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折文芯道:“大兄能够给王韶去个书信。催促他救援大顺城?”

“这样啊……”折克行迟疑了一下,便轻轻点头。折文芯在林昭一事的作为为折家排除了隐患。同时也是帮了折克行的大忙。正是因为此事,那些本来质疑与指责不断的人全都安分了,通过此事折克行很从容地将整个折家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所以折克行对小妹多有感激,当折文芯提出一个并不算太过分的要求,自然要尽量帮忙。

虽说庆州的事情自己插不上手,并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可是私下里,以府州折家家主的身份取个书信,略微提醒还是可以的。当然也只能是很委婉的提醒。无法强调的太过分。

毕竟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很有限,对方听与不听都不得而知。再者,牵涉到战争的事情,万一要是出个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说王韶因为自己的压力而兵败,抑或者王韶自己兵败却将责任推到自己的书信上可就麻烦了,折克行老于世故,并不像平白做这等替罪羔羊。

如果换做是其他的西北将领倒还罢了。每个人的脾气性格自己都是大概知道的,是可以放心的。可是王韶毕竟是新来的,一个突然崛起的年轻将领,折克行对他的人品性格并不十分了解,故而表现更为谨慎一些。

其实折文芯自己也知道的,大兄的这一封书信效果将会十分有限。只是这个时候。关心则乱,心理面全都是林昭,甚至有些许难以自拔。如果不让自己前去庆州,那么唯一有这种方式先来缓和情绪。

至少这等书信寄送出去,就可以让她安心一些了!

折克行当即道:“小妹你放心好了。为兄这边正在做准备,正在考虑什么时候出兵。给西夏人沉重一击,减轻一下庆州那边的压力。”

“好,到时候记得带上我!”英姿飒爽的折七姑娘又要驰骋沙场了。

庆州城里,一座寂静的小院里。

“没想多时隔多年,庆州竟然变得如此安静,当真是少见啊!”铁面宗主的总觉得气氛有些怪怪的,心中略微有些不舒服。

蒋雷霆沉声道:“战事爆发,百姓们都害怕受到战火的波及,故而早早回家了,闭门不敢外出。而庆州目前实际在的部队并不多,没有太多的调动,战事又尚未发展到庆州来,故而情况并不要紧,没有了军队调动,百姓生活的熙熙攘攘,自然更为安静一些。

“交待的事情可做好了吗?”铁面宗主轻轻点之后,出声询问。

“已经做好了,消息已经散播出去了,王韶似乎不为所动,情况怕是有些麻烦。”一旁的李承如是禀报。

他们口中所言的事情便是散播消息,声称是王韶受了王安石的授意,故意想要公报私仇害死林昭。

因为他们本身有这样的顾虑,无无可奈何,所以想要敲打或者逼迫王韶,只能采取如此方式进行。

可是谣言满天飞,知州府邸中的王韶福不为所动,甚至完全就像是没事的人一样,一如既往的按兵不动。

而大顺城那边正在遭遇西夏的激烈进攻,如此情况下难免让他们有些担心。尤其是李承,相对来说比较年轻,关心则乱,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

“王韶当真还是毫无作为?”铁面宗主沉声询问,他的经验是最丰富的,他的威严也是别人无法动摇的。众人一切都已他马首是瞻,等待着他的决断。

“是的,一直按兵不动,没有丝毫作为。”

“你们以为这个状况正常吗?”铁面宗主再次沉声询问,他看事情无疑更为透彻,更为清楚。

李承有些纳闷,挠着脑袋询问道:“是不正常啊,不知道王韶那小子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就怕他动歪脑筋,因此害了公子可就麻烦了。”

蒋雷霆本来没有多想,可是见铁面宗主如此询问,似乎话里有话的感觉,纳闷这件事就注定了不会这么简单,想必是另外有隐情的。

沉思片刻,蒋雷霆便道:“宗主,果然不正常!”

很显然,他言下之意的“不正常”与李承多少是有些区别的,甚至可能相差很远。

“哦?怎么个不正常?”铁面宗主看了一眼蒋雷霆,眼神之中多了几分赞许。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孺子可教也!

蒋雷霆沉吟片刻,说道:“太平静了,王韶对外的说辞是因为西夏有伏兵,故而不敢贸然派出援军前去救援。

抑或者王韶有另外的想法,可是不管怎么着,必须要有个模样才是。大顺城岌岌可危,庆州的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越是这种时候,就越是需要谨慎,紧张才是。可是眼下顺城却相当的平静,没有丝毫大敌当前的感觉。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只是看着却也不像是。总之,情况有些诡异,事情反常必有妖,所以我以为很不正常……”

这么一说,李承似乎也有所悟,眼神中多了些许疑惑和神采,似乎在默默思索着什么事情。

那边铁面宗主赞许地点点头,问道:“那你以为是到底反常在什么地方了?”

“王韶那边似乎丝毫不以为意,跟没事的人一样,庆州也没有因此而增加布防。如果不是王韶太过大意,毫无防备。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他现在是胸有成竹,早已另有打算!”蒋雷霆侃侃而谈,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铁面宗主听闻之后,继续问道:“那你以为是前者还是后者?”

“应该是后者!”蒋雷霆的目光之中多了几分坚毅与笃定,说道:“从王韶过往的事迹来看,他并非是那种鲁莽大意之人,所以如果情况当真比较危急,他不可能毫无防备。既然庆州依旧防守松懈,并未有如临大敌的状况,那就说明是他胸有成竹,早有准备,笃定了战火不会波及到庆州。”

“啊?果然如此吗?”李承有些惊讶,虽说他已经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但是绝对没有这么笃定的想法。

铁面宗主听到之后暂时不置可否,只是默默地沉思着,许久之后才转身道:“有些道理!”

“那这么说是我们多虑了,王韶已经在想办法解决大顺城的危机了?公子在大顺城不会有危险?”李承突然间很是兴奋,最麻烦的事情似乎可以解决了。

那边蒋雷霆却忧心忡忡道:“这只是我个人单方面很理想化的猜测,事实并不一定是这样,还是需要特别谨慎,否则要是出了什么差错,公子会很危险的。”

林昭身份贵重,安全有着非凡的意义,着实太重要。故而容不得他们会丝毫的闪失,因此才特别的紧张。

李承目光闪动,最终落在了铁面宗主身上,发生了这种的事情,还是要宗主说了算,来决断如何行事的。

铁面宗主暂时陷入了沉思,诚如蒋雷霆所言,他也是这样认为的。林昭在大顺城是个鱼饵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问题,下鱼饵的人是王韶也不言而喻。

只是王韶到底布了一个怎样的局?铁面宗主等人对细节和具体实施并不感兴趣。他们只是想要知道,这个局到最后对林昭是好是坏?别的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保全公子的性命安全!

“密切注意王韶的动向,看看他到底是如何打算的!”铁面宗主吩咐道:“还有,立即想办法派出好手赶去大顺城,如果有什么问题,尽可能想办法救出公子。”

话虽如此,可是铁面宗主着实不希望最后这样强行去救人。千军万马之中救人谈何容易?最好还是王韶的布局成功,林昭这个鱼饵安安全全!

第三五六章轮番进攻

焦点中的大顺城此刻正风雨飘摇!

西夏国相梁乙埋信心十足,势必要全力以赴拿下大顺城,继而突破庆州,扬威西北。

一到大顺城下,尚且来不及完全稳定下来,梁乙埋就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想要攻陷城池,首先要先声夺人,从声势来上震慑大顺城的守军,最好是让他们吓破了胆,进攻就会更为容易。当然了,最好是突然发起进攻,对方守军万一要是没有防备,一举成功可就太划算了。

同时梁乙埋也是有想法的,此番出征胜利是一方面,最重要是要胜的漂亮。在西夏国内挽回自己的声誉,同时挽回西夏在整个西北的声誉,个人目的与国家利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所以大顺城必须要拿下,最好是尽快拿下,方式手段方面最好很精彩,那么一切将会变得十分完美。

同时,梁乙埋也是担心夜长梦多,因为这样的事情着实是屡见不鲜。速战速决,少些变数,也能让人安心不少。

梁乙埋这也算是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只是教训吸取的似乎不太够,至少不够全面。比如急功近利这个方面,一时间他似乎很难有所改观。

西夏的中军大帐就在大顺城外五里的地方,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距离,指挥前敌作战十分方便,同时也不必担心被人偷袭。说实话,梁乙埋也担心万一有宋军偷袭可就麻烦了。上一次大顺城被团团围住,结果到最后。林昭和徐禧、以及刘昌祚还是率军杀了进去。虽说人说不多,可就是那几百人造成了很复杂的局面。

而今徐禧已经被李复圭杀死在大顺城。刘昌祚在荔原堡驻守,林昭则就在大顺城里。万一这小子心血来潮,趁自己不注意,搞出个什么事情可就麻烦大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的,虽说梁乙埋报仇之心非常迫切,可是听说林昭名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还是有些莫名的忧虑,到底是怎么一个状况。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荔原堡到庆州一线的伏兵都安排好了吗?”梁乙埋沉声询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兵围大顺城期间,宋朝援军及时到来,那么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围困也就失去了意义,根本无法继续坚持下去。

大顺城城池坚固,不是旦夕之间就可以攻陷的。如果援军到来,可能就意味着无功而返。声势浩大而来,最终却灰溜溜地走了,这绝对是很丢人的事情,梁乙埋绝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局面。

上一次就是因为想要急于攻陷大顺城,撤回了荔原堡一带的伏兵。以至于李复圭在最后关头率军杀过来。当然了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林昭等人在大顺城的坚守,使他的猛攻计划失败。

这一次出兵进攻的计划至关重要,容不得有丝毫的闪失,所以梁乙埋格外谨慎。还特意调动了一支军队前往荔原堡和庆州外围一带埋伏着。甚至是正大光明的驻守,就是为了防备从庆州出来的援军。好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环境来围困。进攻大顺城。最好是一鼓作气,攻陷城池,达到预定的目标。

从容不迫,按部就班攻陷大顺城是时间问题,报仇雪恨也指日可待了。梁乙埋甚至在设想,攻陷大顺城的时候最好是能活捉林昭,然后慢慢的折磨他,一点点的玩弄,这样才有意思,一刀杀了着实太便宜他了。

至少在憎恨林昭这件事情上,梁乙埋的心态已经略微有些畸形了。几番遭遇的状况似乎没有这么严重,可是梁乙埋心中的恼恨完全超乎想象。

“国相放心,已经安排好了!”这次随军出征的都是亲信的将领,不必担心上次野离将军颇有微词,不太配合的状况。但是也意味着,胜利固然是梁乙埋一个人的功劳,但若是失败了,责任也完全在他,根本推卸不得。

梁太后为了支持弟弟,也算是尽一切可能提供了最大便利。这种情况下,梁乙埋要还是无所斩获,那当真就说不过去了。

也正是因此,梁乙埋所承受的压力自然不小。有时候越是在乎,就越容易急功近利,尤其是一个人太想成功,或者说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情况下。很不幸,这两种情况一起发生在了梁乙埋身上,很多时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梁太后的某些做法还是太过溺爱了。

很多时候,溺爱只会害了孩子,即便是个自认为已经很成熟的大孩子!

“李复圭,从庆州前来救援大顺城,唯有经过荔原堡是吗?是否还有别的什么路径?”梁乙埋再次确认状况,很关键的问题必须要确认清楚。

“是的,这是最直接的路线,也最为关键。只要攻克了大顺城,荔原堡便岌岌可危,抵挡不了多久,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兵临庆州城下了。只是……只是想要攻陷庆州可能不是很容易,需要花费些大力气。”

李复圭很快就给出了回答,或许最初的时候他并非完全倒向西夏,也谈不上忠心耿耿。可是在对付林昭这件事情上,他和梁乙埋有着相同的诉求,故而表现的十分配合。只是他考虑问题难免有些狭隘,以前他只是庆州知州,故而所知道的和考虑问题的思路便全都局限在了庆州范围以内。

定式思维害死人,李复圭很可能已经步入了这个圈子中。不过最终可能害死的不是他一个人……

庆州可是宋朝西北防御的前线,处于核心位置的重要城池,城防状况自然没的说,甚至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何况城中还有王韶率领大量守军坐镇,想要攻陷城池很难很难。要是城中有内应。里应外合可能会很容易。古往今来,攻城战中最怕的就是对方有奸细在城内。里应外合是最可怕的计策。对于一座城池而言,只要城池相对坚固,兵员和补给充足,单纯想要从外围攻破南斗着实不小战争之中,派出奸细,收买城中将领,抑或者是通过特殊办法将己方将士送入城内的,都是很常用的方式。挖地道。利用河水,诈降,抑或者比如特洛伊木马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唯一的目的便是破城。

只是宋朝方面关于这个方面查的很严格,西夏的布置和准备也很有限,暂时美誉这方面的可能。

对他们而言。唯有采用强攻的方式。可是强攻所要付出的代价,以及花费的时间着实不少,李复圭这么一说,梁乙埋也不得不承认,目前打庆州的主意似乎还有些为时过早。不过不要紧,且先看着再说。即便是无法攻陷庆州。兵临城下也是一种莫大的威慑。

“国相,其实我们围点打援,最好不过了。”一名西夏将领做出了这样的提议,在他看来,西夏最为精锐的是骑兵。而骑兵所擅长的是平原上的野战。他们反而并不是很擅长城池攻坚战,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扬长避短,何必飞影浪费兵力以及不必要的牺牲在两座坚固的城池上呢?当真是得不偿失,很不划算。

梁乙埋道:“伏兵途中宋朝人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