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旨!”
……
只是一句话,谢逸便出了大理寺。
不是无罪释放,可人一旦出狱,还会再关回去吗?
谢逸涉及的可是行刺谋逆的大案,皇帝都这般不在乎,再加上重申杜伏威一案,似乎足以说明问题。
皇帝有意规避了将功折罪的“罪”字,可见并非笃定谢逸有罪,甚至已经认为其无罪。
这才是关键,简在帝心便是最大的保命符。
萧瑀松了口气,岑文本悬着的心也放下了,程知节等几位老将的神情也轻松了很多。
李恪气定神闲站回原位,表面上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是心中却思绪起伏难平。
有意无意落在他身上的几道目光更是锐利,仿佛随时能杀人一般!
李孝恭神情凝重,大概是在想如何应对接下来的麻烦,马周的调查会有多深入,自己能够怎样辩解反驳?皇帝那边又打算如何处置自己?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难得心思一致,心中皆充满怨恨。
一个等着报断腿之仇,一个苦心布置这么久,眼看着就要成功的时候,却横生枝节。
谢逸竟安然出了大理寺,这往后……
还有一直没怎么注意的老三李恪,竟然不声不响弄出这么大动静。
他为何这样做?又想要干什么?
更为关键的是御座上君父究竟是什么心思?
……
第一四二章东宫的碎瓷片
皇子素来喜欢揣摩君父心思,尤其是有本事有能耐的皇子。
东宫太子担心自己地位不保,别的皇子但凡有点想法,都会寻机上位。
竞争对手的表现是一方面,君父之心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
李承乾和李泰不确定李恪的目的,更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思,所以心里难免忐忑。
此事的结果很不合他们的心意,难免会恼怒郁闷。
回到延康坊的魏王府,李泰强颜欢笑的脸色立即阴沉下来。
“怎么会这样?”
刘轩哭丧着脸无奈道:“殿下,属下也实在没料到,那谢逸竟然弄出个牛痘之法……而且这天花也起的实在不巧。”
李泰摆手道:“那不是重点,牛痘只是很小的一方面,重要的还是父皇的圣心。本王实在不明白,父皇何以如此看重,甚至纵容谢逸?只因为他是南方才俊?还是有杜伏威的缘故?”
“这个……”
“杜伏威之案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已然算是尘埃落定,根本没有必要复查再审,但父皇竟然同意了老三的提议。”
李泰道:“傻子都能想出来马周再审会是个什么结果,父皇为了一个谢逸也真是煞费苦心啊!”
“殿下息怒。”刘轩小心翼翼道:“陛下既然这么做,自然有其道理,眼下还是顺从圣意的好。身为皇子,可不能违背君父之意……”
“嗯!”李泰冷哼一声,但心里还是极不服气。
“殿下,恕属下直言,其实也没必要这般针对谢逸,毕竟东宫已经和他没什么瓜葛,动他打击不到东宫。”
刘轩轻声道:“所以没必要在他身上多浪费精力,即便陛下将其开释,也不打紧。”
“呃……”李泰沉吟片刻。悠悠道:“是和东宫没什么关联了,但往后和吴王府……这个谢逸还真是有能耐,竟然又搭上了三哥这条船。”
刘轩亦不解道:“是啊,吴王今日之举着实让人惊讶。”
“看来本王的担心并非多余,这位三哥恐怕也不想只在安州做个亲王……”李泰悠悠轻道,眼神却意味深长。
……
“混蛋!”
李承乾回到东宫,可谓是恼羞成怒,破口大骂,甚至不小心砸碎了几件瓷器。
纥干承基一面苦劝,一面命人收拾。并严密封锁消息。
东宫与太极宫大内只隔着一道墙,若传出去什么风言风语实在不好。
可是怎么也劝不住愤怒的李承乾,纥干承基好不郁闷,好在太子妃苏氏闻讯,挺着近九个月的孕肚赶来。
看在妻子辛苦,以及即将出世的孩子面上,李承乾总算是渐渐平复心情。
太子妃苏氏总算放下心来,准备回去休息,却不想一脚踩在破裂的小瓷片上。或许没有刺破鞋底。但已然微微吃痛。
苏氏一介女流,本来柔弱,加之现在已经有九个月身孕,大腹便便。脚步就不稳。这一下突然踩到了瓷片,玉足吃痛,顿时一个趔趄。
纥干承基本来刚松了口气,瞧见这危险的一幕。一颗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他飞奔上去,想要扶着趔趄的太子妃,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九个月身孕的苏氏跌倒了。结果可想而知。
一声痛苦的呼喊响起,李承乾和纥干承基顿时全都傻眼,刹那的愕然之后,惊呼声响彻东宫……
……
朝会结束后,李世民回到了承庆殿,同行的还有长孙无忌。
“辅机啊,你看朕这么办妥当吗?”李世民轻声笑问。
长孙无忌道:“陛下圣断,自然妥当,杜伏威一案确实该再审……如此一来,江淮平静,陛下可安心。”
“真的可以安心吗?”李世民叹道:“百姓大概可以归心,只是有些人恐怕……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长孙无忌道:“只要百姓归心,些许宵小,魑魅魍魉而已,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但愿吧,在这件事上,朕已经足够仁慈,希望他们好自为之。”李世民轻声道:“至于谢逸,朕算是给足他面子,给足南人面子,他们该知足了。”
“陛下仁慈厚恩,谢逸是个聪明人,定会体察感激的。牛痘之事,但愿他能试验成功,造福大唐,如此也不枉陛下一番苦心。”
长孙无忌道:“至于南人,萧瑀和岑文本皆面带微笑,毕恭毕敬,自会将陛下的恩德传布天南。”
“嗯!”李世民轻轻点头,沉吟片刻后突然抬头看着长孙无忌,问道:“岑文本去找过恪儿。”
“原来如此!”长孙无忌面色如常,轻轻点头,波澜不惊。
“辅机不觉惊讶?”李世民饶有兴趣询问。
“没什么好惊讶的,岑文本很会想办法,没找到契机,所以自己制造契机。”长孙无忌道:“确实,在这件事上,没有人比吴王殿下开口更好。”
“也是,恪儿也算替朕解决了一个麻烦。”李世民轻叹一声,似乎多有赞许。
长孙无忌道:“是,确实如此。”
“只是大臣私下与皇子往来,终究不好,这次事情特殊,也就罢了。”李世民道:“过几日杨妃的生辰后,恪儿便会回安州。”
长孙无忌听的分明,这番话是李二陛下说给他听的,也算是安抚。
今日吴王确实露脸,至少比太子和魏王做得好,而和岑文本私下来往,又施恩谢逸与南方士族,难免会有些许嫌疑。
作为当朝国舅,当今太子的亲舅舅,长孙无忌心里多少都有点想法和忌惮。
李世民特意强调让李恪回安州,就是断绝某些非分之想的萌芽,确保东宫无忧,让长孙无忌以及他身后的一批人放心。
当然,其中多少也有些许警告或告诫的意味。皇帝禁止的并非是吴王李恪与岑文本的往来,而是朝臣有皇子的深入往来,其中也包括太子、魏王和他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明白人,自然清楚领会圣意,不敢有违。只要东宫稳固,长孙家荣宠不衰,怎样都无所谓。
君臣自然也就相谈甚欢,然后就在此时,内侍却脚步匆匆,慌慌张张来报:“陛下,太子妃在丽正殿跌倒……”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闻言,顿时脸色大变……
……
第一四三章龙孙名象
怀孕九个月的太子妃跌倒,后果不言而喻。
好在已经接近瓜熟蒂落的日子,不至于落胎掉了孩子,只是骤然意外引发提前生产,很容易——难产。
御医与接生的稳婆已经进了丽正殿,正忙着为太子妃接生。
李承乾整个人似乎有点傻了,正呆滞地看着仆从宫娥进出后殿。
不管他是否喜欢苏氏,但腹中之子是他的子女,血脉相连,怎么不关心?更何况还关乎他的地位稳固。
御医已经来禀报过,太子妃突然跌倒,受到惊吓,有难产之忧。
这个年代,难产是很可怕的现象,母子皆亡的例子不胜枚举。
自己刚刚断了一条腿,如果太子妃再难产,母子不保,天下人会怎么想?是东宫风水不好,还是太子流年不利?
李承乾心中满是担心,更满是怨恨。
为何自己最近这么倒霉?究其原因,好像……好像都和那个人有关——谢逸!
曲池初雪宴后的行刺和他脱不了干系,阚棱的嫌疑很大,他谢逸也不见得清白;至少若非因为他,自己不会去曲江池,也就不会遭遇这场灾祸,残掉一条腿。
今日若不是因为他被释放,自己也不会发脾气,不会砸碎瓷器。太子妃也就不会来劝慰自己,不会不小心踩中瓷片跌倒,以至于难产。
没错,都是因为谢逸,此时此刻,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因他而起!
怒由心生,恨意十足,拳头紧握,指甲深深扎进了肉里。
也就是在此时,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赶到,看到李承乾紧张到颤抖的神情。以及满地的瓷片。
“参见陛下!”
“什么情况?”李世民没有多废话,直接询问情况。
“御医和稳婆都已经进去了,太子妃难产……”纥干承基低声禀报。
宫中嫔妃生育过太多子女,李世民对此类情形并不陌生,宫中有的公主生来生母亡故,便是因为难产之故。
不过幸运的是长孙皇后,以及贵淑贤德四妃等从未遇到过此等危机,没想到自己的儿子头一回便遇到了这样的危机。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了地面的瓷器碎片上,纥干承基急忙上前道:“陛下,太子殿下担心太子妃娘娘。所以……”
“朕知道!”李世民没有丝毫的怪罪,上前拉住了李承乾的手,轻声道:“承乾,莫要担心,吉人自有天相,他们母子会没事的。你母后以前一直想着要抱孙子,如今就要如愿以偿了,她在天上会保佑的。”
“嗯!”李承乾只是木讷地应了一声,心中不由自主地泛起一丝厌恶。对父亲李世民的厌恶。
他为何要答应李恪的请求,为何要对行刺自己的人如此宽容,他的眼里江山社稷或者那些所谓的权谋,哪里有自己这个儿子重要?
若非如此。自己何必发脾气,苏氏又怎会遭此无妄之灾?此事要怪谢逸,父皇也是有责任的……
当此之时,李承乾第一次对自己的父亲。高高在上的天可汗心生不满和怨怼,父子之间就这样莫名其妙生出了嫌隙。
尽管他们父子站的很紧,手拉着手。但是两颗心的距离却很远很远。
李世民并未对此毫无感觉,他只当儿子冰冷的手是因为关心后殿的妻儿,根本没想到那一对父子即将相逢。
而这一对父子却即将渐行渐远……
长孙无忌站在一旁,看着满地的瓷器若有所思,再瞧瞧纥干承基与东宫侍从的神情,似乎看出了什么。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以他的身份和立场,只能当没看见。至于太子李承乾那复杂的内心,他同样不知情。
只是觉得此刻的情形很紧张,却也很好,难得他们父子如此亲密,皇帝如此舐犊情深。
此刻,唯独期盼的便是后殿的太子妃能够平安生产,只要皇孙平安降生,一切都好,甚至堪称完美。
只是后殿里一阵阵撕心裂肺的痛呼让人实在不忍,实在担心。
稳婆几进几出,御医更是慌慌张张,额上的汗珠子更是不断滚落。
李世民、长孙无忌脸色低沉,李承乾更是紧张异常,尤其是宫娥端着一盆盆血水从中出来的时候,心里更是一阵阵的紧张。
东宫的气氛很紧张,从晌午到晚上一直如此。
好几个时辰后,东宫已经灯火通明,粗重的呼吸声让人格外压抑的时候,一声并不太算响亮的婴儿啼哭在后殿响起。
生了?!
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紧,有不安,也有兴奋和希望。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翘首以盼,李承乾更是一瘸一拐地冲到了后殿门后,仓皇追问。
有宫娥从后殿仓皇而出,躬身面带喜色道:“恭喜陛下,恭喜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生下一位小皇孙。”
“好!”李世民和长孙无忌都松了一口气,太子有嫡子意义重大,着实可称为喜事。
“大人和孩子怎么样?”李承乾还算是个好丈夫,好父亲,连忙询问。
不等宫娥答话,有御医从中出来,躬身向李世民和李承乾行礼后,沉声道:“母子平安,只是因为难产,还有些许早产之故,孩子在母体内憋气太久,以至于小皇孙身体有些虚弱。”
“虚弱?无妨吧?”不等李承乾开口,李世民率先追问,看得出来他对这个嫡亲的皇孙十分在意。
“不打紧,只要好生照顾无妨的,只是少年时身体会娇弱一些。”御医赶忙道:“但是太子妃娘娘……”
“苏氏如此?”
“倒也没有大碍,只是此番难产伤及身体,往后恐怕很难再生育……”御医颤颤巍巍说出这句话,报出一个不幸的消息。
李世民微微沉默,长孙无忌也暗中一叹,如此一来,东宫便只能有着一个嫡子。在这个多子多福的年代,多少是个让人伤感的消息。
李承乾倒是没什么太强烈的反应。只是轻声道:“好生照顾太子妃,稍后如果可以,把孩子抱出来让父皇看看。”
“是!”御医不由暗松了一口气,太子妃不能再生育,他最担心的便是太子的怪罪,却不想……太子殿下真是大度好脾气啊,御医感慨一声,悄然退下。
不多时,便有稳婆抱着孩子从后殿出来,浅黄色的襁褓里。一个软绵绵,皱巴巴的孩子微睁着眼睛。仿佛觉得这个世界,这些人很陌生,却又很好奇,只是身体过于虚弱,还没有力气好生打量。
李承乾瞧了一眼,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笑意,到底是慈父之心,还是旁的心思。便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倒是李世民很热情,满怀慈爱之心上前瞧瞧,然后轻轻抱起嫡长孙,脸上满是慈爱的笑容。
抱过太多的皇子女。在抱孩子方面李世民还是很有经验的,很小心,很熟练,孩子也很舒服。
“像。和承乾小时候很像。”李承乾瞅着孩子皱巴巴的小脸,连声称像。
长孙无忌凑上前瞧了一眼自家的外甥孙,心中不免嘀咕。刚出生的孩子能瞧仔细相貌?自己怎么看不出来?
不过既然皇帝说像,那自然是很像的,如此也是好事!
“父子相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