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封府的差役们已经叫嚣着往里冲,在此避风雨的灾民们都吓得战战兢兢,现场一片慌乱。也就在此时,州桥之上很多人匆匆赶来,有人高声喊道:“圣旨到!”

第三十四章机会不期而至

圣旨到!

王安石与王圭也一起到了。

王中岏心里咯噔一下,今日的局面已经失控了。他本来是想趁着机会公报私仇,为难一下林昭的。以他王公子的实力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事后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曹建与文及甫之流未必会为其出头,毕竟是师出有名的。至于王雱,则是纯心打桑骂槐,借此打击王雱的嚣张的气焰。

可偏不巧,王雱本人竟然出现了,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真TM不是时候。可话已经说出去的,若是再退缩,岂非是他王中岏怕了王雱?

直到此时,得意忘形的他才想到,王雱怎么会来的如此凑巧?圣旨随后而至,莫不是他父子挖好的坑,等着自己跳进去?怎么父亲也来了?坑爹了?

王圭看到儿子在此,大概了解了事情经过之后,恨铁不成钢,满心不满。平日里吊儿郎当也就罢了,可是今日为何要触霉头呢?胡闹也就罢了,可为何是针对林昭呢?今日已经触了皇帝的眉头,现在难道还要有第二次吗?

事情就是这么寸,偏巧皇帝的圣旨就是给林昭的。作为开封府尹,他已经先行接到旨意,辽国使者被害的案子由一个叫林昭的年轻人负责,开封府必须全力配合,待搞清楚了人选是王安石举荐之时,心中的恨意更加浓重了。

这是做什么?看我笑话不是?这时候推荐个人选越俎代庖,岂非要衬托我的无能?虽然心中恨愤怒,但皇帝和两位相公都已经点头,王圭也只好暂时忍了。

现在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个林昭到底长什么样,有什么能耐?能让王安石如此大胆举荐。听闻文相公还主动支持,这好奇心就更加浓厚了。要是有本事查出案件也就罢了,要是查不出来,哼哼!到时候再说!

心中已经定下计策,王圭强忍下心中的不满跟着王安石一同前来,偏巧儿子又在这捅出个篓子来。麻烦一出接着一出,今日算是把人丢大了,要是王安石父子再把这事捅出去,言官们少不要又要弹劾!皇帝说不定还会震怒!

今日已经在皇帝那里触了霉头,这会又为难皇帝看中的人选,不孝子啊!真不让人省心,诚心让你老子这开封府尹做不下去是吗?

“中岏,胡闹什么?赶紧回家读书去……”王圭上前就是冷冷一声呵斥,争取尽快将事情处理,避免事情闹大恶化。

“父亲,我……”王中岏还想辩解什么,却被王圭一个眼神制止了。言多必失不知道吗?不肖子,为何就不能像人家王雱那样聪明稳重呢?

王中岏也不是傻瓜,也看出来事情有些不对,当即准备离去。林昭虽不知内情,却也看出些门道了,这等踩人报仇的机会的如何能放过?

“王四公子,这就走了?”林昭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刺激的王中岏心中更不是滋味,眼中掩不住的愤恨。

正是出气的时候,林昭乘胜追击,追问道:“那什么?还要征用我的房子吗?”

“滚,快些带走!”王圭一声呵斥,王中岏与一众差役带着些许**乞丐匆匆走了。林昭又大声笑道:“开封府要是安置不好,欢迎回来哈!”

得了便宜卖乖!当着面说这话,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林昭纯心为了恶心一下那对王中岏家父子!

王圭的脸色很不好,但此时当着众人的面,风度涵养与担当都是要有的,况且自己本身就不占理。何况最近他走背运,眼前这个嚣张的少年虽说只是个布衣平民,但现在他还就得罪不起。无可奈何,只得压住心中怒火,上前道:“林小哥是吧?吾儿莽撞,些许事情做得不当,还望见谅!”

让堂堂开封府尹当面道歉,林昭心里美滋滋的,满是得意!眼见着王圭躬身行礼,却装模作样手足无措,生生受了一礼。尼玛,谁让你儿子嚣张无礼,教子无方承担些责任是应该的。

王雱看在眼里,心中暗笑,原来这小子也有奸诈的一面。也好,完全一个谦谦君子做不成什么大事,有些手段是好的。

王安石至始至终都一言不发,冷眼旁观了这么一场闹剧。虽然在政见或者仕途上与王圭有所竞争,但他并不很在意,很是坦然。

最终的依凭还是皇帝说了算,平日里非要争个上下有什么意思?一心想要做大事的人,根本不在乎些许小事!反而是王圭,在这件事情上边先入为主,自以为是,气度小的很多。

见王圭处理完家事,王安石道:“好了,林昭,皇帝陛下的圣旨,接旨吧!”

“什么?给我的?”林昭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不只是他,在场之人除了王安石父子和王圭,其他人都惊愕不已。顾月伦并不是太懂,孟若颖则十分清楚,皇帝怎么会有旨意给林昭?太不可思议了!瞬间又反应过来,接圣旨似乎要有所准备才是,慌忙着人去安排……

江南居大厅里,香案之后,林昭听王安石宣读圣旨,许久没回过味来!怎么回事?怎么会有给自己的圣旨?自己一个小老百姓,怎么会与皇帝有关联?

“东阳啊,你就将就着点吧!”王雱心中暗笑,刚才被王中岏这么一闹,根本来不及与林昭打招呼,事情难免就有些突然。

查案子?林昭沉默了许久,总算反应过来。如此看来,王雱今天过来就并非偶然,此事八成是王家父子一手操办的……

怎么也不商量商量,就擅自替自己做主了做主?也不先问问我的意思?现在先不管别的,皇帝的圣旨能够违抗吗?尤其还是如此棘手的案子。

虽说宋朝有官员不接受皇帝的升官封赏,推辞很多次不接受的,好像不推辞也七八次还不成。

可人与人,事与事全都不同。首先是身份大有不同,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官员,自己不过是个布衣……人家那是谦虚,自己要是推辞就是给脸不要脸了。皇帝都能关注到自己,必然是王安石的举荐。要是不答应,岂非驳了王安石的面子?何况这事情紧急,根本容不得你推三阻四,耽搁时间!

林昭头一偏,见到王雱频频打眼色,显然是要自己接下这个差事。真麻烦啊,接下来有什么好的啊!咦,林昭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个机会……

作为一个商人,屡次受到鄙视,心里很不是滋味!尤其是今日王中岏的举动,让林昭意识到不仅仅是出身低微的问题,现在更为严重的是自我保护能力。几个开封府的差役便能上门吆五喝六,却毫无办法,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再有的……

无论是为身份地位,求自保,还是为前途计,入仕都是最好的选择。可惜对科举考试一道无爱,之前还想着有没有另辟蹊径的可能,现在机会不是来了吗?

堂堂大宋朝廷应该能人不少,何以到了找自己来破案的地步呢?此案必定复杂棘手?如果成能功侦破,是不是会有什么好处呢?有些东西王安石父子应该会帮自己争取的……

一旁的王圭却不阴不阳道:“林小哥,想清楚了,此案干系重大,千万不要不自量力。冒然应允,到头来却又束手无策就不好了!”

尼玛!阻止我还是小看我?林昭原本还有些忐忑,现在反而不再犹豫,当即点头道:“草民遵旨!”

第三十五章辽使遇害案

林昭接下了圣旨,是莫大的机会,也是沉重的责任!

王雱也松了一口气,心中有种莫名的信心,他相信林昭能够解决这个案子,这次定能要王圭父子好看。

王安石的想法相对简单,只是林昭希望尽快侦破此案,解除辽国的威胁,使得朝廷能腾出手来做其他大事。

皇帝抛开开封府另寻他人破案,脸上无光啊,王圭心里很不是滋味,转念又冷冷一笑,我开封府那么多优秀推官都无能为力,你个小子又有什么办法?但愿你能破案,否则要你们好看!随后很不情愿地,大概向林昭介绍了案情。

事情的根源还得从几十年前的澶渊之盟说起,宋辽两国约为兄弟之国。双方皇帝自然要遵对方太后为叔母,遇到皇帝与太后寿诞,或者新年正旦,都要遣使节来问候祝贺的。

上月大宋皇太后高滔滔寿诞,辽帝耶律洪基派使者前来向皇嫂拜寿。之后恰逢大雨连绵,道路泥泞,多有不便。出于礼貌,宋朝鸿胪寺便留下辽国使团暂住汴京,以避风雨。

本来很很客气的人性化的提议,双方都欣然接受,可是过程中却出了差错。辽国使者萧杰莫名其妙地死在了鸿胪寺礼宾院,开封府查了许久,毫无头绪。辽国使团则悲愤之下,不断叫嚣着要送消息回国,若给不出个交待,辽国便会起兵南下复仇。

恰逢大宋水灾地震,当真多事之秋,若此时辽军入侵,无疑会雪上加霜,内忧外患。正是因此,才会让大宋君臣火急火燎,着急着要破案,堵住辽国之口,避免兵戎相见。

林昭心中感慨,自从后晋那个儿皇帝石敬瑭丢了幽云十六州。太宗赵二北伐于高粱河大败之后,宋朝在辽国面前就一直低人一等,尤其是那澶渊城下之盟,当真是屈辱!

王圭大概说明之后,便吩咐了开封府的差役随时听候调遣。王安石则吩咐儿子王雱留下,协助林昭,这是与国家大计有关的事情,容不得耍小手段。

随后两位翰林学士王大人就离开了,林昭则与王雱一道奔鸿胪寺旁的礼宾院去了。既然要查案子,首先就得去凶案现场勘验,再有便是验尸。

如今林昭于王安石大有用处,王雱自然尽心尽力,心甘情愿当个小跟班,趁着大雨停歇的空隙,匆匆往礼宾院赶去。

临走时,两位美女谆谆嘱托,关切不已!孟若颖看着林昭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慨,或许他这一走将会永远离开孟家!转念一想,他有才学,有能力,非池中之物,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的!

话说林昭与王雱来到大宋王朝的外交机构时,看到什么庄严肃穆,大气磅礴。外面是气氛紧张,甚至还有些肃杀!之间许多的兵士将礼宾院团团围住,保卫不可谓不森严。

“这……元泽兄,至于吗?”如今林昭身份水涨船高,与王雱在一起也就随意了许多。

王雱摇头叹道:“若只是保护契丹人倒也不至于如此,如今这般是为了防止契丹人离开,朝廷若是没有做好准备,消息北传,给了辽人口实就麻烦了。如今接着风声鹤唳,大雨滂沱,说是保护,实则是软禁。”

“唉!”林昭轻叹一声,竟到了这个地步,真是……

虽说礼宾院保卫森严,林昭等人有圣旨在手,自然随意通行!进入院内却是一片混乱,嘈杂喧哗,礼宾院门口围了许多人。

一看眼过去,皆是头顶光秃秃,两次与后面头发下垂,却也不是很长。衣着打扮非我族类,林昭记得好像在历史书上看到过,正是契丹人。他们来做什么?闹事?

林昭与王雱领着一帮差役到来,恰好见到一群契丹人围着一个中老年的宋朝官员。身边则由一个青年搀扶着,仔细一看却是柴若讷吗,他怎么会在这里?

不等询问,王雱便开口解释道:“嘉佑四年以后,朝廷便有惯例,从柴氏诸房之中推一最长者袭封崇义公之爵,专管勾陵庙,以及在这鸿胪寺中任职,如今的崇义公正是柴若讷的伯父柴啸。”

“原来如此,他出现在这里就不奇怪了!”林昭见一群契丹人将柴啸围在当中,推推搡搡,很不客气,老人家东倒西歪的,柴若讷已经扶持不住。鸿胪寺的其他官员差役似乎很惧怕契丹人,竟然都不敢上前劝阻。

“怎么如此没出息?”林昭冲上前去,大喝一声:“都住手!”

还别说,这一声喊还真有震慑,契丹人齐刷刷地回过头来,看着这个嚣张狂妄的少年人。

“此处是我大宋鸿胪寺,何故在此喧哗?对一个老人家如此无礼,也忒不礼貌!”林昭一边说着,一边上前将已经七荤八素的柴啸扶了出来。作为鸿胪寺官员,今日前来安抚滞留的辽国使者,以至于被围困起来,弄的晕头转向,险些身陷重围。

柴若讷这狐疑地看着林昭,不明所以!

为首的一个契丹人转头问道:“你是何人?敢对我大辽使臣如此嚣张,南朝不是素以礼仪之邦自居吗?”

“哼!”林昭冷哼一声:“我大宋自然是礼仪之邦,却也容不得宵小之辈在此撒野!”

“你……”契丹人忿然道:“我大辽使臣在汴京遇害已经数日,尔等还未给出一个交代?而且还拘禁我们,是何故事?我等抗议有错吗?南朝的鸿胪寺官员都没说话,你小子是何身份?敢在此撒野?”

“在下林昭,皇帝陛下刚刚委派的推官,前来侦查贵国萧使节遇害一案!”林昭第一时间表明了身份。

柴若讷狐疑地看了一眼林昭,之前不是在开酒楼吗?怎么一转眼变成查案的推官了?还是皇帝圣旨亲自委派的,变化也忒大了吧!不过目光落到身边的王雱身上,也就释然了!伯父这边已经是焦头难额,这个林东阳奇思妙想,兴许是有办法的。有个人帮忙解决问题总是好的。

契丹人当即道:“南朝莫非无人?竟派一个小娃娃来查案!”

林昭淡淡道:“我大宋人才济济,这等小事,让我这样一个不入流的小吏来就足够了!”

“那好!既然如此!那你给我们一个交待……”

柴啸喘了口气,抢着解释道:“之所以留诸位在礼宾院,是怕贵使团有危险,萧大人前车之鉴不可不重视啊!最近大雨连绵,大河决口,贵使归途受阻,还请雨过天晴之后再作打算!”

“那先让我带回萧大人的遗体……”自从案发之后,萧杰的尸体一直保存在宋朝人手中,林昭对此还算满意,至少还有线索可寻。

林昭道:“不要着急,待稍后查验之后,定会将萧大人遗体完好无损交给诸位!”

“还要查验?是否太过分了!”那契丹人愤然道:萧大人死去多日,我等却连遗体都不曾得见!”

“贵使言重了!”林昭嬉笑道:“这也是为了还萧大人一个清白,以免他死的不明不白!你们有意阻止,难不成其中有什么……?”

呃,那契丹人不知何故,心中猛地一抽搐,迟疑道:“那好!我告诉你们,若是在不给个交待……哼,萧大人乃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