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王- 第1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前这个少年使臣的志向何其远大不言而喻!

梁乙埋本来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羞辱林昭,没想到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一时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厅里,其他人也完全是同样的想法!阿里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同时他也有种刚刚认识林昭的感觉……

也就在此时,门官唱诺道:赞普到!

吐蕃赞普董毡终于姗姗来迟!

第二三三章左右逢源

吐蕃赞普董毡的欢迎宴会早早就结束了!

原因无它,林昭一篇《满江红》出口之后,引起了强烈震动,以至于众人都后面的其他事情意兴索然。何况一些重要的角色心不在焉,根本提不起兴致,宴会的气氛有些低沉。

梁乙埋无疑是其中之一,他本想着趁这个难得的机会羞辱一下宋使,为西夏挣点面子的。还认为自己处于不败之地,让宋使臣好好尴尬一番。

却没想到,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林昭用一篇气势磅礴,志向远大,指代明显的词作很好地化解了攻势,并且反手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

尤其是,当真吐蕃赞普董毡的面,林昭笑着问道:“梁国相,可还满意?”

这个时候满意与否还有意义吗?想要看笑话的人却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

很显然,林昭的词作引起众人的惊叹,不管所言的内容如何,对西夏而言就是一种莫大人耻辱。

偏生在场之人看着林昭,那种沉着自信的气度,隐约似乎都相信这个少年言出必行,肯定能够做到。

哼!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你以为你是谁啊?梁乙埋认为这只是个笑话,愤愤不平。

当然了,这种自取其辱的感觉很不好受,当真是窝火。

梁乙埋觉得自己错了,或许是因为宋使太过年轻,而过于小觑。今晚的表现。足以说明,此人年少有为。宋朝皇帝派他来是有道理的。

还好,现在还为时未晚,从今往后重视起来就是了。今天只能算是牛刀小试,真正的交锋还在后面……

不过梁乙埋着实有些咽不下这口气,心里盘算着,必须要想办法教训一下宋使……

同时梁乙埋心中还有恼怒,当时蔺逋比也在现场,可是至始至终都没有出面。不说帮自己说句话了。甚至直接没有吭声。名副其实的吐蕃王子,昨天那种场合正是该他说话,该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时候,他却不言不语,当真是狗肉不上席。犹犹豫豫,错失良机……

反倒是人家阿里骨,仗义执言。帮着宋使林昭说话。有且是有理有据,侃侃而谈,不管效果如此,至少人家在各国使臣面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人人谈及阿里骨的时候,蔺逋比却默默无闻,差别当真是大啊!

久而久之。吐蕃人可能只知阿里骨,而不是蔺逋比。

梁乙埋心中当真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思!

今天对梁乙埋而言,或许是个倒霉的日子,回到礼宾馆,随从又禀报给他一个很不幸的消息。

“相爷。宋朝环庆路……李复圭……种咏……”

“什么?”梁乙埋顿时大惊:“李复圭老儿也欺人太甚了,宋朝人果真是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什么仁义礼智信,都是些背信弃义,不要脸的家伙……”

“国相不要担心,太后已经调动兵马了,宋人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只是让我来知会你一声,说不定这是宋朝人双管齐下的手段。会不会还有其他意图,需要注意这点……”

想起今日林昭的作为,梁乙埋深以为然,之前不仅小觑了宋使,还小觑了宋王朝。心中警惕的同时,恨意也越发的隆重了。

若是不给宋使点颜色看看,还真以为西夏好欺负?还有,虽然只是首次见面,但梁乙埋隐约有种感觉,这个年轻的宋使林昭,将来可能会是心腹之患。

有些事情要防患于未然的,如果是这样……一个毒辣的机会在梁乙埋的心中生成了……

吐蕃王宫,董毡酒足饭饱,躺在一张皮垫子上,忍不住轻轻发笑。

“有意思,当真是有意思!”董毡笑道:“我原以为宋朝皇帝太草率,竟然派出个小娃娃来出使。现在看来,年龄不是问题,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想必能够担当如此大任!而且他年轻的外表还容易蒙蔽别人,让人轻视他,梁乙埋今日不就着道了嘛!”

“赞普,今日座位的事情……”下首站立的是董毡的首席谋士多吉,他并不相信,今日宴会上的座次安排是侍从的疏忽。按照使臣的官职高低,哪里有这样的惯例?也忒不靠谱了。

董毡轻轻笑道:“没错,是我授意的!”

呃……

谁曾想宴会上的乌龙竟然吐蕃赞普的主意,意料之中的事情,多吉笑道:“赞普啊,若是今日不能妥善解决,我们吐蕃会脸上无光的。”

“问题是妥善解决了,有时候冒点险是必要的,结果往往让我们意想不到。要不这个疏忽,我们怎么能知道,年轻的宋使深藏不露呢?怎么知道梁乙埋的态度,怎么能知道……”董毡随即哈哈一笑,似乎很是得意。

多吉马上明白过来,赞普的目的不是那么简单,煞费苦心地布局,试探的岂非两个人而已?

董毡问道:“蔺逋比可曾出面?”

“没有,至始至终都在旁观,没有出面……”多吉想了想,补充道:“赞普,可能蔺逋比王子是此事比较为难吧,毕竟一边是理,一边是亲,难以权衡!”

“哼!”董毡却是一声叹息:“真的很为难吗?一点取舍都做不了,太过优柔寡断。难不成那个时候,他还有别的选择?”

转念一想,董毡又笑道:“不过也好,至少他没有完全靠向梁乙埋,在大是大非上还有自己的主见。”

多吉道:“是啊,蔺逋比王子在这件事上还是比较理智的,相对来说,阿里骨就有些……”

“当面问的时候阿里骨没说,但却用实际行动给了我最好的回答!”董毡沉声道:“至少他没有做错什么,不管怎么着,这都是先王和我的一贯态度……西夏人未必能靠得住,至少与宋朝之间应该保持良好关系……

其实想想,阿里骨也是没有办法,当时那么做完全是在情理之中。要是他什么都不说,那才真的让人失望……这一点上,多少比蔺逋比强一些。”

多吉太理解赞普的心境了,儿子和养子分别是如此表现,让身为赞普,身为父亲的他当真有些为难……

“赞普,后面的路还长着呢,日久见人心,慢慢看吧,不必着急!”

“也只能如此了!”董毡笑道:“倒是那个年轻的宋使有意思,年纪轻轻的,却是一表人才。看起来文静柔弱,可是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子英豪之气。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好大的口气,霸气十足啊!”

“会不会有些言过其实了,毕竟他只是个少年郎而已!”

董毡不以为然道:“至少是一种气魄,宋朝这些年重文轻武,读书人都柔柔弱弱的似妇人一般,少有这般英姿勃勃,志向高远之人。至少我的感觉,此子非同一般,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说不定,当真能够笑谈渴饮匈奴血吧!

想想看,若只是个柔弱的书生,宋朝皇帝能让他出使吗?西北苦寒,出使本身就有军事色彩,这是培养文人将领的前奏啊!”

对此,多吉完全认同。宋朝单纯的武将地位不高,但是文官出身的将领可就非同一般了。军事才能也不可小觑,当年范仲淹经略西北,可没少让西夏吃亏。

“何况此子还出使过辽国,前几年辽东萧胡睹之乱,辽主一家险些丧命。据说辽国皇后萧观音和小公主都是他救回来的。辽国君臣都对其多有称赞与感激,据说他的那匹白马,是辽国太子耶律浚所赠,可是契丹草原上数一数二的神驹……”

董毡其中一个妻子是辽国公主凌结摩,一直与契丹礼尚往来,想要了解到相关信息很容易。

“赞普,要不要在太夫人寿诞之日,安排一场马球比赛可好?”多吉突然想要一个主意。

董毡沉吟片刻,点头道:“如此也好,趁机机会让他们展示一下自己。一来看看林昭坐下契丹神驹的风采,二来……也算是给梁乙埋一个机会,能不能找回面子,就是他的事情了。

记住,只有宋朝和西夏斗的不可开交,我们才能愈发的重要。”

一句实话,说明了河湟吐蕃的重要性,也道出了生存空间上的无奈。想要在两个大国之间周旋,如何才能如鱼得水,利益最大化,当真不容易。

多吉点头道:“是,我们自己呢?是否也要参加?”

“这样……”董毡心中似乎早有盘算,说道:“让青宜结鬼章负责我们吐蕃球队,还有让回鹘人也作为核心之一参与。”

“回鹘?”为什么让青宜结鬼章负责,多吉明白,但是回鹘人有必要如此重视吗?

瞧见多吉脸上的疑惑,董毡笑问道:“回鹘的迎结牟公主不是要来青唐城做客吗?让蔺逋比同时招待着……”

多吉猛然心中一动,说道:“赞普,你的意思是……”

董毡笑道:“先祖松赞干布还曾同时娶泥婆罗的尺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两位赞蒙(皇后)并尊。蔺逋比是吐蕃王子,同时迎娶两国公主有何不可?”

第二三四章心怀鬼胎

吐蕃的国策不应该是左右逢源吗?

在宋朝和西夏之间,游刃有余才应该是他们的做派。

相对来说,河湟吐蕃与宋朝之间该有天然亲近感才对,毕竟有共同的敌人——西夏。

要知道,河湟吐蕃直接毗邻河西走廊,威胁到了西夏的侧翼。反之亦然,西夏也直接对河湟高原造成威胁。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河湟吐蕃天然具有反西夏的立场……

这也是李元昊与角厮罗打的不可开交的缘故……

西夏据横山,可恃山界之险以拒北宋;有天都山,可以为南侵北宋的桥头堡;还有兰州,可以阻碍北宋与河湟吐蕃的往来。

对于宋朝来说,兰州、天都山、横山都有着极大的威胁。

对河湟吐蕃而言,兰州更是梗在咽喉的一把利刃,贪婪的西夏人,兵锋随时指向自己……

西夏的存在对宋朝和河湟吐蕃都是莫大的威胁。

按理说宋朝是个超级强国,西夏和河湟吐蕃相对弱小,该是弱弱联合,共抗强敌才行。

但实际在军事作战的结果上,宋朝却经常败给西夏,处于低劣地位。于是这个强国的身份就转移到了西夏身上,从而促成了宋朝和吐蕃的合作。

更为重要的是,宋朝虽然对吐蕃构成威胁,但是因为有西夏的缘故,这种威胁几乎不复存在。并且一直表现的很客气,很友好,彼此合作,十分愉快。

按理说,宋使臣来到青唐城。吐蕃该好好招待,奉为上宾,礼遇有加才是。

但是林昭并未看到这样的结果,反而是多处受到冷落,有时还要被为难的情况。吐蕃人似乎有意想要为难自己。隐约有偏向西夏的意思……

林昭不相信,昨日晚宴座次出问题只是个偶然,是侍从的疏忽。

反倒更像是什么人有意而为之,会是谁呢?蔺逋比?还是赞普董毡本人?

思来想去,林昭将蔺逋比,这位默默无闻的吐蕃王子排除在外。

昨日蔺逋比就在梁乙埋身边。一眼瞧过去看着很是柔弱,完全没有草原勇士的魁梧与豪迈,倒更像是中原江南的书生。而且一看就是那种优柔寡断的主,昨日那么重要的场合,一丁点都没有发挥一个吐蕃王子该有的责任与义务。

最终的结果是梁乙埋吃瘪了,这与蔺逋比的利益和身份不符。所以这件事应该不是他的手笔。何况蔺逋比或许根本没有这个能耐和机会……

那么答案只有一个,此事应该是吐蕃赞普董毡的意思……

可是董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试探?还是故意想要自己出丑?抑或者是挑起宋朝与西夏使臣之间的矛盾?

林昭对此表示很是费解,至少无法准确把握董毡的心态!

但是不管怎么着,也算是给了自己一举成名的好机会,想必以后他们就不敢再小觑自己了。

只是这才只是个开始,后面肯定还会有数不尽的事情涌来,河湟风云起。交锋不可避免……

至于那篇《满江红》,林昭倒也并非只是拿来装逼用的。

西夏对于宋朝造成的影响甚大,尤其是此番西北之行,感受更是明显。西夏不灭,宋朝想要真正的安宁绝非易事,更不用提抵御辽国,真正的崛起富强了……

至于皇帝赵顼和王安石西恢复汉唐旧境的宏伟构想,战胜西夏更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所以,宋军必须长驱直入,踏破贺兰山缺!林昭在想。既然自己来了宋朝,是否就该为此出一份力呢?

以前,林昭是文官,从事的都是政务和经济方面的事情。一个很重要的是原因没有接触军旅的机会。同时是因为对王安石变法保有厚望,可是青苗法的事情之后。林昭开始有些失望,故而方向开始有所变化……

恰好这次河湟之行,有了接触军旅的机会,林昭在想,这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考虑。

好男儿自当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此事应该好好考虑考虑,投笔从戎也可以是自己的壮举!

而《满江红》的内容,也正是自己的志向所在……

阿里骨从王宫后来之后,心情一直不是很好。

宴会之前的座次排序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现在他已经能够肯定,那是养父董毡故意安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并不能完全揣摩的很清楚。

但是有一点没错,肯定包含有对自己,还有对蔺逋比的试探!

当时蔺逋比没有动,而自己似乎有些冲动,毕竟有些为难,那般作为似乎也有些许无可奈何……

阿里骨不知道,养父董毡究竟是否满意?宴会上董毡微笑不语,根本看不出丝毫端倪……

除此之外,他心里还有一种震惊,震惊的来源则是林昭,以及那一片精彩绝伦,气势磅礴的《满江红》……

宴会上他曾经多次偷偷地打量林昭,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

以前觉得林昭温文尔雅,宋朝皇帝派他来出使,可能是因为确实有些才能,尤其是擅长口才的缘故。

可是昨日的事情告诉他,并非如此,原来林昭身上也有一种血气方刚。

他清楚地感受到,原来面的并非只是一个文弱的书生,更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少年英雄。

不知道为什么,阿里骨很受震撼,同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