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春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夏春秋- 第4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常青又点了点头,站在地图前,一直看着地图上的变化。段麒麟并没有急着去打搅总司令,他知道,现在总司令正在想解救那两支部队的方法,而这个办法,显然不那么容易找到。

“如果我们降低空中支援的强度,将时间延迟到5个小时的话,”许常青顿了下,皱着眉头继续说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前方部队的伤亡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应该很严重!”段麒麟的脸色一点都不轻松,他知道,延迟2个小时,带来的伤亡也许是无法估计的,“如果情况糟糕的话,可能我们将丧失营救20军与21军的机会,如果情况好点的话,也许他们能够坚持下去!”

对一名参谋长来讲,本不应该存在什么可能或者好象之类的话语,但是对现在的情况来讲,战场形式瞬息万变,任何人都不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段麒麟也不敢用肯定的语言,而是将问题留给了许常青去解决。

“好吧!”过了一会,许常青似乎下定了主意,“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必须在2个小时之内通知到21军与20军,让他们至少坚持5个小时,也就是在明天凌晨2点之前,不能让部队崩溃。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可以放弃部分阵地,就算被印度军队包围了,也必须要给我坚持下去,等待救援部队的到来。另外,给志愿军空军下命令,降低打击强度,对印度的指挥机构做重点打击,将空中支援的时间延长到5个小时以上。最后,让39军做好全面突击准备,4个小时之后,在全线对印度军队进行突击,不管怎么样,必须要牵制住印度第一线的20万部队,如果有可能的话,寻求获得一到两个突破点,如果能够打通与被围困军队的联系,那就最好,如果不行的话,39军必须在突破之后,向印度第一集团军的南方集团发动进攻,牵制住印度部队进攻的速度,降低被围部队的压力!”

段麒麟很快就把许常青的命令记录了下来,马上就让等在旁边的助手参谋员去执行这些命令了。而这时候,段麒麟也发现,许常青准备的并不是一次小规模的救援行动,而且,这位总司令准备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救援,他甚至想利用这次救援的机会,在整条战线上为下一次进攻做好准备!

“对了!”许常青看到段麒麟要离开,叫住了他,“空降16军的军长江涛在哪?如果可能的话,马上帮我把他找来!”

段麒麟点了点头,再次转过身来的时候,旁边的助手参谋员突然朝电子地图上指了一下,惊讶的张大了嘴。

等到两位将军回过头来的时候,电子地图上已经把最新的战场变化情况清晰的反应了出来。等两人一看清楚变化,也同时惊住了。

“好了,现在你马上去把江涛给我找来!”许常青最先恢复了镇定,“现在我去与总参谋部联络一下,等下江军长到了,让他直接到我的办公室来!”

段麒麟一点都不敢耽搁,马上就出去找江涛了。而这时候,战场上的变化也已经传遍了志愿军总部,所有的参谋人员都忙碌了起来,看来,这一个夜晚,所有志愿军官兵都注定难以入眠吧!

第六章 临危授命

当志愿军总部正在准备对被围困的两个军进行营救行动的时候,印度在全部战线上的反击也开始了。虽然,这次印度的反击比第一集团军的进攻晚了进10个小时,已经错失了最佳的机会,但是这也给志愿军的救援计划造成了巨大的麻烦,至少志愿军要想把注意力都之中在中部战场上,那是不大可能的了。

首先,是印度北部战区南面的第六集团军开始向38军与30多万巴基斯坦国防军驻守的防御阵地发动了冲击。虽然,因为20军与21军两位军长的错误行动,造成了现在志愿军全线被动的局面,但是许常青知道,现在印度的部队已经被压缩到极限了,即使20军与21军不出现什么错误,印度人照样会发动反击,而且,38军军长王亚光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许常青还不用多担心他这个方向,仍然把指挥战斗的权力完全交给了王亚光。

面队印度第六军团的强大压力,王亚光并没有采取被动防御的方法,而是将主要的阵地防御任务交给了巴基斯坦军队负责,出了留下军属远程炮兵之外,王亚光指挥着38军的两个师,以及独立突击旅,开始向印度第六集团军的软肋发动冲击了。比起20军来讲,即使38军还没有接受现代化的改装,但是两支军队的作战力量绝对有很大的差距,至少,在战斗的意志上,20军还是无法与38军这支中国解放军第一军相提并论的。

38军的反冲击很快就见到了效果,2个小时之后,就从印度第六集团军的北翼突破了进去,而印度军团见到突破38军的防线无望,甚至还有被反包围,被中国志愿军吃掉的危险之后,也理智的缩了回去。

印度在这个方向上的牵制性进攻最先开始,也最先结束。虽然,38军强悍的战斗力是印度人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不要说印度的军队,就算拿美国第一装甲师在38军面前来抗衡,也难以占到一点优势。另外,印度第六集团军本身的战斗力并不强,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印度第六集团军是最早接受美式装备的军团,下设一个装甲军,一个快速反应军,一个集团军防空师,一个集团军远程炮兵师,另外,还可以随时补充两到三个预备役军,上升为增强集团军。虽然这样的集团军的实力是够强大的了,但是,在前面的战斗中,第六集团军因为一直在中部战区作战,充当了进攻的急先锋,所以损失非常大。而现在,兵力是补充上来了,但是部队的素质却根本再也提不起来了。所以,现在印度第六集团军与新成立的集团军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由于基层军官的损失十分巨大,导致其对中国志愿军防线的突击根本就没有收到什么效果!

在第六集团军对38军的防线发动冲击的时候,印度北部战区的别的军团也开始向志愿军发动反击行动了。虽然,有的地方战斗要激烈一点,但是因为印度的反击迟到了10个小时,这已经让志愿军将进攻转化为了防御。虽然印度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在军队素质上,却根本无法与志愿军对抗,而且在地面远程支援火力上,印度并没有多少优势。所以,印度的反击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出了将志愿军部队牵制在了原来的地方之外,几乎就没有见到有别的用处。但是正因为如此,志愿军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如果印度在一处地方突破了志愿军的防线,那么后果是非常难以想象的。而这,也是直接促动许常青做出全力营救被围部队,迅速解决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

当赵隼鹰才坐在飞行员食堂准备吃自己这天的第一顿象样的饭菜时,就接到了紧急起飞的命令,来不及吃下一口,赵隼鹰就拿着个面包朝自己的战机跑了过去。

现在,他们驻扎的地方是一个前线野战机场,是8个小时前,他们执行第一次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返航时就降落到了这里。而让赵隼鹰想不到的是,这个野战机场竟然还有一套晚上的厨房系统,能让疲惫的飞行员吃上热的饭菜,只是,他好象并没有机会能够享受到这种待遇!

连续执行了3次对地打击任务,光是投掉的炸弹都已经超过了20吨了,现在,他们中队又要准备出发了。由于野战机场确实不够大,所以只有他们中队的16架战机在这里,而另外2个中队被分散到了另外的两处野战机场上。

当赵隼鹰驾驶战机升空之后,战机上的通信系统也接收完了作战任务。这次,他们要打击的是一处印度的全频段干扰系统,正是因为这些东西的存在,导致了与前线部队的通信受到了巨大的阻碍。而在前几次的打击行动中,他们都无功而返。因为印度的将领也认识到,只有这种系统才能够弥补印度在情报与通信方面的不足,将双方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来,所以印度人将所有的远程地面防空火力都布置在了这些干扰器的周围,让中国的攻击机只能望而兴叹。只是,这次的行动能够成功吗?赵隼鹰心里都没有点底。

当他看完了作战任务之后,才发现,这次下的是死命令,要不计一切代价的摧毁印度的这套系统,也难怪,将他们这支攻击机王牌大队给用上了。而在他们大队的三个中队中,第一中队负责对印度的防空系统进行压制,而第三中队负责对印度地面部队进行打击,最或的工作交给了赵隼鹰带领的第二中队。显然,他们第二中队是全大队战绩最好的一个中队,那最困难的任务也就交给了他们。

起飞之后,赵隼鹰并没有过多的控制战机,只是按照计划里面的要求,将战机加速到了1。3马赫之后,就关掉了加力燃烧室,保持着这个速度向印度的干扰系统杀了过去。而趁着到达战区之前的时间,赵隼鹰还抓紧机会吃下了几块高能巧克力,虽然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是都快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就算是铁人,也快熬不住了吧!

很快,他们就在空中与另外2个中队联系上了,现在第一中队在前面20多公里处,准备为他们清除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第三中队在侧面20多公里处,准备对那些冒出头来的印度地面部队进行打击。只有赵隼鹰他们一直呆在中间,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到最后的时刻,他们才会用自己携带的武器,对印度的干扰系统发动致命一击。

在前面的战斗中,赵隼鹰他们已经知道,印度的地面防空火力主要是射程超过120公里的S…400防空系统。这是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中国也曾经想购买,但是并没有能够买到。虽然,比起S…300来讲,射程提高了不少,但是在电子设备上,并没有多少改进,所以,中国的攻击机很快就掌握了印度这些防空系统的特征,并且找到了对付这一系统的办法。

在距离印度防空阵地还有150公里的时候,第一中队的16架战机几乎同时开始降低高度,从200米的低空向目标杀去。虽然,S…400对战斗机一类的目标最大的拦截距离应该在120公里以上,但是,这只是指高空目标,而对低空来袭击的战机,其拦截距离能够达到40公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第一中队开始突击的时候,第三中队也跟了上去,开始用携带的炸弹压制住第一中队前进道路上的印度军队,防止他们使用短程导弹来袭击第一中队的战机。此时,战场上的部队密度是相当大的,而要选择一条可以避开印度地面部队的进攻线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赵隼鹰他们也没有时间这么做了。所以,只有一边压制,一边前进!

在距离目标还有50公里的时候,第一中队已经在反辐射导弹的最远射程处发射了导弹。然后,这批战机一起改变了飞行线路,开始在印度防空系统的最大拦截范围之外巡航飞行。此时,战机是的被动探测雷达能够很清楚的看到那些印度防空阵地上的雷达发出的信号。即使这时候印度的防空雷达关掉了机器,反辐射导弹也记住了它们的位置。而且,在这批战机后方250公里附近的天空中,还有一架联合打击指挥机正在为他们提供印度地面防空系统的情报。所以,不管情况怎么变法,只要这些反辐射导弹能够被发射出去,那么印度的防空雷达十有八九是逃不掉的了。

在第一中队开始攻击的时候,赵隼鹰他们已经同时降低了高度,速度也随之降低了。现在,他们必须要等待第一中队在前面为他们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才能够继续前进,不然冒着印度人的防空火力发动进攻的话,那将是损失非常大的行动!

很快,当第一中队从印度的防空阵地上飞过的时候,印度防空系统的北面已经北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来,紧跟在这批战机身后的第三中队也迅速的扫清了附近残余的印度部队,而赵隼鹰他们几乎是毫无阻碍的到达了对印度干扰系统发动攻击的位置上。

在按下炸弹撒布器的按妞之前,赵隼鹰还一直很担心。比起前面几次袭击来讲,他们这次的行动太顺利了,顺利得有点异常,有点让人不敢相信!而当赵隼鹰把导弹发射出去之后,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这时候,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导弹被发射出去了,那么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也差不多该返航了吧!

印度的全频段干扰在他们的反击开始12个小时的时候,突然停止了。而这一下,志愿军的通信系统重新恢复了工作。当指挥重新畅通之后,恐怕就再也没人能够阻止志愿军的突围了吧!

此时,身在第一线的奇拉维将军知道他们的干扰系统被志愿军空军炸掉了之后,心里一沉,知道自己的这次反击,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在前面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奇拉维清楚的认识到,印度之所以能够在第一阶段战斗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是因为印度掌握了情报上的优势,同时控制了天空。而从志愿军参战之后,印度已经失去了在情报方面的优势,同时制空权也交到了志愿军的手中,所以,印度节节败退,即使是进攻,也是在没有志愿军的方向上展开的。而等到志愿军一加强到巴基斯坦的防线上来,印度的进攻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而这一切,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印度军队的实力不如中国志愿军,但是要从小的方面来看,正是因为印度失去了控制信息的能力,所以落到了下风。因此,在开始反击之前,奇拉维就非常明白,如果无法将中印双方对信息的使用能力拉到同一个水平上来的话,那他永远别想在战场上获得建树。

印度要想现在就赶上中国在信息方面的优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追赶,那就要让大家都变成瞎子,这样也算是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来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奇拉维只能使用上全频段干扰的办法,非常幸运的是,正好印度研制出来的第一套全频段干扰系统送到了部队中来,也正好被奇拉维利用上了。

在前面这十多个小时的进攻之中,奇拉维指挥的战斗可以说是有声有色,虽然是突然进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从整个战场上来看,印度方面还是占有优势的,即使没有多少空中支援,凭借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奇拉维仍然有信心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