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医点了点头,“老夫确实是认识一人足以当此大任。”
“哦?”
“老夫有位师弟,就爱摆弄这些药材,原先在京城开了一家药铺子,可是因为性格孤僻,不爱热闹,偏偏京城又是个最热闹的地方,如今就隐居了起来,如果福晋信得过,老夫倒是愿意修书一封把他请来。”
“那就太谢谢您了。”青萝高兴极了,王太医推荐的人一定错不了了。
“那老夫这就回去写信,有了信就来通知福晋。”王太医说完便起身告辞了。
等十三回来,青萝便把这件事说了,又取笑道:“原来爷比我还先行了一步,早早的就去找王太医了。”
十三苦笑,“可是我还是没有你面子大,当时王太医只是说替我留意着,谁知到了你这儿就成了请福晋放心了。”
青萝听了直笑,知道是自己平时里对王太医客气,又懂些医学知识,才能让他另眼相待的, “爷还吃我的醋?总之这件事办成了就好,估计王太医的那个师弟不会是好招惹的,你这就先写封信送到蓝田庄子上去,也好让庄头早有心理准备。”
十三应了,便要去写信,碧痕帮着铺了宣纸,青萝研磨,十三提笔写了龙飞凤舞的一篇字,待吹干了折起来交给了来福差人快马送了回去。
正文 第七十二章游玩(一)
太后游济南府的兴致很高,一大早就差了身边的宫女来唤青萝等人,青萝正喂着书雪喝了点小米粥,见静吟兴奋的走了进来,笑道:“这就好了,再等我一下。”
青萝把吃饱了正要打瞌睡的小书雪递给乳母,并嘱咐了要留下来的璎珞两句,便由着静吟扯着她去了太后居住的院子,刚进到房内,就听见十四福晋完颜氏正在陪着太后说笑,见了青萝两人进来,便站起了身子,恭敬的喊了句:“十三嫂,公主。”
“正说你们呢,两个丫头这么懒,竟然比哀家还要晚。”太后说笑着拉了两人在自己身边坐下,十四福晋便被挤到了一边。
“太后,青萝可不是懒,书雪非闹着让我抱,静吟也兴奋的不得了,一大早就跑来叫我。”青萝坐在原本属于十四福晋的位置上,笑着伸手点了点静吟的鼻尖。
静吟皱了皱鼻子,做个了鬼脸,挽着太后的胳膊笑道:“太后,今儿个咱们要去哪儿呢?”
太后刚想说话,就有康熙带着宜妃进了屋,青萝几人忙行了礼,在一旁站了。
“皇帝今儿也要跟哀家一起去?”太后高兴的笑道。
“儿臣愿陪着皇额娘出去逛逛。”康熙可以算是个很孝顺的儿子了。
“好,好,”太后笑得合不拢嘴。
康熙也陪着笑,“不知皇额娘打算去哪儿逛逛?”
“就去皇帝昨晚讲的济南八景。”
“好,那儿臣就吩咐下去了。”康熙说着便要起身,却又被太后叫住了,“不要那么多人,咱们都换了老百姓的衣裳,皇帝顺便也可以体察民情。”
康熙知道太后是想找乐子,带上大队的官兵反而没趣了,便答应了,出了门就吩咐身边的太监传下旨去,让几个武功高强的大内侍卫也换了衣服,一道跟着。
早有地方官员的女眷捧了衣服在外面等着,听见宣召,便进去磕了头把衣服奉了上去,青萝身上的是一件湖蓝色绮罗的对襟半长衫,下面是同样质地的雪青马面群,头上梳的也是汉人妇女常见的发式。
随行的除了有几个女眷,太子、十三和十四也都跟着,还有几位朝中大臣,一行人或骑马,或坐了马车来到济南府有名的趵突泉边,泉边有石桌石凳,三五扎堆的凑在一处下棋,泉边还有茶摊,也有安静喝茶的,并不像京城里的茶馆那样喧哗。
一行人围着康熙和太后在泉边走了走,康熙指着泉水笑道:“听说这泉水可是甘醇、清冽,额娘要不要尝尝?”
太后点了点头,十三就走了过去端了两盏茶来,笑着双手奉上:“阿玛、祖母,请尝尝看,那茶铺里的掌柜的说这茶正是用泉水沏出来的。”
康熙和太后都略尝了尝,“果然是好茶,”康熙喝了笑起来,正在此时,有琴声拂过水面传了过来,太子指了指前面,“阿玛,像是有人在弹琴,要不要去看看?”
康熙点头答应,一行人便往琴声传来的方向走去,青萝正想跟上去,却被人扯了袖子,回头看是静吟,“十三嫂,咱们也去尝尝那泉水沏的茶?”
青萝笑着摇了摇头,伸手指了指前方的太后,静吟却不管这些,拉了她就往那茶摊子上去了,早有茶铺的掌柜的迎上来笑道:“两位可是要饮茶?请这边坐。”说着还特意的擦了擦桌椅,招呼两人坐下。
“来一壶茶。”静吟学着旁边人的样子喊道,不过一会儿,就有掌柜的端了一壶茶和两个茶盅过来,静吟倒了茶水,又晃了晃,把那茶泼了出去,想洗洗茶杯,谁知却一不留神泼在一个大汉的身上,那大汉看起来凶神恶煞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子,见是静吟泼过来的,立刻就走了过来拍了桌子,青萝见情况不对,便伸手把静吟掩在了身后,她并不愿意生事,毕竟是偷偷跑过来得,若是让太后和康熙发现了,肯定一顿训斥,便陪着笑脸说道:“对不住,我家妹子大意了。”
“大意?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算了,大爷我这身衣裳可是新的,值不少银子呢。”来人一脚踩在了青萝刚刚做过的圆凳上,一副想要没完没了的样子。
茶铺的掌柜的见状忙上来赔笑,“对不对您了,爷,这位客官并不是有意的,您看是不是?”
大汉只伸手轻轻的一推,掌柜的瘦弱的身躯便摔在了地上,“大爷我在教训人,有你什么事儿!”
茶铺的掌柜的立刻爬了起来,却并不敢再过来,一旁喝茶的人也都匆忙走了,跟在大汉身后的其中一个小子上前嬉笑道:“大哥,这俩妞长的不错啊,不如……”
“你说什么!该死的混账!”静吟闻言大怒,上前就给了他一巴掌,然后很快的又退到了青萝的身后,只露出两只眼睛来。
青萝感觉到她的身子在瑟瑟发抖,一向娇养在深宫里的公主怎么会见过这样的场面,定是吓着了,青萝冷哼一声,“不知这位兄台想怎么办?大不了我们赔银子。”
“赔银子?你能赔多少?我这衣服可是上好的料子,你就给十两银子吧。”大汉指着自己身上那粗蓝布衣裳大言不惭的说道。
青萝无奈的撇了撇嘴,无奈的翻了个白眼,“十两银子?就你那身破衣裳也值这个数?以姑奶奶看就是你们三个加起来也值不了一两银子!”这些可恶的家伙,她愿意给银子就不错了,竟然狮子大张口,看来姑奶奶不发威你把我当病猫了。
大汉听了这话脸都气红了,挥着拳头就打上了青萝的脸,还有那两个小混混在后面喊着:“大哥,不能打脸,不然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那汉子听了觉得有理,就换了方向朝青萝的胸前打来,青萝的眼睛微眯,神情有些生气,瞅了个空荡就摆了架势一脚踢了过去,她可是跆拳道黑带,是这么容易欺负的吗?
那个大汉立时就挨了一脚,显然是没预料到眼前的女子会反抗,怔愣间,青萝已经三拳两脚的结束了战斗,临了还一脚蹋在了那个大汉身上,冷笑道:“知道姑奶奶是谁吗?我可是济南府大名鼎鼎的大姐大,竟然还敢跟我动手,告诉你,以后见了我就夹着尾巴滚远点,否则我见一次打你一次!”
说罢,丢给掌柜的一两银子,拿了茶壶,拉着静吟的手就快步走了出来,头也不回的往康熙他们去的方向走去,走了一段距离后,静吟才回了神,拍着掌笑道:“十三嫂,原来你会功夫的,是不是十三哥交的你?你交交我吧,你都不知道,刚才你太帅了。”
青萝倒是没觉得帅,她只觉得两腿发软,这架势好久不练了,还真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幸好那三人没什么真材实料,不然自己铁定吃亏,正想着,就发觉有人挡在了自己身前,抬眼看去,却是十三,身后还跟着两个大内侍卫,他正关切的看着她,“受伤了吗?”
青萝脸一红,原来他都看见了,刚想质问他为什么不早点出现替自己去打架,就有静吟攀上他的胳膊,“十三哥,你都不知道刚才十三嫂有多厉害,两三脚就把那些人踹了……”
“静吟,”青萝把食指放在唇间,对着她做了个禁言的姿势,“你就不怕皇阿玛和太后听见?”
静吟立刻闭了嘴,只凑近她耳边轻声说道:“十三嫂,回京后你要教我。”
青萝把手里的茶壶塞给她,“不是要喝茶吗?”
静吟嘿嘿的笑着接了,拉着青萝就往前走,十三默默的跟在身后,看着青萝的身影发呆,原来她还会功夫,想着想着不由得笑了,这丫头,刚才还真像模像样的,不管怎么样,自己没受伤害就好。
琴声是从泉水边传过来的,有一个书生正在那里抚琴,太后在亭子里坐着歇息,康熙带着几位阿哥就站在边上听琴,青萝凑过去拉了十四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书生建了诗社,在这里附庸风雅,青萝听了往前一看,才发现还有几个书生在下棋,或者作画,还有摇头晃脑的在作诗,更有甚者竟然拿了无勾的鱼竿在钓鱼,换来十四一阵嘲笑。
一曲终了,有围观的人拍掌叫好,那书生一副谦逊的样子,起身拱了拱手,就走到旁边看其他人作画,康熙也跟了过去,指着画对书生说道:“这画可是你刚才琴声想要表达的意境?”
那作画的书生抬头看着康熙笑了,“先生也是懂音律之人?”
“皮毛而已,不过我身边的这两个丫头却都是懂得。”康熙指了指跟在他身边探头探脑的青萝和静吟,尤其是静吟,康熙可是请了乐师手把手教的。
听到这话,那书生便说道:“那可否请两位姑娘弹奏一曲?”
静吟听了忙往后撤,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康熙本是想给自家姑娘一个表现的机会,也好让这些乡巴佬知道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音律,看到静吟撂挑子,立刻就板起脸来。
十四见状忙说道:“阿玛,十三嫂也是弹的一手好琴,尤其唱的曲儿更是好听,不妨就让十三嫂弹一曲吧?”
听了十四的话,青萝和十三的心里同时咯噔一下,青萝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她那两下子,糊弄糊弄旁人也就算了,康熙是谁啊,他能那么容易就被糊弄了?若是眼前的这个书生再说上两句不过尔尔的话,那她岂不是就死定了?
正文 第七十三章游玩(二)
青萝一个劲的在心里求佛神保佑她躲过这一劫,可是佛神似乎并不是那么愿意搭理她,康熙浅笑着往她这边看过来,“青萝也会抚琴?”
青萝硬着头皮回道:“会一点,原先家父请了乐师教过,可是青萝愚钝,只学会了一点。”
听见青萝这样谦虚,书生宽容的笑了笑,“不过是玩乐罢了,又不是比琴艺,无妨的。”
青萝闻言瞧了瞧康熙,见他点头,只好往泉边走去,经过十三身边的时候,十三突然握了握她的手,青萝抬眼正好看到他笃定的眼神,心中顿时放松了起来,皇阿玛还能因为一支曲子要自己的命不成,顶多也就是不待见她,可是他现在也没多稀罕自己不是?想着心情便好了很多,信步走到古琴边坐下,双手抚在弦上,略想了想,手指便开始在琴身上滑动,她的琴艺却是不怎么样,也就半吊子水准,所以她要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别的地方去,她开口唱曲儿,“谁家女子在泉边,扶手抬袖弹琴啊,风吹悠扬,琴声慢慢飘动吹到了俺家,炊烟一点点升华,泉边落日的彩霞,最后落下那一滴才是点睛的笔画,(小时候先生教我提笔练习水墨画,柔中带刚横平竖直,强调神韵的工法,老先生讲墨分五色,不同色调,不同的用法,还要配以上等丹青而作画),泉中水,墨丹青,花瓣落地也有声,青瓷砖瓦白日梦,飞到了另一个时空,我想问,老先生,只怕想也没有用,青瓷白色一场梦,小叙这情意有谁懂?(水墨丹青可以形容景色的灵动之美,水墨丹青可以比喻手法如行云流水,水墨丹青可以雕刻岁月的不停轮回,水墨丹青可以描绘人间的是是非非)……”
青萝唱完自己先暗地里舒了口气,她唱的是《水墨丹青》,只是改了些歌词,还把中间的那段说唱改成了用舒缓的语调,唱完她便起身,走回了康熙身边,那书生愣了半天,见青萝走过来才喜道:“姑娘刚刚弹的曲子叫什么?”
青萝望了望康熙回道:“水墨丹青。”
“水墨丹青?好新奇的曲儿,在下受教了。”书生说着作了一揖,望向青萝的眼神里满是惊喜,康熙也略带着诧异的看她,青萝忙躲到了十三身后,不敢再露出头来。
离开趵突泉,又陪着太后去了大明湖畔,青萝见了那满池的荷叶,还有偶有露出头的尖尖小荷,忍不住就想起那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
没看到荷花,太后有些失望,青萝忙走上前劝慰道:“太后莫急,等您到了江南啊,那里满是莲池,还有坐着小船的采莲女。”
太后听了笑道:“偏就你什么都知道,”又看着宜妃说道,“看来女子读书识字也是有好处的。”
“皇额娘说的是,臣妾常听人说,读书行万里路,想来就是这个道理了。”宜妃忙接着话。
“可不?”太后指了指青萝,“这丫头倒想哪里都去过似的。”
“青萝就是读再多的书也比不上太后您的见多识广,青萝还得谢谢太后给了青萝真正行万里路的机会。”青萝这马屁正好拍对了地方,太后随即就高兴的笑起来了。
回到居住的官家邸府,随着太后回了正厅,静吟就扯着青萝要回院子,还吩咐丫鬟去琴来,太后听见诧异道:“可是要抚琴?正好也让哀家也听个乐。”
静吟便把今日之事说了一遍,宜妃便惋惜起来,“可惜没有听到,不如十三福晋再唱一次给咱们听听?”
青萝只好又唱了一遍,宜妃便拉着她的手问道:“十三福晋在家里学过抚琴?”
青萝见康熙也在,便低了头不好意思的回道:“家里的祖母唯有祖母爱抚琴,众姐妹里也只有我还愿意学些,祖母教的很多,可是青萝愚钝,只学了些皮毛而已。”
太后点了点头,“哀家那里倒有几把好琴,回到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