭不禁有些失望。原以为是位风流倜傥的才子,不想见面之后竟是个年近五旬的中老年男子。

了解之后才知道自己想当然了,这位是曾副使生出天禧三年(1019年),嘉佑二年(1057)三十八岁时中的进士。虽说与欧阳修是师徒关系,可实际上年纪不过相差十二三岁而已,想当然的经验主义害死人啊!不过这位曾先生的经历倒是让林昭明白了一道理,自己这个年纪拥有进士出身绝对是莫大的荣幸,算是高了,得珍惜啊!

“见过二位前辈!”毕竟张宗益和曾巩的年纪摆在那里,做自己的父亲都绰绰有余了,故而林昭以后背晚生之礼,表现的很谦逊恭敬。

“终于见到林主簿了,果真年轻!”张宗益隐隐有种感觉,让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出使,似乎有些太过儿戏了!

曾巩却笑道:“年少有为,英才俊杰啊!”

“哪里哪里,前辈谬赞了!”能得到曾巩的称赞,林昭心里还是很受用的。

张宗益也点点头,虽说他是名义上的正使,但宰相们已经打过招呼,此番以曾巩为主导。就出使的意义而言,他的存在可能还不如林昭。

此次出使不比平常,临走时皇帝委派了宰相陈旭与翰林学士王安石前来,在五丈河边送行。

值得一提的是此番出使的路线有所改变,一来河朔大水尚未退去,道路难行,雄州附近又有兵戈冲突风险。二来闲不住辽主耶律洪基并不在上京,而是在位于辽国东京辽阳府附近的捺钵(契丹语,辽帝行营)围猎。事关重大,为了尽快见到辽主,使团必须尽快赶到辽东。权衡之下,使团决定从五丈河水路出发,沿广济渠到齐州,再经陆路往登州,浮海直接前往辽东。

陈旭道:“你三人奉旨出使,当妥善行事,不辱国体,不负皇恩!”

“谨遵相公教诲!”礼节上的客套话总是要有的。

王雱也跟随而来,不忘叮嘱道:“东阳啊,此番出使要胆大心细,守成无过是你的本分,有一二分出彩表现,那就是功劳了。总之,审时度势,一切小心。”

“多谢元泽兄告诫,我会注意的!”

孟若颖与顾月伦也亲自赶来送行,两人都眼泪汪汪的,依依不舍。林昭安慰道:“没事,不必担心,入冬的时候就回来了,然后我们一起回江宁过新年!”

“好,表哥要说话算话!”顾月伦初时不大懂,听高达等人议论之后,才知道辽国之行有多危险,心里便更为担忧了。

“嗯,表哥什么时候骗过你,放心好了!”林昭轻轻点头。

“一切小心,等你回来……”孟若颖迟疑了一下,含泪道:“等你回来过新年!”

在美人的泪眼目送之下,林昭登上了座船,路过某处雅致的院落时,阁楼的竹帘之后一双美眸目送船队离去。

使团的大小官员,加上护送的军士与差役,总计有三四百人之多,分成了十多艘船,浩浩荡荡出来汴京城,往辽东去了……

第四十三章登州小女名阿云

雨后的广济渠水量充足,正好顺流直下,故而舟行迅速,也甚是平稳。

“我大宋漕运当真便利,即便是在这北方,亦能舟楫往来!”每当这个时候,林昭便会赞赏宋朝发达的漕运。

身旁的曾巩却叹道:“我大宋确实因水得利,却也因水而灾害屡屡。”

林昭自然知道,曾巩所指的正是闹心的黄河。

“东阳知道吗?这五丈河直通梁山泊,下游便要经过济水故道直达齐州。”曾巩说完之后神情一黯,叹道:“可昔年与济水并流的黄河却已不见了踪影!这些年黄河水患严重,经常决口,改道。自仁宗年间起的几次改道,致使黄河向北流去,甚至逼近了燕山一带,入海口附近的一段俨然成为宋辽两国的界河。”

要知道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唯一依凭的便是黄河天险。某种程度上,黄河对于宋朝有着重要的军事防御意义,现在黄河改道无疑会门户大开。正是因此,此番辽使遇害案的影响才那么大,宋朝的忌惮正在此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