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让人赶到惊讶的是,雍仁亲王竟然异常善解人意道:院长先生,若是你没有异议,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马上签订这个条约。
杨兴笑了笑,对雍仁亲王说道:亲王陛下,你看这样可以不,我们今天在武汉签订一个政府公文,让前线将军在丹东签订一个停战协议。
雍仁亲王没有任何异议。这时已经接近黄昏了,当即让谢持邀请在汉的政府主席林森、参议院议长张澜、副院长唐绍仪、参谋总长蒋百里等政府官员邀请各国驻华大使,在12月17号晚上8点,大家齐聚院长府,匆匆签订《中日友好互助条约》,由于签订地点为武汉,史学家又将之称为武汉条约。
中日友好互助条约》为中国政府成立以来,签订的一个具有里程碑的平等条约,条文规定。
1、本着中日一衣带水,同文同教的理念,特签订本条约。
2、日本政府承诺,将刺杀杨兴的元凶交由中国政府依法审判,在审判过程中,由日本驻华公使出面,保证其受到正常的人道主义待遇。
3、中日双方在即日起,交换在战争中所俘的战争人员。
4、废除《马关条约》以来日本在中国辽宁、台湾、澎湖列岛的一切权益。
5、中国收回辽东、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内地一切日本政府,日本财团通过不法手段获得的利益
6、日本承诺,将解散一切反对中华民国的组织。
7、中国解散在中国的朝鲜流亡政府,不再对朝鲜义勇军进行支持。8、本着东亚和平友好的原则,日本承诺特赦朝鲜流亡政府,朝鲜义勇军人员,日本宣布将在朝鲜基层进行民主选举,日方邀请中国可派观察团观察选举结果。
9、本着东亚繁荣,中日提携,中国承诺按照市价向日本出口钢铁与煤炭,钢铁、煤炭出口配额由双方组建专门机构商定。
10、为抵御苏俄在远东的扩张,双方共同承诺,建立领导人互访机制,政治军事互信机制,建立对苏重大事项通报机制。
主要条款共10条,顾维钧共用了两支笔来签订条约,以显示对该条约的重视。
在第二上午,在鸭绿江畔安东,中国朝鲜战区司令刘湘与日本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签订了前线停战协议,双方开始分批撤兵。
12月20号,杨兴来到国会,向大家讲述签订中日武汉条约的意义,鼓励大家继续建设国家。
议员们对中国政府这次谈判,对这次条约签订表示肯定虽然有人认为,中国放弃对朝鲜的支持,得不偿失,但是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没有必要为了朝鲜而流血。
特别是杨兴,更是感叹,想到前世朝鲜公然撞沉中国渔船,当即就颇为恼火。12月21号,参与刺杀刺杀杨兴的川岛浪速被引渡到中国受审。
12月23号,日本宣布宗社党等多个组织为非法组织,将其领袖逮捕后递解中国,对其主要成员,则驱逐出境。而中日条约签订,人在熙川的朝鲜流亡政府主席金九连连提出抗议,认为这个条约出卖了朝鲜人民利益,必然被朝鲜人民所抛弃。
这个条约也会被朝鲜义勇军所坚决抵制,命令在朝鲜熙川的部队进行对日军进行进攻,抗议中日之间合约。
但让金九颇为不解的,数支朝鲜义勇军拒绝接受金九的命令,宣布在中日军事观察员参加下,接受整编要求。
在12月25号,也就是条约签订后第5天,中国政府驱逐了盘踞在上海的大韩民国流亡政府。
虽然在解散过程中,一些朝鲜人反应非常激烈,有的竟然断手指铭志,但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执法原则,用催泪弹驱散闹事人群,解散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经过数日准备,在12月28号,中国政府正式任命台湾人连横为台湾省主席,刘明昭为台湾军区司令,乘坐中国12艘战舰,一个守备师,一个治安团横渡台湾海峡,进驻台北办公。
在临行前,杨兴一再交代连横,在3年军政期间,需要积极笼络台湾本土人士,培养台湾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感情杨兴专门告诉刘明昭,台湾已经离开祖国36年,很多年轻人都是在日本教育下,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这需要慢慢的教化,以改变台湾对祖国的离心力。
31号,连横、刘明昭抵达台北,与台湾总督石冢英藏签订交接仪式后,石冢英藏率领台湾一干殖民地官员黯然离开台湾,结束其可耻的殖民统治。
第632章 郁闷的斯大林
中日武汉条约签订后,受到世界各国政治领袖的一致祝福由于中国积弱成贫,这几年连战连败,这次打败东洋小列强,这无疑让人对中**力感到惊讶。品 书 网 (w W W 。 V o Dtw 。 c o M)
在中日开战的时候,美国英国法国公使一个个声言中国必败,杨兴怎么触犯这个霉头,与小日本发生战争,不论怎么说,日本也是列强中的一员,虽然排名有点靠后。
但战争进程大跌眼镜中,中**队不但打败日本联合舰队,消灭对关东军10余万大军而且还在鸭绿江畔,不但抵御十个师团日军的进攻,而且还对日本第13军十万人马给以毁灭性打击。
这些行动,可大出列强意料之外。但是,斯大林毫无疑问是一个异类,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甚为恼火,连呼不可思议,派出大量间谍,以探明中日条约是否有关苏联部分。
另外,为了防止中国报复在中日战争中,苏军不但明里暗里的支持日军,还支持德王、雷中田等人发动武装叛乱,还兵分进攻从背后夹击中国的可耻行为。
斯大林下令对远东方面军区,后贝尔加湖军区全面进入紧急装填,各部全面进行扩编,以应对侵略成性的法西斯头子杨兴。但是,令斯大林意想不到的是,中**队只是将边防部队前调而已,根本没有出现斯大林预计的大规模入侵。
到32年6月份,正在苏俄日渐放松警惕后,一个消息再次传来,杨兴亲自前往昌图对梁忠甲将军进行祭奠,不但以国会名义将将军战死日子定为国耻日,而且再次叫嚣君子报仇十年不报,要收回被苏俄侵占的所有领土,要让斯大林平等、公正的对待中华民国。
这可让斯大林大为恼火,有消息传言,自二十一条开始,杨兴就准备击败日军,一雪甲午战役,二十一条的耻辱。现在,羽翼丰满的杨兴,国势日渐强大的中国,居然发出如此叫嚣,如此对苏俄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而从中国传来的种种迹象表明,中**队正积极备战,以应对与苏俄旷日持久的战争,这无疑让斯大林更是心惊肉跳。
武汉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中国收回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掠取的各项权益,全国各地学生、工人纷纷游行示威,要求那些对新政持观望的人认清情势,积极主动落实经济、文化、社会建设。
在欢庆的人群中,有一支特殊人群,那就是流落在海内外的数百万华侨,他们分布在美国、南洋诸岛,如犹太人样,过着寄居生活。
听到中国在中日战争中获胜后,南洋华侨组建了一个代表团,团长为陈嘉庚先生。离开家乡的远方游子,在南洋遭到当地土著、荷兰、英国殖民者双重压制,不但赚到的财产没有保障,而且有的时候身家性命也常常遭到殖民者,当地土著的侵蚀。
如今祖国大胜了强敌日本,大家也该扬眉吐气一番,在数个华人社团商议后,在致公党的领导下,组成一个南洋华人代表团回国庆祝胜利。在历史上,中国致公党是通过洪门发展起来的。
陈炯明在与孙中山政治斗争中失败后,来到南洋,依靠南洋闽粤人较多的特点,将各地洪门联合起来,成立了中国致公党。由于历史已经转了弯,虽然陈炯明也如历史上那样失败了,但是被杨兴任命为广东省民政部长,在广州政府迁往武汉的时候,继任广东省长,所以,陈炯明没有时间与精力来整合各地洪门。
但是,由于叶举亲自指导炮打院长府,杨兴虽然认为与历史上有所差距,但是为了与中国革命党团结,在入主广东国民政府后,也不敢启用叶举。但毕竟人才难得,在陈炯明求情后,杨兴一琢磨,中国在南洋不是有太多闽粤华侨吗?
这些势力应该整合一下,在派出以陈余为首的海盗团体,专门劫掠过往日本船只。为了支持陈余海盗团体,决定令叶举为军情局少将站长,派往南洋,整合南洋势力。
这叶举等人在南洋还是做了很多工作,在其协助下,在南洋建立了25个据点,通过秘密渠道掌握日本商船动向,帮助海盗团体从事强盗这个很有前途的动作。
对令人头痛的海盗团体,日本派出多支海军前往进剿,但又是叶举等人战斗在秘密战线上,借助众多的华裔,准确掌握日军海军动向,挑拨日本与英美等国家关系,保护自己的海盗组织。在这之后,在叶举领导下,南洋洪门逐渐整合,在南洋,华人逐渐演变成一个统一的社团,那就是中国致公党,党首为叶举(历史上为陈炯明)。
在中日战争前夕,以陈余为代表的中国海军势力逐渐退出南洋,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洪门势力,他们在中日战争的时候,劫掠了数艘日本运输舰,有力支持了中日之战。现在,战争已经胜利结束,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实业界,以叶举为代表
的洪门势力,联合组成一个代表团,前来武汉。一则表示祝贺,二则希望祖国对南洋华侨予以支持。在南洋,殖民者利用华侨统治当地人民,挑拨土著仇视华侨,将一切问题归咎于华侨。
对这群远洋游子的到来,杨兴代表政府表示热烈欢迎,但是针对谈到的支持,杨兴就表现得相对理性得多。
刚一坐下,没有半点含糊,叶举当即提出要求道:院长,在南洋,经常发生华人与当地土著纠纷,不时发生械斗,我们这次前来,是希望政府能够资助一些武器,以保护我们南洋华人利益。
对南洋局势,杨兴印象深刻。在前世,98年印度尼西亚,不是爆发了排华骚乱运动吗?对叶举等人要求,杨兴是理解点。但对叶举等人一上来就要求政府提供武器,还是表示惊讶。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南洋华侨伤心,静下心来,杨兴耐心询问南洋局势,华人与当地土著骚扰状况。在经过简单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南洋问题主要是土著看到华人通过数代勤劳劳动,积累太多财富。
华侨生活水平远远在土著之上,由于殖民者是统治阶层,土著敢怒不敢言,所以才将一切怒火发在华侨身上。而另一方面,由于荷兰、英国殖民统治式微,为了维持自己在南洋的统治地位,也常常挑拨华人与土著的矛盾。
对这种情况,杨兴耐心的讲解。在几个世纪前,荷兰人是海上马车,但是国力日渐衰败,现在实力只能在欧洲属于二流国家。在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是日不落帝国,但其经济总量远远低于美国德国,其军事实力,已经不能满足统治庞大殖民地要求。
在埃及,在印度,都因为独立呼声让其难以应付。如此,可以预见,当印度、埃及获得独立地位后,南洋诸岛也将获得独立地位。我们华人,如今在南洋是协助荷兰、英国统治当地土著,我们应该防止,在荷兰、英国退出后,我们还会被当地土著所统治,我们南洋华人应该成为南洋的主人。
因此,我们应该借助荷兰、英国殖民地的力量,发展我们自己,在南洋逐步壮大自己实力。当英国、荷兰殖民地统治瓦解的时候,我们能够在一些我们占据主导的地区,战略要地,建立以华人为主导的国家。
同样,在帮助荷兰、英国殖民者的同时,也需要注意殖民者挑拨离间,在南洋,培养亲近华人的土著,再通过这些代理人,逐步完善对土著的统治。
众人一听,大惊,特别是陈嘉庚,惊慌问道:院长,虽然荷兰、英国在南洋势力已经式微,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华人来进行统治,但是说到荷兰、英国殖民地瓦解,这是不是言之过早呢?
杨兴笑道:各位,在1870年,美国经济总量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意味着什么呢?美国虽然也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在数百年开垦,大家思想已经不同于过去了,过去为了保证通商,必须要建立殖民地,就像在南洋、在中国,但现在,由于美国兴起,中国崛起,意味着通商不再需要殖民地了。
通过殖民地方式通商,易引起所在国民反对,造成杀戮,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直接对原材料、黄金、白银掠夺,不但维护成本比较大,而且还容易引起所在国反对。
不如通过支持建立支持通商的独立国家,通过寻求代理人,保证通商政策的进行。这就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内涵与实质。
听到如此解释门户开放政策,众人虽然大笑,但还是不太理解,杨兴只好再耐心解释:陈先生,就拿你在南洋种植园来说吧,雇佣了大量的当地土著,若是你不提拔几个当地土著人,全部由汉人来负责种植园管理,下面土著人绝对不会与大家一条心,如此种植园完全没有效益吧。
陈嘉庚沉思片刻,点头道:院长,你是不是说,如果有更好的生意可做,我会放弃这些植园直接经营权,或者转给同胞,或者直接转包给当地土著?
杨兴反问道:陈先生,难道不是吗?若是你要做所有橡胶销售,或者制造轮胎,你想你还会一天到晚将精力放在种植园吗?
你难道不会转给同胞帮忙管理,或者转给当地土著代为管理吗?陈嘉庚一听,当即会意过来,连连点头。
杨兴也笑道:各位,如今荷兰、英国力量已经不足,因此我们应该控制南洋经济,在荷兰英国政治殖民地告终后,我们应该将其沦为我们汉人的经济殖民地。
一个人问道:院长,你的意思是我们要高举反抗英国人、荷兰人殖民地统治的大旗?杨兴摇摇头道:我们没有必要,在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我们目前还是受益者吧。
我们应该利用荷兰、英国殖民统治,来巩固我们的地位,如我们在战略要地,如新加坡,爪哇岛等地区,控制了南洋交通命脉,控制了其经济命脉,能源命脉的地方,大量居住我们的华人,如此,当南洋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