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影大师-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好意思,办公室那边忙不过来,让你久等了……”一个灰色西装的中年男人边说着话边进来,突然就呆住。

“没关系,我刚刚正好睡了一觉,只是玩笑,”叶惟起身走去,微笑地伸出右手,“你好,我是叶惟。”

“你好……”中年经理惊讶的当然是这个“制片人”的年纪,这才明白那句“看上去好年轻,像个高中生”是什么意思,那不是比喻,是实话实说,这就是个亚裔高中生啊!

“呃请坐,我是盖尔韦尔逊,叫我盖尔。”他满心的无奈,又要浪费掉十分钟了,怎么什么人都敢跑来。

叶惟坐了回去,清楚着现在的情况,自己太年轻了,让人无法轻易信任,这是人之常情,这个问题也必然会跟随自己很久。

但他还是会有机会的,经理不敢不给,因为电影业流传已久的一条祖训:“做人要有礼貌,永远不要随便得罪某人,因为他说不定是下一个斯皮尔伯格,或者就是亿万富翁的儿子。”

聪明人都会尊重它,所以他才敢大咧咧的过来。

果然,盖尔坐下之后,就照例地问道:“那么,惟,你对《阳光小美女》有兴趣?”

“是的,我在杂志上看到关于它的信息,我知道焦点的制片能力,一个让你们这么头痛的项目,肯定有它的独特之处。”

叶惟的语气正经起来,年轻的声音听不出儿戏。

这让盖尔有种怪异的错觉,仿佛坐在自己对面的真是个制片人,也有点认真了:“《阳光小美女》的确很独特,我们公司的前身之一‘美国电影’2oo1年底就买下它了,然后让它变得更好,这两年里修改了有3o稿。”

“哇。”叶惟惊呼的一声,好莱坞制片厂得到一个剧本后,立项之后、投拍之前对剧本不断修改,是一道必要的工序。

制片厂往往会找来多个编剧合力去重写和修改,有人擅长台词、有人擅长场景、有人擅长角色塑造……在此之上还有一种人叫“剧本医生”,重金邀请那些著名编剧来工作一两个星期,把把关,提些意见。

所以一个好剧本和一个烂剧本,背后都有着一大支创作团队。

但因为编剧工会规定,只有对原创剧本创作达5o%、对改编剧本创作达33%,才有联合署名权,也许一个剧本全部的修改编剧改动的比例加起来会超过5o%,单独开来却不够,最后署名的就只有原作者了。

外行人不懂的,以为剧本好坏全因为原作者一个人,其实背后不知有着多少的无名作者,几个、几十个都有可能。像《查理的天使》,17个;《石头族乐园》,32个。

这也是好莱坞剧本平庸居多的原因,过于流水线生产了。

当然**影片的剧本一般不这样,尤其是**文艺片,编剧和导演皆为同一人的电影更是如此。只能说,一旦进入了好莱坞的工业体系,凡事都有一套商业流程。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放哪里,两年3o稿绝对是一个极高的数字,简直堪比历时十年修改、改了2o稿的《月球漫步》。

这样有两种可能,一,越改越好,接近完美;二,乱七八糟,早已毁了原剧本。

“在我们接手之前,原作者迈克尔阿恩特写下初稿后,已经花了一年时间修改,然后才开始寻求制片。”

就是说,这个剧本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持续创作三年多了!

虽然这是好莱坞最常见的事,盖尔还是有些感慨,又说道:“我们当初会看中它,是因为它有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点子,但我们一直都觉得它的故事发展过于平淡。”

“于是我们请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编剧来,为它加强故事的张力,重新设计人物,写一些新场景,但是……”

他皱眉地叹了声,摊手道:“还是不够,而且它的结局,怎么形容呢……就像你花2个小时转了一圈,得到的只是摔了一个跟头。我们不要好莱坞式结局,但它没有补偿,如果有补偿,它又什么都不是了,你听得懂吧?”

说了这么多,盖尔无法不问这么一句,普通的高中生不可能听得懂,如果这个小“制片人”不懂,那就没什么好继续的了。

“我很确定你说的是英语。”叶惟顿时笑了,小姐们先生们,我不是普通的青少年,我是个恶魔!

稍微酝酿后,他继续道:“观众需要补偿。因为人们走进电影院,不是要去看一个真实世界,是要看一个对现实世界有所补偿的世界。在那里,英雄会战胜坏蛋,真爱会走到一起,真理会得到宣示,公正会得到伸张……这些让人兴奋的美好渴求,只有在那个想象世界中才能实现,而生活远远不能满足我们。你知道,一走进电影院,现实就该终结了。”

“现实在这里终结”,这也是南加大电影艺术学院的校训。

想一想,如果《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最后逃狱时被击毙;如果《阿甘正传》里阿甘最后孤独终老,那会怎么样?

“哇。”这次轮到盖尔惊呼了,他不由坐直了身子几分,能说出这么一番话的人,绝不是普通高中生。

“盖尔,我知道我看着很年轻,像《浑身是劲》里的家伙,但你真的可以相信我,我是个专业人士。”叶惟哈哈一笑。

盖尔不点头都不行,继续道:“这剧本还有其它一些问题,有几个很有争议的场景、人物太多、场景也转换得很快……”

“不过我跟你说实话吧,我个人觉得它已经可以了,对结局再修改一下,让观众们笑着而不是骂着离开影院,就能放心投拍了。只是公司里的反对声很高,而且都是些大人物,他们对这个项目已经失去耐心和信心了,不想再纠缠下去,只盼着收回剧本的成本就行。”

“那看来我要赚到了!”叶惟故作兴奋的样子,其实心里澄明着呢,这可能是盖尔的实话,也可能是一种推销手段,意在让买家觉得“焦点放弃这个项目不是因为它不够好,只是因为办公室政治。”

“我想绝对不会亏。”盖尔的笑容有点高深。

“那我现在可以看看剧本吗?”叶惟问道,好还是烂,看过才知道。

“呃,谈了这么久,我还不知道你是哪家公司的?”

盖尔还有几个流程要走,虽然《阳光小美女》的剧本早就注册好了,3o稿都码在那里,不用担心被抄袭什么;至于泄密,这并不是需要高度保密的大片剧本,压根就没有媒体和影迷关心,泄密都没人理。

但剧本也不是随便就给谁看了去的,尤其这是个古怪的高中生制片人。

“惟朵图像,那是我爸爸开的一间小**制片公司,我们有钱,我们喜欢电影,所以……我们首部影片《婚期将至》已经在这周上映了,票房不怎么好看,我们丢了面子,想在第二部电影里找回来。”

叶惟耸耸肩,双手展开搭着沙发背,流露出一些纨绔气息,根本不用演,像以前那样就是了。

他早就想过了策略,年轻是他的缺点,“有钱”却是他的优点,在这件事上电影公司图的无非是钱,别说15岁了,一个5岁小孩挥着百万钞票,也没人敢随意轻蔑。

对方不会清楚惟朵图像的财务状况,他们知道的,是“来了个懂点电影的有钱人的儿子,天知道他想搞什么,但他是个有钱人的儿子。”

“哦……”盖尔点了点头,起身说道:“惟,那你再等等,我去办公室那边拿剧本过来。”

叶惟说了声ok,知道对方是要查底细去了,去吧。

盖尔离开了一会儿,就又回来了,脸上挂着跟刚才不同的笑容,还拿着一份剧本,那热情的语气已经是奉叶惟为贵宾了。

“惟,这就是了,你看看。”

“谢谢。”叶惟双目一亮,一股兴奋涌满心头,几乎抢一般拿过剧本,老实不客气地看了起来。

这是用标准剧本格式写的剧本,一页约等于一分钟时长影像,这里厚厚的一叠有12o页,标准的12o分钟预设片长。

翻过写着“《阳光小美女》,编剧:迈克尔阿恩特”的剧本封面后,他开始认真阅读起这合众人之才修改了无数遍的12o页:

1电子控制系统,录像机的画面

舞台上,五位年轻的女子并排而站,等待着裁判给她们评分(她们全都屏住了呼吸,满怀期待)。裁判宣布了获奖者的姓名。其他四人有些心碎了。

摄像机的镜头掠过失败者的笑脸,最后落在获奖者的身上。获奖者的泪水激动而出,她拥抱离她最近的一位参赛选手。

出字幕,音乐响起(缓缓、深情、韵长),并且延续着整个开头场景,直到片名出现才停止。……

叶惟仅仅看了开头几页,就看得入了神,浑身起了一层兴奋的鸡皮疙瘩,这是一个好的故事开头!巧妙地让各个主要人物在各自场景出场,却又串连起来,形成一种让人期待的情境……

渐渐地,他不再做什么评价,完全融入到故事当中,翻过一页又一页……

“惟,那你先看着,我回去办公室一趟。”盖尔说罢,似乎起身走了。

“ok,ok……”叶惟喃喃应着,读着剧本的双眼没有移动半分。

18内景,餐厅,白天

……

理查德:新的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奥利弗:很好。

理查德:你什么时候表演给我们看?

奥利弗:不清楚,得看爷爷怎么说。

爷爷:还要几天,还得继续努力。

奥利弗坐下。爷爷走到餐桌旁。

爷爷(继续):那是什么?鸡肉?!每天都是该死的鸡!神圣万能的主啊!我们可不可以,哪怕是有一次,晚餐吃点别的,而不是这该死的鸡?!

雪莉未予理睬。理查德极力想打断他的话。

理查德:老爸……老爸……老爸……老爸……!!!

爷爷:我就是要说……!

……

第19章罗拉快跑

盖尔刚一回到制片部的办公室,同事们的好奇询问就纷纷响起:“盖尔,他看了剧本怎么说?”、“他真会看剧本吗?”

一个懂点电影的有钱亚裔高中生,有兴趣买下《阳光小美女》项目,这件事已经成为今天的办公室奇谈了。

“我不知道,看上去像模像样,这事很古怪。”

盖尔是真的没有定论,无奈地摊开手:“反正他说的惟朵图像和《婚期将至》确实存在,2oo万制片成本,首映周末票房1,ooo多,这样他们还要拍第二部电影,除了钱多得没地方花,我想不到其它合理的可能。无论如何,总算来了个买家,试试吧。”

众人都点点头,不然现在还能怎么呢?

盖尔走到靠大楼窗的经理桌坐下,按了按额头,想着前因后果,发出了一声嘲戏的笑声。

《阳光小美女》项目并不是什么宝物,只是一个烫手山芋。

两年前,五家公司还没合并为焦点,美国电影公司的主管本安德森,他花了3o万买下了《阳光小美女》原始剧本。

安德森最初的打算,是要围绕着男主角“理查德胡佛”重写剧本,写成一个关于中年危机、家庭压力的故事,而不是一大家子六个主要角色的家庭公路片。

但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先是原作者迈克特阿恩特强烈反对这种改变,说什么这就是个群戏故事,改了就等于失去灵魂……

写故事的人总是这么自以为是,动他一句台词就跟动了他的命根子似的,谁在乎呢,编剧多的是!很快,迈克特阿恩特被踢走了,美国电影找来了另一个主编剧取代他重写剧本。

然而新编剧写了几稿后,五家公司合并了,新公司的两位联合ceo大卫林德和詹姆斯沙姆斯过目后,批评新剧本平庸无奇,越改越差!于是新剧本被弃用了,只保留了一些场景到旧剧本里去。

针对旧剧本的修改,再次启动。

今年年初,事情又有了大变化,本安德森因为制片表现不佳,被解雇了,罗伯特哈蒙成为了新的制片部主管。

哈蒙上任后不久,就把阿恩特请回来了,再加上几个新编剧,在旧剧本的基础上,又合力重写了一个剧本,接着一稿一稿地修改……花在《阳光小美女》上的钱就这样积小成大,一笔又一笔,却始终看不到尽头。

到了现在,两年改了3o稿,改得谁都已经失去了判断,没人敢说“不用再改了”,也没人想说“再改一稿”。

继续?还是放弃?

他说的办公室政治不全是假话,这是个本安德森留下的烂摊子,到了罗伯特哈蒙上任,怎么处理就很尴尬了。

如果三两下手脚,就把一切搞定,那当然是一笔功劳,可现在大有越搞越烂、重蹈安德森的错误的趋势,所以哈蒙选择了放弃,这也得到了两位联合ceo的首肯,出售这个项目!能收回成本最好,少亏也当赚。

上个月,公司终于放出了出售《阳光小美女》项目的消息,但是无人问津……

这是成功的电影公司的窘态之一,如果你极少犯错误,那别人为什么要冒险你这一次是错的?

林德和沙姆斯都舍得放弃的文艺项目,等于是说“这剧本患了末期癌症”,所以根本找不到下家。

不过还是有一个的,那就是《阳光小美女》的两位制片人罗恩耶克萨和阿尔伯特伯杰,当初阿恩特寻找制片时,他们是最早看中剧本的人,然后由他们找到了马克特托图,特托图再找到了安德森。

焦点接手后,继续雇用他们两位做制片,直到项目搁置。

他们正挣扎着要不要回购剧本,最初两人把剧本卖给特托图时是25万,特托图卖给美国电影是3o万,现在回购价却要4o万,他们不干了,不是没钱,只是不够信心,而且反正没人买,可以慢慢讨价还价。

突然在今天,一个叫叶惟的古怪年轻人出现了,就是这么一个状态。

盖尔想着这些,拿起座机拨了个键,打给身在外面的罗伯特哈蒙,汇报一下最新消息。

“罗伯特,剧本拿给他了,他似乎对它很欣赏。”

“那就好……他真的懂电影?”

“是的,我看得出,他学过,至少懂些编剧技巧,也许看过几本编剧书吧,悉德菲尔德、罗伯特麦基什么的。可能只是懂些理论而已,他的眼光可真是不怎么样。”

“嗯,等他看完剧本,如果觉得不好,你就让他觉得好;如果觉得好,你就让他觉得更好。说服他、迷惑他、控制他。”

“呵呵放心,我明白该怎么做的,有了这个小家伙,罗恩耶克萨他们也该急了,这对我们真是好事啊。”

“所以,一定要让这个惟格确定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