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苏子簌也高中,正试十八名。
李凤梧交好的太学生张观,按照历史轨迹,今科是不会中的,事实也确实没中。
太学中的钱象祖和杜回也落榜。
周必大的公子周纶,不负其父文坛盟主的称呼,也考中了正试第四十六名。
本科正试加别头试,共取中贡士五百三十九人,是南宋科举取中人数最多的春闱之一,仅比建炎二年五百五十四人少十五人。
且如今殿试不黜落。
所以中了贡士,基本上代表着必中进士,虽然及第、出身和同进士的差距有点大,但终究是进士科的进士,仕途之中并不是以才华为升迁参考标准。
而是靠政绩和人脉。
会试之后过不多久,便是殿试。
留着几日时间,给众多贡士做准备。
随着榜下捉婿落幕,放榜的喧嚣在临安风华里进入高|潮,处处闻笙箫,何人不歌舞。
临安梦华中,大内也传喜事。
在上皇赵构的诏令下,庆远军节度使李道之女李凤娘赐婚恭王赵惇,择黄道吉日三月十七日举行大婚,时日,皇帝大赦天下。
随着赵惇的大婚,李凤梧终于惬意休闲了。
没人再来找他的麻烦。
现在赵惇忙着讨好李凤娘,赵愭忙着对付赵惇,哪有心情来对付他。
而大宋左相汤思退,则揪心于和谈,更没心思管一个小小的承事郎,随便你怎么折腾,在汤思退眼里,都只是个跳梁小丑。
事实上李凤梧得感谢李凤娘。
大宋女娲。
可李凤娘嫁入恭王府后,赵惇便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据小道消息传言,赵惇大婚后三日不曾出婚房,道士皇甫坦还奉上了养精圣品以供其用。
更有小道消息传言,成婚之后的李凤娘性情大变,从之前的贤淑温雅化身骄悍跋扈的胭脂烈马,偏偏赵惇还很吃这一套,喜欢的紧……
李凤梧听到这些小道消息后摇了摇头,大宋母老虎在养成啊。
不过没心情关注这些,再有几日便是殿试。
殿试不黜落,自己好歹能捞个进士出身,等以后混个士大夫,那就可以在大宋横着走了,什么滔天大祸都不用担心被抄家杀头什么的。
端的是爽。
该准备的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李凤梧决意放纵几日。
上次春闱回建康,被文浅墨说了几句,让自己在外,虽说风流但请顾家,是以不敢再夜宿夏暖滟的花船,不过白日里还是可以去去的嘛。
况且李凤梧有了新想法。
既然夏暖滟打算写聊斋,那么自己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开创自己的事业?
夏暖滟写出聊斋之后,要想获利,就得刊刻印载,钱这方面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事情不能仅仅是刊刻印载了事。
李凤梧想办一个书社。
这个书社不仅要有夏暖滟这种写手,还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正规刊物:换句话说,李凤梧想在大宋办一个属于自己的“报纸”。
当然,在这个时代不可能做到信息即时性,但只要达到了一定的影响力,这个刊物却有可能成为自己的宣传工具。
在今后的仕途生涯中,和政敌斗争将会起到可估量的作用。
为此李凤梧在梧桐公社旁边租下一个小院子,准备作为书社的大本营。
场地有了,还得找人。
李凤梧初步锁定了一个人:太学生张观。
办书社不是三两日就能办起来的事情,钱财经费场地和人员,缺一不可,而且书社的第一步是建立在夏暖滟写出聊斋的前提下。
是以这日中午,李凤梧吃过午饭之后顾不得春困,走出了梧桐公社前往西湖。
夏暖滟的花船安静的停在断桥畔的岸边。
李凤梧登船,却见金婆坐在一层打盹,二层上甚是安静,听不见声息。
听得脚步声,金婆张开眼,笑道:“小官人来的真早,不过不巧的啊,暖滟近些日子身体不适,不接客。”老婆婆眼花,记忆不好,已记不得李凤梧。
李凤梧笑笑,“没事,我就来瞧瞧。”
说完轻声喊道:“暖滟?”
金婆还欲再说什么,便见夏暖滟在二层低头望下来,一脸欣喜,“是李家小官人,快请上来!”
李凤梧抬步登阶。
金婆怔了许久,才想起什么,满是皱纹的脸笑了笑,起身:“暖滟,我去买些食材和酒回来。”
踏上熟悉的二层,李凤梧看着光脚走来走去为自己沏茶的夏暖滟,笑道:“没有休憩么?”
夏暖滟将茶捧过来,“没呢,想早些将婴宁篇写出来。”
李凤梧结果茶杯,“婴宁篇写几成了?”
夏暖滟思索一阵,“六七成应该是有的了,再有半个多月,或可以写完。”
李凤梧点点头,“如此可行,待明日我便去找一些说书先生,等你写完,我们不急着刊刻,先将它在各大瓦子里作说书,其后再刊刻。”
夏暖滟嗯一声,一切只听李凤梧安排。
一时间有些安静。
良久,夏暖滟才问道:“小官人春闱如何?”
李凤梧正在想着事情,直到夏暖滟问第三遍,才醒悟过来,道:“还行,别头试前十。”
让夏暖滟将写好的内容拿过来,李凤梧仔细看了后,思忖片刻才道:“写得还不,就是感觉略有急促,人物刻画有些不够丰满……”想了想又道:“基本上没问题了。”
大宋这匮乏的小说文化,就算比不得蒲松林的聊斋,这个婴宁篇也是个极好的故事,应该能取得不的成绩。
毕竟夏暖滟第一次写话本小说,要求不能太苛刻。
谈完正事,李凤梧本想离开,回家好生休憩着准备殿试。
不过在夏暖滟一个欲语还休的眼神下,李凤梧果断投降,殿试还有好几天,放纵一下还是可以的嘛……
年轻,有的是精力造作。
反正有大把时光。
一把抱起夏暖滟将她扔到圆床上,邪恶的淫笑道:“来来来,且大战三百回合,好教你知晓什么叫做直捣黄龙,催得百花尽残。”
夏暖滟媚眼如丝,八爪鱼一般缠了上来,“是么?奴家怎么就不信呢……”
春末,依然好春光。
一树梨花压海棠。
《
第三百一十一章 众生相
《
隆兴二年的殿试姗姗来迟。
官家召参知政事钱端礼、礼部尚书魏杞、侍郎江君烈侍、国子监祭酒洪遵、司业赵云宸和苟悦等以下官员五十名,赴崇政殿后水阁,分别任命为编排官、封弥官、出义官、初考官、覆考官、点检官、对读首、详定官,并设置编排所、考校所、覆考所、详定所等临时机构,为次日的殿试服务。
同一日,鸿胪寺官员在崇政殿内东侧,以及殿外丹陛正中各安置黄案一张。光禄寺官员在崇政殿两庑布设帷幔、安放试桌,礼部和皇城司官员,监督员役在每张试桌上粘贴贡士姓名。
还是同一天,礼部官员在东华门外张榜,贴出考生姓名、座位次序。考生次日便按照各自的序号,单号由东华门左侧门入宫,双号由右侧门入宫,进入考场后,也必须依名就坐,乱坐者以作弊论处。
随着南宋的安定,殿试条件基本恢复到了北宋规模,笔墨纸砚、桌椅板凳,乃至吃食点心,统统由宫里提供,好让天子门生们,从这一刻起,就开始感受到皇家的恩典……而殿试的真正目的,正是要割断考生们和考官之间的联系,将师生之谊、拔掖之恩,转到皇帝头上。
所以除了考牌,考生什么都不需要带,穿着朝廷提供的贡士服装,五更天在东华门外列队。
此次殿试,李凤梧不再孤单。
一同前来殿试的熟人有周纶、史弥大、杨迈。
是以此时站在一起。
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纵然是大宋最顶尖的士子,此刻也免不了脱俗。
木待问和苏子簌在一起,身旁围着不少士子,也有一两位镇江高才,俨然是一个小团体。
而吕祖谦则比较高冷。
一个人站在那里,视周围议论声,知道丘崈来到他身旁,才勉强扯起一抹笑意算是打了个招呼。
吕祖谦毕竟是开创了一个流派“婺学”的人。
这种人天生就是做学问的料。
人际交往反而不是他所擅长的。
李凤梧也在人群中看见了柳子远兄弟。
不得不叹一口气,这两兄弟也是命好。
柳子承和柳子远都不是第一次参加科举,偏生今次进士科高中。
活该河西柳家苟延残喘几年啊。
一门三进士,能不长脸么……
至于本科会元黄洽,倒是好认的很,毕竟四十二三岁的人了。
李凤梧悄悄拉了拉周纶,“前几天你被捉了,好事成了没?”
周纶有些郝然,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李凤梧顿时一脸捉狭,“你就这点节操,好歹也要防抗一二啊。”
周纶嘿嘿笑了笑,在这个问题上实在不好多说。
杨迈笑道:“对啊,你好歹也要反抗一下啊,某人前几日可是失落的紧,一直不曾有人来捉他,最后还故意去外面溜达了一圈,也不曾被捉,看见你如此,估计是羡慕嫉妒的很罢。”
李凤梧语,拍了杨迈一下,“能不这么八卦?”
旋即却又八卦的问周纶:“是哪家的姑娘?”
史弥大在一旁笑眯眯的替周纶说道:“我知晓,右谏议大夫何祥秋小舅子的二女儿,听说才及笄,又听说甚有才华,前些日子写了手钗头凤,连我也有些自愧不如。”
在临安呆了多年,史弥大俨然是个临安通。
李凤梧点点头,“不啊,门当户对啊,肯定很美是不是?”
右谏议大夫,从四品,娘家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且那小娘子若是不美,周纶这货肯定跑了,哪会乖乖就范。
周纶很是尴尬,“有才就好,有才就好。”
李凤梧和史弥大、杨迈三人哈哈大笑,“必然是很可人的娇人儿,你看周兄美的,眉毛都快拧成一个喜字了,倒是要祝贺周兄喜得佳人啊。”
周纶奈耸肩,这群二货……
……
……
今日殿试,梧桐公社的听雪院中,朱唤儿依然请出香坛,向着纨绔老家遥遥拜祭,希望祖先有眼,保佑纨绔在殿试中最好取个好名次。
能一甲二甲那就是最好了。
青云街张府之中,精神越发衰颓的张浚站在房门口,望着大内方向,长叹了口气。
凤梧若是高中,自己最后的心愿便了。
只望他今后能和杓儿和好。
共同打造盛世。
建康李府之中,殿试这种大事,李老三当然不会疏忽,虽然不能亲自去临安给大郎加油打气,但一家老小,包括刚出生不久的小囡囡李长生,也被抱了出来。
全家齐聚在一起,对着少得可怜的李家先祖牌位烧香叩首。
耶律弥勒豁然也有一个位置,站在张约素身后。
俨然已是李家人。
希望大郎高中。
但求一甲及第!
半水河畔的文宅,文浅墨站在人高的琵琶树下,仰首望着朝霞,那粒美人痣在霞光映照下很是俏皮。
笑吟吟想道,李家官人会高中呢。
文浅墨轻轻将手中的一个瓷钵密封好,放进琵琶树下让奴仆挖好的坑里。
填好坑后又在上面跳了跳。
如今略有风光的小胸脯,便随着荡漾,很是美好的一幕。
文浅墨满意的笑了。
……
……
宫门还未开,此时便有礼部官员在逐一核对身份,以防有人替考,亦免不了有辱斯文的搜身,但搜查较会试松了许多。
毕竟到了这一步,都是板上钉钉的朝廷命官了,总要给几分体面的。
等到悠扬的钟声响起,东华门开,李凤梧等众多贡士考生们便在官员的引导下,分成两列缓缓步入皇宫。
考试之前,先是隆重的开考的仪式,文武百官身着公服,如常朝侍立崇政殿内外,官家身穿章服升殿,鞭炮齐鸣,教坊奏乐。
场面很是宏大。
而后执事官举黄卷密封考题入殿,由内侍官将策题置于殿中黄案上,贡士们朝官家行参拜大礼。
然后官家温言勉励贡士几句,便命考官接卷。
本届殿试的出义官,参知政事钱端礼将殿内黄案上的试题捧出,在殿檐下授给礼部尚书魏杞,后者躬身接过,走到殿外丹陛上,将试题放置在此处的黄案中。
这时百官再次向官家行礼,依次退出。
而负责考试的读卷官和执事官,则按赞礼官的指示,在丹陛下排班站立。贡士们也在赞礼官的指挥下排班,同样向黄案行礼。
礼毕,礼部官员向贡士们发题,贡士们接题后,鸿胪寺官员引领他们,走到各自的试桌旁……
隆兴二年的殿试,正式开始。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殿试
《
殿试的考场在崇政殿的两旁,考场中整齐摆着一排排二尺多高的小桌,桌后是方凳。
在北宋前期,考桌唐制的几席,考生要屈膝就席,俯首据案。
极不舒服。
到北宋后期,宋人已习惯了坐椅子,再学古人实在苦不堪言,所以南宋延续北宋后期制度,弃用几席采用桌椅。
小桌上贴着考生的姓名,摆着御赐的笔墨纸砚。
都是上好的贡品。
考生考完后,可以带走,算是官家的赏赐,也算是自己人生最重要一个阶段的记忆。
除此之外,还有一把用以改字的小刀。
因为试卷是特制的宣纸白榴,比一般宣纸厚一倍多,很难书写,如果写了字,不准涂改,只能用小刀把字轻轻地告去再写,否则就视为‘脏卷”。
以前是不予录取,现在则直接落到三甲以后,一样很惨。
终于坐在宏伟大殿的考桌前,年轻的贡士们不禁感慨万千,他们回想起自幼头悬梁、锥刺股、五更起、三更眠,经过那么多考验、那么多失败,才坐到这个大殿中。
心中充满了希望、兴奋,与患得患失,许多人竟久久不能平复……。
李凤梧却不一样,他早间被老爹棒喝一顿,哪还敢想三想四?一坐在桌前,就撕去封皮,展开了卷成一筒的卷子,便嗅到浓重的油墨香味。
殿试题目是昨日由出义官草拟,官家钦定的。
考题定下后,由宫中保密措施最好的御药院连夜刊刻印刷,外面有皇城司侍卫看守,严防有人探查考题。
开考日凌晨方印刷完毕,赶在考前发给每位贡生。
李凤梧看那考题共有三道,一诗一赋一策论,考试时间是整个白天,在太阳落山之前交卷口不能完卷者也必须交卷,其成绩列为最后。
时间还是很紧迫的,容不得胡思乱想,他深吸口气,在试卷上写好自己的姓名后,便心旁骜,把全部注意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