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睿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睿宋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出东阳宫,赵谌深吸一口气,发泄自己的悲伤,暗暗怪自己怎么变得如此沉不住气,将来如何傲视天下,自嘲一笑,随后朝着自己的寝宫走去,两种记忆的融合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素拿了不想这么多了,还是准备一周后的殿试要紧。

第四章殿试风波

日暮星辰,朗月星空,在威严的汴京皇城之中,此时天刚朦朦亮,雪已渐停。
众大臣早已齐聚紫宸殿。不多时,宋徽宗赵佶缓步从偏殿走了进来,有些疲倦的打了个哈欠,环顾了一下四周,便随意的坐上了龙椅,众臣随后跪地齐声高呼万岁,宋徽宗赵佶(也就是赵谌这一世的爷爷宋徽宗)随意的挥挥手,淡淡道:“众爱卿平身。”
待众人站定归位,宋徽宗向身边的公公示意了一下,就闭上了眼睛。
那个公公会意的躬身行礼,转身向前跨出一步,向众大臣朗声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台下一人站了出来,洪声道:“臣有要事启奏。”此人身高八尺,器宇不凡,两眼炯炯有神,剑眉朗鼻,身上带着一丝杀伐的锐气,又有一股儒雅的淡然飘逸气质,让人折服,正是当朝太常上卿,将来尚书右丞的李纲,字伯纪。
宋徽宗眉头一皱,心中恼怒,表情明显有一丝不耐。昨夜宋徽宗新收藏了一幅名画,鉴赏了许久,又突来灵感自己要作画一副,所以整晚都没睡,现在正急着回去补觉,哪有闲工夫处理朝政,李纲竟如此不知趣。
李纲其实也颇为无奈,谁都能看出皇帝的疲态和不耐烦,何况为官多年的他,可是军情紧急,宋徽宗又是好多天不上朝,今天能来都是菩萨保佑,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启禀皇上,金国狼子野心,必会在我败军撤退时横加拦截,望陛下派遣汴京所属禁军前往接应,以保我军元气。”
宋徽宗尚未说话,旁边一个阴测测的声音响起:“李友丞如此心急求陛下发兵可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汪伯彦!你别血口喷人,我乃拳拳之心,天地可鉴。”赵纲愤然道。
这时另一个声音慢条斯理的回答道:“李大人言过其实了吧,金国这等番邦小国怎敢触怒我大宋天朝圣威,再说宋金两国早已签订和解条约,达成同盟,共同讨伐辽国宿敌,夺回烟云十六州指日可待,右丞大人可是想阻碍皇上的宏图伟业。”
赵纲听得差点气的吐血,宋军和金国两路进军攻击辽国,金军大胜,而宋军大败,灰溜溜的撤军回来,最终要靠钱赎回金国占领辽国的烟云十六州,这等屈辱还敢当做丰功伟绩说出来,真是恬不知耻。
但要是再反驳下去就是打宋徽宗的脸,因为以钱赎地是赵徽宗想出来的‘妙招’,赵纲是强硬,但不是傻子,只能不再言语退回一边。宋徽宗对刚才阻挡赵纲发言的汪伯彦,黄潜善报以一个满意的眼神,立刻宣布退朝。走的速度可比来的时候快了无数倍,赵纲声望颇高,宋徽宗也不好动他,只好躲起来,尽量少见。
赵纲无奈叹气,心中充满了失望,现在内忧外患,皇上却不思进取,大宋危已,可是在这空想毫无用处,只能健步离开了大厅,笔直的背影,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赵谌回到紫炎殿,直接进入了书房,德恒早已等候许久,见赵谌回来,慈祥的细声道:“本以为殿下会留在太子妃那里,没想到如此早归来,下食时间尚未到,老奴已准备好殿下喜欢吃的糕点,希望殿下喜欢。”
赵谌知道对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德恒说谢会很俗,微笑着说道:“您也早点休息吧,我能照顾好自己。”
德恒看着眼前的赵谌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说什么,最后从袖子里取出一副锦卷放在文案上,转身退出了赵谌的书房。其实赵谌一点都不害怕殿试,自己的知识储备可是未来千年后的知识,主要是要考虑,殿试如果答得好对自己有利,还是装傻充愣对自己的有利,自己必须离开汴京,这里实在太过危险。
赵谌想了好久也理不出头绪,因为古代帝王的想法实在很难猜测。他走到文案边拿起锦卷一看,眉头一动,计上心来,微微一笑便开始整理思绪。
一周之后
这一周赵谌除了每天锻炼身体之外,就是熟悉自己的设备器械,倒也过得惬意。今日便是殿试之日,午时三刻已过,赵徽宗难得的午睡早起,伸展身体由侍女帮助穿戴整齐,准备出发去紫宸殿,下午是每年一次的殿试,赵徽宗还是很重视的,历年的殿试都会出现美文佳作传承于世,可是为他增了不少光,况且此等美文佳作多以赞扬他居多,谁不喜欢恭维的话呢,人之常情罢了。
赵谌也早早来到了殿外等候皇上召见。在人群里远远看到了赵神佑,赵谌微笑着点头示意,赵神佑也用眼神温婉回礼。不一会,所有进行殿试的六名学员都已到齐,除了赵谌和赵神佑,其余四人分别是越王之子赵暮,丰王之侄赵春鹏,东南郡主赵月如,德瑞公主赵欣然。
四人也是人中龙凤,对不时同样在一旁守候着的众大臣赞扬夸奖,也是从容不迫的应对,而赵谌却是无一人在意,赵谌淡淡一笑,也是不以为意。
不多时有一位年轻的侍者走了出来,领着众人来到大殿,大殿里早已布置一新,大厅中央设有六张精致雕龙金边文案,上摆玉砚玉笔,所用纸张也是安徽的生宣,不愧是皇家,果然奢侈,赵谌暗叹道。
今天的赵徽宗难得的在一刻钟内到了大殿,神色淡然的看着众人向他行礼。也不拖泥带水马上宣布殿试开始,因为这是皇家内部的‘考量’,自然不用摆什么皇家的架子,众大臣分站两边,空出中间之地让与皇家学子,但当有人看到赵谌在列时,不由惊异出声,但更多的人是不屑的眼神,赵谌还是很有名的。
六人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井然入座,赵谌进来之后有一人一直看着赵谌,赵谌看去四目相对,这人正是赵谌的父亲,现在的太子,将来的宋钦宗赵桓。赵桓看着赵谌面无表情,不知在想些什么。
赵徽宗突然说道:“前面的一棵柳树冻死了,朕觉得很可惜,这雪圣洁但少了一丝灵气,嗯,还有这屏风也不错,现在先作诗一首,将刚在朕说的事物全部带入诗中吧,你们几人意下如何。”
其实赵徽宗也是突然起意,也不抱多大希望,因为他有知道这殿试来的学子自有人给他们做好准备,当然也有一部分自由发挥的地方,来回答常年的惯例诗词,赵徽宗这些还是知道的,他的情报机构可不是吃干饭的。
这一下,几人可傻了眼,突然的状况让人始料未及,正在大家苦思冥想之际,一个声音响了起来:“倾城柳月依,淡雪连理盈。屏风出皓月,飘渺显空灵。”这个声音正是来自于赵谌,赵徽宗听了也是一愣,没想到有人如此才思敏捷,何况更令人吃惊的是一向学识很差的赵谌了。
赵徽宗是诗词大家,虽然觉得此诗文略显不足和生涩,但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答的还算不错,“哈哈,好,好。”在一旁闭目养神的李纲也难得睁开了眼睛,看了赵谌一眼。对于赵徽宗来说诗词可比处理政务有意思多了,自然开口叫好。
“既然如此,朕也赋诗一首吧。”赵徽宗略微斟酌了一下,轻声言语道:“紫宸沾微露,飘洒汇乾坤,湖烟遮灵秀,空透为嘉怡。”
黄潜善马上站出来献媚的说道:“皇上之词果然意境深远,让我等如甘泉汇口,回味无穷啊。”好话谁都喜欢,赵徽宗也是一样,心中对黄潜善更是喜欢,目光中多了一丝赞许。
一位文官向前一步朗声道:“下面请各位学子看各自的文题。”
文案之上早已放好了今天的考量题目,赵谌顺手翻开,果然和德恒准备的试题一样,后面再也没有什么出彩之处,题目早已泄露,众人自然无往不利,但要是谁敢不仔细准备,皇帝发怒可不是小事,很快考量皆宣告结束,越王之子赵暮文采最好获得头筹,赵谌得了一个无评议,赵谌想要给赵徽宗留下印象的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会去做那出头鸟。
宋徽宗也颇为欣慰,此次来此殿试众人潜力都是不错,将来必定都是文科星宿之士,龙颜大悦,奖品的确也颇为丰厚,拔得头筹的赵暮获得了一枚极为珍贵的紫杉玉如意,让众人颇为羡慕,其他几人也有封赏,唯独最末的赵谌没有任何奖励,站在一边的赵神佑对刚刚获得的紫晶茶壶完全失去了兴趣,有些担心的看着赵谌。
宫中大臣觉得赵谌刚才是瞎猫遇上死耗子,无评议大多就指奇差的文体,都等着看赵谌的笑话,站在不远处的赵恒,在儿子赵谌应对诗文的时候眼睛亮了一下,但现在看赵谌得到无评议的结果后,加上众大臣不时投来戏谑的眼神时,脸色难看。
赵谌自己的倒是很镇定,这样的结果都在意料之中,自己的文体多选用元曲,对于唐诗,宋词极有研究的宋徽宗,对这种超越时代的文体不信赵徽宗会不上钩。朝中大臣都在窃窃私语,很多人看着赵谌的眼神多是幸灾乐祸,事不关己的都算是好人了。
“赵谌一会儿来朕御书房,朕有事相询,退朝。”赵徽宗说完,起身离开了龙椅,走向后殿。众大臣先是诧异今天评议居然不处罚?但没人敢去质疑帝王,都告退而去。
赵谌也很紧张,若是失败了可是再无回天之力了,要吊吊宋徽宗的胃口,捞取好处,最好是能去边城独领一军,在未来的乱世中才有话语权。赵谌递给赵神佑一个放心的眼神,微微一笑阔步走向了御书房。赵暮看到赵神佑担心赵谌十分恼火,赵暮俩一起长大还订了姻亲,自己未来的女人担心别人,他怎么可能受得了,再说自己文武双全,样样都比赵谌强,心里生气但还是微笑着走到赵神佑边上。
温声对赵神佑道:“父亲大人刚从唐家凤凰楼请来两位厨子,皇妹一会可否赏光去我家一同品尝。”
若是平时赵神佑自然不会拒绝,可现在担心赵谌安危自然对赴宴毫无兴趣,淡淡道:“我身体有点不适,不能到皇兄府上打扰了,万望见谅。”说完转身离开了大殿。赵暮更是恼怒,虽然愤怒但却无处发泄,很快就把愤怒变成了仇恨,当然全部记在了赵谌身上,若是赵谌知道,定会感慨,古代的孩子真早熟。

第五章建立御林军

写给宋徽宗的元曲正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王实甫的十二月过尧明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把赵谌“写的”这首元曲评为无评议,是因为此曲与当时的宋词差别较大,完全自成一派,如果评为第一,会遭人口舌,但其中的文学价值让宋徽宗爱不释手,所以有了御书房的一幕。
赵谌刚一进来,宋徽宗不顾帝王威仪,迫不及待的走了过来,拉住赵谌快步回到文案前,赵谌写的曲言早已被宋徽宗重新写过一遍摆在上面,虽然赵谌的楷书写的还算不错,在原来的世界经常帮邻居写春节对联,但和宋徽宗的书法相比实在是小乌见大乌。
“快给朕讲讲你的构思,快快。”看着两眼放光的宋徽宗,赵谌真有些苦笑不得,这个皇帝若拿出十分之一吟诗作画的精力处理朝政,北宋也许不会那么早灭亡了。
“启禀皇上,此曲是孙儿平时听闻街边小贩农商吆喝,再略作修改得来,曲子读起来朗朗上口,今天特此献给皇上评议。”
赵徽宗认真了起来,对赵谌说道:“此曲文体洒脱,率真,别具一格,相较于宋词更加灵活多变,格式却很严谨又并不死板,文思敏捷,自成一派,不知有没有系统的名字?”
宋徽宗的意思再明白不过,赵谌马上接口道:“此曲尚无锦铭,请皇上恩赐。”
宋徽宗龙颜大悦,其实他早就想好了名字,只是顾忌面子不好直接提出来罢了。
“既然是我赵家人创造的曲目,为了纪念节日之喜庆,就叫吉曲吧,将来定会青史留名,哈哈。”
“以后你多做一首吉曲,朕就满足你一个要求,你看如何。”赵谌还以为宋徽宗要说元芳你怎么看呢。赵谌心中微微叹息,宋徽宗叫赵佶,便定名吉曲,古代帝王果然霸道。
“谢皇上赐名,孙儿无所要求,只盼早日将吉曲发扬光大,帮助皇上传遍五湖四海。”赵谌一边说一边拜谢。
“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吧。”宋徽宗十分开心大方的说道。
赵谌吸了一口气,洪声道:“请皇上允许孙儿臣固守边疆,我大宋开疆拓土,重现宋太祖之荣光。”
宋徽宗一听马上脸色沉了下来,赵谌暗叫糟糕,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不说以后难有机会。赵谌马上改口道:“孙儿只是觉得文武双全才是真正的赵家男儿,像太祖皇帝一样,但文才更是重要。”
听赵谌这么说,宋徽宗脸色才好了一点,宋朝重文轻武,难得的一个文学好苗子居然丢下伟大的文学创作而去当将军,宋徽宗如何能不生气,若是其他皇子估计早被赶出去了,并加以惩罚了。赵谌比较特殊,是皇长孙,(宋朝的历代皇帝都没有皇长孙,所以赵谌的身份比较特殊。)再加上此次‘吉曲’关系重大,才免于责罚。只是近年来过得很苦罢了。
“奖励还是要给的,你可以现在提,离开皇城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你负责‘吉曲’重任,责任重大,就以一年为期,若一年后你要离开,天下各处随你挑选。”宋徽宗心里打得好算盘,一年时间让赵谌迷恋上汴京的权利,再也不愿离开,就算离开了,边军生活枯燥乏味,也就是好奇的少年心性,磨砺一下也好。
“谢皇上,古人云君子需有诗,书,礼,乐,射,策略之能,而策略需要一军操练,望陛下准许臣领一营之兵操练之。”
宋徽宗转身斟酌了一下淡淡道:“可以,此营算你亲兵,就叫御林卫吧,要你自己养着,在汴京不可多生是非,若犯了事朕也帮不了你,你可明白?”
赵谌隐藏着心中的欣喜,赵谌马上拜谢。“吉曲的工作你要抓紧,人员调配随你,朕也累了,退下吧。”待赵谌一走,宋徽宗马上投入了吉曲的审定之中,不得不说,宋徽宗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绝对是一个艺术大师。
走出御书房的赵谌十分欣喜,自己马上就要拥有自己的势力了,虽然与这个时代的强敌作战一营之兵毫无用处,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