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景思立沉声道:“按照目前了解的情况,可能是西夏国相梁乙埋!”

“梁乙埋?!”

种师道顿时一惊,没想到西夏派出这么重量级的人物。

一旁林昭的惊讶程度绝对不逊于种师道,没想到梁乙埋的速度竟然这么快,刚刚从吐蕃回来,又跑到庆州来了。看来真是冤家路窄,先后两次要与梁乙埋为敌了,只是这一次,梁国相似乎要占上风了,林昭不由苦笑。

冤家路窄?

林昭心中略微回味,突然间灵光一闪。

眼下最要紧的便是让西夏人改变注意力,主动进攻大顺城,而后给庆州大军创造机会,前来救援。

虽说这招有些冒险,但总比目前这样坐以待毙要强得多。之前一直很苦恼,如何才能吸引西夏人?此刻林昭心中似乎有了主意。

“景将军,假设我有把握将西夏人吸引过来,全力进攻大顺城,你能撑得住吗?能支撑多久?”林昭面色凝重,沉声询问。

种师道和刘昌祚都有些惊讶,景思立也好奇地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年轻斥候,说道:“三千人,全力坚守。可支撑五日。”

“赵林,你当真有办法吗?”刘昌祚有些激动,也有些惊讶。

种师道知道林昭非同一般,可是眼下有什么办法能吸引西夏人呢?至少他想不出来。

林昭轻轻点头:“办法是有,我有六成把握,只是水源……”

景思立等人本来都有些激动,只是一想到水源。以大顺城目前的饮水储备状况,顶多只能坚持两日已经是极限了。在这期间,庆州的援军能否赶到吗?着实是个问题。否则弄巧成拙,只会雪上加霜。

就在众人面露难色的时候,突然听到城中传来一阵欢呼声。等他们往过赶的时候,有士兵来报:“将军。挖井出水了,出水了……”

天无绝人之路啊!众人都是一震,看到了希望!

赶到城中一处水井时,徐禧已经率赶到,正喜滋滋地站在井边,问道:“怎么样?井水旺吗?”

景思立和林昭等人已经赶到,同样关心这个问题。这口井可是大顺城数千将士的性命所在。

“不多,西北之地太过干旱,只是勉强出水了,并不很多……”

听到这个回答,众人难免有些失望。

徐禧欢喜的神色骤然间消失了,继续又是那副半死不活的样子。他本想着如果出水多了,烧点热水好好洗漱一番的,眼下怕是要费一番功夫了。

徐禧沉声道:“既然出水了。那就赶快打水让大家饮用,就按照官职高低分派饮水吧!”

要知道,为了计划着用水,城中饮水都被集中起来,每个士兵都只得到最基本的救命水。早已经干渴无比,一个个口唇干裂,好不容易见到井水涌出。一个个都眼巴巴的,却被告知要按官职高低饮水。

开什么玩笑?

当饮水关乎到生命的时候,还有几个人在乎官职高低?眼前可都是一群卖命打仗,精忠报国的血性男儿。更加难以忍受了。只是枪打出头鸟,没有人挑头,谁也不敢轻易率先站出来罢了。

是以,现场的气氛骤然间就有变化了。可徐禧根本不曾在意,或者丝毫不把眼前一群大老粗放在眼里。

当第一桶水上来的时候,徐禧刚要伸手去提,突然被一只大手抢了过去。

“赵林,你……大胆,竟然和本官抢水?”徐禧转身瞧见正是随行而来的林昭。

林昭眉头皱起,冷冷看着徐禧,沉声道:“徐监军,眼下这饮水……我以为是城头值守的将士们当优先饮用,倒是相对悠闲自在的徐监军暂且等等!”

“你……大胆,竟敢冲撞本官!”徐禧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斥候竟然敢和自己过不去,即便是李复圭的手下又能如何?终究不过是个斥候小兵罢了!

“不过是个给事中,一个监军罢了,你以为这数千将士为了饮水活命,还会在乎你是几品官吗?”林昭冷冷一声,旋即提高声音道:“倒是这数千将士,保家卫国,浴血奋战,他们已经干渴难耐,自当优先饮水!”

林昭一句话可是说到将士们心坎里去了,顿时赢得一阵喝彩欢呼!

徐禧看着士卒们那迫人的眼神,有些害怕了,只是面子上着实过不去,指着林昭骂骂咧咧的,只是言辞断断续续,根本说不清楚。

“徐监军,念你主动请缨前来大顺城的,是有功劳的,现在还请配合,否则定要在陛下面前参你一本。”林昭放出了一句狠话。

徐禧诧异道:“你是何人?”

景思立和刘昌祚也都是一惊,看出了林昭非同一般的气势,唯有种师道一人,面带微笑,了然于心。

“大理寺少卿,提点陕西四路刑狱林昭是也!”话音落地之时,林昭手中已经多了一份皇帝赵顼御笔所书的圣旨。

林昭?!

徐禧直接忽略了前面的大理寺少卿,只是被林昭这两个字给震撼到了。

一个从汴京出来的官员,岂能不知道林少卿在身份?

大理寺与兵部之间本来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徐禧原也不必在意的。可是林昭乃是皇帝近臣,随便在垂拱殿里说几句话,那自己可就……

“原来是林少卿,下官失礼了!”不管怎么说,给事中和少卿相比差很远,礼节不可废。

景思立和刘昌祚有些惊讶,神情也略微有些异样。

他们都没想到,面前这个作战勇猛,颇有见地的青年,竟然是天子宠臣,少年俊杰的林少卿。

普通士兵并不知道大理寺少卿的具体官职,只是见到林昭手中捏着圣旨,又让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徐监军战战兢兢。便想着林昭可能是大官,先让他们饮水,又多了几分感动,故而对这位年轻的大官那是多有爱戴。

“没想到是林少卿,请恕在下眼拙!”刘昌祚是荔原堡的将领,自然知道所谓的庆州案,也知道皇帝派了林昭前来查案,对这个名字他一点都不陌生。

景思立上前道:“林少卿,不知有何见教?”他不确定林昭为何会出现在大顺城里,虽说一个文官和军事似乎并不沾边,可林昭手中有圣旨,所行之事与此有些关联,景思立也不敢贸然。

林昭沉声道:“在下只是误打误撞来的大顺城,只是负责查案,作战只是还要麻烦将军,在下倒是可以从旁协助,为将军效命,为大宋效命。”

“林少卿言重了!”景思立的态度倒是很客气。

林昭沉声道:“现在将军只要想办法将我在大顺城的消息散播出去,梁乙埋得到消息,肯定会立即进攻大顺城的。而且攻势会非常猛烈,想要守住城池,怕是要大费周章了。”

“果真?”景思立对此有些诧异,林少卿的面子有这么大吗?

林昭低声笑道:“放心好了,梁乙埋对我有深仇大恨,欲杀我而后快,他肯定会来的。景将军做好准备迎敌就是了……”

“什么?林昭在大顺城中?”梁乙埋得到消息的时候顿时大为惊讶。

“是的,他本来是到环庆路查案的,阴差阳错赶上了我们大军进攻荔原堡,他便留下来了。后来献计偷袭我军,救援大顺城的都是他!”

本来“林昭”这个名字已经让他恨的咬牙切齿了,没想到在荔原堡和大顺城,他又出现了,又驳了自己的面子。

心中积蓄许多的怒火再次被点燃,顿时怒不可遏,沉声道:“确认他现在还在大顺城中?”

“是的!”

梁乙埋沉吟片刻,立即吩咐道:“让野离瀚立即调动大军,先放下荔原堡,全力进攻的大顺城。务必要尽快破城,活捉林昭。”

“国相,这样会不会有些……”

“别废话,留下少量军队继续佯攻荔原堡,主力立即进攻大顺城,务必要给我拿下!”

梁乙埋这会当真是有些着急了!已经是九月间了,西北的天气越发的寒冷,进入十月以后,天气严寒程度便不再适合作战。

继续拖延下去,补给线相对较长的西夏会有很大压力,所以他时间很有限,所以必须要尽快。

大顺城和荔原堡相比,目前的意义相差无几,从战略上将,兴许更应该选择后者。可是大顺城因为有林昭在,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梁乙埋着实难以按捺心中的愤恨,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怎么可能会放过呢?

PS:徐禧和挖井饮水确有其事,不过是出自于后来的永乐城,此处借用!

第二七六章旭日祥云玉佩

以身为饵,效果如预想的一般。

当确信林昭就在大顺城之后,梁乙埋就再也坐不住了。

林昭为什么会出现在大顺城已经不重要了,梁乙埋完全不在意,在意的只是让他有来无回。

立即调动大军围攻大顺城,尽管野离瀚表示不解,并提出反对意见。奈何官大一级压死人,梁国相是铁了心要拿下大顺城,他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乎丢了刚刚有点进展的荔原堡,转而开始进攻大顺城。当然了,还留下了少量的军队在荔原堡装模作样,迷惑宋军,拖延时间。野离瀚也是有自己打算的,至少可以考虑在途中设伏,伏击宋朝援军……

仅有三千人的荔原堡再次遭到西夏大军的进攻,而且梁乙埋杀林昭之心强盛,连连逼迫,西夏大军的攻势非同一般。

大顺城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林昭不禁连连苦笑,梁国相着实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好在之前围而不攻给了他们一点喘息之机,大顺城里的守军都休息了几日,虽说是枕戈待旦,却也是以逸待劳。

同时破损的城墙也得到了修补,挖井虽说出水不多,但至少解了燃眉之急。

最为重要的是气势和信心,天子近臣林少卿在,让将士们先饮水的做法更是得到了赞扬与拥戴。此刻,全城将士们可以说是信心十足,有决心应对眼前的危局。

大顺城的守城任务明确,景思立、刘昌祚、林昭、种师道每人负责一面城墙。至于那位徐禧,徐监军则被发配去负责后勤了。林少卿的身份压力,已经将士们的胁迫,他不敢不听话。

四个将领,三千将士,誓与大顺城共存亡。

梁乙埋是铁了心要将林昭擒获,故而亲自站在城下督战,声势更是非同一般。

西夏大军如同潮水般杀过来。靠近城墙的时候。重复着在荔原堡已经进行好几天的动作。

很多的西夏士兵不理解,明明荔原堡已经打了好几天了,好不容易有点进展,他们有许多的同伴都在那里。现在却突然改变进攻目标,多少有点朝令夕改的意思,故而西夏将士潜意识里有种不满。只是眼下国相逼得紧,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不过饶是如此。西夏大军的攻势就格外凶猛。

若非准备充足,大顺城里都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勇士,此刻更是誓死效命,是绝对抵挡不住的。

火油从城头倾倒,云梯骤然间便燃烧起来。石块扔下去,立即有党项士兵头破血流。

西夏人进攻很凶猛。宋军防御也很严密,双方可以说都是以命搏命,都付出着最大的努力和最惨痛的伤亡。

有好几次,城头差点就抵挡不住了,有西夏人爬了上来,不过很快又被宋朝人打败,重新夺回短暂丢失的城墙。

几番争夺下来。宋军暂时稳住了局势。暂时的情况来看,似乎是防守一番占优势。

可负责守城的几个将领心里都清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日的防守下来,大顺城就折损了数百将士,守城物资消耗的更是快。

比如林昭所负责的东城,分配的火油已经用去了七成,石块也已经不多了。后面几日该怎么应对?情况当真有些严峻。这才只是个开始。越到后面,情况肯定会越发的恶劣。后面的日子不敢想,只能说全力以赴!

林昭举目看向东方,而今大顺城已经陷入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可以说是绝境。几乎是所有的希望就放在了援军身上,李复圭到底是什么态度?他究竟什么时候会来?什么时候来?

此时此刻,林昭特别希望这位对头能早些到来!一座城池。三千将士,甚至关乎到大宋朝的国运,全都在他一念之间。

当西夏大军的目标对准大顺城的时候,荔原堡的压力就小了很多。

第一天的时候。还有西夏大军的佯攻,不过攻势已经弱了许多。最初的时候,守军还感觉到轻松,可是越是到最后,就越发觉得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李复圭站在城头,发现已经离开西夏大军,沉声道:“西夏人今日是怎么了?”

“是啊,总觉得与前两日有很大差别。”

“尽快查清楚,西夏人到底什么情况?”李复圭心中满是疑惑。

探查的结果很快就报上来,西夏人正在猛攻大顺城。

联想到徐禧带领一千人到达大顺城的事实,李复圭便心中有数。西夏人想要攻陷大顺城也不足为奇,可奇就奇在西夏人的做法上!

先打荔原堡,刚刚有进展的时候,目标转向已经是孤城一座的大顺城。西夏人到底是什么心态?什么策略?是大顺城有什么特别之处吸引西夏人?还是这根本就是一个圈套?

李复圭想要立即前去救援,夺回大顺城。但是有担心这是西夏人的计策!

大顺城很可能就是一个鱼饵,等着自己前去,而西夏人说不定已经等在半途,时刻准备伏击前去救援的宋军?

已经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李复圭,有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难免有些忐忑犹豫。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前,李知州怎么会轻易出兵呢?

洛阳,西京留守府!

司马光有些诧异地看着邵雍,笑道:“邵大师怎么突然对西北局势感兴趣了?”

邵雍因为对西北的一些情况很关注,想要及时了解第一手的资料,故而这几日经常来找好友司马光打探消息。一来二去次数多了,司马光便有些生疑了。

“呵呵,君实勿怪,实在是因近来西北天象多有异常,在下才比较好奇的。”邵雍的这个理由似乎很充足。

司马光笑道:“易学大家果然非同一般,西北近来确是颇不宁静,正处在战乱之中。西夏人再次寇边。正在庆州的大顺城和荔原堡激战。”

“哦,战况如何?君实可知晓?”邵雍对此颇为关心,忍不住询问。

司马光摇头道:“目前尚在对峙之中,战果并不知晓,不过有消息称,大顺城似乎要丢失!对了,不知尧夫兄可从天象上观察到了什么?”

“五行缺水!”邵雍的回答很简短。似乎还有些答非所谓。

“这样啊……”司马光似懂非懂,不过看着邵雍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表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