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仕妖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仕妖娆-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这吴璘甚至有点惭愧。

自己也不是没从冗兵冗费中获取好处,要不然一大家子数十口人,怎么可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从这方面来说,主战派的武将,多少不是怀着某种心思。

因为打仗,武将才能发财,才不会被官家忽视。

李凤梧长叹一口气,“社稷半寸,君王图兴,然朝堂已北进臣子。”

王之望接口:“叹我朝堂没了王安石,没了范仲淹,也没了韩琦富弼,我王之望虽然也想辅助官家励精图治,一心主和而谋后动,然而终究是能力有限啊。”

吴璘也叹气,“雄师之中,也没了岳飞,韩世忠……”

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自己能一生败绩,一者是搭了地利和天险,一者是川陕本来就不是金国重点进攻方向。

论武略,自己是真不如岳飞和韩世忠。

社稷,君王,臣子。

这是大宋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念及此,吴璘之心越发颓败,生出的隐退之心越发坚决。

看了一眼李凤梧。

遥想此子,建康抗旨走入仕途,使金不辱使命,高中探花,如今又大理成功归来,此子之轨迹,俨然有我大宋明珠之兆。

也许有一天,这一子能成为我大宋恢复江山的定鼎。

于是又有些欣慰,“未来的朝堂,未来的江山社稷,未来的辅助官家,还要多仰仗李少监和王学士了。”

李凤梧笑了笑,“我自当呕心沥血于朝堂,边疆军伍,老将军且看外面,有六千铁骑纵江淮大破拐子马和铁浮屠的李睿,有四千破一万的大宋尖刀亦有涅面恶鬼之称的宗平,还有死守襄阳功成的卢震,更有辅助庆王赵恺守下安丰军取得大捷的辛弃疾。”

停了一下,忽然间意气风华,“经数年后,谁敢说我大宋北进之臣?”

王之望笑而声。

吴璘却倏然动容,忽然对李凤梧做了一个揖,“愿得此一日。”

……

……

使团回大宋,很快沸腾了大宋朝野。

早有加急快报送回临安。

这一日的德寿宫里,赵构和吴太后正在赏玩歌舞,听得太监宣声皇上驾到,两人并多想,只以为是寻常请安探视。

待赵昚见礼之后坐下,赵构笑问道:“近些日子处理朝政,可还轻松?”

赵昚回道:“父亲,一切皆好,只是太史局有说,今春多地会有大旱,我已着人准备,不至于到时候慌了手脚。”

赵构点头,“尚有能力开仓放粮否?”

赵昚有些尴尬,不好接话。

两次宋金大战,国库空虚不说,粮也不多。

吴太后打了个圆场,“听说出使大理的使团要回来了,不知道若何?”

赵昚精神一震,“李凤梧等人不负众望,和大理商定,每年滇马贸易,从原来的三千五百匹增加到了六千五百匹,仅是官方的,而且大理那边将不再限制民间买卖滇马。”

赵构却不是很喜悦,“滇马终究不是骑军的主力马种。”

“孩儿知晓,所以将从新开通的商贸通道,从西辽那边,购买蒙古诸部的草原马种,来组建一支重骑军。”赵昚至孝,对赵构从隐瞒。

赵构点头,“你这几手确实漂亮,不过组建骑军不是一日两天的事情,而是旷日持久,这几年,你怕是要多用心治政。”

心中多少有点放心。

皇帝开始组建对抗金国的骑军,这不是一年半载的事情,这也说明,短期内,不会对金用兵,这让对金国有恐惧之心的赵构多少安心了些。

赵昚点头,“孩儿知晓,还有一事需要给父亲说一声,吴老将军在入京路上。”

赵构动容,“是吴璘?”

赵昚点头,“看老将军的奏呈,似乎是想辞职归隐了。”

赵构愣了下,有些伤感。

顿时没了心情看歌舞,挥挥手示意所有舞姬下去,这才轻轻说道:“到时候入京了,让他来见见我吧,也是多年没见他了。”

赵昚点头,“会的,届时还请父亲说一二,让老将军不要辞职归隐,川陕守备离不开他。”

赵构想了想,“吴璘确实老了,他要辞官就辞罢,也是时候多培养一下你的年轻臣子了,那个六千铁骑纵江淮的李睿不,可当大任,宗老将军的曾孙宗平,去岁大战之后博了个大宋尖刀的美誉,也可重用,就是襄阳死守的那个卢震,也可酌情重用试试。”

吴太后添了一嘴,“韩诚那个大儿子,韩侂锵也不,仅任一府知府,屈才了些。”

赵昚心中大喜,父亲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一样,这就好办了,“孩儿也是如此想,吴老将军辞官后,孩儿打算让卢震前往川陕路担任一军的兵马都监,重点栽培一番,让李睿担新建重骑的重任,至于宗平,孩儿觉得此子锐气极重,可以让他继续镇守安丰军,至于母后说的韩侂锵,待过些时日,孩儿将他调入京城中枢辅助孩儿,母后觉得可好?”

赵构没有意见,“你觉得好就行,只是有一点,我须得提醒你。”

“父亲请说。”

赵构看了一眼吴太后,“论李睿也好,宗平也好,卢震也罢,皆是你的臣子,不是某个相公的,也不是几个孙儿的,更不是那个大宋雏凤的。”

并没有提韩侂锵。

吴太后顿时脸色就难看了,丈夫是在影射自己为侄儿韩侂锵说话呢。

赵昚看在眼里,只好道:“孩儿明白,不过韩侂锵确有治国之才,孩儿早想重用,只是这一两年大事极多,才一直耽搁了。”

赵构心中也笑了,这个儿子啊,虽然不是亲生,但比亲生的还孝顺。

一方面对自己极为敬重,一方面也孝顺太后。

也真是难为他了。

如果没有这么强烈的北上雄心,就真是完美了。

不过……如果等自己死后,他真能北上朝汴京,也是我老赵家的中兴盛事。

赵构看着赵昚,心中忽然有点酸,这孩子鬓发都有银发了,从登基之后就没享受过一天好日子,整日里操劳国事。

忽然想起一事,“如今大事皆定,还是考虑下立储人选罢。”

这是个敏感话题。

赵昚顿时不言语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 暴利的书商

初春从大理出发。

使团抵达临安时,也是春末。

这期间,使团经过了诸多大旱之地,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画面,也看到了开仓放粮的壮举。

甚至在某一州府,王之望和吴璘两位联手,逼迫当地不作为的长官开了官仓放粮不说,还让诸多富贾大户开私仓放粮。

此些事情不足一一言表。

倒是有一事,李凤梧这货买了个丫鬟在身边。

大旱,这丫鬟家里父母双亡,只好来了个狗血的卖身葬双亲,李凤梧恰好看见,于是寻思着干脆买回去,让她专门伺候玉观音。

玉观音为了跳孔雀舞,双手从来不沾冷水,也不沾粗活。

是以在途径大旱之地时,因忙于救灾,当地驿馆对使团的照顾略有疏忽,于是出现了没人烧热水的状况,而玉观音没有热水,竟然宁愿三日不洗脸,也不去碰冷水。

于是便买了这丫鬟,让她专职伺候玉观音。

一则帮她葬双亲,一者方便了玉观音。

这件事后李凤梧深深的感觉到,养一个玉观音成本真高,感觉像养了个娇生惯养的婆姨——关键是这婆姨只负责跳舞,不负责暖床。

嗯,貌似自己也不想要她暖床,那一生骨头,会咯的自己浑身疼。

使团于三月底回到临安。

回到临安,官家并没有急于宣召。

毕竟使团往返近万里,再怎么急也得让大家休息一下不是,况且使团和大理达成的商贸约定大家都知晓,等的不过是一纸国书而已。

偌大的使团,回到临安后立即作鸟兽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且说吴璘到了临安。

刚一抵达,赵昚便遣了宦官谢盛堂前来慰问老将,说了些官面话,谢盛堂问道:“老将军,若是行途不乏,去垂拱殿见见大官?”

吴璘深感宠爱,一到临安,官家连使团也没见,便先见自己。

于是换上朝服,前往垂拱殿见驾。

君臣一番细谈后,赵昚嘘嘘而叹,终于同意了老将的请辞,又就川陕两路的事情咨询了吴璘,对于让襄阳卢震前往川陕担任一军兵马都监,吴璘也甚是赞同。

笑言襄阳能守住,此子之功甚巨,有大才,足用。

最后赵昚对吴璘说上皇在德寿宫,也想见见他。

吴璘来到德寿宫,见到上皇赵构,行礼未完,便被赵构拉了起来,看着老态尽显的吴璘,赵构很是感慨,“你我也是一对老君臣了啊。”

吴璘也很是感慨,“是啊,一晃几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赵构很是动容,“这些年守备川陕之国门,辛苦你了,听昚儿说起过,你打算辞官归隐,我也同意,你征战一辈子,也是时候颐养天年了,今后若是不忙,可以多来看看我。”

吴璘感恩铭肺,几欲老泪纵横。

君臣执手,这些年的岁月仿佛还在眼前。

一旁的吴太后也看得暗暗抹泪。

是夜德寿宫大宴,不仅赵昚出席,三位皇子也尽数被召至,拜见老将军吴璘。

足显吴璘之荣耀。

……

……

李凤梧带着李巨鹿,玉观音和那个卖来的十一二岁的丫鬟,回到梧桐公社,让官家杜仲卿安排了玉观音和丫鬟的住宿。

听雪院里,一时间很有些寂静。

没了耶律弥勒,也没了朱唤儿。

李凤梧休憩了一阵,立即换上便装,前往不远的青云书社。

走进书社,便见院子里站着张观、史弥大、庄闲、谭慧和吴瑞云等人。

李凤梧有些愕然,“怎的都在?”

张观哈哈一笑,“就知晓你坐不住,一定会来书社看看,所以大家在这候着,晚上三元楼走一波。”

李凤梧乐了,“那当然好,去日许久,甚是想念临安的美食美酒。”

史弥大在一旁拍了拍李凤梧的肩膀,“不想念你那几个小娘子?”

李凤梧嘿嘿笑了笑。

吴瑞云道:“大理也有风情姑娘,以李兄之风流,岂能过。”

李凤梧顿时苦笑,“还真没有。”

寒暄之后,众人奔往三元楼,一番歌舞几番醉,直到夜幕初上,众人才散了,只留下李凤梧、史弥大和张观。

因有事要说,三元楼不甚方便,于是移至西湖。

登上夏暖滟的花船。

许久不见的夏暖滟惊喜不已,拿出美酒,又去湖畔的酒楼要了几分小菜带回来,四人便浅斟叙旧。

当然,第一件事是说这几个月青云书社的事情。

张观一一道来。

在李凤梧出使大理之前,聊斋《画皮》就已经写好,加上宣传给力,《画皮》一经刊刻上市,立即风靡了临安大街小巷。

再加上荣六郎等大书商的配合,临安周边的州府,《画皮》的售卖亦是火热得一塌糊涂。

《画皮》一共刊刻了十万本。

其中,仅临安就售出了三万本。

加上周边其他州府,画皮的销售额度竟然达到了六万多本之巨,剩下的三万来本,将会陆续运到全国各地销售。

《画皮》的刊刻印载,因字数是三万多字一本,成本竟然高达七百来文一本。

售价是一贯一本。

这个价格极其贵,有点奢侈品的意思了。

除去各项开支,纯利润大概是两百文左右一本。

也就是说,卖出《画皮》大概的纯利润在一万两千贯左右。

这已是暴利。

甚至可以说是个奇迹。

一本话本小说,能买到一贯的价格,简直就是天价,就是这个价格,竟然卖出了六万多册,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已不是临安和周边州府的读书人能支撑的容量。

显然市井、青楼、瓦子之中,还有更庞大的消费人群存在。

不过转念一想,仅是临安就有数十万人口,其中的读过书识字的人,少不对也有三四万人,加上一些其他人群,比如青楼里那些略微识字的女伎,官宦富贾家的人,销售三万的这个数量也能达到。

周边州府虽然不如临安,但胜在地域宽广。

所以全国各地,其他地方的销售,一共也只有三万多册了。

当然,这个利润只是《画皮》的一二册,还会出后续,所以说这个利润将会是源源不断的。

看了张观拿出来的账簿,李凤梧不得不叹一口气。

在如今的大宋,卖出真的是暴利。

不过还是史弥大一针见血,“其实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那个序。”

李凤梧猛然醒悟。

对啊,这本书自己是请官家做的序。

官家在大宋是什么样的存在?那就是大宋最为耀眼的明星,他做的序,别说一般读书人梦寐以求,就是不读书的暴发户也想一睹啊。

想一下,家里收藏一本当今官家做序的话本小说,怎么看都是长面子的事情。

难怪销量如此走俏。

看来下一本小说,还是得找官家做序,或者——忽悠下官家,让他出面请赵构给做个序?

第二百一十七章 花船议事

放下账簿,李凤梧端起酒杯,“来,辛苦了,干一杯!”

张观端起酒杯,看着夏暖滟对李凤梧道:“我算不得辛苦,倒是莲月居士辛苦了。”

夏暖滟也一手端酒杯一手挽袖衣,“都是小官人的指点。”

史弥大哈哈一笑,“你们就别谦虚,都是我的功劳,行不,来来来,干了干了。”

李凤梧乐了,“别醉了,回去魏絮不得揪你耳朵。”

史弥大立即嘿嘿笑。

几人又一边商讨了青云书社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都按照李凤梧的方针,张观来细化行动,不过当听说《画皮》结束之后,青云书社要创办青云书刊时,张观和史弥大还是吃了一惊。

是书刊,而不是话本小说。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尤其是听李凤梧说,青云书刊要一月一份,更是让两人口瞪目呆。

一月一份。

这是否太勤了点,而且成本也会很高。

李凤梧却是有自己的打算,笑道:“这个不用担心,这个成本大概会高,但不会比画皮更高。”

确实是这个道理。

经过北宋毕昇的发明,活字印刷已经推广,这一次画皮的印刷就是采用活字印刷,其雕刻出来的活字以后也可以继续使用。

所以成本只会越来越低。

但是史弥大还有担忧,“可是你应该清楚,咱们大宋禁书,这一次是因为官家做序……”

李凤梧点头,“这个我也考虑到了,所以这个青云书社,我还得把官家也拉进来,让青云书社不仅是成为我们的喉舌,也要成为官家的喉舌,当然,具体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