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顺城的时候,不受到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扰。只要一心一意,全力以赴,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一名部将回答道:“国相放心,已经妥善解决了,庆州派出了一支援军,结果遭到我军伏击,遭受重创。而今龟缩在荔原堡,根本不敢外出,想来是夏吓破了胆。”

顺风顺水的战局,以及眼下取得的胜利,已经开始让他们有些许的得意忘形。很多时候妄自尊大,过于大意。

梁乙埋笑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看来王韶小儿也不过如此,之前是我高看他了!”也许正如李复圭所说的那样,王韶不过是个书生,是个绣花枕头,终究是不堪一击。至于陕西路宣抚使韩绛,到底人不在庆州,些许事情也是鞭长莫及。即便他来了又能如何?庆州目前的局势,他还能力挽狂澜不成?

梁乙埋而今是信心爆棚,谁也不看在眼里,他心中仿佛已经看到韩绛前来,无力回天的模样,忍不住冷冷发笑!

“恭喜梁国相,破城指日可待!”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李复圭已经有些许恬不知耻,对梁乙埋是多有恭维。

“是啊!”梁乙埋笑呵呵地点点头,比破城更让他期待的是活捉林昭,报仇雪恨。沉吟片刻,他吩咐道:“命士兵分成三班,交替进攻,一刻也不要停,直到攻陷大顺城的那一刻为止。”这厮为了尽快攻陷城池,擒获林昭,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国相,还是略微等等,待城中的箭镞和火油全部使用完毕,我们再大规模的进攻。效果还是一样的,我们伤亡则会减少许多。”之前提出围点打援的那名将士似乎有些担忧,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在他看来,达成的结果完全是一致的。那名付出的代价和伤亡最好尽可能地少,本来西夏的人口就不是很多,西北苦寒之地生活不易,何必让他们付出些许无畏的牺牲呢?这是一位相对仁慈的将领,也相对理智的将领!

“有这个必要吗?”梁乙埋冷冷地反问了一句,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比尽快破城,活捉林昭更为重要。即便是有些许伤亡,那又如何?不过是小事罢了!何况城中的远程反击已经越发的稀稀拉拉,似乎不足为虑。

梁乙埋满不在乎,将领也十分无奈,只能寄希望于西夏勇士们少些伤亡罢了!

也许在此之前还有几分顾虑,不过中午的时候,宋军反击的羽箭越发的稀稀拉拉,聊胜于无。显然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武器终于见底了。

如此情况下,梁乙埋再无心理负担,立即调动大军发起进攻。这次完全是全力以赴,甚至是丧心病狂!

第三六零章变本加厉

看着梁乙埋的狂妄自大,李复圭的洋洋得意,陈桥有种深深的忧虑。

王韶当真只是个绣花枕头,不堪一击吗?

陈桥不由轻轻摇摇头,些许事情哪里会这么简单?李复圭败在王韶手中,除了大意不察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客观原因?若非是寻常人,能轻易骗过李复圭,汴京的皇帝能放心让他来处理此事吗?

一个书生能被委以重任,其实就能说明一些问题。只是李复圭或许是不服气,或许是好面子,有些事情他是不愿意承认的。

不承认并不代表不存在,至少陈桥自己深有感触。当初若非初掌庆州,事情千头万绪,难以周全,自己怎么可能有机会营救李复圭?能从王韶手下救走人,完全是侥幸。单看看王韶掌控庆州的手段,就可以看出来此人有非常之能。

可是梁乙埋和李复圭也不知道是视而不见,还是有意回避,就会不当回事,依旧的狂妄自大。

援军半路被伏击?是因为王韶无能或是大意?

不见得吧!

很长时间,他都不曾派遣过援军,担心的就是西夏伏兵。为何大顺城一放狼烟,援军就出动了呢?

狼烟冲天而起,西夏人也是看得见,也知道大顺城在求援,这时候最是要小心埋伏的时候。可是王韶竟然全不当回事,公然派出援军,结果被伏击,伤亡还不小!

这可是王韶的一贯行事风格完全不同,难道他只是为了摆出个姿态吗?似乎不尽然!陈桥觉得。大顺城和庆州的局势中还有许多的迷雾,还有许多自己目前看不透的东西。

但至少绝对不是眼下这样简单。有些人的大意是注定要吃亏的!

或许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纠葛,没有那么多的仇恨,陈桥作为一个相对的局外人,旁观者更为清楚一些。不过他并不打算劝谏梁乙埋,如果是当初的李复圭,会对自己言听计从,劝谏是有用的。

但是今日的梁乙埋是西夏国相,地位崇高。自己不过是一个阶下囚的跟班,根本说不上话。何况梁乙埋正在兴头上,正得意忘形,谁这个时候去泼冷水触霉头,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陈桥不傻,西夏人失败或者成功与自己有多大关系?相反,相续战败了对自己才是好事。大顺城下而今是越乱越好。自己才好混水摸鱼。

或许这个乱局的时间不短了,是时候做准备了,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去没有纷争的西域,过安稳的日子。这种勾心斗角,担惊受怕的日子他过够了。

陈桥本来并不打算叫李复圭,想要独自逃走。可是临了的时候又想起当年好歹也是主仆一场,李复圭对自己也算不错,是有感情的,最后提醒他一下也是应该的。

“将军,趁着眼下梁乙埋的注意力都在大顺城的。都在林昭身上,我们是否考虑一下离开呢?”回去的路上。陈桥压低了声音单独与李复圭到来。

李复圭听到之后神情一动,有一个短暂的停滞。按照他们之前商议的对策,是该离开西夏前往西域的,可是……

可是西域只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自从唐朝以后,宋朝人很少直接前往。所有的了解只是来源于古书以及行商的介绍,听说那边是万里黄沙,不毛之地的戈壁……

想到这些,李复圭不由自主地有些打退堂鼓。也许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他已经失去了仅有的冒险精神,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甚至是畏惧!

“陈桥啊,眼下梁国相正是用我的时候,如果贸然离开,他是会发现的,我们便直接走不了了。”李复圭似乎满腹担忧,停顿片刻续道:“何况大顺城被攻陷只是时间问题,如果能亲眼看到仇人被授首,自然是最好不过。”

陈桥太了解李复圭了,等待城破林昭被杀,是仇恨在作祟。可是大顺城一定会被攻破吗?这似乎还是个未知数,或许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至于梁乙埋,或许是因为暂时要用到它故而多有重用,李复圭便有些沾沾自喜,似乎对在西夏的生活有了新的感触,开始有些留恋和憧憬。

可是不管梁乙埋在大顺城下是战胜还是战败,李复圭都将再无用处,一个无用之人,能保住一条性命都是个问题,还奢求什么富贵荣华?待下西夏八成会是死路一条,要知道李复圭可是诬陷过梁太后名誉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陈桥已经了然于心。也罢,既然你不想走,我自己想办法就是了,各安天命吧!

西夏人认为大顺城的羽箭和火油已经用完,故而大胆地进攻。

没想到他们进攻正激烈,眼看着就能占领城头的时候,羽箭再一次从天而降。火油再一次淋在云梯之上,随后熊熊大火宛如一条条火龙在城头燃起。

梁乙埋得知这一状况之后大为恼怒,宋朝人这是在玩阴谋?不过越是如此,越是说明武器已经所剩不多,只不过是装腔作势罢了,于是乎进攻更为疯狂,更加的变本加厉!

可是事实似乎告诉梁乙埋,你的判断错了!

每一次,当西夏大军靠近,刚刚有所突破的时候,火油和羽箭便会当空而来。

如此连续几次之后,西夏大军有些怕了。很明显啊,宋军的武器依旧很充足啊?如此这般冲杀,完全就是送死的节奏啊!

于是,西夏大军难免有些畏惧,甚至止步不前,如此一来,攻势自然而然也就弱了许多。

原来林昭见到火油和羽箭就快要用完,想到了这个主意。将最后的部分羽箭留下来,故意装出武器匮乏的样子,吸引西夏人的疯狂进攻。在关键的时候给他们迎头一击,虽说很短暂,却可以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亡。

尤其是如此反复几次之后,对他们的士气是巨大的打击。效果虽然不是十分明显,却也让西夏人吃点苦头,多少可以拖延一些时间。

当然了,梁乙埋也因为这件事彻底的恼羞成怒,疯狂的报复即将展开。大顺城的防御能力很有限,支撑不了多久,唯一的希望便是不知身在何方的王韶!

第三六一章烽火狼烟

宋军仅存的火油和羽箭,被林昭充分利用了,给西夏人造成的伤害成倍增加,最为要命的是对军心的打击。

尽管梁乙埋一再宣称宋军的武器已经用完,可是连续吃过几次亏的士卒们却有些担心,他们很害怕再次冲上去的时候,迎接他们的还是熊熊大火和破空羽箭。流血他们不怕,可是这种无畏的流血完全没有意义,他们自然是不愿意的,因此难免有些畏首畏尾。

梁乙埋这次是完全恼羞成怒了,亲自阵前督战,并且下达严令逼迫西夏大军上前进攻。林昭已经将他彻底惹火了,此刻他是要变本加厉地报复。

西夏士卒也是迫不得已,只得硬着头皮攻击了上去。不过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生怕宋军的火油罐子再从天而降,那对他们言将会是一个梦魇。不过一番试探之后,很长时间没有见到火油和羽箭,紧绷的神经总算是暂时放松了少许,渐渐地壮着胆子往前走,攻势也逐渐开始变得凶猛。

宋朝人刚才给他们的惊吓和屈辱不少,故而一下子就激发了西夏士卒的报复心理,再加上梁国相亲自在后面督战,又有那丰厚的赏赐,故而将士们表现的十分生猛,一个个全都奋勇拼杀。

如此以来,大顺城防守所要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林昭看着如同潮水般涌上来的西夏士卒,不由轻叹一声。这样的结果早就预料到了,那些火油和羽箭的功效也只能是昙花一现。多给西夏人造成点伤害而已。一旦使用完,便会陷入苦战。遭遇报复也是必然的。

本来还想要拖延些许时间,现在看来,只怕也多争取不到片刻。

这一日,西夏人完全处于癫狂状况,云梯不断搭在大顺城头,西夏士卒如同蚂蚁一般不断向上攀爬。然后城头就上演着一幕幕的短兵相接,厮杀很激烈,鲜血飞剑。残肢断足随处可见。

大顺城再一次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仅存的三千多将士也伤亡过半,盛放压力骤然间大了许多。在林昭和景思立看来,已经是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按照目前的情况,他们再坚持一天已经是多的。

“点烽火狼烟!”

到了这份上,林昭也是无可奈何。防守压力着实太大了,将士们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只要是还能拿得动的刀的几乎全部上了城头。可是西夏人根本没有停的意思,人家的兵员充足,完全可以轮番休整进攻。可是大顺城呢?仅存的防御力量也已经快要消耗殆尽,已经没有预备队,只要将士们支撑不住,城破人亡是必然的。

他们唯一的希望便是庆州的王韶。可是偏生王韶到现在都没有一丁点的动静!难道他也是无耻卑鄙的小人?和李复圭是一丘之貉?借刀杀人杀我就是了,何必要连累大顺城的将士呢?上次是一千多,这次是五千多,你们也忒过分了!

林昭心中满是恨意,也顾不得许多。便点起了最危急的烽火狼烟。

大顺城的状况很不乐观,这一点根本瞒不住西夏人。所以求援一事也无须顾忌。如果王韶还是不闻不问,那只能向上天诅咒他了!至少这烽火狼烟会成为凭证,会成为言官们弹劾他的证据。

只是弹劾有用吗?王韶敢这么做,必定是受了皇帝赵顼的授意!这一刻,林昭只能这么想,心中对于赵顼的仇恨更加浓重!

反正烽火狼烟已经点燃了,是否由援军到来自己并不知晓。此刻也不顾的许多了,多支撑一刻是一刻吧!眼看着又有一个西夏士兵攀上城头,林昭立即提刀冲了上去,顿时传来一声惨叫,血溅城头。

庆州外围的蒋雷霆和李承看着大顺城上涌起的三股狼烟,心情万分紧张。

其实已经夕阳西下,隐隐的夜幕之下,高燃的烽火也格外明显。这是宋军之中最紧急的传讯,说明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地步。

大顺城遭遇了怎样的进攻,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很显然是撑不住了,局势终于到了这个危急时刻。

对他们而言,大顺城破并不打紧,即便是庆州失陷,眼下该操心也该是赵顼。他们只在乎公子的安危,绝对不能有危险。

“雷霆哥,怎么办?想办法进城去救公子?”李承是着急了,生怕晚上一点就要出大事。公子的身份太过贵重,不敢有丝毫闪失。他们并不想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必须要采取点什么措施才行。

李承急匆匆地想要直奔大顺城,却被蒋雷霆给拉住了。

“雷霆兄,怎么?你愿意前去营救公子?”李承到底还是有些年轻,一遇到急事难免有些沉不住气。

蒋雷霆摇头道:“怎么会呢?公子的性命安危最为重要,只是你这般前往,就能营救公子?”一句反问让李承回到了现实。大顺城现在被西夏大军围困的水泄不通,千军万马中想要救出一个关键人物谈何容易?

“那怎么办?难道就这样毫无作为?”李承有些着急,现在太需要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了。

蒋雷霆道:“既然正面营救不行,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别的途径呢?比如说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李承隐约明白些什么,可是又说不上来,脸上依旧有些疑惑神色。

“你对西夏营地的勘察可有了结果?”蒋雷婷并未正面回答,而是问起了这个问题。之前他们曾经考虑过绑架梁乙埋,故而对西夏营地有所了解。

李承顿时眼前一亮,问道:“雷霆兄你说梁乙埋?”

“而今他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再者,他身处前线,有大军保护,根本无法得手。为今之计,必须要让西夏大军自乱阵脚才是。”蒋雷霆解释道:“只要西夏大军乱了,大顺城就未必能够攻破,到时候还可以趁乱救人。”

“说的是!”李承豁然开朗,已经完全明白了蒋雷霆的意思。

那边蒋雷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