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这种衡量尺度也可以充分把人的诉求烈度进行差分区别——原先,1个消费者非常炽烈的需求,和1个消费者相对平淡的需求,在市场表现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一个人的权重。现在那些非常炽烈的需求,可以通过表现为“双倍的付款”来表现得更为强烈。让那些“500个原先都不屑于看网络文学的人掏钱看的作品”,在市场表现上可以得到“1000个已经常年看小白文看成老油条的读者掏钱看的作品”一样的权重。
初音的一切大刀阔斧,最终都指向一个词:文化多样性。
不苟且,不套路,不跟风,有观点,有态度,有坚持。
知道人工智能和机器写作未来能够提供什么,所以初音要优先扶持那些未来更不容易被机器人所取代的创作内容。
人类,就应该以做机器取代不了的事情为荣。
乍一看很多人还以为顾莫杰被大黄易的丁三石灵魂附体了。
……
得益于初音在国内互联网内容领域的巨大用户基本盘,预想中因为改革而必须面临的亏损阵痛,被压缩到了最短。估计2012年亏一亏,明年就能稳住了。
某点网站的阅读客户端,也被改得七零八落。初音方面花儿非常大的投入,借调了UC系最成熟的用户体验团队和支付安全验证团队,来优化APP体验,确保正版用户流畅、不卡顿,安全校验和其他防盗校验能提前到手机层面就解决掉的,就尽量平时解决——
这种套路的技术手段,和初音钱包PC版比支付宝PC版还不卡,如出一辙。因为初音手上有电脑管家和手机助手,甚至有直接定制安卓最底层的优势权限,所以和系统安全相关的一切检索,初音都可以做到最不卡的用户体验。
某点APP原本磕磕绊绊的辣鸡用户体验,就此焕然一新。连界面配色,都变得很符合初音系的白绿色调,很亮眼。
这一切,造就了初音对网络文学的平稳接盘,用户数量终于开始攀升。
毕竟,因为从魔兽世界开始经营起来的庞大用户群,加上多年来的深耕,国内已经有三四千万人养成了为初音系的虚拟物品付钱。
付钱习惯,都是难能可贵的。
换了任何一个其他巨头来做这桩生意,都没有这么好的下场。
随着网站经营数据筑底稳健,渐渐有更多的人开始相信顾莫杰的眼光。
毕竟亚洲首富连战连捷的光环,可以带给人们的额外信心是非常可观的。稍微一点经营数据的改观,都足以冲淡此前“圈内资深人士”对顾莫杰这种跨圈瞎指挥的质疑。
陈天乔留下的那位网站负责人,也在短短一个月里把思想工作充分做了下去,让大家适应新管理模式、加强学习、加强和初音人工智能研究院那边调来的新同事之间的合作。
学习理工科知识,知道新的内容推送工具的用法,包括怎么更好地实现人机配合。
这条路,注定是漫长的,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前人走过——不仅是中国人没有走过,连佩奇和扎克伯格乃至亚马逊老板贝索斯也没有走过。
估计到2013年春节为止,这条前路上依然会到处是坑,过了这段最痛苦的时间之后,公司才会有顺畅的执行力。
月底的时候,顾莫杰再次莅临了旗下的网文公司,视察并且给大家宣讲未来的经营方向。他明显可以感觉到,氛围和陈天乔刚刚把网站卖掉的时候不一样了。
负责人亲自收拾了大会议室,把公司所有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内容审核人员叫到一起。大家都一脸的心悦诚服,等着顾莫杰再出奇招。
“下面有请顾总为我们讲话,大家要珍惜这个机会。”
顾莫杰接过话筒,试了一试,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有谁能回答我,我们这个网站,卖的是什么?”
玩什么玄机?顾总不是很直白的么?
下面的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最近的轰炸式学习烧掉了太多脑细胞,不带再这么玩的呀!
“不是书么?”
“对,电子书。”
“卖的是网络文学作品啊。”
十几秒钟的窃窃私语,见顾莫杰还不满意,赶忙有两个脑子快的人补充了几点:“不对,不光是书,顾总肯定是想说经营全局IP,拿到了书的著作权之后,还要经营好影视、游戏改编权才对。”
“对啊!初音娱乐那么大的盘面,游戏影视都在做,肯定是这样的!”
“难怪顾总不怕小说上亏钱,原来后面还有那么多挣钱的生意等着呢。”
这几个答案自问是比较靠谱的了,补充出来之后,再无人有异议。
这几年,国内的电影市场可是火爆非常,每年的总票房都从两三年前的不足百亿,暴涨到两三百亿之多了。国内娱乐圈这几年的热钱,都在往电影上砸,连那些最良心的歌手都不怎么在乎音乐创作,想着跨界到电影圈捞钱了。
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
顾莫杰听了有点悲哀。
没想到手下都是这样的人,在往那种方向动歪脑筋。
“这些答案,我很不满意。我知道这两年电影热的风口很好,但是风口能风几年?这两年的电影热是O2O补贴大战和移动支付场景化的大潮带起来的,你们真以为中国的电影产业成熟到那种程度了?我知道,影视热肯定会带来IP改编权的升值。但是你们做文学的,就好好做文学,该怎么运作后续改编权,集团有更好的资源,不用你们操心。再给你们一个机会,回答一下——我们这个网站,是卖什么的?”
看来,不会有人回答的上来的。谁让顾莫杰的问题过于刁钻。
“算了,是我问的不好,那就自问自答了。我们卖的,是‘知识从大脑到大脑的服务’。”
此言一出,下面简直就是一片懵逼。
握草!玩文字游戏啊,什么叫知识从大脑到大脑的服务?
幸好,顾莫杰马上自圆其说了。
“大家都知道,去年初音智能对初心手机产业作出了一项调整,就是回收不满两年使用折旧的旧手机,然后翻新后和合作友商贴牌,以‘小米’的品牌出售千元机。
这项计划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乔布斯死前构思的‘手机服务型产品改良’方案。乔布斯认为,现在的手机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如果等手机用坏了再换新的,肯定会导致潮人们用不到好的手机,如果不坏就直接换,旧的扔了又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所以最好的当代手机经营模式就是服务租赁——每年给苹果公司3000块钱,让苹果确保用户有最新最好的手机用,一出新款就可以去门店替换。
但是,乔布斯低估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财产所有权的占有欲望,他低估了大多数吊丝希望拥有一部好手机的产权的动力,所以那种套路不是很成功——而我们初音,改良了乔布斯那套做法的表述话术,从租赁,变成了折价回收旧手机,实际上起到了服务租赁的商业效果。”
顾莫杰说到这里,人人都懂,只是觉得他讲解得太细了。
大家都好歹是懂点儿经营常识的。
“所以,任何好的公司,都应该脑子里有一根弦。如果可以卖服务,那就不要卖产品。客户要享受的是产品背后带来的效果和好处,而不是占有那样东西本身。客户买电钻是为了要墙上的洞,而不是那个重不拉几又占地方的电器。而网络文学就更是如此——客户要的是知识和爽,从作者的大脑,到读者的大脑,而不是书的物理实体,如果他们要的是物理实体,为什么不去囤积纸质书?”
“顾总,您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要怎么强化‘卖大脑到大脑的服务’呢?我们现在的经营办法,除了名义不对,别的并没有什么问题啊。”
一群胆大不怕炒的勇士,本着广开言路之心,勇敢地提出了质疑。
“当然有问题!”
第八十八章辣鸡妙用存乎一心
“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为卖书的,尤其是卖的电子书。那么,因为我们没有卖任何物理实体,所以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创造的价值就是电子书的文字里所负载的那些思想内容。
而思想内容要怎么体现价值?毫无疑问是靠知识产权的保护,靠著作权,靠著作权中的‘复制权’,来保护我们的利益,来实现我们的利益——一本书,被作者写出来了,然后在网站上被存储,复制到千家万户的电脑或者手机屏幕上,在这个过程中,享有复制权的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只要我们认为我们是卖书的内容的,我们就摆脱不了这个窠臼。”
顾莫杰这段话,气势可谓振聋发聩。至于内容么,在无数脑子没有转过弯来的人眼中,无非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顾总说得好对啊,可是怎么听起来都是废话?”
“刚才我们说卖IP改编权了,他又说那不是重点,有别人操心。怎么一回头又说不能盯着卖书的内容本身?”
“看来大家并没有反应过来我真正要说的意思。这样吧,我再问一个简单一点的问题,引导一下。”顾莫杰并不在乎这样的反应,“大家说说看,谁学过历史,谁知道稿费或者说版权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人类历史古已有之的么?”
这个问题相对简单一些,一群编辑纷纷看向了历史频道的同行:那些人经常审核历史穿越文,肯定这方面知识比较丰富吧。
其中一个历史类的编辑站起来:“应该是古已有之的吧,至少一千年以上。当然更早就不好说了。”
顾莫杰眉毛一挑,似乎抓住了一个可笑的错误。
“你是说,至少一千年前,就有版权费一说了?有证据么?”
历史编挠挠头,想了想:“有,原先审过一本唐宋时候的穿越小说,还是个大神作者写的,他和我交流的时候给我看过原始证据,那个年代的人在社会商务活动中,就已经给‘润笔’或者‘润格’了,只不过不叫稿费或者版税这种现代名词。”
顾莫杰一听就笑了:“润格等于为著作权所支付的费用么?你在开什么玩笑!你这个工作是怎么做的!”
“怎么?有什么不对么?润格就是稿费啊,顾总该不会是不懂古文吧。”一群小文艺叽叽喳喳地窃窃私语,八卦之火猛冒,似乎为抓住了大领导的无知而窃喜。
“润格当然不是著作权使用费——别以为我是咬文嚼字,也别以为我不懂古文。如果对照古籍证据,仔细考究唐宋时候那些需要支付润格的场景,往往是在作者亲笔题写了字幅、画卷、或者手稿的时候。也就是说,这笔钱是付给题词题画的人、用于买手稿原件的钱!
换句话说,润格只是相当于今天大家问书法家或者画家买字画原件的钱,不包括复制印刷权所应支付的钱——在那个时代,买走原件和手稿之后刻稿翻印,是不要钱的。不然为什么我们没见过以翻印复制品的销量为依据的‘润格’?”
顾莫杰这么一说,大家顿时反应过来了。
好像真是这么回事?
古代的润格,从来没听说过按照翻印销量给钱的。如此说来,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笔“买断稿酬”,或者更有可能是“买原件的钱”。
“知识产权”这个属性,貌似在古代确实是不存在的。
可是,顾总费那么大劲说这些,究竟图个啥呢?在座诸人的内心更加好奇了。
“如果我们看历史,知识产权‘按复制销量分成收钱’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应该是古登堡发明现代意义上的印刷术之后出现的。”
“为什么是这个时候出现的?!”顾莫杰前一句话刚说完,这个问题已经在大家心中冒了出来。
顾莫杰看大家的表情都知道,所以,他也不需要设问了,直接报答案就是。
“为什么?这就要回到今天问题的本质——卖书的目的和本质是什么?是完成‘知识和内容从写作者的大脑到读者的大脑这一过程的服务’。那么,在印刷术发明之前,制约这种服务的最瓶颈环节是什么?正是内容的大量复制。
在手抄书的时代,存在稿费么?不,因为知识不存在大批量复制传播的可能,要书你就自己借回去抄好了。如果要给钱,也是给借书的钱,而不是复制使用费,这个服务的所有环节中,最瓶颈的环节只是抄写。
在雕版印刷的时代,虽然有了大批复制的可能,但复制成本高昂,所以这整个服务链条当中,最稀缺的依然是‘复制的工业产能’,而非内容原创能力。很多有诗人属性的文官,需要花一辈子去攒钱,甚至为此贪钱,自筹资金——比如明朝一个文官要出一本自己的个人诗集,还得自掏腰包500两白银的巨款,去‘刻一部稿’。
只有到了大规模印刷时代,甚至电子阅读时代。内容创作者发现自己突然爽了,知识产权这个概念一下子重要了,因为制约内容传播的瓶颈,再也不是印刷或者显示,而是有没有人来进行最原初的创作——一项服务产品的对价,其主体部分不正是该付给提供最瓶颈环节劳动的人么?
那么,未来呢?未来,在‘知识从人脑到人脑的服务’中,最瓶颈的,是哪个环节!谁能告诉我!”
顾莫杰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没人质疑他的目的了,大家只是对答案依然摇摆不定。
“会是哪个环节?好高深的问题,可是,不应该还是创作么?虽然现在有几百万人在写书了,但是那还是费时最多的环节啊。”
“我好失望,竟然没有一个人看见——我让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精英给大家洗脑转变观念,都白洗了。”
顾莫杰等了三分钟,听到的都是毫无营养的回答。
“未来最大的瓶颈,当然是‘找书’,如今这个时代,在我们这个网站上建了账号试过水的写手,已经有400万人了,还有藤讯和度娘那边的,可以说,试水写过书的人,比付费读过书的人还多。网络让写作者可以避开出版社和印刷厂的瓶颈门槛,随便一个初中生会发帖就有资格写。
如此一来,信息爆炸,内容泛滥,对读者来说,最难做的事情当然就是‘选书’或者说‘找到自己要看的东西’了。
也许他知道自己要看啥之后,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找到盗版,不花钱。但是他需要花费半小时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找到值得他一看的东西,这些时间不是成本么?未来社会,核心是对人类注意力的争夺,因为每个人都只有一天24小时,无论科技怎么发达都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