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幽连连摆手,笑道:“奴婢哪里会唱什么曲子,随便哼哼罢了。”
“就那首……就那首你上回哄我睡觉的那次唱的曲罢,好听的很。”颜秉初拍手道。
映月在一边好奇道:“我从没听姐姐唱过呐~姐姐唱来听听。”
林嬷嬷也笑道:“我也跟着沾沾咱们姑娘的光,饱一饱耳福。”
被众人这么一起哄,缀幽极不好意思地轻轻地唱了起来,声音虽轻,可在山里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动听柔和。
林嬷嬷合着拍子轻轻地拍打睡在怀中的颜秉初,慢慢地,眼皮就耷拉了下去。
缀幽的声音远远地挨着水面传了出去。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第二十二章 荷风院
这几日,颜秉初过得极为悠闲,早上就同林嬷嬷一起观察庄子里的新鲜花朵,花瓣的形态,叶片的纹路,投下的阴影……回了院子,林嬷嬷就指导她如何将早上看出来的景象画出来,再如何绣出来。下午,练完了字便空出一大堆时间,偶尔钻进厨房和映月一起捣鼓好吃的,偶尔去颜秉君的院子找他一块玩,或者去徐氏的院子说话。
这天下午,颜秉初搬了一个绣墩正拿着钓竿坐在庄子东偏角处的水池边钓鱼。跟了徐氏的短桥急急地走来,曲膝道:“姑娘,庄里来了客人,夫人让去见客。”
庄里来了客人,还让她去见的?那肯定是隔壁庄子上的知州夫人了。颜秉初收了鱼竿,递给身旁的缀幽,便和短桥去了徐氏院子。
厅里坐着一个面生的夫人正和徐氏说笑着,皮肤白净,身材微胖,身边倚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圆圆的眼睛,穿着一件樱草色彩绣晕锦春衫,下面是一条银纹绣百蝶度花裙,当真活泼俏丽的紧。
徐氏满脸笑意地看着颜秉初道:“这位是知州府杜夫人。”又向杜夫人笑道“这就是我那女儿。”
杜夫人满眼惊艳地拉过颜秉初,口中不住啧啧地赞道:“好一个美人胚子,将来可比你母亲还要漂亮”说着递给颜秉初一块双鱼玉佩,“这是你伯母的见面礼。”
颜秉初躬膝接过谢了。又向杜夫人身边的小女孩道了一声:“见过妹妹。”
徐氏和杜夫人皆笑了,徐氏道:“胡乱认人杜姑娘可比你大上一岁,得唤声姐姐”
颜秉初羞红了脸。她头一回遇见这么大的小姑娘,不自觉就把她能当成了***,更何况,其实就该是妹妹呢杜瑶歪着头好奇地打量面前与她差不多年岁的妹妹。只见她上身穿着桃花云雾烟罗衫,下系着藕色叠纱裙,愈发衬得脸庞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她不禁赞道:“妹妹好漂亮比那画上的美人都好看!”
颜秉初不好意思地抿抿嘴。
杜夫人抚着杜瑶的头笑道:“那你和这么漂亮的妹妹在一起学琴,可不许再喊累了。”
杜瑶扭了扭身子,不依道:“我什么时候喊累了母亲就会编排我”
杜夫人用手点了点她的脑袋,嗔道:“在人家做客呢要让人家笑话了”
杜瑶听了,伸手挽住颜秉初的胳膊,问她:“好妹妹,你会不会笑话我?”
颜秉初笑着摇摇头,道:“杜姐姐活泼灵动,谁会笑话?”
杜瑶听了,冲着杜夫人得意的一扬脑袋:“我就知道妹妹不会笑话我”
杜夫人无奈地笑骂了一声“泼皮猴”。
徐氏见二人格外投缘,便让两人自去说话,嘱咐檀云:“糕点果子什么的取了让她们自在吃,时刻备着些凉茶。”
颜秉初挽着杜瑶出了厅门,沿着回廊向西转了个弯,出现一片槐树林,郁郁葱葱,映得这段回廊凉爽无比。杜瑶舒服的叹了一口气,转身依着廊沿。
“你们家的庄子修的可真好看。”杜瑶探身朝着廊外看去,“这回廊下面竟是溪水。”
“要不要去我那里坐坐?”颜秉初道“我那有个亭子,亭子周围都是荷花,现在长得可正是好看的时候。”
“真的?”杜瑶拍着手道,“我可是最爱荷花的了那莲蓬可真是好吃”
颜秉初好笑道:“现在可没有莲蓬给你吃”
两人说笑着继续沿着回廊走了一段,又向右拐了一个弯,出了树林,杜瑶激动地指着那条向左拐的小溪道:“这回廊可不是一直沿着溪水的”
颜秉初笑着不语,带着她慢慢地往前走,让她好好看看庄子里的风景。这个避暑的庄子,院子和院子之间都有回廊连接,廊外郁郁葱葱的树木,葱翠喜人的竹子,或是爬上廊檐的紫藤萝,一片接着一片,正午在回廊里走着都感觉不到酷暑炎热。
穿过一道拱形门,颜秉初转头对着不住啧啧赞叹的杜瑶说道:“这就是我住的院子了。”
杜瑶连忙仔细打量着,庭院呈回形,过了拱门,左右两边均有回廊通向正屋,庭院中央围着一片湖,挤挤嚷嚷开满了荷花,有白有粉。这时杜瑶才惊讶地发现整个院子就是建在这片湖上的“你说的亭子呢?”杜瑶左看右看不见颜秉初说的亭子。
颜秉初冲她神秘地笑笑。领着她进了正屋。杜瑶首先看见的就是正对着的一道门,垂着青纱,被风吹得飘飘,透过朦朦胧胧的青纱,可看见屋外隐隐约约又是一大片湖水。杜瑶惊叹地冲上前,掀开青纱。
原来屋外还有一道廊,中间低下去几个阶梯,却是一座紧挨着水面的竹桥,通向湖中央的亭子,那亭子却是建在一个小小的岛上竹林掩映,有几座小巧玲珑的太湖石错落有致地倚在亭边。
湖中央还是大片大片的荷花,周围种着一圈垂柳。
“怎么样?”颜秉初得意地问道,“我这个院子是不是很好?”
杜瑶点点头,低头又看了看那座竹桥,有些犹豫的问道:“这竹桥这样低,怎么过得去?鞋子都湿透了。”
“这有什么,你看”颜秉初脱了两只绣鞋,光着两只白生生的小脚,踩在竹桥上,冲着杜瑶道:“夏天凉快的紧,这里又没有外人。你要不要试试?”
杜瑶欢呼一声,也脱了鞋子,踏上竹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真好”
“更好的在后头呢!”颜秉初探腰扒开一大片荷叶,杜瑶一看,竟是一条小船。
“等傍晚日头落了,我们就坐这条小船游到湖中心,在船上吃吃小菜,喝喝小酒,周围都是荷花,你说好不好?”
杜瑶想了想,连连点头,又有点遗憾的说:“可惜没有莲蓬。要不然一伸手就能摘得莲蓬咬在嘴里,那可有多好”
颜秉初拍了拍她的肩膀,同她道:“等秋天了,我让母亲带我们来,保管让你吃个够。”
杜瑶眼睛一亮,伸出小指道:“拉钩可是你说的不准耍赖”
两人手挽着手到亭子里逛了一圈,又进了屋,缀幽拿了干帕子来将两人的脚擦干了。杜瑶坐在屋西边的红木扶手椅上,用竹签戳着案几上的西瓜,一面打量着屋内。
屋内陈设都是些轻巧之物,让人看了心生爽意。屋东边摆着一个竹躺椅,旁边是一竹案几,案几上头摆着一八棱梅瓶,插着几支荷花。后头空着的墙上挂着一幅对联: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屋角的摆着紫檀长方几面带底香几,上面放着一个鹭鸶莲花瓷香炉。杜瑶的视线转至西边,发现西边屋角处竟放着一个绣架,她走到绣架面前一看,是绣了一半的出水芙蓉,那仅有的半只莲花被绣得活色生香,尽态尽妍。杜瑶忍不住伸出手摸了摸。
“你绣的可真活”
颜秉初被人夸赞也不脸热,走到她旁边得意道:“那是,你不知道就这几片花瓣费了我多少工夫”
杜瑶有些佩服地看着她,说:“我最讨厌做针线了,我总是坐不住,那些针法把我的头都搞晕了”
颜秉初冲她挤挤眉,靠近她的耳边,轻声同她说道:“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其实也不喜欢做针线”
杜瑶不由地笑了,伸出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
“我们别‘我我我,你你你’的叫了,”两人重新手挽着手在屋里的凉榻上坐下,杜瑶立即将脑袋凑过来,拉着颜秉初的手在她手心笔画,“你也不用学那些人似的喊我‘杜姐姐’‘瑶姐姐’的,我的小字是‘真’,你就唤我‘真姐姐’好不好?”
真姐姐,假姐姐?颜秉初乐了,掩着嘴巴不住地笑。
杜瑶急道:“你笑什么?”
颜秉初戏谑的笑道,“我笑你想做我姐姐,也不能成天让我唤你‘真姐姐’啊。”
杜瑶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不由伸出手拍了颜秉初两下,“让你编排我”一时又犹豫道:“那喊我什么?”
颜秉初提议道:“就喊你‘真真’不行么?非得加个姐姐做什么?”
杜瑶捋了捋额前的碎发,不禁拍掌道:“这个好显得更亲密一些”又问颜秉初的小字。
颜秉初有些为难地看着她,“好像还没有。”
杜瑶道:“不若我帮你起一个?”不等颜秉初点头,便歪着脑袋绞尽脑汁,偶尔侧过头使劲盯她两眼。
“不如叫‘美人’如何?”
颜秉初一时愣在那,过了一会儿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看杜瑶想了半天想出了这么个称呼,要是真的叫了这个,成天被‘美人美人’的喊,她倒要以为她是被人调戏的颜秉初见她热切地盯着自己,不好打击她,便装作一本正经的想了想,道:“你起得真好听,不过,我担心娘是给我起了的,我自己不知道,这样岂不是辜负了你一片美意?”
杜瑶一听有理,连忙催着她去问。两个人便出了荷风院,往正厅去找徐氏。
第二十三章 杜家姐妹
这厢徐氏还在和杜夫人窃窃私语:“……把丝瓜晒干,研得细细的,用温水调在脸上,加点蜜就更好了……”
杜瑶拉着颜秉初闯进来,“娘亲,娘亲你们在聊什么呐?”
杜夫人转头看见自家女儿风风火火的样子,不禁颇为头痛:“一天到晚都没个消停的时候”又转向徐氏歉意道:“我这女儿实在是被我宠坏了,真是让你见笑了。”
徐氏见颜秉初同杜瑶站在一块儿,两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显得十分俏丽健康,心里忍不住欢喜,便道:“怎么会,瑶儿这性子我实在是喜欢,活泼一些讨人疼。”
杜夫人虽嘴上说“讨人疼什么,讨人嫌才是”可脸上仍是一副宠溺之态。
徐氏心下了然,杜府虽有三个姑娘,可从杜夫人肚子里跑出来的嫡女只有这么一个,府里那两个庶女也够她头疼了。
徐氏伸手招了女儿来,问道:“你们玩了什么?钓鱼去了么?”徐氏知道最近颜秉初迷上钓鱼。
颜秉初摇摇头道:“没有,我带真真在荷风院里玩了一会儿。”
“真真?”杜夫人笑着斜睨了女儿一眼,知道自家女儿同颜秉初一个下午已然是亲昵无间,心里甚是欢喜,同徐氏解释道,“我们家老爷在她周岁时,替她取了个表字,名唤‘真’,有‘心和得天真’之意。”
徐氏连连称赞起得好。
杜瑶挨着杜夫人坐下,问徐氏道:“夫人,妹妹有没有小字?”
徐氏笑道:“这倒还没有取。”
杜瑶一拍手笑道:“太好了我刚刚给妹妹取了表字,刚巧可用上了!”
众人皆好奇取了什么,颜秉初在一旁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果然,杜瑶满脸期待地看着众人,道:“我给妹妹取了‘美人’两个字,你们说取得衬不衬,好不好?”
徐氏和杜夫人均掌不住大笑。
杜瑶满脸疑惑。颜秉初促狭地冲她笑道:“许是母亲她们觉得取得太好了。”
杜夫人笑了一阵,抚着爱女的头发道:“这表字得你妹妹的长辈取了才是。”
杜瑶嘟着嘴巴,失落了好一阵才好些了。
第二日下午,颜秉初便跟着徐氏乘了两顶软轿到杜家的庄子上。昨日,徐氏同杜夫人商量好师傅就在杜家的庄子上教琴,毕竟杜府有三个女儿。
还未进了正堂,就见一个身影如同蝴蝶似的扑过来。杜瑶挽着颜秉初的手开心地道:“今天我可要带着你在我们庄子上好好逛逛。”
颜秉初嘴巴努了努,示意身后缀幽捧着的琴,道:“今天要学琴呢,哪有时间?等下回空了再说。”
杜瑶方罢了,她将头凑近颜秉初的耳边,轻声道:“待会儿见到我那两个姐姐,大姐姐就算了,二姐姐你最好离得远些。”
见离堂屋不远了,颜秉初却满脸不解地看着她,杜瑶也不好多解释,只好急道:“哎呀,你反正记着我的话”
颜秉初见她着急,便点点头示意她记住了。
两人跨进堂屋大门,杜夫人和徐氏早坐着了。杜夫人嗔怪地点着杜瑶的脑袋道:“就你话多”又招手向身后立着的两个女孩道:“来,见过颜夫人和你们颜妹妹。”
两个女孩子盈盈走来在徐氏面前福身:“见过颜夫人。”又向颜秉初道:“见过妹妹。”颜秉初回了礼,徐氏给了两人一人一个荷包。
一个大些的女孩笑着同杜夫人道:“母亲,这个妹妹长得可真好看。”
杜夫人笑道:“可不是,你们同她站在一起真真是做丫鬟的料。”
徐氏也笑道:“听你们母亲瞎说,三个水葱似的姑娘我见了心里喜欢的不行,哪里舍得让她们去做丫头子”
颜秉初在一边偷偷打量刚刚说话的女孩子,约莫十一二岁,身形窈窕,眉目秀丽,穿着一条紫绡翠纹裙,头上插着一支蝴蝶簪,倒添了一丝俏皮;她身边站着另一个稍微小些的女孩,颜秉初忍不住赞叹了一把,柳腰莲脸,我见犹怜,穿着件水蓝色的对襟衫子,素雪娟裙。
颜秉初悄悄地同杜瑶咬耳朵:“你二姐姐长得挺漂亮的啊。”
杜瑶抿着嘴巴哼哼道:“反正你记着我的话就对了。”
学琴的地方在正堂后一处单独的院子里。女师傅第一节课并没有让她们碰琴,细细地同她们讲解琴的结构,指法,坐姿之类的基本知识。
颜秉初没有压力,随便地听听,同前世的琴课差不多么。颜秉初想着,轻轻伸出右手拨了一个音。
声音不是很大,女师傅坐在琴前讲解得专心,并没有听见,倒是右手边的杜家大小姐杜珊抬头看了她一眼,冲她微微一笑。颜秉初不懂她微笑的含义,也回以一笑。
下了课,缀幽进来收拾琴,颜秉初想了想道:“不用带回去了,就摆在这儿吧,反正回去也不用练,每天搬来搬去也烦人。”
缀幽将琴罩好,笑道:“姑娘如今偷懒是偷得愈发明目张胆了”
杜瑶听了颜秉初的话觉得有道理,也同她的丫鬟冬雁道:“我的也摆在这儿吧。”
她转身挽着颜秉初的胳膊道:“今天下学早,我带你在庄子逛逛不?”
颜秉初看了看天色,点点头,嘱咐缀幽同徐氏说一声,便同杜瑶出了院子。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